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梁玉成;张彩霞

关键词:脑出血, 血肿扩大, CT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6h内、24h内、一周内、2周内作CT动态观察.结果:本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16.7%,继续出血发生率在24h内为65.0%.不规则血肿(45.7%)及丘脑出血(40%)多出现血肿扩大;24h内应用甘露醇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15例(23.8%),明显高于未用组5例(8.8%)(P<0.01).长途搬动血肿扩大者18例(31.0%)明显高于拒搬动组2例,(3.2%)(P<0.01).结论: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多发生在24h内;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血肿部位、形态、早期不适当应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及不适当的搬动有关.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1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恶性程度,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方法:收集多例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通过临床病理学检查,即运用肉眼观察,镜下所见,免疫组织化学总结病理学特点,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1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10年1例复发,全部存活.结论:血管瘤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很少见,复发低、转移少,恶性程度很低,治疗相对简单,预后较好.

    作者:汪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泪道逆行插管术的护理

    我科开展泪道逆行插管术已有两年,共收治近150例病人.在患者术前术后的治疗护理过程中,我科护理人员结合我州名族聚居这一具体情况,积累了相应的护理经验,也总结了许多教训,现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作者:代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吗替麦考酚酯与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

    目的:探讨吗替麦考酚酯(MMF)与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脏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以吗替麦考酚酯与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均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强的松(起始剂量0.8mg/kg·d-1)治疗的基础上.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10及12周动态监测各项临床指标.比较12周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MMF组24h尿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白蛋白在治疗后明显升高,完全缓解率为53.1%,总有效率78.1%.对照组24h尿蛋白与治疗组无差异性,完全缓解率为50%,总有效率71.9%,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王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1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符合选入标准的病例在基础治疗上,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45天后进行主要症状、心电图、LDL-C等疗效分析.结果:治疗显效率88%,总有效率92%.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刘生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阿魏酸钠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过,副作用小的优点.

    作者:王画普;侯军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门诊患儿输液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门诊输液患儿输液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将144例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则不予以干预,分别对2组患者于治疗结束后行重注率和家属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重注人数为5人,占6.94%,对照组重注人数为18例,占25%,家长满意度,观察组满意人数为70人,占97.22%对照组满意人数为45人,占62.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输液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丁桂兰;罗菊香;谢菊香;陈梅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治疗56例痊愈.结论:钻孔引流术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稻;谭兴萍;刘文萍;蔺军;游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外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外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例DSA检查诊断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塞后复查.结果:DSA能清楚显示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开口及大小,3例采用弹簧钢圈栓塞供血动脉,3例用真丝线段及明胶海绵进行栓塞,追踪显示瘘口封闭,瘤体吸收.结论:DSA在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明确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介入栓塞方法是治疗外周性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文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分管院长在实施护理垂直管理中的探索与体会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拥有1300名员工,1200张床位,在职护理人员590人,占45%,42个护理单元.每年还从护理专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引进20~30人.长期以来实行了在院长领导下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全体护士的垂直管理体制.从上而下,层层把关,环环控制.

    作者:周志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细胞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银杏叶提取物(EGb)丰要成分黄酮苷、萜烯内酯和单体内酯等对心血管系统,脑循环,血液及神经等方面作用机制和疗效已基本肯定,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谷氨酸毒性、保护线粒体等多种生理作用.EGb对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也得到了重视.

    作者:唐名飞;朱春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他莫昔芬联合维生素E、B6治疗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是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病变.其本质是乳腺组织结构紊乱,表现为乳腺纤维组织及上皮增生伴囊肿形成,临床特征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期加重,行经后减轻.临床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单纯激素拮抗治疗疗效不巩固,停药后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多见,患者较难接受.本院采用他莫昔芬联合维生素E、B6治疗该病,效果满意.

    作者:骆效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沟通对护生临床生产实习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间的沟通交流对实习生学习态度、护理技能操作、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13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教学管理基础上,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明确实习目的、意义、就业形势,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态度;重点阐述学生必须掌握的护理技术操作的难点、关键点、技巧;对护理文件书写要求、质量等及时进行沟通、反馈、考核.比较两组学生以上内容的出科考试成绩,鉴定评语.结果:实验组老师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评价高;两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师生间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对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就业前必要培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对提高护生业务技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应高度重视老师与护生的意见交流反馈.

    作者:刘梅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腹壁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3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29岁,21例有剖宫产史,1例有卵巢内异症囊肿剥除术史.术后1年~4年在手术切口周围发现包块,直径30~90mm,23例全部接受了病灶的广泛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剖宫产切口周围,偶见于盆腔内异症手后,发生与手术有相关性,切除病灶是治疗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作者:苏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呼吸训练的体会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对抗阻力呼吸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胸廓的活力,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增强肺活量和有效呼吸,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由于呼吸训练无创伤、无痛苦,简单方便,且不增加经济负担,容易被患者接受,且对我们今后在开展社区卫生工作中,指导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国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治疗临床疗效研究分析

    目的:通过对153例颅内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研究分析,以探讨颅内肿瘤放疗患者心理状态特点以及心理护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3例颅内肿瘤放疗患者统一发放<心理问卷调查表>,并根据<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的14个条目完成焦虑/抑郁测评,随机抽取103病例接受2周心理治疗,治疗完成后,所有病人(心理治疗组及未治疗组病人)重新填写焦虑抑郁量表.结果:颅内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具有突出的恐惧、猜疑、焦虑不安、抑郁和绝望等特征:经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后,心理治疗组患者焦虑/抑郁等可得到明显改善(P<0.01),而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无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颅内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可保证放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吕妍喆;高静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

    急诊医学在人类健康事业中拥有重要地位,急诊抢救护理工作的质量,历来都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1].急诊科是医院工作的前沿,急诊护士又是患者病情突变的第一个承受者,在工作中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急诊护士心身健康与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62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糖尿病相关性盲主要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我科自2004年元月至2005年12月,对62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采用和血明目片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并予对照观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苗保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45例临床分析

    周期性麻痹(周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病人的神经肌肉合并症.作者收住以周麻为主要症状而首先就诊的甲亢患者45例,报道如下:

    作者:陶亚江;王富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31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小儿脾破裂保脾治疗的可行性,我们收集了1997~2007年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脾的患者31例;进行了临床分析,认为保脾治疗安全可行.

    作者:梁顺利;张雍靓;刘安选;闫百治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与MRI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CT及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D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DIA的CT及MRI表现.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72h内接受常规CT与MR检查.结果:26例常规CT检查中,18例结果阳性,8例结果阴性;26例MR检查全部阳性.CT及MRI检查表现为脑白质、胼胝体和脑干的单发或多的发混杂密度或信号病灶.18例患者中,CT仅检出病灶58个,26例患者中,MRI共检出病灶136个.结论:MRI为DAI的临床诊断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DAI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优于CT,MRI对DA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作者:吕永革;侯瑜;王泉;赵志清;叶定开;郑锐标;谢淑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