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志斌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分为参芎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疗程2 w,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有效、安全.
作者:董惠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激素球周注射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神经挫伤患者共25例,进行复方樟柳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球周注射,复方樟柳碱颞部皮下注射,2 ml/次,1次/d,1疗程/14 d,同时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20 mg患眼球周注射,1次/7 d,1疗程/28d.结果: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治疗前的LP(-)~0.3上升至HM/眼前~0.7.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激素球周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效果.
作者:张雨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米非司酮与依沙丫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联合应用效果肯定,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6月孕17 w~26 w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29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梅;王素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结核治疗失败的原因所在.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儿童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成功和治疗失败两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248例儿童结核患者满疗程后治疗成功187例(75.4%),失败61例(24.6%),肺结核的治愈率为96.0%,肺外结核的治愈率54.8%.PPD≥10 mm(χ2=16.340,P=0.000)、痰结核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χ2= 6.073,P=0.014)多见于较大儿童组,未接种卡介苗多见于较小儿童组(χ2=10.811,P=0.00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痰结核菌阳性[OR=1.1 61(95%CI=0.271-4.845)]、未接种卡介苗[OR=1.092(95%CI=0.850-4.934)1、肺外结核[OR=2.775(95%CI=0.477-8.791)]是与治疗失败有关的独立因素.结论:痰结核菌阳性、未接种卡介苗、肺外结核易导致治疗失败.儿童结核治疗疗程至少6个月以上,并建议给予全程DOT.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应包含预防接种计划的监督执行,以确保卡介苗接种100%的覆盖率.对疑似肺外结核的儿童及时给予经验性抗结核治疗也是减少治疗失败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青;肖和平;李秋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家庭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1 w、2 w、4 w时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重建.
作者:李玉芳;赵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之首.由于临床上的重视和及时处理,发生Sheehan's综合征的报道罕见,但屡有发生尿崩症的报道.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产后大出血致尿崩症1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李胜平;范雪梅;杨志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后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FEP-BY01型肿瘤超声治疗机对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分别取HIFU治疗前和HIFU治疗后4 w外周血2 ml,检测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NK细胞.结果:治疗后NK细胞百分数、CD4 T细胞百分数、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CD8 T细胞百分数下降.结论:应用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高远;王凤鸣;冯军;王宇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改进注射用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柱(150 min×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乙胺(60:40:1),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稀释样品的混合溶剂为水-乙腈-三乙胺(60:40:1),用磷酸调节pH值至10.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和紧邻杂质峰能得到更好的分离.结论:此法结果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注射用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周来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三种质子泵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成本-效果间的关系.方法:以三种治疗方案,A组:阿莫西林+奥美拉唑+铝碳酸镁;B组:阿莫西林+泮托拉唑+铝碳酸镁;C组:阿莫西林+兰索拉唑+铝碳酸镁的疗效观察和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阿莫西林+兰索拉唑+铝碳酸镁联用成本-效果佳.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志斌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骨髓抑制程度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2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成单纯化疗组、艾迪加化疗组,分别观察骨髓抑制程度、T细胞亚群、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艾迪加化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46.4%,无Ⅲ、Ⅳ度抑制,而单纯化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75.0%,Ⅲ、Ⅳ度抑制发生率为2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细胞亚群测定的结果显示艾迪加化疗组NK、CD3、CD4有上升趋势,N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氏评分显示艾迪加化疗组提高率为56.7%,而化疗组提高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艾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内科化疗过程的生存质量,明显减轻全身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全身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胡守友;卢伟;王瑞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34 β E12(角蛋白-903)、P63、P504S(α-甲酰-CoA-消旋酶)、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P(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在PCa(Prostatic Cancer,前列腺癌)、BPH(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PCa和63例BPH中34 β E12、P63、P504S、PSA、PAP、PSMA的表达情况,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它们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34 β E12、P63、P504S、PSA、PAP、PSM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PCa、BPH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彬;程慧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8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 IMT).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 mm或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定义为颈动脉斑块.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蚓激酶+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变化(P<0.05).188例脑梗死患者中治疗组90例,显效39例(43.3%),对照组98例,显效19例(19.3%).结论: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尤年兴;翟国杰;石志革;陈贤;刘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传统中成药-六神丸因具独特的组成和配伍而具有良好的利咽止痛效果.本文深入阐述六味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六神丸的功效提供基础.
作者:柳永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微小残留白血病(MRD)是目前国内外新提出的白血病中的一种,对MR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对残留白血病的研究已深人开展,西医对MRD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骨髓移植.中医对MRD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仅对MRD的中医认识和中医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韩广成;李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求.方法: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单极或双极官腔电切镜进行切割,对反复严重出血、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除.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警惕并发症发生,协助医生处理并发症.结果: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成功完成,子宫穿孔2例,低钠血症1例,术后发热11例.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满意率91.7%(66,72).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护理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霞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药物利用研究,随机抽查病例986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632份,占总数的64.10%.共使用抗菌药物7类29个品种.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高的是青霉素类,其次是头孢菌素硝和喹诺酮类.在进行药物利用研究的前10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大于1,占7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程小红;巩宝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3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内镜套扎术加术后奥曲肽25 ug/h持续3 d;对照组:单用内镜套扎术.结果:奥曲肽组与对照组相比,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明显下降(P<0.05),食管静脉(EV)曲张减轻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可以明显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萍;郑苏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淋病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混合感染情况.方法:对87例确诊为淋病患者作衣原体及支原体检测.结果:87例淋病患者中,沙眼衣原体感染15例(17.24%),解脲支原体感染27例(31.03%),解脲支原体加人型支原体感染6例(6.89%).结论:淋病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总感染率较高,达到55.17%,临床上对淋病患者进行联合筛查的意义较大.
作者:罗霭华;王燮衡;李碧云;汪小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与传统常规药物相结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5例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降糖药物,而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片,每日3次,服用12 w.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的用量、运动试验结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下降(P<0.01),运动持续时间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 mm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对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1,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在传统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可使稳定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强,可降低血糖水平,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作者:陈晓云;杨庚明;欧阳雪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颅神经病变患者38例.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颅神经病变中以动眼神经受损常见,多数单侧受损.应用综合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糖尿病合并颅神经病变以动眼神经受损常见,治疗上采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李月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