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案管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分析

张玉琴;刘静

关键词:个案管理,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分析个案管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12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和随访期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验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手术个案管理,有助于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个案管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个案管理对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120例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患者接受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和随访期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验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血管疾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手术个案管理,有助于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张玉琴;刘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用于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分析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对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初步探索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用于年轻护士管理的理论依据,为管理者实施个性化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迈尔斯布里格人格特征测试表-M版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96名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格类型的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在社会或专业上的交流、交往机会”和“对工作的支配及参与决策的机会”两个维度上,不同性格类型的年轻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呈中等偏下水平,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反映了性格特征能够影响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建议利用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实施因人而异的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团队.

    作者:郭丽;孙黎惠;单信芝;孙红;薛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进展

    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质量对于医院控制感染相当重要.文章阐述了目前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的主要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温慧敏;林平冬;李嫣然;冷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医护人员对灭菌包合格性能的认知与执行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对灭菌包合格标识的认知情况和检查执行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795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灭菌包合格性的认知及检查执行情况的调查.结果 医生与护士对灭菌包合格性的认知与合格性检查执行情况均存在不足,且医生的认知与执行情况较护士差(P<0.01);科室性质与不同工龄的医护人员对灭菌包检查执行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对灭菌包合格性的认知不足,灭菌包使用前的合格性检查力度不够.应加强医护人员无菌包相关知识的培训,督促检查临床科室无菌包的管理和医护人员使用无菌包前的检查执行情况,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作者:赵远莲;周妮;周安婵;胡汝均;赵晶晶;吴明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极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极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改革极早产儿家属探视制度,指导极早产儿父母参与基础护理,对家属实施相关知识教育,实施阶段性评估和心理护理,做好出院及随访指导.结果 产后1个月极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评分下降,极早产儿家属相关护理知识掌握评分提高(P<0.01);出院1个月门诊再就诊率下降(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极早产儿及家属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极早产儿的家庭照护.

    作者:马盼盼;李杏良;刘亭君;高玉先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膀胱癌回肠导管术后患者造口护理自我效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膀胱癌回肠导管术后患者造口护理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101例膀胱癌回肠导管术后患者,对其调查,根据三元交互理论围绕患者个人因素(如社会人口学因素、心理状态)、行为因素(如造口护理行为)、外在环境(如家庭与社会支持)进行造口护理自我效能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造口护理自我效能得分为(70.92±21.92)分,患者能否接受造口、能否独立更换造口袋、造口知识主要来源于造口师、自我概念、患者造口护理技能是患者造口护理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建议从加强人力资源的支持和培训、建立规范化的干预流程和延续机制、增强患者造口护理独立性等方面着手,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远期生活品质.

    作者:邓益君;郑美春;张俊娥;王小俊;卢惠明;罗宝嘉;黄锦萍;谢丽芬;李思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肿瘤科临床护士对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角色职能的认同程度与自身能力评价

    目的 了解肿瘤科临床护士对于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角色职能的认同程度及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为国内设置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必要性、应承担角色的职能以及培养对象的选拔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认知状况调查与能力评价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1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科临床护士认同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临床实践者、教育咨询者、协调者、管理者、研究者5个角色职能,但认为自身的协调能力、临床实践相关能力、教育咨询相关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伦理决策能力与成为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尚有距离.结论 尽管肿瘤科临床护士对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职能较为认同,但是其对相应的自身能力评价不高,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锻炼.

    作者:赵艺媛;翁庚;路潜;丁玥;杨萍;庞冬;金三丽;陆宇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哈尔滨市4所医院263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及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总均分为(3.94士0.46)分,共情能力总均分为(2.74士0.37)分.医院等级、观点采择是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受其共情能力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多途径为护士创造再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其共情能力,进而提高其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刘丽双;杨玉辉;徐文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防止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的效果.方法 建立新生儿风险预警标识,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照护能力,保持新生儿正确卧位,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应急能力培训,母婴同室配置多功能新生儿吸痰车.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溢乳呕吐发生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和应急能力提高(P<0.01或P<0.05).结论 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呕吐窒息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王芳;刘曼华;陈建荣;薛莉莉;朱向华;王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肠造口患者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奥马哈系统应用于肠造口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肠造口患者病历中描述护理问题以及干预措施的记录,通过交叉映射法分别比较提取的记录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和干预系统之间的概念吻合程度.结果 从141份肠造口患者的病历记录中共提取出4 401条护理问题和干预措施,其中1 740条(39.54%)记录与奥马哈系统的概念完全吻合,2 325条(52.83%)部分吻合,336条(7.63%)不吻合.护理问题的分布集中在生理领域,其次是健康相关行为领域、心理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出现的护理措施涉及到奥马哈干预系统中所有干预方向的60.00%(45条)、干预类别的100.00%(4种).结论 奥马哈系统与肠造口患者病历记录的概念吻合度较高,可通过适当的调整应用于此类患者,指导其护理实践.

    作者:陈飞;张咏梅;韦秀碧;陈幸幸;刘艾;任娜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多学科协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的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建立胃肠外科快速康复项目小组和多学科专家团队,举办快速康复外科循证课程、召开多学科协调“圆桌会议”,并以循证指南为指引,为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提供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照护.结果 术前禁食禁水、术后进食和下床活动时间缩短(P<0.01),鼻胃管、腹腔引流管留置率降低,鼻胃管、腹腔引流管、尿管留置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P<0.01或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的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吴茜;马晶晶;陈静娟;施雁;龚美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便携式输液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输液器具工作原理为重力输液,在转运途中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同步移动并高举液体,给灾害救援带来不便,并造成人力浪费;而微量泵需要电力支持,很难满足灾害救援中大批量伤员紧急转运的要求.为此,设计制作了一种便携式正压力输液装置.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珍;支晨;蔡伟萍;李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银屑病患者被歧视经历对患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调查银屑病患者被歧视经历及其对患者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40例银屑病住院患者进行患病情况、被歧视经历、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 50.00%的患者有过因银屑病而被歧视的经历,并且病情严重、有出血、暴露部位有皮损的患者更容易被歧视.有被歧视经历的患者屈服维度得分高于没有被歧视过的患者,生活质量低于无被歧视经历的患者(P<0.01).结论 银屑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被歧视经历,并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该引起社会和医护人员的重视.

    作者:方玲琍;晏晓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肿瘤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同情心疲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肿瘤医院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与同情心疲乏程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肿瘤医院456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同情心疲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评分为(111.43士10.53)分,同情心疲乏评分为(103.03±9.31)分;职业价值观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与同情心疲乏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肿瘤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着重培养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降低同情心疲乏程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康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物治疗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疼痛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干预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知信行模式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作者:仇蓉;吴绮珣;周娟;刘吉子;郭煜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基于网络平台的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的应用

    目的 通过医院网络平台研发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构建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管理的有效模式.方法 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审核反馈、动态警讯处理、现场追踪、汇总分析等流程的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的模板,实施不良事件的闭环管理.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及重复发生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处置时间缩短(P<0.01或P<0.05).结论 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为护理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谢萍;周慧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型综合床单元的设计及手术后应用

    住院患者中,因疾病和手术需要绝对卧床患者较多,患者大小便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皮肤破损,甚至压疮;频繁搬运患者也存在加重病情的危险.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普通床单元基础上进行结构改良,设计了一种方便大小便管理的新型床单元,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宇;沈思雯;徐琳;陈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助产士门诊开展孕妇体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助产士门诊实施孕期体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评估孕妇孕12周前、孕28周、孕36周体质量和膳食摄人情况,对孕妇实施针对性饮食指导及体质量管理.结果 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助产士门诊对孕妇实施孕期体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巨大儿与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素英;代小维;曾晓华;孟翠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低年资护士风险控制能力的扁平化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扁平化护理模式下对低年资护士任责任护士的风险进行控制的有效方法.方法 针对护理部质量控制检查发现实施扁平化护理模式病房中低年资护士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通过制度修订与落实,改变培训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等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比较控制前后低年资护士风险发生情况.结果 在实施风险控制后,低年资护士护理风险发生率下降(P<0.01),患者评估缺陷风险发生率较风险控制前下降明显(P<0.05).结论 应用扁平化护理模式降低了低年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工作中出现的各类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和质量.

    作者:胡建利;盛芝仁;周红娣;陈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诊前预检中心在辅助生殖专科门诊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机构设立诊前预检中心新型门诊护理服务形式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设立诊前预检中心,由护士参与管理,利用医生诊疗前患者等候时间向其进行健康教育、基本病史采集、检查资料整理、诊前常规检查安排、分诊、咨询等护理服务.结果 患者对诊前预检中心的服务满意度均达到100.00%,患者门诊挂号≥6次的患者比率减少(P<0.01),术前准备时间缩短(P<0.01).结论 诊前预检中心创新了门诊护理服务形式,使患者就医流程更顺畅,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专科角色功能.

    作者:黎丽;黎娟;鲁燕平;李平英;龙佑群;卢光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