学术投稿

肺心病患者的饮食宜忌

田力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 患者, 日常饮食, 机体健康, 发病年龄, 北方地区, 发病率, 多发病, 常见病, 临床, 防治
摘要:肺心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临床上多见慢性肺心病.慢性肺心病是我国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除了积极做好防治外,日常饮食也应多加注意.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应对衰老,大脑有潜力可挖

    人们普遍地认为,人越老大脑越不好用,但是,新的研究显示,“衰老”的大脑比以前想象得更加活跃、更加精力充沛.这是怎么回事?衰老的大脑依然可以良好地运作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理学家阿尔伯特博士指出,无论我们多么衰老,我们的大脑都能应付各种改变.举一个例子,维克多·库其尼奥.2001年8月,这位70岁的老人击败了25岁的俄罗斯前冠军彼得·斯维德勒,赢得了在瑞士举行的贝尔国际象棋精英赛冠军.老人的胜利虽然使很多棋类爱好者感到惊讶,但对于研究大脑的学者来说,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一组新的研究显示,除了曾患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外,在一般人认为“衰老”的大脑中,语言技巧、情商、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均保持正常.实际上,从纯粹意义的思维敏捷度来说,人类大脑的能力随着生命的延长而不断增强.

    作者:龚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诗词养生”有奇效

    退休多年来,我并未刻意讲究养生,却始终精神健旺,气色颇佳.除了高血压仍需药物控制外,其他状况基本正常.每当有朋友讨教所谓的“养生秘诀”时,我总会指着桌上的几本唐诗宋词,笑着说:“这就是我的‘本草纲目’”.我不反对老年人适度参加体育锻炼,但觉得必须量力而行,适合自己.对我而言,更觉得“健身先健心”,精神的调养可能比锻炼身体更为重要.刚退休时,我一度情绪很低落,焦虑、厌食、郁闷、失眠,各种症状接踵而至,跑了多家医院,吃了大把药片都无效.

    作者:徐明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十种肿瘤患者的蔬菜清单

    癌症和饮食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肿瘤患者中,约1/3的人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即便食物不能代替药物,但适当的营养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还能提高肿瘤病人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许多蔬菜中含有抗癌物质,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各种肿瘤患者适宜吃的蔬菜.

    作者:柳朝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癌症距离我们有多远

    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于2017年4月15日~2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一 、癌细胞从哪里来人体其实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社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细胞照章行事,知道什么时候该生长分裂,怎样跟别的细胞结合,形成组织和器官.而构建不同组织的“图纸”,就是基因.很多人说,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只不过没发展起来.从医学上讲,如果能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现代医学认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

    作者:李学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控制炎症蛋白,防范心血管事件

    近十年的研究显示,人体内部无痛性迁延不愈的炎症,是心肌梗死重要的诱发因素.炎症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参与了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是心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示因子.目前,心血管病除了传统的检查外,又有了新的检查指标——C反应蛋白.

    作者:曹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暑日“空调病”,药物巧治疗

    夏季来临,热浪滚滚.室外人们挥汗如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则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惬意.然而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生活也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调查发现,空调病的发病率与气温高低成正比,如今空调病已成了杀向夏季暑日里享受空调凉爽一族的“冷酷一刀”.

    作者:常怡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长寿滋养方

    两千多年来,中医提倡使用滋补方药用于中老年补益五脏气血抗衰老.一般来说,能够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与精气神的方剂,都可列为“滋养方”,有祛病延年的作用.可根据不同脏腑的虚证,采用不同的滋养方,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精确发挥中药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冯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阴虚内热难耐夏日——五脏阴虚对治方药

    夏日来临,一些体质偏于阴虚内热的中老年人,难于适应高温暑热天气,慢性疾病容易受影响而加重.尤其阴虚津亏易于导致血液黏稠淤滞,可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阴虚内热的中老年人,应于初夏之时日及时调理体质,改善阴虚内热症状,为平安健康度夏做好准备.

    作者:贺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注食品安全,谨防食物中毒

    国务院办公厅4月14日发出关于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强调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每年自4月份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易多发,到8月份达高峰.了解食物中毒及其应对和预防措施的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作者:李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心病患者的饮食宜忌

    肺心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临床上多见慢性肺心病.慢性肺心病是我国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除了积极做好防治外,日常饮食也应多加注意.

    作者:田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创健身功,助我活百岁

    我是一名退休医生,从66岁开始学习养生保健,订阅《健康指南》28年,参加老年学研究会探索长寿之路.80岁时总结出“全面锻炼功”,使自身的衰退性病症逐渐消失,身体进一步增强;90岁时编创“杨氏健身功”.现在的我已98岁,依然身形矫健、大脑思维敏捷.我的秘诀是每天练“杨氏健身功”,推迟了老年病的发生,延缓了衰老的进程.现将部分保健方法介绍如下:一、拍打功放松入静,自然站立,眼平视微闭,舌抵上颚,意守丹田,呼气9下.

    作者:杨生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面认识胆囊息肉

    近年来,胆囊息肉似乎越来越多,尤其见于中青年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健康检查的普及,诊断方法的进步,特别是腹部B超的广泛应用,能发现过去难以发现的息肉,B超诚然功不可没.但仔细分析,其中显然还隐藏有另外的独立因素.由于营养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国人肥胖、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其对多种疾病造成的影响众所周知.从某些胆囊息肉发病机理看,高脂血症发生率升高不但会使胆固醇性息肉增多,还会使胆囊炎增多,自然也会使炎症性息肉增加,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就诊的学问

    得知患了肿瘤,患者和家属会很震惊,也会很迷茫.癌症究竟怎么治效果好?患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又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常识和方法呢?就诊时需要带什么资料?首先,要妥善保留病例资料,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某些资料丢失可能终生都无法弥补.患者的病情资料包括与肿瘤相关资料,如既往手术记录,手术后病理、化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肿瘤指标化验报告,每次CT复查影像片以及病理切片(染色、未染色两种)等.还要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情况,甚至数十年前的相关病史均要清楚提供.对于患者本人无法到场时,家属可以录制小段视频或携带近期照片就诊.

    作者:张燕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抑郁症食疗药膳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一种情感性精神疾病,以精神抑郁,闷闷不乐,暮气沉沉,情绪低落,消极厌世为主要表现.我国60岁以上老人抑郁症发病率约为7.56%,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本病有失眠、早醒的表现,易被误为“神经衰弱”.新近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与饮食关系密切,饮食中色氨酸含量低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所以,食疗药膳对本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正才;赵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服用维生素C有安全剂量吗?

    维生素C可防治坏血病,因此,又被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助中老年人延缓衰老,还能提高免疫力.那么,每天到底该服用多少维生素C?维生素C有安全剂量吗?鲍林博士的摄生法莱纳斯·鲍林博士是美国人,父亲是药剂师,本人是化学家.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又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一个人能两度单独获得诺贝尔奖殊荣的,可谓凤毛麟角.

    作者:黄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点亮生命火花——重视微量元素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自1951年从事微量元素研究至今60多年,1975年创立微量元素衰老与发病学说.微量元素及其蛋白质复合物,起着生命活力催化作用,影响着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故有“生命的火花”的美称.微量元素不平衡可导致各种生命过程紊乱失调,是衰老的本源性主因.

    作者:孔祥瑞;孔令晓;孔令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用中医舌功治疗吞咽困难

    我今年87岁,人到老年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免不了会出现一些所谓老年病的症状.大约在一年前,我发现自己每次吃药时,喝的水要比以前多很多才能把药服下.起初我并未在意,直到有一次我在服用中药软胶囊时,药粒怎么也吞咽不下去,而且还粘在喉咙上,终导致胶囊破裂,使药味溢出,让我非常难受.后,我喝了很多水,又吃了些馒头才将药物顺了下去.这时,我才意识到起码是咽喉出了问题,需要到医院去治疗.可是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我的喉咙没问题,而是吞咽部位的肌肉松弛了,这属于老年生理性衰退,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可是我并不甘心,又辗转医院各个科室,结果都没有找到能治愈我的方法.终,我还是得找身边的医生——《健康指南》杂志帮忙.

    作者:田俊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创造快乐,勿寻烦恼

    “快乐自己去创造,烦恼不要自己找”,这句话说得好,很有哲理,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快乐也好,烦恼也好,这完全是靠自己,完全在自己心中.人的一生历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快乐”和“烦恼”,正因为有了它们,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所以有人把“快乐”和“烦恼”比喻为上帝赐给每一个人终生享用的“生活调味剂”,而“创造快乐,勿寻烦恼”则是人生的完美修炼.

    作者:段扫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信念与希望,支撑健康大厦

    一位老年心理学家说:“没有爱好的老年人,生活不会宁静幸福,有什么样的爱好,关系并不大,只要全力以赴,就能驱除多种消极情绪.”爱好一种有益的活动,对老年人的思维大有好处,能使大脑保持应有的活力,从而延缓衰老.医生早已发现,让患者参加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可使他们忘记自己的病痛,可见爱好对心身恢复健康非常有益.离退休的老年人,不妨为自己寻找一种爱好,一种希望,这会让您兴致高昂,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的激情会让您扬起追求“夕阳红”的风帆.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管强韧寿更长

    血管与生命息息相关,血管越干净,人的寿命就越长.流淌在血管中的血液是给身体各个器官、组织、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就像是人体的养料工厂,没有了养料,人体就很难维持“青春和活力”,就像植物没有养料和水分会加速其干枯和死亡一样.因此,通畅的血管、清洁的血液,是人体抵抗衰老、保持年轻的重要屏障.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