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谭秋波;范彦夫;任秀乾

关键词:心力衰竭:卡维地洛, 心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利尿剂、洋地黄、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30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用超声心动图测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心功能明显改善,卡维地洛组LVEDD(57.4±6.5:54.7±6.6),EF(35.0±13.8:46.3±6.2)显著改善.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心功能及心肌重构,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在抢救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在抢救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对12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ARF)及急性呼吸衰竭(ARDS)病人进行床边持续性血液滤过.结果:11例存活,1人死亡,其中5例合并ARF者,血肌酐、尿素氮含量降至正常.尿量恢复正常.4例合并ARDS者,呼吸平稳,血气分析PaO2>70 mmHg,SaO2>95%,2例同时合并ARDS及ARF者,肾功能及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均康复出院.结论:血液滤过技术在抢救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中起着非常重要、独特的作用,而且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亮;谷莉娜;董均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透析前患者的研究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一般来说血肌酐>308 umol/L的患者都可伴发贫血.即往认为纠正透析前肾衰竭患者贫血对肾功能无益,直至近年肾病医生才认识到贫血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程度以及贫血与存活率、脏器功能、特别是左心室肥厚、心脏缺血耐受性的关系.从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门诊或住院透析前肾衰竭患者,以观察EPo对透析前肾衰竭患者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霍怀仁;冀光荣;王勇;郝玉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糖尿病肾病的研究概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DN)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发的肾小球硬化症.Ⅰ型及Ⅱ型糖尿病均可发生;DN患者一旦发展为显性肾病,则会不断进展,终成为终末期肾脏病.为了加强对DN的认识,提高对其防治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现从几个方面作一论述.

    作者:刘灿辉;佐新香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口腔护理在配戴固定矫正器中的应用

    正畸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患者需配戴一年半到两年时间的固定矫治器,患者能否在配戴固定矫治器后做好口腔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作者冲1994~1999年的正畸门诊工作中,仔细观察患者配戴固定矫多用康齿宁乳膏刷牙,漱口水含漱,补充维生素C,用胡萝卜,西红柿榨汁饮用,亦可用粘蜡粘在引起溃疡的矫治器相应部位,减轻刺激.

    作者:平玉卓;宋影;李忠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舒痹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报告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缠绵难愈,易逐渐发展加重,甚至残废,笔者于2000~2003年5月采用中药自拟方舒痹散治疗5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来平;吴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MDR1基因疫苗的免疫组化分析

    Pgp的诱导型超表达是肿瘤细胞MDR现象的主要产生机制之一.人类Pgp为ATP依赖性跨膜蛋白泵,通过ATP提供能量,将进入胞内的化疗药物泵出胞外,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因而减弱.Pgp由1280个氨基酸组成,1-637及638-1280区为两部分具有一定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每一部分包括6个推定的(Putative)跨膜α-螺旋和一个ATP结合位,每一个疏水跨膜区由21个氨基酸组成,ATP结合位位于细胞质侧.人类PgP编码基因MDR1定位于7号染色体,cDNA全长4669bp.

    作者:张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我国颅咽管瘤的研究及治疗现状

    颅咽管瘤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占全年龄组颅内肿瘤的4.7%~6.5%.多发于5~10岁儿童,在儿童鞍区肿瘤中,颅咽管瘤约占50%左右[1].尽管多数颅咽管瘤在组织学上呈良性表现,但由于肿瘤多是侵蚀垂体柄、漏斗、灰结节、乳头体和视交叉等下丘脑结构,使手术切除肿瘤困难,术后下丘脑损害合并症如尿崩症、高热和昏迷等,严重影响病人愈后,因此对颅咽管瘤的治疗效果是神经外科水平的标志之一,也一直是神经外科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下面就相关文献复习并对我国颅咽管瘤的研究和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宋健;徐建国;游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浅谈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禁忌问题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药联合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对于提高疗效无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若应用不当也往往产生一些料想不到的副作用.

    作者:龙勇;王小兰;苏广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观察和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早期一种常见疾病,死亡率高,病因包括产前血氧不足、胎盘血流障碍、脐带血流障碍、产时难产、产伤、滞产、急产、产后窒息、早产儿、严重酸中毒、先天性畸形、医源性因素等.我科自2000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新生儿项内出血35例,经严密观察和全方位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浅析如下.

    作者:周惠红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中心体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扩增表达

    目的:通过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细胞系中心体表达和细胞分裂形态的研究,探讨中心体通过对细胞分裂过程的调控,在促进HNSCC染色体不断交化、发展机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8个HNSCC细胞系和6例头颈部正常组织上皮细胞培养.收获细胞经苏木素和伊红染色,观察分裂中期细胞核形态,计算核多极分裂像细胞百分比.应用抗γ-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心体,计算含异常中心体数目细胞的百分比.二组数据行直线相关分析.HNSCC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平均值行T检验.结果:HNSCC细胞系多极核分裂像细胞平均占分裂中期细胞的9.9±4.8%,含中心体扩增的细胞平均占总体细胞的6.7±3.1%.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857,P<0.01.而正常对照组细胞仅偶尔出现异常分裂中期形态及异常的中心体数目,其平均值分别为0.8±0.9%和1.2±1.4%.HNSCC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平均值行T检验,HNSC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50和4.01,P<0.01.结论:中心体的异常扩增及其导致的细胞多极分裂是HNSCC病程中的重要体现,在促进HNSCC染色体畸变及其基因变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吕梅;刘佐庆;董震;扬占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血液流变学在高脂血症病上的临床应用

    血液流变学在医学上应用是血液的表观粘度和比粘度与疾病间的关系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变形性和聚集性与疾病的关系.本试验检测49例高血脂病人,观察他们的血流变指标的变化,并与41名正常人对照来分析探讨血流交学在高脂血病上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桂焕;曹君亮;王延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及对照组102例.治疗组用盐酸纳络酮2.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用脑活素1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滴,每日一次两组均治疗14天为1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结束后评定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结果:治疗1疗程结束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减分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盐酸纳络酮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纳络酮能促进脑梗塞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显.

    作者:张厚云;高东;朱洁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

    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长,护士与病人及家属的接触越来越频繁了.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理>的颁布,医疗事故举证倒置这种形势下,护士与病人及家属在促进病人康复,获得良好预后存在分歧,如对护理技术操作的满意度,对护理效果的认识等,这些分歧都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得到解决.本文拟多年的护理经验就护患沟通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闵改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急性CO中毒神经精神后发症临床分析

    急性CO中毒神经精神后发症也称迟发性脑病[1],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2~60天的假愈期,突然发生以痴呆、精神症状和锥体外、锥体系统神经损害、大脑皮质局灶性功能障碍、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现将我院1991年5月~2004年10月间住院资料完整的急性CO中毒神经精神后发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齐建祥;包玉双;赵新亮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阑尾穴强刺激治疗急性阑尾炎156例临床观察

    急性阑尾炎在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它起病急,腹痛剧烈,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但有些患者畏惧手术,故我们在门诊自1998~2001年采用针刺阑尾穴的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1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恒立;徐岩;张秀芝;石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巨大脾囊肿合并卵巢囊肿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年入院,自诉于1年前于左侧腹部可扪及一拳头大小包块,偶感胀痛,近3个月感觉包块有增大,无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无皮肤、巩膜黄染.既往无外伤史.查体:T 36.8℃,P 86次/min,R20 次/min,BP120/70 mmHg,心肺未见异常,左上腹隆起,左侧肋弓下可扪及一大小约10×7×5 cm的包块,边界欠清,活动度差,表面光滑,质地稍硬.肠鸣音正常.

    作者:郑华;杨晓发;周晓东;郑瑞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骨筋膜间区综合征诊疗体会

    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Osteofascia Compartment Syndrome Ocs)是四肢创伤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作者自1998年以来收治OCS13例,现对其中资料完整的9例报告如下.

    作者:龙勇;易秀莲;苏广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危重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评估和临床分析

    目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已成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且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其防治至今仍然是医学界面临的难题.为了加强对MODS进行早期、动态的监测,我们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1]对我科2000年2月~2004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EICU)收治的96例MODS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瑞华;杨忠;侯绍芬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模型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若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课,学生会觉得妇产科这门课非常地枯燥乏味、非常地抽象,学生很难掌握,即使当时掌握了忘记得也很快.而且现在各学校的临床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临床实习,尤其是妇产科病人很难配合医学生的实习.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模型不失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好方法.

    作者:周丽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班布特罗加酮替芬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儿科常见慢性咳嗽原因之一,我院自2002年6月~2004年6月应用班布特罗加酮替芬治疗CVA5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高峰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开发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