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控制餐后血糖的五大秘诀

范志红

关键词:
摘要:您知道吗,每10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也许您觉得自己还没有加入这个队伍,所以不必担心.其实,大家距离糖尿病都不远——每两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的后备军.这个病非常阴险,开头感觉不疼不痒,但如不加以控制,终的结局往往是眼睛失明、足部残疾、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等可怕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将201 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应对糖尿病”,正是为了提醒人们,即使您还年轻,即使您还没有患上糖尿病,也要高度警惕糖尿病的危险.
中老年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老年人的全身肌力锻炼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将发生生理性的衰老,肌肉的退行性生理变化尤为明显.进入老年后,骨骼肌的质量(包括体积和肌纤维数量)和横断面积减小,骨骼肌力量降低,骨骼肌耐力下降.研究表明,肌肉力量的逐渐下降发生在30~ 50岁,60岁时肌力下降15%,而80岁时肌力的下降高达30%.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清洁剂积累会伤肺/增加运动预防五大疾病/血尿酸高女性糖尿病风险大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控制餐后血糖的五大秘诀

    您知道吗,每10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也许您觉得自己还没有加入这个队伍,所以不必担心.其实,大家距离糖尿病都不远——每两个中国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的后备军.这个病非常阴险,开头感觉不疼不痒,但如不加以控制,终的结局往往是眼睛失明、足部残疾、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等可怕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将201 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应对糖尿病”,正是为了提醒人们,即使您还年轻,即使您还没有患上糖尿病,也要高度警惕糖尿病的危险.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颈动脉长了斑块能缩小吗?

    问前些日子老伴因头晕去医院检查,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有斑块,医生认为头晕与此也有一定关系.我想请教一下,颈动脉斑块能缩小吗? (广西 白先生)答像您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我们也经常遇到,很多人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后发现颈动脉有了斑块,于是会问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肯定也不能否定.

    作者:于中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你所不知道的流感疫苗

    又到了流感季节,世界各国每年都为流感的流行付出代价.流感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会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可诱发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20世纪以来,病毒引起的流感大流行在人群中已发生4次,1918年西班牙H1N1流感导致约5000万人死亡;1957年亚洲H2N2流感引起约200万人死亡;1968年香港H3N2流感导致约100万人死亡;2009年墨西哥新甲型H1N1猪流感造成超过1万人死亡,并短时间迅速扩散至全球.每年全世界流感发病人数占人口10%~ 20%.并导致至少50万人死亡.

    作者:彭向欣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药物为什么会造成肾功能损害?

    问我父亲前一段时间因得病服用了一些药(包括中药和西药),病虽然好了,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水肿、尿少.去医院经过仔细地检查,大夫说肾功能有所下降,可能与他服的药有关.请问,药物为什么会造成肾功能损害?(江苏 张女士)答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我们无论用什么药都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反应.而肾脏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和作用,成为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靶器官.也有人将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称为肾脏的药源性损害.

    作者:于中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营养素吃对能防慢病/黑芝麻乌发有道理/补肾阳祛腰痛/土三七不能当成三七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常用抗过敏药——抗组胺药(下)

    第三代抗组胺药第三代抗组胺药的研发,是因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严重的心脏毒性,国外就开发出第二代抗组胺药的改良品种,它们是第二代抗组胺药的活性代谢物或光学异构体,如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其代谢不依赖肝酶CYP3A4,故CYP3A4抑制剂不影响其代谢,因此较之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抗过敏和抗炎效能增强,镇静、心脏毒性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减少等优势,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被称为第三代抗组胺药.

    作者:黄铁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七招教您防控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对人体的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等多处脏器产生损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6秒就有一人死于糖尿病,比艾滋病、肺结核与疟疾死亡率的总和还高.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第七位主要的死亡原因.正因如此,WHO将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应对糖尿病”.

    作者:杨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养生不要太痴迷

    心理困扰:我热衷养生有什么不对吗心理咨询中,一位老先生这样诉说自己的困扰:近来,一个问题让我挺困扰.我是个退休的人,今年63岁了,本来家庭关系挺好的,没想到因为我注重养生而发生家庭矛盾,特别是和老伴的矛盾.是这样的.我这个人比较关注养生,上班的时候顾不上,心想退休了就有空好好养生了.退休不久,我就参加了一个老年养生中心的活动,听讲座、学材料,同时,凡是有关养生的信息,都让我很有兴趣.各种养生器材,各种养生偏方,各种养生食品,我都要研究,也都买了一些.看到哪里有养生的资料,听到谁说起养生的经验,就搜集起来.不瞒您说,我还想整理出来给别人讲讲呢,只是现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去老年大学问了问,人家也没有特别热情.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脊髓损伤性勃起功能障碍如何治疗

    脊髓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其中交通事故(44.3%)与高空坠落(21.8%)为发生脊髓损伤的主要致伤原因.在我国,随着机动车的广泛使用,车祸伤明显增多,随之脊髓损伤也明显增多.据统计,每年全世界100万人中有10.4~83.0人发生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患者多为年龄在40岁以下的青壮年.

    作者:杨志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立冬话养生

    在阳历11月8日前后,就到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古人对立冬的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到了立冬,万物开始潜藏,习惯上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到了阳历11月22日前后就是小雪节气.此时,天气积阴,气温仍继续下降,开始降雪,但寒未深而雪未大,所以称小雪.古人说:“冬者阳气衰少,阴气坚盛,巨阳伏沉.”随着季节的变化,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要顺应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中医学称之为养藏.所以,日常生活要注意“去寒就温”,勿使阳气外泄;精神上要避免消极心理,要如有所得,含而不放.

    作者:一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黑小米+刺梨

    抗氧化先锋——黑小米小米即粟米,在我国北方广为栽培,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去皮壳用.小米能供给人体丰富的营养,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小米胚芽中脂肪含量约占52%,在粮食作物中,其含量仅次于大豆.其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亦高于大米.不过,粟米缺少一些必需氨基酸,所以若与豆类、大米、面条等混合吃,可以弥补它的不足.

    作者:王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如何用药才能保证肾脏的安全性?

    问有些药物对肾脏是有副作用的,这一点对于我这个老病号早已听说过了,但如何做才能减少或减轻呢? (山东 吴女士)答任何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也是有轻重之分的.如较轻的不良反应可有食欲下降、皮疹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影响肝功能、肾功能甚至休克、致命.而对于药物肾脏的毒性作用,一般来说,正规、合理用药,对肾脏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郑家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上班族的“三餐快慢曲”/虾皮补钙并非佳/中药熏洗缓解膝关节疼痛/护眼,少吃点甜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冠心病问答

    什么样的冠心病患者适合药物治疗?对如下冠心病患者适合药物治疗:①单支或两支血管病变,不伴有左冠脉前降支近段狭窄;②左心室储备功能尚好;③冠脉的病变在远端,不适宜血运重建;④药物治疗效果满意.什么样的冠心病患者适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稳定的冠心病患者是否建议血运重建治疗,主要应考虑患者疾病的危险性,患者自身的状况、伴随疾病和效益/风险比.

    作者:柯元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指导(二)

    三、从坐位到站立辅助站起(见图28~30)1.患者双足平放于地面上,患侧脚在前.辅助者坐在患者患侧,用膝顶住患者膝部,一手抓住患者腰部,一手引领患者重心前移.2.患者在辅助者的保护下,身体前倾、重心前移,按照抬头→伸膝→伸髋的顺序站起.

    作者:王思远;祁海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病从口入的逆向思维

    俗话说:“病从口入.”人生病多是因吃的缘故,吃了不洁的食物,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从口中进入,引起肠胃不适,甚至急性肠胃炎;吃得太好,撑得过饱,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除了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高尿酸血症,还可能导致结肠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的肿瘤.以上这些疾病都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身体不需要,还要拼命吃,反而损害健康.正如刚刚过完111岁生日的周有光教授所说:“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

    作者:秦诗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胖人宜多吃柑橘/新药有望让流感一天治愈/少吃多餐血栓风险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硒:四大途径防治肾脏病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衰老、防癌等作用.而肾脏是硒代谢和储存的重要器官,是人体中的一个大“硒”库,肾内硒的含量非常高.但是,肾脏病患者体内缺硒非常普遍,如肾病综合征患儿、糖尿病肾病和尿毒症透析患者血硒浓度均显著下降.动物研究还发现,当硒的摄入量不够时,人体首先是动用肾、肝等器官中的硒来补充代偿.这提示,当体内血硒浓度降低时,肾内硒含量更将极大降低.

    作者:邹建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中老年保健杂志

中老年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卫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日友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