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多邦加金因肽对放射性湿性皮炎治疗及护理

余玲玲

关键词:放射性湿性皮炎, 药物疗法, 肿瘤,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对放射性湿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39例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出现放射性皮炎,使用百多邦加金因肽与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结果:使用百多邦加金因肽的药物治疗组显效率达52.38%,有效率47.62%,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使用百多邦加金因肽对放射性湿性皮炎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肺炎在早期中心型肺癌影像学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阻塞性肺炎在早期中心型肺癌常规胸部X线影像与CT影像的诊断意义.方法:本组经手术和支纤镜活检病理证实的早期中心型肺癌7例,男5例,女2例,部行常规摄胸部正位像;2例行侧位像.同时7例均行CT扫描;5例可疑作增强扫描.结果:7例病例中常规胸部X线影像表现为炎症的:右肺中叶3例,下野1例,左肺中、下野各1例,其中左右肺门增大各1例,但有1例显示正常.CT影像表现4例支气管腔内呈菜花样肿块影,1例支气管腔内呈类似梭形的肿块影.2例肺门肿大的块影呈分叶状.结论:Cr影像学检查对早期病变较小的中心型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能够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胡秀荣;彭勇;彭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感染、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IS)、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和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仍是当今社会人类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已知许多危险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有关,包括: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控制这些因素,能减少这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李凤玲;时保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组织坏死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贲门癌术后1个月,于2003年12月4日入院接受化疗治疗.12月8日在静滴5%GS500ml加5~Fu0.75过程中到厕所小便,造成化疗药物外渗,当即值班医生给予封闭治疗.12月9日出院.1月后,患者发现局部皮肤发黑,疼痛加剧.于2004年1月24日再次入院.

    作者:刘秀珍;司书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视对糖尿病患者的宣传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餐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病率骤然上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持续增长的流行病学趋势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控制所需费用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笔者总结了1年来到我院就诊的患者,发现大部分己出现糖尿病并发症,亦有不少患者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入院.笔者对因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而出现严重后果的部分糖尿病患者深感痛心和惋惜.因此,必须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糖尿病知识的普及教育.

    作者:荣伟华;孙爱东;王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面神经炎早期针刺治疗探析

    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大约75%的患者有自限性.因病因不详,临床治疗多有争议,在我院神经内科和针灸科的分歧较大,前者认为急性期不宜针刺,而后者则认为早期针刺效果更好.为此,笔者收集了本院针灸科和神内科1996~2001年面神经炎住院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做出如下分析.

    作者:张秀芬;赵晓华;郑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是含有4-喹诺酮母核基本结构的人工合成抗菌药,它与细菌DNA双链中非配对碱基结合,抑制DNA螺旋酶亚A单位,使DNA超螺旋酶结构不能封口,从而使DNA单链暴露,进而导致mRNA与蛋白质合成失败,终细菌死亡.目前,此类药物用于临床的品种已达10余种.主要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等.由于它们抗菌谱广、性能稳定,故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此类药物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

    作者:姜玲莉;宋学立;吴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CO2激光加包皮环切术治疗男性尖锐湿疣50例

    自2000年5月~2003年10月我们采用CO2激光加包皮环切术治疗男性尖锐湿疣(CA)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来自本院性病门诊,均有包皮过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17~59岁,平均31岁:病程1周~15个月,平均2.6个月.对照组48例,年龄16~50岁,平均33岁,病程1周~12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病例均具有典型的CA皮损,并经5%醋酸白试验证实为CA,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症状体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曾桂林;孙志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床带教中薄弱环节的带教经验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也是理论性强、实践价值高的学科.它既是护士在校学习的后一课,也是她们进入工作岗位前的第一课,怎样为她们上好这关键的一课,直接与临床带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着重谈临床带教中薄弱环节的带教经验.

    作者:闵改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PCⅢ、CIV和LN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和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对150例慢性乙肝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HA、PCⅢ、CIV和LN测定.结果: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PCⅢ、CIV和LN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血清HA、PCⅢ、CIV和LN四项指标均呈逐步上升趋势,在肝硬化时达高.结论:对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PCⅢⅡ、CTV和LN等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李昌明;肖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曲马多与吗啡用于盆腔手术镇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曲马多通过刺激阿片类μ受体及调节中枢单胺能疼痛抑制通路的协调作用来完成镇痛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适当剂量下的镇痛作用等于吗啡或稍弱于吗啡或等于芬太尼.本研究用单一曲马多静脉输注用于盆腔手术后镇痛,以阐释曲马多的镇痛强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氟罗沙星与复方丹参、穿琥宁、双黄连注射液的配伍研究

    近几年来,氟罗沙星药物以其广谱、高效、低毒、易通过细菌膜、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呼吸道、咽喉、扁桃体、泌尿道、皮肤及软组织、胆囊及胆管、肠道等部位的急、慢性感染.中成药以其安全性大、疗效好、治疗彻底,停药后不反复,迎来了广泛的医疗市场.这样一来氟罗沙星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同时应用的机会大大增加.在内科经常遇到同一位患者既用氟罗沙星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还用穿琥宁注射液或双黄连注射液.护理人员翻阅了大量资料都没有配伍禁忌的报道.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做了如下实验,现论述如下.

    作者:黄朝国;吕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12例青老年人胃癌内镜病理及临床分析

    胃癌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40岁为中老年人胃癌组,<40岁为青年人胃癌组.随着人们对青年人胃癌认识的提高及医学检验诊断技术的进展,近年对青老年人胃癌的不同报道日渐增多.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99年以来的11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内镜表现,以进一步明确青老年人胃癌的不同.

    作者:孙运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中孕引产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中期妊娠(17-27w)引产,观察其引产效果及对引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孕17~27w需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选择80例为用药组,余40例为对照组.用药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服2天,共200mg,服药当日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对照组:单用利凡诺100mg羊膜腔内注射.自注射利凡诺至排胎时间为总引产时间.结果:用药组平均引产时间为28.84 h,对照组为51.06 h(P<0.01).产程发动到胎儿娩出时间:用药组平均8.64h,对照组平均14.83 h.排胎后均常规行清宫术.引产并发症,胎盘胎膜残留、产后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十利凡诺行中期妊娠引产,可以加速引产进展,缩短引产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施清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分析

    大同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台于1999年开设晚间节目<悄悄话>,受到听众的广泛关注,收听率很高.其中以青少年为对象,以解答来信为形式的栏目<爱的星空>,四年多时间共收到听众来信640封,来自大同市11个县(区).从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看出,青少年人群迫切需要得到科学的指导,需要性健康教育帮助其走出人生的困惑,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王立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银屑口服液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疑难顽症,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以红色炎性丘疹、斑疹及大小不等的斑点为主,上覆一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一层光亮的薄膜,薄膜下可见点状出血点.皮肤反复瘙痒,难以根治,国内患病率为0.123%,由于西医对其发病的原因及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故缺乏十分有效和根治的办法.中医药在治疗牛皮癣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历代著作浩如烟海,众说纷纭,精华与糟粕并存,难以精中选优.为此,我们结合中医、西医对银屑病(牛皮癣)的认识,以理论上取其共性,再按照传统用药经验和现代临床报道及药理学研究成果三方面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共识,从中药中精挑细选,多次化裁,优选出了20味中药,组方制备成了银屑口服液,经近20年的临床应用,其总有效率为81%,愈显率为47%.为了进一步研讨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等,现作报告如下.

    作者:刘灿坤;宋晓东;徐德春;周评;陈学繁;王颜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阿珈酚散治疗足癣60例

    治疗足癣方法较多,一般治疗,难以奏效.为探讨足癣有效治疗方法,2001年6月~2003年6月,我们采用阿咖酚散治疗足癣60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远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新疆紫草素对荷H22肝癌小鼠抗肿瘤的实验性研究

    本文通过体外细胞毒试验和肿瘤抑瘤率的测定,观察了新疆紫草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体外杀伤作用及对荷H22小鼠肿瘤抑瘤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对SMMC-772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中新疆紫草素组的杀伤活性分别为47.2%,31.9%,24.8%.新疆紫草素组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66.32%,53.30%,50.02%.结果表明新疆紫草素是一种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及调控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药.

    作者:徐贵颖;郭敏;王英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1例报告

    骨化性气管支气管病(tracheobronchopathiaosteochondroplastica,TO)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下有多发性骨质或软骨组织结节状增生并突向管腔的良性病变[1],可引起管壁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阻塞的良性病变.1855年Rokitansky首次发现了该病[2].迄今国外报道近400例,国内约10例[3].国内外对此病的报道均较少,这与本病的发病率不高,同时与人们对本病认识不够而漏诊或没有报道有关[4,5].

    作者:李海峰;邓毅书;冷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肺炎衣原体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clerosis,AS)造成冠心病、缺血性卒中、TIA和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病因.已知理论与高血压病、血脂紊乱、糖尿病、吸咽、汹酒和肥胖等因素有关.但临床上发现许多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不能用己知的病因来解释,这就给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对血管壁的损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流行病学发现,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n)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的关系密切.本文就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动脉粥硬化的国内外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凤玲;时保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大张中厚植皮修复肉芽创面

    目的:探讨肉芽创面大张中厚植皮的可靠性.方法:对10个部位,58个肉芽创面行大张中厚植皮,并测定肉芽创面pH值来预测植皮的成活率.结果:创面值在7.0~7.5之间植皮成活率在95%以上,且成活率与皮片大小无关.结论:肉芽创面大张中厚植皮是可靠的,它不仅封闭了创面,更重要的是使病人的外观和功能得到了更好的恢复.

    作者:刘凤彬;田宝祥;常诚;杨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开发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