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玉;陶艳玲;李霞
目的 干休所建立家庭病房,探索老年慢性病连续护理的有效工作模式与效果.方法 确立家庭病房设立原则及要求,严格筛选收治对象,评估家庭环境,按照家庭病房运行流程实施管理,制订家庭病房查房制度及个性化连续护理方案.结果 开设家庭病房11年中共收治患者857例,其中经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349例,病情好转66例,发生病情变化转院353例,转院后死亡89例.医护人员共出诊、会诊983例次,双向转诊1 714例次,处理突发事件69起.开展家庭病房11年来未发生医疗、护理差错及医患纠纷,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100.00%.结论 在干休所建立家庭病房,方便了高龄、多病、行动不便患者的医疗需求,缓解了患者住院难及医院床位压力,是一种有效的慢性病连续护理方式.
作者:樊建芳;武建英;陆建国;姜涛;陈海花;张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构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按需吸痰指征指标体系,为按需吸痰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个省市11所医院的40名医疗护理专家为咨询专家,对经文献检索初步筛选的3类25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按需吸痰指征进行3轮函询.结果 专家权威系数为0.90,3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00% 、91.18% 、100.00%.第3轮咨询结束后,听诊有痰鸣音、脉搏氧饱和度下降、自主咳嗽、呼吸频率变化率、上一次吸痰时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液量、吸痰与肺部物理治疗间隔时间、与上次吸痰间隔时间、心率变化率这9个指征的重要性>4,变异系数0.06 ~0.18.结论 专家推荐听诊有痰鸣音、脉搏氧饱和度下降、自主咳嗽、呼吸频率变化率、上一次吸痰时痰液黏稠度、气道湿化液量、吸痰与肺部物理治疗间隔时间、与上次吸痰间隔时间、心率变化率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按需吸痰指征指标,此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针对性.
作者:毕娜;王建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防护流程在提高压疮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压疮监控学组,制订压疮标准化护理评价量表,规范压疮评估与呈报,对住院压疮及高危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都实施标准化防护流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和效果评价.结果 提高了护士对压疮的风险评估准确率和防护措施正确率(P<0.01),降低了院内压疮发生率(P<0.01),提高了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好转率(P<0.01).结论 标准化防护流程,能有效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提高压疮防护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效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邹丽华;叶国玲;陈铮立;罗惠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文章综述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疼痛评估中疼痛评估工具的种类、方法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应用实际对该类特殊患者疼痛规律的研究和与之相适应的工具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夏黎瑶;刘慧;张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延续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宫颈癌根治术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电话随访和网络平台的方式实施延续护理,分别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总体优于对照组,除婚姻关系维度效果不显著外,两组患者在各维度干预后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绍平;曾婧;段振燕;彭天靖;任亮;汤泽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12个养老机构406名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乌鲁木齐市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为(102.82±17.76)分,51.48%的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自理能力及慢性病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并以影响因素为着手点,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
作者:甫凤;张庆华;姑力热巴·买买提;代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文章对妊娠糖尿病延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当前我国妊娠糖尿病延续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即未建立规范的延续护理流程、干预人员单一、干预内容片面、忽略了患者的自我管理与照护者参与,并提出相应对策.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作者:杜玉;张建凤;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提高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医院管理部门对手术安全核查内容及流程进行规范,实施院科两级培训方法,手术室进行视频滚动播放具体操作方法.于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分别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主持核查.并实施三级质量控制,由医务处和护理部、总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提高(P<0.01).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作者:高兴莲;刘娟;马琼;李婷婷;余文静;苏法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江西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为在职护士老年护理培训和学院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对江西省6所基层医院从事临床及老年相关护理的2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5.74%的被调查者从未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培训;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掌握中,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程度高,占19.80%;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及方法掌握程度低,占0.99%.94.55%的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老年护理专业培训.结论 江西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偏低、培训缺失,培训需求、意愿强烈,急需加强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在职教育的研究,制订科学的培训制度和方案加以推广和实施.
作者:吴园秀;罗铁姣;罗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合作训练模式,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将235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0例)和干预组(1 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和自我管理教育以及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家庭合作训练.干预前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合作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中的运用是可行、有效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潆潆;孙国珍;陶源;李新立;孔祥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ICU患者3种呼吸模式下的口腔护理进行项目成本核算,为制订合理收费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97例ICU患者,其中经鼻气管插管(A组)67例,经口气管插管(B组)65例,无气管插管(C组)65例,采用项目成本阶梯分摊法分别对3组患者口腔护理项目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结果 3组患者的口腔护理实际成本均高于现行收费价格,3组患者口腔护理用时不同,其中人力成本费偏高,间接成本被忽视.结论 口腔护理实际投入护理成本与现行收费价格严重偏离,有待按实际成本调整收费价格,以体现ICU护士的口腔护理服务价值.
作者:刘芳;梁艳雯;邝焕明;欧康丽;陈玲;姜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对护理压力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6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护士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护士的工作压力总分为(2.44±0.53)分,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P<0.01);心理资本总分为(4.05±0.61)分,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在护士工作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调节作用.结论 护士工作压力对主观幸福感有负面影响,心理资本可调节工作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作者:龚怡琳;刘金莲;张洪君;朱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电话加短信随访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随访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按2型糖尿病诊疗常规进行治疗护理,出院后随访组定期电话加短信随访,对照组门诊随访,干预24个月后观察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在出院第12个月末,随访组患者饮食控制和疾病认知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在出院后第24个月末,随访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各条目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出院后第6、12、18、24个月末,随访组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话加短信随访干预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利于血糖控制.
作者:王继华;曾德志;徐魁;黄智慧;徐鑫;顾桂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留观患者临时医嘱执行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小组,对急诊留观患者医嘱处理流程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出危机值,提出合理配置护士及下达医嘱、处理医嘱、医嘱实施、疗效观察流程改造的措施.结果 留观患者临时医嘱执行流程危机值降低,医生对护士临时医嘱的执行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留观患者临时医嘱执行中的实施有利于医疗风险的规避,提高医嘱执行的一致性及时效性.
作者:位兰玲;刘启华;王淑娟;孙丽娜;康岩;刘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澳门与内地合办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修读体验.方法 采用Van Manen's演绎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修读于澳门与内地某大学合办在职护理硕士学位课程的16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与主题分析.结果 澳门与内地合办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修读体验包括:①学术范畴的辛苦:学术基础薄弱、科研选题及实施的压力、与两地导师沟通不够明确及时、部分理论课的实用性不强;②组织和管理范畴的辛苦:机构支持不足、两地课程管理文化差异、科研支持资源不足;③个人范畴的辛苦:家庭照顾及工作负担、担心失败;④不放弃的收获:科研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术网络的拓展、更好的职业生涯.结论 应当洞察和把握澳门与内地合办在职护理硕士研究生的特点,不断完善培养和管理,积极促进两地高等护理教育的更好合作与融合.
作者:曾文;尹一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心血管专科医院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以及离职后再就业岗位情况,为专科医院护理管理者制订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离职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心血管专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离职的50名护士进行调查及电话随访.结果 心血管专科医院护士离职主要原因是夜班多、生活不规律,个人健康问题,工作量大,家庭原因,医院离家远.护士离职后选择继续从事护理工作24名(48.00%),转换职业26名(52.00%).结论 专科医院根据自身特点有效实施岗位管理、提高护士待遇、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合理排班、正确引导护士职业规划、加强护士继续教育等是避免护士流失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洁;王冲;郝云霞;李庆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成批烧伤患者护理专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成立培训小组,确定培训内容,针对参与8批次烧伤患者护理的169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2周的烧伤专科护理技能培训.结果 培训后烧伤专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理人员自评与他评均提高(P<0.01).结论 针对性的成批烧伤患者专科护理技能培训,能够保证专科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冯苹;张育淑;孔悦;陈羽;顾宁;刘华璐;黄娟;张玲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不良事件追踪检查的方法及实施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3年发生的267例不良事件进行追踪检查,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环节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护理环节质量问题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对护理不良事件管理进行追踪检查,实施改进措施后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非凡;崔莹;陈晓芳;彭翠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家庭动力学的关系,为护士对患者进行家庭评估及发挥家庭的潜在作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56例青光眼患者运用习得性无助自评量表和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青光眼患者习得性无助感和系统家庭动力学得分分别为(2.25±0.37)分和(2.37±0.43)分;家庭动力学中疾病观念、家庭气氛和个性化3个维度能预测习得性无助感(P<0.01).结论 青光眼患者习得性无助感较差,家庭动力学较好;疾病观念、家庭气氛和个性化是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因素,建议眼科护士协助患者发挥家庭的良好作用,以减少患者的习得性无助感.
作者:周燕飞;张云花;王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6例初次治疗肺结核患者分为实验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实验组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住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在初治肺结核住院患者中应用,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及休息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钟艳华;吕露;曾慧频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