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生;张卫星;姜春玲;周薇;段丽芳
肱骨中、下段骨折是骨外科的一种较常见的疾病,我院于2002~2007共收治26例,采用切开复位并进行两支克氏针X形髓内固定,治疗与护理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罗四喜;郭雅琴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为了加深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抓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方法:科室自查与医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各种监测查出不足,找原因,进行分析,及时整改和总结.结果: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加深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系统化的各项工作,从而提高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
作者:卢绛芳;刘少君;杨静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应用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一线方案,笔者在应用参附注射液辅助化疗过程中观察到参附注射液有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作用.
作者:张烈云;付彪;夏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主要原因.方法:统计我院2002年-2007年六年间分娩人数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抽样选取2003年、2005年与2007年三年剖宫产病历,对比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近6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剖宫产适应征中,社会因素逐渐上升,2003年与12005及2007年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头盆因素、母亲因素、胎儿因素的变化,各年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主要因素.
作者:李淑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检查麻黄、甘草;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该药每支含黄芩苷不得低于50.0mg.结论:该定量方法快速灵敏,稳定可靠.
作者:陈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一、中药材是用来防病治病药材进入仓库,必须经验收,按照药材有关验收标准进的特殊商品,而中药材的保管.行严格把关,验收时必须从药材外观检查(又称感观检查),又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技术;即眼看.从植物全貌、根茎、花叶、果实、形状、颜色、有无毛性工作,它涉及到药材验收、刺,动矿物药的外形、大小、颜色等.
作者:任红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依前列醇(PGI2)两种途径给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40例ARDS患者随机分成PGI2持续静脉泵入和雾化吸入两组,同时辅以呼吸机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结果两组动脉血气氧分压(P2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能明显改善,肺动脉压(PAP)、肺循环阻力(PVR)和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PA-aO2)均显著降低,静脉泵入组体循环阻力(SVR)下降明显,而雾化吸入组下降不明显,在改善肺内分流量(Qs/Qr)方面雾化吸入明显优于静脉泵入组.结论雾化吸/X,PGI2能显著提高ARDS患者PaO2/FiO2,显著降低其PVR、PA-aO2和Qs/Qr,且不影响体循环.
作者:朱仲生;张卫星;姜春玲;周薇;段丽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Ⅰ和Ⅱ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介入治疗合并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23例因医学原因不能手术治疗或拒绝手术治疗的Ⅰ和Ⅱ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行支气管动脉单纯性化疗灌注2次后,行肺部肿瘤受累野的局部放疗,全部病例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技术,中位照射剂量60Gy,此组为治疗组.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Ⅰ和Ⅱ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行单纯放射治疗的23例患者对照,此组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后3月,原发灶完全缓解率: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7.8%,21.7%,总有效率为95.7%%和86.9%,3、5年生存率治疗组和观察组分别为56.5%和30.4%;34.8%和13.0%;肺早晚期反应较轻,无3级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发生,两组放疗反应相似.结论 介入治疗合并放射治疗的方法对不能手术的Ⅰ和Ⅱ期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较单纯放疗生存率较高,而且放射反应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作者:张伟;孙利;徐忠玲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结肠损伤和梗阻手术中肠道准备对结肠Ⅰ期吻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结肠梗阻和1例结肠损伤二次手术在术中肠道准备后行Ⅰ期手术吻合的病历资料.结果:47例均一期愈合,无肠瘘的发生,切口感染6例,经换药愈合.结论:手术中结肠肠道准备,在结肠急诊手术中使用得当是安全的,对吻合口的愈合影响是有利的.
作者:梁文辉;田建伟;陈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药品是人们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药品质量的好坏涉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医院是一个医药经营的特殊行业,应实行严格的药品质量控制管理,严格执行进药审批制度,药品入库后的常规检查以及储存、监督使用制度,以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维护人类的健康.
作者:林青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颅底骨折神经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统计本院近5年来颅底骨折神经血管并发症的种类,发生率与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2002年7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颅底骨折共135例,神经血管并发症23例,脑血管损伤6例(4.5%),其中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漏TCCF2例,颈内动脉闭塞1例,急性鼻腔大出血3例;神经损伤17例(12.6%),其中单纯一侧动眼神经损伤12例,一侧动眼神经伴外展神经损伤1例,嗅神经损伤2例;一侧视神经损伤1例,面神经损伤1例.经治疗后20例恢复良好,永久性动眼神经损伤1例,失明1例,死亡1例.结论:颅底骨折时应注意神经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罗志毅;毋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考察并建立从大黄中提取分离大黄葸醌类有效成分的方法并提高收率和纯度.
作者:张丽香;郭宪清;付彪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肺结核病房是结核病人高度集中的地方,医务人员随时存在着被结核杆菌感染的危险,若病房结构不合理,医务人员防护不当,则更易发生院内感染.
作者:张开洪;银代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重度窒息新生儿肾损害与肾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将重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58例设为窒息组,正常足月新生儿58例为对照组,分别于生后第1、7、14天采静脉血和尿查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血、尿B2微球蛋白(血、尿β2-mG)水平,并计算各项指标的异常发生率.结果:窒息组各项指标水平在第1天和第7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第14天时两组各项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窒息组第7天各项指标水平较第1天已有显著下降(P<0.05),但仍明显高于第14天(P<0.05);窒息组血、尿β2-mG的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血BuN和Cr的异常发生率(P<0.05).结论:重度窒息对新生儿肾脏有明显损害,血、尿β2-mG作为肾功能变化对较血BuN、Cr更加敏感,因此血、尿β2-mG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更敏感性指标.
作者:吴超;周敏;李贤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MSCT在不典型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05年11月以来10例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长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或肺部同一部位反复感染的患儿行胸部MSCT薄层扫描、MPR重建,其中1例做增强CT检查,7例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4例诊断为支气管异物.2例支气管炎性狭窄.1例单纯右下肺炎,CT所见与支气管镜吻合.肺隔离症1例,双下肺纹理增重2例,均未做支气管镜检查.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在螺旋CT扫描上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不明原因的反复咳喘或同部位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患儿可首选MsCT检查,排除有无支气管异物.
作者:白朝霞;于淑靖;董金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膳食纤维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及胰岛索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6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高纤维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正常膳食的前提下,高纤维组被提供10g/d混合膳食纤维,并维持原治疗方案,观察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腰臀比(WHR)、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治疗后,高纤维组WHR、BMI、SBP、DBP、FBG、TC、TG、FINS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0.01);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除了FBG外与治疗前相比变化均不明显.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膳食纤维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肥胖犁2犁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和腰臀比,而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及胰岛素的敏感性.
作者:冉君花;刘辉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脑出血是脑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对急性期病人的术前访视,术后观察、护理对预后至关重要,现谈谈这方面体会.
作者:姜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病人的生存期已有所延长,但复发转移率仍然很高.据文献报道,采用表阿霉素(EPI)联合紫杉醇(PTX)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是较有效的方案之一,但由于这两种化疗药物都存在骨髓抑制、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及胃肠道反应等,部分患者不能完全耐受化疗的不良反应,从而不能顺利按计划完成化疗而失去治疗的机会,其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徐忠玲;张伟;孙利;邱汇;张程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使用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对照观察的方法,对85例足月单胎的孕妇阴道内使用普贝生栓剂.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早上8时至10时(41例,其中2例因胎膜早破剔除)或晚上8时至10时(44例)置药,对第一次用药失败者于24小时后再次阴道置药,且保证两次用药时间基本一致.比较两组孕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以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无论放置第一枚还是第二枚普贝生后12小时Bishop评分早晚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晚上放置者评分高于早上放置者.使用第一枚普贝生时,晚上放药至临产时间短于白天,而使用第二枚普贝生后无差异.无论早上还是晚上,使用第二枚普贝生至临产的时间均短于第一枚.使用第二枚普贝生时,促宫颈成熟率晚上比早上高.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临产至分娩时间等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普贝生是一种促宫颈成熟的有效药物,晚上使用效果优于早上.
作者:廖德好;蔡春芳;简凤萍;梁锐根;万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不仅能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同时也是进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的先决条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鉴别出其他酷似冠心病的多种疾病,防止误诊误治.本文是作者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进修时整理的心内科某病区连续冠状动脉造影89例.对其临床特点及造影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彭银鱼;常卫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