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锐
我今年已87岁,订阅《健康指南》多年,它已成为我和亲朋好友喜欢的读物之一.《健康指南》曾经指出,人的生命和健康30%是受先天的影响,70%则是由后天因素决定.根据我十多年治病强身的实际经历,我总结出“五个坚持”.我坚信,只有都做到就能掌握生命的主动权.
作者:陈奔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2016年12月3~4日,“2016全球精准医疗(中国)峰会”召开,以全球视野分析观察“精准医疗”这一医学前沿.精准医疗“第一炮”就是打向癌症,引人注目.要不要都做基因检测癌症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所有疾病中是多的.
作者:张田勘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医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大穴,这就是命门.中医经典称命门为生命之本,下通两肾,上通心肺,中通肝脾,上贯于脑,下统生殖,内连筋骨,外连经络,是五脏、气血、筋骨之源.所以,中医将补益命门视为治疗一切虚损性疾病和衰老性疾病的根本大法.
作者:黄之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研究指出,进行气功“冥想静坐”的人总耗氧量会降低,整个身体会进入深沉的休息状态,而血中的乳酸盐浓度则显著下降,显示肌肉高度松弛;大脑左右两半球高度协调,并能改善内环境的稳定性,因此能降低血压、提高睡眠品质、恢复体力、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修心养性、延缓衰老.一言以蔽之,气功在改善易累体质上,主要的功效就在于改善内在气血的调节,进而放松身体,让全身得到充分的休息.
作者:孙安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2药或2穴成对的对药和对穴疗法,是中医精准治疗的一大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用药的精准性和疗效,而且也便于患者学习掌握,摸索自己的用药规律,运用对穴自疗.
作者:李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少,但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没有必需的微量元素,酶的活性就会降低或完全丧失,激素、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和代谢也就会发生障碍,人类生命过程就难以继续进行.
作者:李桂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肿瘤的防治知识庞杂琐碎,一般很难短时掌握.可贵的是,肿瘤专家发现了一个幸运数字——5,由它串起了很多有用的信息.5次与50g.1/3的肿瘤与日常饮食及营养有关,尤其是消化道肿瘤.通过合理营养、调整饮食习惯可以预防30%~40%的肿瘤.研究发现,红肉可以增加多种肿瘤的发病率.但是,动物肉类与人体蛋白质组成接近,属于优质蛋白,远远优于植物蛋白,我们不可能不吃肉.所以,可以建议改吃白肉,推荐每周白肉2~4次,不超过5次;每次50~100g,不超过100g.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人体中多的成分是什么?细胞?基因?都不对,是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与人体细胞的比例达到10∶1.这些微生物菌群在生长活动中产生的代谢物可以进入人的血液,影响人的健康.也就是说,你的“肠道菌群”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而通过针对性的健康饮食可调整体内菌群,从而达到预防、缓解,乃至治疗慢性病的作用.
作者:叶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一旦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对人体能量代谢和各个脏器的功能,产生巨大不良影响.广大中老年人,应加强对这一多发病的检查和防治.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分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慢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长期患鼻炎可引发或加重全身性疾病,应给予足够重视.此外,鼻炎是鼻腔炎性疾病的总称,不区别类型给予分类治疗,是导致鼻病者反复难愈的误区.本文特将常见鼻炎类型的症状与治疗介绍给大家.
作者:赵胜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广泛的口服降糖药.近年来,虽然有多个新型降糖药物上市,但二甲双胍仍是全球使用量迅速增加的经典口服降糖药物,是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首选.
作者: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肾结石是指一些晶体物质如钙盐、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和有机质在肾脏形成结石.结石梗阻,尿流不通,可造成反复感染,并发肾积水,甚至肾功衰竭,危害极大.肾结石多是吃出来的,因此也可以吃回去.食疗药膳可防止结石增长,促进排石和防止复发,值得选用.
作者:刘正才;赵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人参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补品之一,但价格高,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其实,食物中还有很多营养优、价格廉的食物,堪称食物界的“人参”,不妨加以食用.1.绿人参——秋葵秋葵大的特点是富含黏液蛋白,吃到嘴里滑溜溜的,这种成分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秋葵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有降脂、通便作用,有助控制血糖.秋葵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秋葵的嫩果中,约含1.03毫克维生素E以及310微克β-胡萝卜素,还富含锌和硒等微量元素以及植物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秋葵要吃新鲜的,买回家应该放在冰箱冷藏室,否则口感欠佳.焯水后凉拌或清炒是比较好的做法.但脾胃虚弱或患有肾结石和高尿酸血症的人不宜食用.
作者:张广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运动能健身,但健身效果的大小则与科学运动密切相关.为此,运动医学专家的以下建议,值得中老年人思考!尝试多种锻炼方式相结合.固守一种锻炼方式利少弊多.美国运动医学专家强调:单项锻炼往往偏重于身体某个或某些部位,难以达到全身锻炼的目的.中老年人各器官功能普遍退化,加上骨质流失,骨骼变得脆弱,如果只从事单项锻炼,易使肌肉疲劳.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2017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今年确定的主题是聚焦抑郁症和患病群体,倡导“一起来聊聊抑郁症”.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我们希望公众能更多地了解抑郁症,学会分辨疾病征兆,远离病耻感,懂得寻求帮助.
作者:李广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我退休以后,时不时地感到左胸前隐隐闷痛,经常心慌、心悸、眩晕、四肢无力、全身疲乏.去医院看病,诊断为冠心病.《健康指南》曾刊登了高广俊的“我的经络养生见奇效”一文,对我启发很大.他能按摩治疗冠心病,我为什么做不到.从此,我便开始了治疗冠心病的漫长历程,通过对经络穴位多年的按摩,我的冠心病也不再犯了.
作者:刘文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衰老远不是身体的简单磨损.科学家在许多寻求衰老秘密的领先研究中,得出了几个令人鼓舞的结论,都有延缓衰老的实际意义,特向广大中老年人做一介绍.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烹饪过程中几乎少不了辛香料,例如炒菜前先下点蒜末爆香、麻油鸡汤放几片姜去寒、菜肴起锅前撒点葱末等,这些辛香料不仅是料理口感加分的秘密武器,对健康也大有帮助.
作者:赵丙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重要器官的功能都会变差,各种营养素消化吸收率降低,老人身体内的蛋白质合成减少,各种生理功能都趋减退,免疫功能的降低,使老人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感染,对致癌物更敏感等,加上思维活动及体力消耗降低,久而久之,反应趋于不灵活,各种动作变慢.所以,不少老年人常会感到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越来越力不从心.这虽然是与人体自然衰老有关,其中或许也与某些营养素缺乏有关.
作者:蒋家騉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