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粗粮要怎样吃才好?

39健康网

关键词:
摘要:粗粮成为当今的一种新时尚,粗粮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纤维素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高血脂,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现来看看粗粮要怎么吃才好?为什么要吃粗粮?粗粮中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食物纤维在口腔内咀嚼时,可以减少附在牙齿上的食物残渣,有利于防止了牙周病和龋齿的发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显示:女性会逃避心脏恢复

    女性不仅比男性更可能会忽略心脏疾病的症状,还会在明确诊断后逃避治疗,即使在完整研究项目中显示治疗有助于降低26%的死亡风险.针对心脏事件康复的心脏复苏(CR4HER)研究设计用于测试三种类型的康复计划以确定哪一种更有效,对女性更有吸引力.研究人员随机分配169名患有心脏疾病的女性到三个康复计划中的其中之一,研究时间超过六个月分为24个部分.其中一组女性需要在家接受物理治疗师的探访并指导其之后需要独立完成的运动.另外的两组女性分别安排到康复机构中男女混合或全女性的项目中.

    作者:莫菲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如何接受体检

    对老年人来说年度体格检查是很重要的.这里向你推荐一些如何能好地利用体检的方法.男性通常都不愿接受检查,而且在他们年老的时候这种抵触情绪也不会减弱.许多老年男性拖延检查,是因为他们害怕检查出患有什么疾病.另外,今天的许多在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认为他们不会有什么与年龄有关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像那些60多岁和小70岁的“小老儿”来说,去医院看医生是件很困难的事.

    作者:鲁向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逆转剂对血液稀释剂的副作用

    近对服用达比加群(泰毕全)的患者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种更新型的血液稀释剂在手术过程或意外的情况下甚少出现无法控制的出血副作用.在2015年10月,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这种称为idarucizumab(Praxbind)的逆转剂,这可能会消减达比加群的稀释血液作用.

    作者:周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健康长寿秘诀(续十八)

    三十八、长寿的6个微条件1、微胖现代人多以瘦为美,不喜欢胖.太胖果然会增加多种疾病风险,但过度追求骨感也是误区.衡量人体胖瘦,国际上通用指标为体质指数(BMI).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项研究发现,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人群的BMI在22.6至27.4时,死亡风险低,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的人,死于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或其它疾病的风险将增加.美国一项针对600万人、长达40年的调查发现,超过标准体重10%至15%的人寿命长,死亡率低.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适合每个人的瑜伽

    练瑜伽并不一定要稳稳地站着,有一种瑜伽为需要平衡稳定协助的人量身打造,那就是椅子瑜伽.练习时,需要坐着或站在椅子旁获得支撑.哈佛附属麻省总医院本森·亨利身心医学研究所瑜伽主任Laura Mal-loy解释:“这种瑜伽对无法从地上起身和蹲下的人特别适合,只要没有做动作时引起危害的损伤,都适合这个课程.”

    作者:谭玲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胰岛素也用上了,血糖怎么还降不下来?

    胰岛素是当今公认的控制高血糖有效的武器.但临床上也确实有些病人在使用胰岛素之后,血糖控制还是不理想,有的在加大剂量后血糖反而更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病人对岛素效果欠佳?又有什么解决之道呢?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人健康饮食十个提醒

    众所周知,人到老年期,身体器官及各项机能逐渐退化衰老,这客观规律,谁也不能阻挡,因为这样,各种疾病会不自觉地找上身来.疾病的预防,专家认为,重在平时的养生与保健,尤其健康的饮食在于平衡膳食.如果能做到平衡膳食,营养既不缺乏,也不过剩才是健康饮食的关键,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

    作者:佘桂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朋友关系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对许多人来说构建强大的社会关系不太容易,但却是一个人能够更长久、更健康地生活的好的手段之一.社会关系对你的健康同适当的饮食和锻炼是一样重要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社会关系与更长的寿命、较低的抑郁和焦虑症的发生率,以及降低疾病的风险有关系.

    作者:王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每天需吃多少水果并保持其含糖水平在标准内?

    我们有时会了解到,我们不能从糖类中摄入超过10%的热量.那么应该减少水果的摄入吗?虽然限制加工食物的糖类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无需太过于担心会吃太多的水果.事实上,在一项小型的研究中发现每天吃20份水果并持续14~24周的人们没有发现任何疾病的情况.

    作者:李楚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吃橘子可降低加工肉致癌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致癌物的风险分为5级-1级:对人致癌;2A级:致癌可能性较高;2B级:致癌可能性较低;3级:致癌程度不确定;4级:可能不致癌.IARC将火腿、香肠、牛肉干等加工肉制品列为1级致癌物,牛肉、羊肉和猪肉等红肉类被归级为2A级致癌物.所谓红肉,指的是各种哺乳动物的肌肉,例如牛肉、羊肉、猪肉、马肉等.与红肉相关的癌症主要是结直肠癌,其次是胰腺癌和前列腺癌.

    作者:杨名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我可以使用维生素和补充剂来保护视力吗?

    编辑部医生:我的视力正在下降,但眼科医生告诉我,说我的眼部问题不严重.有没有什么维生素或补充剂可以用来保护我的眼睛?读者:乐女士翁女士:您好.根据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没有哪种复合维生素可防止视力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常见的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是白内障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你的饮食中是否有引起腹泻的元素?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的消化系统对一些食物和食物制作方法更为敏感.你也许曾吃过辣的食物而不流一滴泪.而现在,超辣咖喱鸡可能让你的消化系统吃不消,例如发生令人不适的水样腹泻.

    作者:黎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友的健康烹饪方法

    众所周知,糖尿病人饮食要限油限盐限糖,但这是否就意味着无法享受美味可口的自制美食?其实,只要知晓了相关的烹饪法则,并在每天挑选食材时作出一些小改变,糖友也能吃上一道道自制的健康佳肴.近日,《印度时报》总结了以下一些烹饪方法,既能降低食物中的脂肪和胆固醇,又不会损失风味,糖友不妨在家一试!

    作者:<大众卫生报>报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要忽略突发性心脏骤停的信号

    人们可能会认为突发性心脏病没有任何症状,但这种致命性的情况会发生在当心脏突然停止泵血.但是一项发表于2016年1月5日《内科学年鉴》的研究认为,警示的信号是常见但通常会被忽略.常见的警示信号是胸痛、呼吸急促、心悸、头晕或昏厥、恶心和呕吐.

    作者:兰如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哪些原因可以导致低血压?

    通常成年男性血压在110/70毫米汞柱以下,成年女性在100/60毫米汞柱以下者,可认为是低血压.有些低血压的人可能无任何不适,而且对工作、劳动丝毫没有影响,这种情况称之为“生理性低血压”.另一种是病理性低血压,可分两类:一、急性低血压常见于:①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辣味膳食防治代谢性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是全球流行的重大慢性病,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全球高血压患者达15亿.我国无论患病人数或这类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均居全球首位.据预测,如不积极控制,到203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者将超过5亿,已成为严重危险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心血管代谢病的研究与防治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患病率及其相关的心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代谢紊乱是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血管损害是其共同的关键环节,这类疾病也称之为代谢性血管病.

    作者:钟兴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五种对抗孤独和孤立的方法

    现在开始行动起来,避免与孤独生活相关的潜在危险,例如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和思维能力下降.无疑,老年人与老伴、朋友和家人欢度黄金时光的画面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许多老年人感到孤立和孤独.美国老年人理事会报告约六分之一以上65岁或以上的成人被孤立,无论是社会方面还是地理区域方面.2010年,美国退休者协会(AARP)的一项调查显示,70岁或以上年纪的受访者中有25%感到孤独.

    作者:洪林森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杏仁——止咳平喘良药

    杏仁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杏、山杏、野杏成熟果实的核仁.有甜杏仁和苦杏仁之分,入药多用苦杏仁.苦杏仁性温而味苦,有小毒,有降气定喘、宣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甜杏仁性平味甘,无毒,其镇咳平喘作用较弱,但善于治疗肺虚久咳,通常用作食品,较少入药.杏仁虽可润肠通便,但其主要功效在于止咳平喘.今辑介绍几款以杏仁为主药的常用方,供参加、借鉴、择用.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研究称女人确实比男人拥有更好的记忆力

    女人比男人拥有更好的记忆力.一篇发表在Menopause杂志上的研究称,年龄在45-55岁之间的女人,即使经历了更年期记忆力下降,仍然在所有记忆力测试中表现更好.大约75%的人在年老时会出现记忆问题,原因包括老年痴呆和阿兹海默病.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阿兹海默病和老年痴呆的影响.

    作者:生物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含糖饮料似乎能升高血压

    一项新分析显示,一天喝少至一杯饮料与高血压风险略增有关.研究人员将总共超过240000名参与者的六项研究结果汇总.他们发现一天喝一杯或以上含糖饮料的人与不喝的人相比高血压风险高12%.不同研究中,一杯饮料的规格为7至12盎司不等.

    作者:何希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