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临床不良反应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田玉军

关键词:
摘要:近几年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甚至因严重不良反应致死的病例亦不罕见,今就不良反应发生的人为因素谈几点个人观点.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相关文献
  • 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

    感觉和运动是手的两个主要功能,一只运动自然而无感觉的手是一只盲手.手的灵敏感觉主要依靠指端部分.指端缺损是手部常见的损伤,修复方法较多,但若选择不当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我们自1999年8月~2003年12月根据具体情况应用缩短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手部皮瓣推移术、指掌侧推移,指背侧推移、指侧方阶梯推移术,修复指端缺损98例120指.经随访,均取得了外观和功能的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住院112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需求调查

    目的: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寻求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法.结果: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偏低,亟待提高.结论:开展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系列讲座患者家属乐于接受的佳方法.

    作者:刘敏;付秀琴;徐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阻塞性肺炎在早期中心型肺癌影像学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阻塞性肺炎在早期中心型肺癌常规胸部X线影像与CT影像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组经手术和支纤镜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7例,男5例,女2例,部行常规摄胸部正位像;2例行侧位像.同时7例均行CT扫描;5例可疑作增强扫描.结果:7例病例中常规胸部X线影像表现为炎症的:右肺中叶3例,下野1例,左肺中、下野各1例,其中左右肺门增大各1例,但有1例显示正常.CT影像表现4例支气管腔内呈菜花样肿块影,1例支气管腔内呈类似梭形的肿块影.2例肺门肿大的块影呈分叶状.结论:Cr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病变较小的中心型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能够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胡秀荣;彭勇;彭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万拉法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万拉法新和阿米替林治疗4周,随访1年采取汉密尔顿量表(HAMA)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万拉法新轻于阿米替林(P<0.05).随访1年后万拉法新组效果优于阿米替林组,且不良反应也轻(P<0.01).结论:万拉法新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不良反应轻于阿米替林.长期维持治疗效果优于阿米替林(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而轻,且较安全,易于推广使用.

    作者:吴辉;陈春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12例青老年人胃癌内镜病理及临床分析

    胃癌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40岁为中老年人胃癌组,<40岁为青年人胃癌组.随着人们对青年人胃癌认识的提高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进展,近年对青老年人胃癌的不同报道日渐增多.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99年以来的11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内镜表现,以进一步明确青老年人胃癌的不同.

    作者:孙运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并脑梗塞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慢性肺心病)病情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易出现多种合并症,其中与神经精神症状有关的合并症是合并症中比较严重的.现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低渗性脑病并脑梗塞患者共6例,其在诊治过程中,发生的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艳霞;张敏;崔晓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儿童原发型肺结核X线临床分析

    原发型肺结核常见于儿童,因为机体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局部反应较轻,以炎性渗出为主.由于儿童解剖特点,即使正常与异常肺门的鉴别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致使对早期肺门淋巴结肿大更难以确定.为了总结经验提高儿童原发型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避免误诊及漏诊,本文选择了近年来我所治疗的依靠病史,结核菌素试验,临床观察及摄后前位胸片和部分摄胸部侧位片,纵隔分层片确诊的431例儿童原发型肺结核,特对其X线表现作以下分析.

    作者:董克;白凤海;高颜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面神经炎早期针刺治疗探析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大约75%的患者有自限性.因病因不详,临床治疗多有争议,在我院神经内科和针灸科的分歧较大,前者认为急性期不宜针刺,而后者则认为早期针刺效果更好.为此,笔者收集了本院针灸科和神内科1996~2001年面神经炎住院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做出如下分析.

    作者:张秀芬;赵晓华;郑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3例CT影像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T影像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影像资料及手术资料.结果:CT示33例累及上颌窦,31例累及鼻腔,27例累及筛窦,31例累及中鼻道,28例累及中鼻甲;CT显示受累部位及骨质破坏部位同手术所见有所差别.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无特异CT表现,CT影像与手术所见对比显示,它能较准确判断肿瘤的侵及范围.

    作者:李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亚低温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8小时成功1例报告

    1典型病例患者,女,12岁.因火车撞伤头部,伴持续昏迷8h入院.入院查体:深昏迷,GCS4分,左瞳7mm,右瞳6mm,光反应迟钝,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肌力Ⅱ级,双侧病理征(+),头颅CT示:左额颞顶硬膜下血肿约30ml,广泛性脑挫裂伤.入院诊断:特重型颅脑伤:(1)原发性脑干伤;(2)广泛性脑挫裂伤;(3)左颞急性硬膜下血肿;(4)双侧颞叶沟回疝.急诊全麻下取左额颞顶骨瓣开颅,清除硬膜下血肿30ml及挫灭额极脑组织支骨瓣减压,硬膜未予逢合,术后左侧瞳孔仍为7mm,右瞳孔回缩至4 mm,呼吸Ⅰ度停止,给呼吸机辅助呼吸,并立即给予亚低温治疗(卡肌宁100mg静滴加冰毯降温),3 h体温降至34~35℃.维持亚低温7天,支持对症治疗,双瞳孔逐渐回缩至正常.头部手术减压区张力降低,12天逐渐停用呼吸机,30天拔除气管导管.

    作者:刘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剖腹产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

    近年来,高龄初产妇增多,孕产妇肥胖、巨大儿率均逐渐上升,致使剖腹产出率增高.由于产妇是一特殊的患者群体,为使手术顺利、母子安全,做好剖腹产术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王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联合手术的护理

    我科2000年1月~2002年1月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及抗青光眼的三联手术治疗56例(62眼)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云虹;陈云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贲门癌术后1个月,于2003年12月4日入院接受化疗治疗.12月8日在静滴5%GS500ml加5~Fu0.75过程中到厕所小便,造成化疗药物外渗,当即值班医生给予封闭治疗.12月9日出院.1月后,患者发现局部皮肤发黑,疼痛加剧.于2004年1月24日再次入院.

    作者:刘秀珍;司书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床带教中薄弱环节的带教经验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也是理论性强、实践价值高的学科.它既是护士在校学习的后一课,也是她们进入工作岗位前的第一课,怎样为她们上好这关键的一课,直接与临床带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谈临床带教中薄弱环节的带教经验.

    作者:闵改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医院系统工程的主要框架初线探讨

    系统工程是关于现代组织管理的一门学问.系统工程是它所需要控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的观点,以控制论、信息论、概率论为其方法论基础,并以电子计算机为运算手段,对系统实施管理,为此,本文作者把医院看作是一个系统,就如何建立和管好医院系统工程的主要框架作一些初线探讨.

    作者:龙勇;谢来平;苏广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clerosis,AS)造成冠心病、缺血性卒中、TIA和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病因.已知理论与高血压病、血脂紊乱、糖尿病、吸咽、汹酒和肥胖等因素有关.但临床上发现许多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不能用己知的病因来解释,这就给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对血管壁的损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流行病学发现,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n)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密切.本文就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动脉粥硬化的国内外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凤玲;时保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幼儿血尿潴留用体位倒立法缓解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儿:刘伟,男,6岁,因间断性、无痛性血尿原因待查收住院.入院时查体:双侧扁桃体Ⅰ肿大;T:37℃,P:116次/min;R24次/min;BP:12/8kpn(90/60mmhg).呼吸平衡,皮肤弹性正常;全身皮肤无皮疹;无出血点及瘀斑,全身无浮肿,无膀胱刺激症状.神经系统无异常.化验尿蛋白:(++).红细胞(++++),间断性、无痛性血尿出现持续20余天,有时突发潴留现象.入院后给对症治疗抗炎,一周后患儿双侧扁桃体炎症消失,间断性、无痛性血尿持续出现,潴留现象相继频繁出现;行导尿术潴尿现象未能排除,腹部热敷效果不佳难以排出.通过将患儿体位倒立,患儿的血尿潴留现象得到缓解.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楔状缺损的夹层修复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对比

    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由于慢性磨耗所致的形如楔子的缺损.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波及多个牙齿,此类患者临床较为多见,修复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我们在临床上尝试使用玻璃离子粘固剂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1例报告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cheobronchopathiaosteochondroplastica,TO)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下有多发性骨质或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并突向管腔的良性病变[1],可引起管壁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阻塞的良性病变.1855年Rokitansky首次发现了该病[2].迄今国外报道近400例,国内约10例[3].国内外对此病的报道均较少,这与本病的发病率不高,同时与人们对本病认识不够而漏诊或没有报道有关[4,5].

    作者:李海峰;邓毅书;冷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阿珈酚散治疗足癣60例

    治疗足癣方法较多,一般治疗,难以奏效.为探讨足癣有效治疗方法,2001年6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阿咖酚散治疗足癣60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远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开发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