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薇
您好!我母亲今年85岁了,大概三个月前,夜里有时出现胡言乱语的情况.上个月忽然发了两天高烧,经过输液治疗体温回复正常了,但夜里胡言乱语的情况越发严重了,甚至半夜会把家人吵醒.
作者:董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各项机能也逐渐减退,徒步远足时容易感到下肢疲劳,特别是上坡和下坡时,更加困难费力,且易发生跌倒、膝关节损伤等意外事件.那么老年人是否还能越野远行?有无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两根越野行走杖就可让出行无忧.
作者:李志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2018年第10期是《中老年保健》杂志的第300期,杂志与读者相知相伴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位老读者在给编辑部的信中说:“我订《中老年保健》杂志二十多年了.儿子在外地工作,也人到中年了,现在他也订阅了杂志,好杂志全家受益!“一年前,一位老读者来到杂志社:“杂志一个月一本,看着太着急啦,我来杂志社看看,来个合订本吧.”还有一次,一个期刊会议上有《中老年保健》杂志的展示,一位90后小伙子找到我,仔细询问杂志订阅的途径,说:“从小是爷爷奶奶把我带大,现在我来北京工作,一年才回去一次,我想订一份《中老年保健》杂志给他们,每月一期,就像我一直陪在他们身边.”今年一位新订阅杂志的老人写信给我们,有对杂志的肯定,也提出了非常好的办刊建议.5页手写的信让我们非常感动!三十多年来,读者与《中老年保健》杂志一路同行,不离不弃,在此,让我们真诚地向您道一声感谢!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的长期信任和支持!更好地为中老年读者服务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作者:一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什么肛瘘不能自愈?肛瘘是由肛周脓肿转变而来,即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脓腔逐渐缩小形成了由内口、外口、管道组成的全瘘.因此说肛瘘与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间歇感染化脓的两个病理阶段.那么为什么肛瘘不能自愈呢?首先,肛周脓肿或肛瘘基本上存在内口,内口与直肠相通,肠腔内的各种细菌及肠黏液时常进入内口,造成原发病灶继续存在,使瘘管长期处于慢性炎症之中.
作者:范学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心理困扰:我是个爱提意见的人电话预约后,这一天我接待了一位到访者.落座后,他很急切地开始了诉说:“我是一名教师,姓关.我在一个重点中学工作.我是师范专业学校毕业,中级职称,但是,学校没有按专业职称安排工作,在教学一线任课两年后,一直让我做学生管理工作.我感觉,是因为给学校领导提意见而遭到报复,但是又没有证据.不知该怎么办?”
作者:马志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我们经常听说“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那么,到底什么是灰指甲?灰指甲真的会传染么?灰指甲如何治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灰指甲”的世界.“灰指甲”学名甲真菌病,也称为甲癣是由各种真菌(如皮肤癣菌、非皮肤癣菌、酵母菌等)引起的甲部真菌感染的总称.甲的病变大约有一半可诊断为甲癣(灰指甲,以下均称为灰指甲).有调查表明,灰指甲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14%,也就是说,每100人当中就有2~14人得灰指甲,发病率还是相当高的.
作者:姚志远;刘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血小板聚集是人体应对外伤、出血的一种正常自我防卫措施.外伤出血后,血液中的血小板随血液流经伤口而被激活,大量血小板相互聚集,形成白色血栓;随后更多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激活,使血液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并网罗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成体积更大的红色血栓,使伤口完全封闭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作者:柯元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出现头疼脑热的健康问题,对于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或不需要去医院就诊的慢性病,这时候家中的小药箱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可是有些人当需要用药时才发现许多药品都超过了有效期限.我们接触的患者对此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有些人一看药物已经失效,当机立断地处理掉;但也有人认为,过期时间不长没有关系,依然可以使用;还有人认为,中成药不用在乎有效期,中药都是越久效果越好……那么,这些过了期的药品还能使用吗?
作者:王晓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2015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37亿,占总人口的10.10%,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超过2300万.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复杂机制”的疾病,也是对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破坏性强的一种疾病.而“缺钙”往往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到底应该如何补钙,有很多“知识点”需要我们来了解一下.
作者:石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的丰富,人们愈来愈追求生活的质量,如果用“10000000”来定量个人的生活质量,那么健康就是1,其他一切如财富感情事业,家庭地位等,都是跟在这个1后面的0.如今纷繁冗杂的“0充斥了人们的生活,而“1”却常常被忽略,一旦失去“1”,所有的浮华喧嚣都将归于沉寂这个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但具体去做的时候往往不得其法,为了让大家能在养生方面事半功倍,我们就来谈一谈生活中该如何养生保健.
作者:姚树坤;王德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风是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大威胁.据近统计显示,我国现有中风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发中风200万人,每年中风死亡人数为165万,即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死为常见.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走近孙曹民教授在2018年第23届世界中国健康产业博览会上,笔者遇到了一位谈吐不凡的老人,已经82岁高龄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曹民.他经过40多年探索,将“生物驻极体”技术加以应用实践,并开发出“电子膜”产品,该产品在1986年曾获得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金奖.
作者:笑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菊花在植物分类学中是指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科有1000余属超过2万个物种,中国分布有200余属2000余种.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菊花声名显赫,在我国产量和用量巨大.因其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国人还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各种古代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作者:艾木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除了支撑体重的重要作用外,脊柱关节间的运动还使得人体躯干能完成前屈、后伸、旋转、侧屈等活动.同时脊柱内椎管里保护着人体的神经中枢——脊髓,从脊髓发出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不仅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同时支配肌肉收缩.脊柱的椎体与椎体间主要通过椎间盘构成关节,姿势不当、脊柱周围肌力不均衡、椎间盘老化等原因都使得脊椎疾病越来越常见.发病几率高的便是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他还有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调心是静坐中主要的一环.具体说来方法很多.一是意守法把意念守持在身体特定部位,或体外特定的景物上,以一念代万念.常用的是意守丹田.不要过分用力,要似守非守,逐渐进入静的状态.否则,过分用力反会引起大脑皮层兴奋,而容易出偏.二是默念法可以默念一个句子,也可以从1数到10.抱病的人,也可以念“消炎,止痛,痊愈”等.
作者:辛若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打呼噜也叫打鼾,是人们睡眠时很常见的现象,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成年人睡眠时会打呼噜.人在睡觉时尤其是睡得很实的时候,全身肌肉放松,小舌下垂,小舌受进出空气的冲击会产生一种声音,这就是呼噜.另外,鼻子不通气空气流动受阻,此时用嘴呼吸,在吸气时口腔后上方的软腭受到振动,并随着空气进出口腔发生颤动,这样也会发出呼噜声.很多人认为打呼噜尤其是严重的打呼噜是一种个人习惯,是睡得香的一种表现,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若不纠正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作者:杜金行;魏康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医药卫生费用增速居高不下、医保基金可持续运行压力增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促进合理用药作为这些宏观问题中的一个微观环节,其重要性可谓与日俱增.面对新的改革形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着怎样的意义?政府部门应如何加强政策监管和引导,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近日,在《健康报》社主办的“新视角下的合理用药”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您好!我母亲被诊断为老年性谵妄之后开始接受治疗,目前看上去效果似乎不是很好,症状并没有明显缓解,而且夜里闹得越发厉害,现在已经折腾得家里人都快撑不住了.
作者:董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愈加深入,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疼痛是许多患者就诊时的首要主诉,不同疾病都可能以疼痛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在慢性疼痛的治疗中,疼痛科有许多特有的治疗方法,在此我们把治疗方法分门诊治疗、日间病房治疗和手术治疗,向大家一一介绍.
作者:樊碧发;张毅;毛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笔者将武术套路“站腿桩”“踢腿法”“摆腿功”经过精心筛选编排,创编出这套中老年人易学易练的“老年人健腿操”.此操共分八节,本刊将分为四期刊登,以便于读者学习与锻炼.本期介绍“老年人健腿操”的第三节“直立弹腿”和第四节“蹲式弹腿”.预备式:身体直立,面带微笑,目视前方.(见图一)
作者:许笑天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