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程;王成斌
胆肠吻合术是常用的手术,手术方式有许多种,应用的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临床治疗的效果千差万别,一直存在着争议,似乎始终是一个无法澄清的问题,实际上在于适应证的掌握和技术上是否规范.
作者:刘永雄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骨瓣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效果. 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骨瓣治疗骨不连19例,其中胫骨骨不连8例,尺骨近段骨不连5例,肱骨远段骨不连3例,桡骨远段骨不连2例,股骨骨不连1例. 结果 19例病人经过一年以上随访,其中术后12~18周愈合17例,术后23周愈合2例. 结论胎儿骨膜皮质骨瓣由骨膜和骨皮质组成,能够促进骨不连愈合,胎儿骨膜皮质骨瓣抗原性差.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移植后塑形方便,一个切口内完成手术,适用于骨不连和小范围的骨缺损.
作者:陈传弟;崔华;朱朝金;孙桂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对39例主干血管损伤进行回顾分析. 方法本组共39例,急诊病人31例(开放损伤27例占87%),晚期损伤8例,采用血管移植、直接吻合等方式处理. 结果平均随访20.4个月,修复血管通畅率为92.3%,2例因术后血运障碍二次手术无效而二期截肢,1例因术中过度失血死亡. 结论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此类损伤是成功的关键,对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者应立即手术探查,血管端端吻合、血管移植是首选的手术方法.对晚期血管损伤应争取修复血管以改善肢体循环.
作者:贾维东;乔永东;杨海波;李亚平;吕金捍;戈朝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冠词是英语十大词类之一,是不能单独使用的一种虚词,它的数量少(只有不定冠词a/an和定冠词the两个),但使用率却非常高.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类.在英译汉时,冠词在汉语里不能完全反映出来,例如:The curative rate was 65.3%(治愈率为65.3%).
作者:孙晓玲;周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粘合剂(FS)对半月板无血运区损伤愈合的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青紫兰兔24只,首先在兔半月板上造成统一的无血运区损伤模型.随机将兔分成2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FS治疗组.术后2周、6周、12周分批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形态观察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空白对照组半月板裂口均未见愈合,FS治疗组能形成疤痕组织愈合. 结论应用FS治疗半月板无血运区的损伤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熊建义;王大平;陈其勋;云经平;肖建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肥胖是人体内脂肪的过多积聚,它不仅影响形体美观,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易发冠心病、高血压、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等.目前对肥胖的治疗可谓是五花八门,从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到内服药物、局部脂肪抽吸、切除等.从自然观念出发,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可能是好和有效的减肥方法.但有一部分严重肥胖症患者对各种常规疗法无效,为此胃肠外科医师从减少摄食和营养成分吸收的理念出发,尝试进行减肥治疗,经过近五十年的探索,已取得了比较可喜的进步.
作者:周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寻求一种简捷、安全、疗效确切的动脉导管未闭术式,对28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施行缝闭术.本手术可避免因导管切断缝合手术处理不当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年以上均未发现导管再通和假性动脉瘤形成.认为该手术具有安全、出血少、闭合确切等优点,对直径在1 cm以上的动脉导管均适应此手术,但对窗形或动脉瘤样导管仍应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作者:杨明训;方作平;彭寿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1992~1998年采用缝扎膀胱下动脉和保留后尿道粘膜方法施行前列腺摘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5例,术中出血不多,术后随访无明显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强华;宾湘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急性胃瘫的临床诊治经验. 方法对1985年至1999年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的19例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胃瘫临床表现为胃潴留,而无明显腹痛,大多数肛门排气正常.消化道造影可见胃蠕动差,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18例经胃肠减压,支持营养,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以及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均得以缓解.1例再次手术后恢复时间更长. 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胃镜检查有重要价值,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治疗,尤其是胃肠动力促进剂的应用,不应盲目手术.
作者:杨毅军;赵国强;陈武科;何建军;王宗海;石景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全髋置换术有多种术式,本文介绍的术式是经过多年来许多临床医师不断改进后认定的佳术式,也是迄今为止国际上通用的经典术式.其它术式如Smith-Petersen前外切口进路术式组织损伤太大,Charnley的外侧切口进路术式将大转子截骨后进入髋关节,术后再将大转子截骨复位并用钢丝或螺钉固定,常造成截骨面分离或不愈合,这些术式都因种种缺陷现已基本被淘汰.本文介绍的术式,其大优点是:损伤小,操作方便,安装假体容易掌握正确的位置,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和降低了手术后感染率.
作者:傅荫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改良早、晚期髌股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方法①游离缝匠肌下1/3段,止点不切断移至髌骨前,建立髌骨向内可变拉应力,治疗髌骨向外移位引起的早期髌股关节炎.②游离缝匠肌中下2/3段,止点不切断移至膝前,加强股四头肌肌力,治疗晚期髌股关节炎髌骨切除后伸膝肌力减弱. 结果治疗早期髌股关节炎8例10膝,随访7例8膝,临床症状消失,关节伸屈活动正常;治疗晚期髌股关节炎髌骨切除后肌力减低7例8膝,髌骨切除同时缝匠肌前移3例3膝,术后伸膝肌力Ⅳ~Ⅳ+级,很好完成后的10°~15°伸膝. 结论方法新颖、操作简单、效果确实、值得推广.
作者:陈秋生;余斌;杨建成;朱立新;陈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黄细平;黄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 58岁, 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部疼痛1年4个月,于1999年10月18日入院.患者自1998年6月开始首次发作右上腹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经B超检查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给予消炎、利胆等治疗后疼痛好转,以后多次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近2月出现黄疸.
作者:刘德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体表肿物,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和挤压法,复发率高.手术切除创伤较大,有损伤邻近血管神经的危险,术后恢复时间长,并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作者自1996年3月~1999年2月采用缝扎法治疗腱鞘囊肿5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景云;王继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多种原因可引起感染性骨不连,如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严重开放性骨折等,治疗不当,会造成患肢残疾.1995~2000年作者采用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小儿感染性骨不连16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钱程;王成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膜后腔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 方法患者施行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1例同时施行肾固定术. 结果 5例手术时间55~120 min,无并发症,术后2~5个月B超、CT随访无复发,肾位置正常. 结论该方法具有损伤轻,生理干扰小,恢复快的特点,是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术式.
作者:白志明;刘振湘;张冲;梁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新的肌骨瓣及术式. 方法在观察标本、复习解剖的基础上,设计了部分臀中肌肌蒂大转子部骨瓣转位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7例,骨折延迟愈合并股骨头缺血1例. 结果 8例患者全部在术后3~4.5月愈合. 结论臀中肌骨瓣转位移植术是治疗难愈性股骨颈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操作方便.
作者:李衡山;胡早意;王解生;龙安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