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兵;谢立平;郑祥毅
据WTO调查显示正常育龄夫妇中约10%~15%患有不孕症,由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约占50%.近年来的研究发现Y染色体长臂无精症因子(azoospermla factor,AZF)的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病因.其中DAZ(the deleted in azoespermia)基因为AZFc区的候补基因,和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BOULE同属于DAZ基因家族,其编码的蛋白均为RNA结合蛋白,含有高度保守的RNA结合域(RNA binding domain,RBM)和DAZ重复(DAZ repeat)序列,且均在生殖细胞中特异表达,参与调节生殖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本文旨在对DAZ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理功能以及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王杰;叶炯贤;崔林;李贤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一直以来,泌尿外科医师在经人体自然孔道进行手术操作方面走在外科的前列.经尿道电切、输尿管镜下取石等手术在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同时又大大降低了手术所带来的创伤.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作为一项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应运而生.经自然孔道肾切除术及肾盂成形术等手术也逐渐从动物模型研究走向临床.本文将介绍经自然孔道内镜手术在泌尿外科中应用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林奕伟;谢立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肾损伤分子-I(Kidneyi.injury molecule-1,KIM-1)是多种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早期特异和敏感的标志物,近期研究表明,对肾组织及尿液中KIM-1的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AKI,其应用价值优于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此外,KIM-1还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修复、转分化及肾间质的纤维化过程.本文对近期KIM-1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邱杰山;朱晓玲;王永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美罗华,CD20单克隆抗体,早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来,美罗华用于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狼疮性肾炎、原发性血管炎等肾脏病,同也应用于肾移植领域:治疗抗体介导性排异、移植后淋巴增生性障碍,处理高度致敏受者和ABO-不相容移植.很多小样本研究表明美罗华在治疗这疾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刘光军;陈江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透明质酸(hyoluronic acid,HA)作为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不仅对肾脏固有细胞起支撑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细胞移行、黏附及信号转导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就透明质酸在肾脏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青;张晓良;刘必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均证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糖尿病(DM)情况下,高血糖、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非酶促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oproducts,AGEs)和醛固酮的水平升高等均可上调全身和肾脏局部的PAI-1表达,导致肾小球、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损害,促进DN的发生发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双胍类、调脂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抗氧化剂等药物可不同程度阻断上述途径,从而有助防止、延缓DN的发展.
作者:董崇周;叶山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种有效的血管增生抑制剂,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细胞因子一起调节血管的通透性,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PEDF是在胎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先发现的,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但不具备抗蛋白酶活性.PEDF具有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营养神经元以及调节细胞生长作用.PEDF在糖尿病肾病中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战建;陶晶晶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抗精子抗体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为诊断男性不育的确定指标之一,其通过多种环节干扰生殖,包括影响精子运动、获能、迁移、顶体反应、卵透明带溶解及精卵结合等.本文就抗精子抗体的分类、生成及与男性不育的关系等方面相关发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愿;廖贤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前列腺增生后出现的膀胱出口梗阻是引起下尿路梗阻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之一.通过研究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逼尿肌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为临床诊治因膀胱出口梗阻所引起的相关合并症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吕蔡;白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脱细胞基质是经过物理化学方法 脱去组织中抗原成分且富含胶原的一种材料,在尿道修复和重建中,显示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姜华;王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进展期肾癌和转移性肾癌的预后差,生物治疗及放化疗作用局限,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P1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有关,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该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在肾痈治疗的I临床试验中起到了很好的疗效.本文针对P1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肾癌靶向治疗中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臧亚晨;单玉喜;孙传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的终结果 ,延缓和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是防治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关键.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本文就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及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刘娜;严海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足细胞损伤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足细胞损伤时足细胞表达Nephrin蛋白下调,足细胞裂孔膜完整性破坏致大量蛋白尿产生;经肾活检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结构与临床表现有时不一致;有研究胰腺移植能使由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小球、肾间质损害逆转,病理改变恢复.
作者:王玉容;徐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极光激酶是肿瘤细胞生长成熟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极光激酶在人类肿瘤及泌尿肿瘤中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以便寻求泌尿系肿瘤诊断、监测、估计预后及治疗的新手段.
作者:张建国;姚茂银;苏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JHDM2A是一种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可特异性催化甲基化H3K9脱甲基,发挥表观遗传学效应,在雄性生殖细胞和于细胞的分化方面有重要功能.
作者:黄俊;蔡志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基因技术已应用于肿瘤研究领域,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具有特异性高、副作用少的特点.发展迅速.已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本文对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的作用机制、设计及在肿瘤中的研究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并提出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作者:薄学军;路继儒;郑汝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尿流改道及膀胱重建在膀胱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由于各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在临床应用中尚未找到一种真正完美理想的术式.本文就尿流改道及膀胱重建在膀胱癌手术治疗方面的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维木;叶永峰;刘定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是一种脂质运载蛋白,自从1993年被Kjeldsen等在中性粒细胞中发现以来,人们对NGAL的研究和认识逐步深入,已知NGAL与感染、炎症、肿瘤、肾脏疾病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GAL可作为肾脏损伤的早期监测生物学指标,并在肾脏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肾脏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NGAL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宇;刘晓东;曹长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人类无精子因子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人类无精子因子基因相关文献,阐述了其B区的结构功能、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及其缺失机制,重点从其候选基因:BBM、HSFY、CDY等展开,深入探讨其与精子生成的相关关系,为临床对无精症患者的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叶宗岳;叶炯贤;李贤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尿路感染在绝经后妇女中很常见,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尿路感染多发的重要因素,低剂量口服雌激素或者阴道给药是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 ,但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安全性仍具有争议,因此尿路感染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是自前研究热点之一,而补肾中药在治疗尿路感染方面的疗效及机制亦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岑洁;王怡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