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凌峰;曹文锋;屈新辉;胡凡;熊英琼;张昆南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8例,并与安络化纤丸(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结果:肝爽颗粒可改善肝区疼痛、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症状;可降低血清HA、LN、IV-C肝纤维化指标,并可改善肝功能.结论:肝爽颗粒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有改善作用.
作者:祁冬雪;王丹;王小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临产后的单胎头位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性化护理100例设为观察组,常规护理100例设为对照组.并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各个产程的时间明显缩短、阴道顺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两组的临床效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分娩中的人性化护理可以缩短各个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手术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率.
作者:杨蕊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之首.由于临床上的重视和及时处理,发生Sheehan's综合征的报道罕见,但屡有发生尿崩症的报道.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产后大出血致尿崩症1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李胜平;范雪梅;杨志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约为6.1%,与美国控制率34%比较还有相当的差距,其原因较多,其中难治性高血压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者:耿红梅;于黔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颅神经病变患者38例.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颅神经病变中以动眼神经受损常见,多数单侧受损.应用综合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糖尿病合并颅神经病变以动眼神经受损常见,治疗上采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李月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TLR)4和TLR9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2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及2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TLR4mRNA及TLR9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银屑病外周血中TLR4mRNA及TLR9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t=11.26,P<0.001;t=8.39,P<0.001).银屑病患者经过MTX治疗4 w后,病情明显改善,外周血中TLR4mRNA及TLR9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患者治疗前的表达水平(t=3.49,P=0.0015;t=7.75,P<0.001),但与正常对照者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P=0.0925;t=1.38,P=0.1741).结论:TLR4及TLR9的表达增高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MTX能抑制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TLR4mRNA及TLR9mRNA的过度表达,这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梁汉昌;范雪金;梁福贵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与传统常规药物相结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5例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降糖药物,而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片,每日3次,服用12 w.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的用量、运动试验结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下降(P<0.01),运动持续时间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 mm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对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1,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在传统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可使稳定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强,可降低血糖水平,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作者:陈晓云;杨庚明;欧阳雪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率有着明显的增加.据统计50岁以上的男性约有30%~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60岁~69岁老年性的发病率高达75%~85%,80岁以上高达90%[1].
作者:杨珊亮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病因不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多种脏器受累,预后较差的综合征.心脏、肺脏、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是常见受累的器官.多数HES患者细胞遗传学检测争现正常核型.传统的治疗效果不佳.FIPILI-PDGFRA融合基因的发现为HES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FIPILI-PDGFRA阳性患者伊马替尼治疗有效.
作者:冯佳;庞丽萍;钟凤鸾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微小残留白血病(MRD)是目前国内外新提出的白血病中的一种,对MR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对残留白血病的研究已深人开展,西医对MRD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骨髓移植.中医对MRD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仅对MRD的中医认识和中医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韩广成;李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电凝止血镊配合电刀改良肛瘘手术是在肛瘘手术中以电镊和电刀代替普通手术刀和剪刀,从而达到切口小、组织损伤小、伤口愈合快、愈后肛门功能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蔡尚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待产的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单胎足月孕头位分娩的初产妇300例,按抽签随机法选择150例在第一产程中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作为观察组;选择150例在第一产程中仅精神安慰和鼓励等心理疗法,不用安定和曲马多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可以同时实行人工破膜、静滴催产素,并进行两组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个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手术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能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手术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
作者:韦育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并通心络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61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1)和对照组(n=80),治疗组服用厄贝沙坦片(科苏)和通心络胶囊;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安内真)和稳心颗粒,记录每日血压变化和自觉症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 w和4 w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95.1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5%、85.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并通心络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玲;魏德新;林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8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及分叉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 Thickness IMT).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 mm或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定义为颈动脉斑块.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蚓激酶+阿托伐他汀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变化(P<0.05).188例脑梗死患者中治疗组90例,显效39例(43.3%),对照组98例,显效19例(19.3%).结论:蚓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尤年兴;翟国杰;石志革;陈贤;刘晖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健全相关制度、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训,加强护士和病人的全程互动,来体现护理方式人性化的内涵.结果:护理人员增强了对病人的理解,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都得到了改进,医疗纠纷减少了,医患关系和谐了.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病人的满意率.
作者:杨小妮;廖艳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临床急症,早期死亡率很高,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2001年~2007年收治的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路广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改进注射用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柱(150 min×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乙胺(60:40:1),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稀释样品的混合溶剂为水-乙腈-三乙胺(60:40:1),用磷酸调节pH值至10.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和紧邻杂质峰能得到更好的分离.结论:此法结果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注射用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周来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求.方法: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单极或双极官腔电切镜进行切割,对反复严重出血、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除.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警惕并发症发生,协助医生处理并发症.结果: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成功完成,子宫穿孔2例,低钠血症1例,术后发热11例.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满意率91.7%(66,72).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护理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霞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结肠息肉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切除结肠息肉可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应用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切除结肠息肉的有效方法.本文总结近年来结肠镜检查对大肠息肉诊断的新进展及应用内镜高频电息肉切除术、激光、射频、微波的使用.
作者:王立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家庭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1 w、2 w、4 w时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吞咽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重建.
作者:李玉芳;赵莉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