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瑾
目的观察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麻醉效果及其对人工流产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4年1~6月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异丙酚行无痛人工流产,对照组不给麻醉药物予常规人工流产.两组手术方法相同. 结果观察组镇痛率为100%,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对照组均感疼痛,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25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宫颈松弛程度和术中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效果好,可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减少术中不良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对子宫收缩无影响,可广泛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
作者:徐妙仪;李锦莲;马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多器官联合移植(multiple organ transplantation,MOT)是指保持各器官相互间解剖关系的整个多器官移植块的移植.由于其血管重建方式为整个移植块的共有血管,有利于各移植器官生存和发挥功能,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单器官移植的并发症和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开展的MOT,一般指腹部三个或三个以上器官的整块移植,主要包括肝脏、小肠,经典术式有肝、肠联合移植和肝、胰、胃、肠联合移植[1~3].MOT的突破和进展包括外科技术的改进,新型免疫抑制剂的运用,围手术期的处理,排斥反应的防治,免疫耐受的研究及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丁义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导致头位难产的因素,总结行剖宫产的指征和时机. 方法对2001年6月~2003年6月240例产妇(剖宫产组120例,阴道分娩组120例)的分娩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引产情况、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力情况、胎位、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等. 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 (3 524±38)g, 与阴道分娩组 (3 160±42)g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剖宫产组胎位异常发生率为74.2%, 与阴道分娩组(9.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骨盆正常的情况下,与头位难产有关的主要因素是新生儿出生体重偏大和胎位异常,适时、准确地掌握剖宫产的时机至关重要.
作者:邓文;丁依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陈道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大网膜填塞术与经腹腔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则有手术指征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2例为研究组,以同期类似病例31例为对照组,经腹腔切开引流后分别行脓腔大网膜填塞术及脓腔置管引流术.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7.3±12.1)min和(45.1±10.8)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发热时间为(4.2±1.5)d, 脓腔消失时间为 (10.1±2.2)d, 术后住院时间为 (11.3±2.1)d, 均优于对照组的 (7.1±2.1)d, (18.0±3.2)d和(19.1±3.1)d (P<0.05). 结论大网膜填塞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方法简便,疗效好.
作者:刘庆国;李良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感染处理效果. 方法 21例术后感染病例,其中急性感染6例,慢性感染15例,均予全身应用敏感抗生素并支持治疗,急性者予局部切开引流换药,保留髓内钉;慢性者行再次手术治疗,取出髓内钉,重新固定骨折端. 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平均15(6~24)个月,感染均被控制,未见复发,骨折愈合. 结论选择敏感抗生素,彻底清创,根据感染的程度和骨折愈合的情况决定保留或取出内固定,使骨折端获得固定等综合治疗方法,可使交锁髓内钉术后感染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作者:彭丹;毛新展;张湘生;黎志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2004年9月1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胰头转移的患者在我院接受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整块切除全肝、胆囊、十二指肠、胰腺、脾脏、胃大部和部分上段空肠,进行了血管和消化道重建.移植后胰腺功能正常,未应用胰岛素维持.术后第4 d肠道功能恢复,术后1周肝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6 d时因腹腔内出血行剖腹探查血肿清除术,同时对感染伤口进行减张缝合,愈合良好;术后2月时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症状,保守治疗后好转.患者目前已存活5个月,肝脏和胰腺功能均正常,痊愈出院.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术的成功为上腹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延长生命的机会,同时为晚期肝病伴有胰腺功能不良患者的彻底治愈探索出新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知水;魏来;刘敦贵;杜敦峰;明长生;曾凡军;张伟杰;林正斌;蒋继贫;陈忠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内镜下电凝切除是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但对于直径大于2.5 cm的息肉,有术中或术后出血甚至穿孔的危险.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996年~2004年,我院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法成功切除有蒂或亚蒂的结肠巨大息肉32例(37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孙冬岩;刘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三种带蒂肌骨瓣治疗青壮年错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3种带蒂肌骨瓣治疗的42例错位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GardenⅢ型32例,Ⅳ型10例. 结果本组后方入路行股方肌骨瓣移植14例,前方入路行缝匠肌骨瓣移植12例,骨外侧肌骨瓣移植16例.42例均获随访,平均31/12年(8个月~9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6(3~11)个月.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率为95.2%(40/42).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11.9%),其中2例为骨折不愈合者,3例于股骨颈骨折愈合1年后发生. 结论带蒂肌骨瓣移植加多根松质骨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GardenⅢ型、Ⅳ型股骨颈骨折,对提高青壮年错位型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和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疗效肯定,手术经验提示前方入路带蒂肌骨瓣移植的效果似优于后方入路.
作者:林阳;刘磊;何光联;梁江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女,23岁,以停经39+4周,阴道漏尿1.5年入院.该患者曾于一年半前在外院行阴道前壁囊肿切除术,术中损伤膀胱,虽经缝合,仍形成膀胱阴道瘘,曾两次经阴道局麻下缝合、行小阴唇填补进行修补均失败.此次患者怀孕已足月,因小骨盆、头盆不称、脐带绕颈2周,拟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并同时经膀胱内修补尿瘘.
作者:宁洁玉;李罗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我科自1998年8月至今,共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189例,扩张过程中出现并发症18例(占9.5%),现就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杨安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特点,探讨再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月间收治的33例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资料,初次手术行Miles 12例,Dixon 17例,Hartmann 3例,局部切除1例,手术后平均26.5个月复发.再次手术方式包括:Miles 9例, Dixon 6例,Hartmann 4例,阴道子宫或双附件切除12例,局部切除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18例. 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术中损伤输尿管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伤口感染6例,吻合口漏1例,均痊愈出院.根治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2和8.5个月. 结论对适宜的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病人行再次手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奉林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内镜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以来收治的31例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实行急诊内镜下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注射治疗. 结果本组内镜止血有效29例(93.5%),其中2例治疗过程中再次出现搏动性出血,经继续内镜下治疗止血成功;3例止血后再出血,经再次胃镜下注射后止血.止血失败2例(6.5%),经Billroth Ⅰ式胃大部切除后治愈.10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胸痛或腹痛,9例自行缓解,1例给予镇痛剂后缓解,无其他并发症. 结论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可成为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传兰;张玉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及其重建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5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特点、手术治疗方案及复位重建的效果.对于以脱位和后部附件骨折为主的23例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对于脱位合并有前方椎体严重骨折和后部附件骨折的2例则先行后路复位减压固定,然后一期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及髂骨植骨融合固定. 结果本组前后脱位均得以纠正,1例侧方脱位未完全纠正.23例骨折椎体高度和形态恢复良好,2例因骨折椎体复位不良而加做前路重建术.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0 (18~22)mm, Cobb's角平均纠正35° (30°~40°). 结论对于严重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应根据椎体骨折的程度和后部附件损伤的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对于以脱位和后部附件骨折为主的损伤病例可只行后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对于脱位合并有前方椎体严重骨折及后部附件骨折者则宜先行后路复位减压固定,然后一期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固定.
作者:黄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段(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1月采用肝段(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115例病例资料. 结果肝段(叶)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28例(24.3%);肝段(叶)切除+胆道探查72例(62.6%);肝段(叶)切除+胆肠吻合口切开探查10例(8.7%);肝段(叶)切除+胆道探查+右肝表面切开取石术5例(4.3%),术后胆道常规留置T管.其中肝段(叶)切除手术包括左外叶88例,左半肝12例,右前叶7例,右后叶1例,不规则左和(/或)右肝切除术7例.病人均治愈,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8.7%),其中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3例,均治愈.术后均经T管行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发现结石15例,残石率13.0%. 结论肝段(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疗效较好,残石率较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
作者:曹洪江;欧阳迪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初产妇子宫复旧的影响. 方法 306例初产妇分为改良新式剖宫产组(126例)、传统剖宫产组(78例)及自然分娩组(102例),测量产后子宫底高度,计算宫底下降速度,行常规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 结果产后5日内宫底平均下降速度三组差异显著,自然分娩组快,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次之,传统剖宫产组慢(P<0.05).产后第5 d B超测量子宫三径之和,自然分娩组小,改良新式剖宫产组次之,传统剖宫产组大(P<0.01).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传统剖宫产组、自然分娩组产后30 d宫腔积液发生率分别为5.6%、12.8%、2.0%,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相比,更有利于子宫复旧,但自然分娩子宫复旧佳.
作者:梁丽凌;杨贻钧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介绍横双蒂加中央蒂真皮帽乳房缩小成形术的方法,并探讨其疗效. 方法对8例 (16只) 乳房肥大病人施行手术治疗,采用以乳头为中心的中央蒂真皮帽乳房缩小成形术,设计双同心圆切口,保留第4肋间神经径路乳腺组织的完整性,切除多余乳腺组织,环形切口缩拢缝合.结果本组单侧切除组织量平均为(310±150)g,术后第2 d查乳头乳晕感觉良好,反射存在,乳头乳晕无坏死,除1例伤口裂开行2期缝合外,余均无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随访6(3~9)个月,外形满意,切口瘢痕不明显. 结论横双蒂加中央蒂真皮帽乳房缩小成形术设计合理,形态好,可确保乳头乳晕的感觉及功能.
作者:钱利;赵柏程;皮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常规的针线吻合微血管的方法存在诸多不足,笔者在对54只SD大鼠行肝动脉与门静脉端侧吻合时,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采用一种类似微血管袖套吻合的方法,明显缩短了门静脉阻断时间,简便、快速地完成了血管吻合,现介绍如下.
作者:尹强;汤可立;苗雄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中和术后肝动脉栓塞(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的原因,并探讨不同血管重建方式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Pittssburgh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和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共21例肝移植术中、术后HAT,其中12例(57.1%) 施行了肝动脉重建术(hepatic artery reconstruction, HAR).HAR方法有直接吻合(4例)、供体肝动脉-受体腹主动脉架桥术(aortohepatic interposition graft,AHIG)(6例)、髂动脉架桥术(interposition graft,IG)(2例). 结果肝动脉血流重建成功率为58.3%(7/12);其余5例平均3.8(3~6)d内再次发生HAT.成人HAR成功率为62.5%(5/8),儿童为50.0%(2/4).HAR结果与HAT发生时间、 HAT原因和HAR方式无明显相关性 (P>0.05). 结论肝移植术HAT可能原因有机械因素、受体肝动脉细小、供体肝动脉感染、供体DIC等,尽量减少或避免上述危险因素是好的预防方法.肝移植术HAT时HAR方式包括直接吻合、AHIG、IG等,成功取决于能否及时获得诊断.有趋势表明机械因素所致HAT,HAR方式采用直接吻合和AHIG有较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江春平;丁义涛;Zhu Yue;John J.Fung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