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樟柳碱和激素球周注射对视神经挫伤的疗效观察

张雨霞

关键词: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激素, 球周注射, 视神经挫伤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激素球周注射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神经挫伤患者共25例,进行复方樟柳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球周注射,复方樟柳碱颞部皮下注射,2 ml/次,1次/d,1疗程/14 d,同时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20 mg患眼球周注射,1次/7 d,1疗程/28d.结果: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治疗前的LP(-)~0.3上升至HM/眼前~0.7.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激素球周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效果.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健全相关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加强护士和病人的全程互动,来体现护理方式人性化的内涵.结果:护理人员增强了对病人的理解,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都得到了改进,医疗纠纷减少了,医患关系和谐了.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作者:杨小妮;廖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家庭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家庭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1 w、2 w、4 w时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重建.

    作者:李玉芳;赵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高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文献综述

    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多种脏器受累,预后较差的综合征.心脏、肺脏、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是常见受累的器官.多数HES患者细胞遗传学检测争现正常核型.传统的治疗效果不佳.FIPILI-PDGFRA融合基因的发现为HES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FIPILI-PDGFRA阳性患者伊马替尼治疗有效.

    作者:冯佳;庞丽萍;钟凤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管内成型支架治疗及内科常规治疗3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科常规及血管支架内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的35例经CT或MRI及临床证实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人均接受自内科常规或血管内支架成形置入手术.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发作性短暂脑缺血(TIA)或脑梗塞.术中采用球囊支架在导丝支撑下通过狭窄部位,充盈球囊至5至6个大气压,支架释放后造影确认展开良好,回撤球囊.结果:所有病人都完成内科常规治疗或支架置入,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有14例,有3例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支架置入治疗后TIA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残余狭窄均低于50%,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行急诊动脉溶栓1例,未成功,患者死亡出院.内科常规治疗随访有1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反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再发脑梗塞.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有效、安全的方法,而内科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但对于严重的血管狭窄患者,其远期疗效尚不理想.

    作者:吴凌峰;曹文锋;屈新辉;胡凡;熊英琼;张昆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住院患者986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药物利用研究,随机抽查病例986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632份,占总数的64.10%.共使用抗菌药物7类29个品种.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高的是青霉素类,其次是头孢菌素硝和喹诺酮类.在进行药物利用研究的前10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大于1,占7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程小红;巩宝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电凝止血镊配合电刀改良肛瘘手术

    电凝止血镊配合电刀改良肛瘘手术是在肛瘘手术中以电镊和电刀代替普通手术刀和剪刀,从而达到切口小、组织损伤小、伤口愈合快、愈后肛门功能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蔡尚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医药对微小残留病的研究进展

    微小残留白血病(MRD)是目前国内外新提出的白血病中的一种,对MR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对残留白血病的研究已深人开展,西医对MRD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骨髓移植.中医对MRD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仅对MRD的中医认识和中医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韩广成;李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方樟柳碱和激素球周注射对视神经挫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激素球周注射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视神经挫伤患者共25例,进行复方樟柳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球周注射,复方樟柳碱颞部皮下注射,2 ml/次,1次/d,1疗程/14 d,同时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20 mg患眼球周注射,1次/7 d,1疗程/28d.结果: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治疗前的LP(-)~0.3上升至HM/眼前~0.7.结论: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和激素球周注射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效果.

    作者:张雨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艾迪注射液对晚期消化道肿瘤的辅助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骨髓抑制程度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2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成单纯化疗组、艾迪加化疗组,分别观察骨髓抑制程度、T细胞亚群、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艾迪加化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46.4%,无Ⅲ、Ⅳ度抑制,而单纯化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75.0%,Ⅲ、Ⅳ度抑制发生率为2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细胞亚群测定的结果显示艾迪加化疗组NK、CD3、CD4有上升趋势,N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氏评分显示艾迪加化疗组提高率为56.7%,而化疗组提高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艾迪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内科化疗过程的生存质量,明显减轻全身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全身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胡守友;卢伟;王瑞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甲氨蝶呤对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TLR4及TLR9表达调控的研究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TLR)4和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TLR4mRNA及TLR9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银屑病外周血中TLR4mRNA及TLR9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t=11.26,P<0.001;t=8.39,P<0.001).银屑病患者经过MTX治疗4 w后,病情明显改善,外周血中TLR4mRNA及TLR9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患者治疗前的表达水平(t=3.49,P=0.0015;t=7.75,P<0.001),但与正常对照者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P=0.0925;t=1.38,P=0.1741).结论:TLR4及TLR9的表达增高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MTX能抑制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TLR4mRNA及TLR9mRNA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梁汉昌;范雪金;梁福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结肠息肉的内镜检查与治疗

    结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切除结肠息肉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应用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切除结肠息肉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近年来结肠镜检查对大肠息肉诊断的新进展及应用内镜高频电息肉切除术、激光、射频、微波的使用.

    作者:王立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8例,并与安络化纤丸(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结果:肝爽颗粒可改善肝区疼痛、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症状;可降低血清HA、LN、IV-C肝纤维化指标,并可改善肝功能.结论:肝爽颗粒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有改善作用.

    作者:祁冬雪;王丹;王小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和干扰措施.方法:对725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吸烟及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方面,复发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发组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未坚持规则降血压或控制血糖患者复发率高,高血脂症尤其合并颈内动脉硬化斑块未启动他汀类治疗者复发率也较高.结论:积极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复发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玲;倪福文;张伟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6例的X线影像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X线分析,以提高对HMD的诊断的准确率.方法:X线分析26例表现,并结合文献.结果:肺透亮度减低、肺内广泛网织状粟粒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等为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结论:X线对HMD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吕焕扬;庞世福;农忠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在社区的应用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率有着明显的增加.据统计50岁以上的男性约有30%~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60岁~69岁老年性的发病率高达75%~85%,80岁以上高达90%[1].

    作者:杨珊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心肌损害治疗观察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方法:对近年抢救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20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结论:农药中毒心肌损害在治疗上应及时给予心脏保护剂或(和)应用心肌营养剂,注意早期应用激素可预防和治疗心肌损害.同时,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引起心肌损害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要给予充分重视.

    作者:栾伟星;杜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并通心络治疗高血压病8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并通心络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61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1)和对照组(n=80),治疗组服用厄贝沙坦片(科苏)和通心络胶囊;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安内真)和稳心颗粒,记录每日血压变化和自觉症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 w和4 w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95.1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5%、85.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并通心络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玲;魏德新;林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2例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求.方法: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单极或双极官腔电切镜进行切割,对反复严重出血、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除.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警惕并发症发生,协助医生处理并发症.结果: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成功完成,子宫穿孔2例,低钠血症1例,术后发热11例.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满意率91.7%(66,72).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护理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霞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主动脉夹层21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临床急症,早期死亡率很高,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2001年~2007年收治的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路广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心血管内科病人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心血管疾病作为身心疾病的一种,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成为人群健康的一大危害,因此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的心理干预已经成为治疗的一部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小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