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思伟
目的:研究异丙酚和小剂量咪唑安定在肠镜检查中麻醉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方法:将进行胃镜检查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麻醉组(n=15),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肠镜检查;麻醉组患者静脉注射咪唑安定(1.5~2.0 mg)和异丙酚(1.5 mg/kg),患者意识消失后,立即进行肠镜检查.两组患者在胃镜检查中均监测血压、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检查后询问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麻醉组心率和血压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咪唑安定进行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舒适、易被接受的无痛肠镜检查.
作者:谢翠英;马跃成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地黄6个品种地黄的干茎中梓醇含量的差异.方法:梓醇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结果:北京I号茎中梓醇含量高.结论:不同品种地黄叶中梓醇含量有明显差异.
作者:李云;孙利伟;赵小顺;岳永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调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止MRSA医院感染的播散.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年~2006年住院患者发生的MRSA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我院4年内共检出MRSA 209例.药敏结果显示MRSA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我院神经外科MRSA医院感染严重.采取联合措施可有效控制MRSA医院感染.
作者:张志军;刘冠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远处转移主要发生于腹膜以及肝脏,胃癌肠道转移并不多见[1] .Jang等[2] 研究了996例胃癌患者,其中23(2.3%)例患者出现肠道转移.从发现原发胃癌到发现胃癌肠道转移的中位时间为16个月,也有个别病例胃癌术后10年发生肠道转移.我院收治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范福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仝小林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内分泌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中医内科糖尿病及疑难杂症的研究工作具有很高学术建树,主持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中华医学会多个奖项,从医几十年,潜心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对临床常见疑难杂症的治疗经验颇丰,笔者有幸随师临证,
作者:赵林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的临床运用的有效方法和价值.方法:关节镜下运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三种固定方式:百优可吸收界面螺钉9例;德国贝朗公司的纽扣钢板固定5例:Depuy公司的RIGIDFIX及BIOCRYL固定3例.结果:本组病例所有患者都能在积极的康复计划指导下恢复膝正常的关节活动,首先是由于该手术对膝关节造成的创伤小,其次是韧带的强度和固定的可靠性能支持积极的康复训练,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病人患侧膝关节前向稳定性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与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肌腱强度大,蠕变性小有关.术后随访采用Lysholm评分.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采用骨-髌韧带-骨(BTB)进行重建之外的另一种可靠的选择.
作者:刘江华;杨峻;杨晓勇;李晓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盐酸昂丹司琼联合泮托拉唑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均在化疗前1小时静脉滴入盐酸昂丹司琼8 mg,完毕后静推地塞米松5mg,接着静滴泮托拉唑40 mg,完毕后开始按顺序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化疗药物,化疗结束1小时再重复静脉滴入盐酸昂丹司琼8 mg.结果:控制呕吐的完全有效率为92.1%.结论:该治疗方法简便,效果优良,毒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陈亚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伴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例因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并重症感染的患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0g/次,1次/12 h;阿米卡星静脉滴注0.6g/次,1次/d,两药疗程7 d~10d.结果:痊愈5例,显效2例,进步2例,无效l例,总有效率70%:2例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反应,未经处理症状逐渐消失.结论: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伴重症感染疗效明显,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伴感染患者的首选方案.
作者:罗绿艳;夏晓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探讨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起到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东山街道6个社区36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诊断标准[1] 和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对高血压进行分级和按照社区慢性病的管理规范进行随访管理.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患者体重超标、情绪急躁、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饮食偏咸、运动量少等7项干预指标中,均有显著效果.结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晓亮;李敏;郁红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丙戌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应用.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0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癫痫患者218例.对服用VPA达治疗剂量后3个月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及疗效评定.结果:血药浓度<50 μ g/mL33例(15.13%),50μ g/mL~100μ g/mL,156例(71.55%),>100μ g/mL 29例(13.3%).结论: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中,不能凭剂量来估计血药浓度和评价疗效,应进行VPA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调整剂量,实施个体化给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麻铭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在GP方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61例,以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作为实验组(31例),与30例单纯化疗组对照,观察其疗效、毒副作用、KPS评分改变、细胞免疫功能等.结果:实验组CR+PR为45.2%,略高于对照组的40%,但PR+CR+MD达74.2%,显著高于照组.可部分减低毒副作用,显著改善KPS.且CD4/CD8比值治疗后升高,并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NSCLC可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仲几春;张道松;朱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成功后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以探索预防和控制AMI患者心功能下降的新途径.方法: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评价的方法,将98例静脉溶栓后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54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灯盏花素对AMI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运动诱发ST段下移0.1mv所需时间明显延长,ST段下移持续时间缩短,大负荷量明显增大,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AMI患者运动耐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作者:江克林;黄英虎;张云峰;唐雄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护理.方法:选取100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根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护理.结果:100例患者都得到了满意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论;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以往治疗面部扁平疣较多单独采用口服药物效果较差,而加用物理治疗又易留下色素沉着.我科目前采用免疫增强剂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联合中药贼疣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海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简称LC)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2006年~2008年对我院56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对56例66岁~91岁、发病时间在48小时内的老年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随访3月以上,均恢复良好,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发病在48小时内如及时就诊,合理治疗合并症,老年人均可耐受LC,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准备充分,治疗合理、及时,术中操作仔细、认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对症治疗合并症、处理并发症,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曾宏伟;张建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水肿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45例,静滴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和醋酸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40例,静滴20%甘露醇和醋酸地塞米松治疗.通过测定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血浆渗透压、尿量及血尿常规等,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给药后均能迅速降低ICP,提高CP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肾功能的损伤较轻且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疗效肯定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晟;谢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甲硝唑泡腾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93.8%,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0,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9%)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x2=7.14,P<0.01)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能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阴道局部药物.
作者:郑颖;郑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乙胺碘呋酮对伴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1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一定的治疗方案,分别服用乙胺碘呋酮和心律平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9.3%,而对照组为4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且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乙胺碘呋酮与心律平相比,更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并能改善心功能.
作者:高敬堂;高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采用缬沙坦80 mg每日一次口服,联合依那普利10 mg每日二次口服,连用3月.对照组采用缬沙坦80 mg每日一次口服,连用3月.结果:24小时尿蛋白总量减少,观察组更明显.结论:缬沙坦联合依那普利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作者:郭华丽;王静;刘俊英;乔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临产与未临产足月孕剖宫产手术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择128例单胎足月妊娠且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其中未临产组81例,临产组47例.观察术中术后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发热和其它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时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术前下降,但两组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0).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发热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两种手术方式都没有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亦无产后出血病例发生.结论: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手段,临产后行剖宫产并不会增加产妇产后患病率.医生在生产前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选择更好的分娩方式.
作者:王晓银;董江华;阳宇波;刘敬涛;赵清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