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婷;杨勇健
目的:探讨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患者应用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的疗效比较.方法:对99例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格列美脲组和二甲双胍组,格列美脲组49例,口服格列美脲4~6mg/日.二甲双胍组50例,口服二甲双胍1.5 g,日.两组观察治疗3个月,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抽血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都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ns及C-P水平虽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疗效与副作用对比,二甲双胍组有14例出现上腹部不适,9例出现轻度腹泻,但未影响治疗观察,格列美脲组无明显副作用,两组均无低血糖反应发生.结论: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对继发性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患者均有效.而格列美脲的副作用少,宜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汪克林;雷国大;唐雄修;黄英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高效根管消毒剂在治疗瘘管型棍尖周炎起决定作用.本文用替硝唑、氢氧化钙糊剂对瘘管型根尖周炎进行根管消毒,并与甲醛甲酚相对照,比较它们对根管治疗进程的影响.
作者:郭晓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4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形态和病理结果.结果:44例患者中,恶性病变33例,其中腺癌20例,鳞癌4例,小细胞癌3例,鳞腺癌l例,胸膜间皮瘤4例,淋巴瘤1例;10例良性病变中,结核8例,化脓性炎症2例;1例未能确诊.44例患者中43例明确诊断,诊断总阳性率为97.7%;所有病例中,明确诊断恶性病变占75.0%,结核占18.2%.并发症少,出血、疼痛、发热、胸腔内气体残留均极轻微且很快消失.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具有诊断阳性率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及进一步研究.
作者:丘新才;陈振华;韦习勋;雷向阳;梁永锋;梁彩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本文探讨超声对Ⅰ型不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拟诊脂肪肝的患者经超声诊断及CT增强检查,所有病例均追踪上级医院手术、穿刺结果,已获得确切的病理结果,25例为肝内占位性病变,16例为Ⅰ型非均匀性脂肪肝.结果:41例中彩超根据声像图表现诊断为Ⅰ型非均匀性脂肪肝19例,CT诊断为Ⅰ型非均匀性脂肪肝14例,与病理结果相比较两者诊断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对Ⅰ型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很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吕亚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室间孔阻塞情况下脑室腹腔分流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6例室间孔阻塞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前4例先行双侧侧脑室桥接,2例行透明隔开窗打通.总结该组病人的手术处理技巧和治料效果.结果:6例患者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消失,无新增神经废损,术后一周复查头颅CT脑室均明显缩小,术前消失脑表面的蛛网膜下腔复现.结论:双侧脑室串连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室间孔阻塞性脑积水,既符合生理,又能持久分流脑积水,即使肿瘤复发,脑积水也不再发生,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作者:周天锦;张德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7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35)例.结果:治疗组明显效率(62.9%),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16.6%),治疗但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结论:应用银杏达莫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较好.
作者:谷鹏鹏;张静;孟爱民;田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期手术根治法洛四联征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3-35岁,平均12岁.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经右房或右室流出道切口完成疏通和室间隔缺损修补,采用心包或涤纶片修补.20例采用自体心包片修补,12例涤纶片修补室缺,5例行跨环补片.结果:37例患者1例因术后低心排和肾衰于术后第3d死亡,36例顺利康复出院,术后心功能都得到有效的恢复.治愈率97.3%,死亡率2.7%.结论:外科手术根治法洛四联征疗效确切.但要合理设计手术方案,严格掌握适应症.才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袁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保守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89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中医保守的针灸按摩和中药外用内服综合方法治疗.结果:189例患者治愈86例,显效9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结论:以中医保守的综合疗法治疗半月板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齐雨;梁昊;张拓;易洪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多所致的眼干涩、畏光、刺痛、视物模糊、异物感等眼表疾病称为干眼症.泪液蒸发过多常与睑板腺功能障碍有关.本文收集了52例92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回顾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峰;陈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药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用结合治疗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例60岁以上各种病因所致窦性心动过速住院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结合组及对照组.其中,结合组120例均给予稳心颗粒,每次9g(1包),每日3次;同时给予美托洛尔,每次12.5mg,每日2次;对照组仅给予美托洛尔每次12.5mg,每日2次,两组皆用4周为一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0.2%和81.7%;对室性早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78.8%,两组差异皆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有明显效果,尤其对所伴临床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效果.
作者:梁炳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卵巢扭转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一般认为发生在中等大小的囊性或囊实性肿瘤,也可发生在正常大小的卵巢,可反复发病,常与重体力劳动及活动强度有关.本文收集近6年来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扭转,对其声像图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增强认识,避免漏诊,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高淑芳;吴维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寻找一种对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较好的固定材料.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5月所做的18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满意固定,全部达到骨愈合,且无需二次手术取钉,免除了二次手术的痛苦.结论: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避免二次手术的痛苦,减少手术副损伤与感染机会,值得推广.
作者:白宝山;雷永林;陈明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人血清乳酸脱氢酶(I.DH)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动态观测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数据.结果:化疗前LDH水平较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的LD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复发时再次出现上述改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LDH水平无差异.结论: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LDH水平有助于判断其疗效和预后.
作者:余沂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并进一步探讨它们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sICAM-1的水平.结果:s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的sICAM-1高于轻度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的sI-CAM-1水平高于轻度患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CAM-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中的水平升高.这些异常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局部免疫微环境发生改变,促进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庄琳;赵清平;王晓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应用硝呋太尔治疗混合性阴道炎,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混合性阴道炎患者225例,治疗组113例采用硝呋太尔治疗,对照组112例采用制霉菌素片和甲硝唑片交替置后穹窿方法治疗.结果:硝呋太尔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硝呋太尔治疗适用于混合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严炜;李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院自1987年~2003年共收治鞍区肿瘤156例,140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40例,男75例,女65例,男:女=1.25:1,其中0-9岁5例,10~19岁10例,20~29岁23例,30~39岁48例,40~49岁43例,50~59岁21例,60~69岁5例,70~79岁1例,临床表现:①下丘脑症状:表现为尿崩、贪食、肥胖、性功能障碍,儿童性器官发育不良及成人性欲消失;②垂体功能障碍:表现为女性溢乳,月经失调或闭经、不育.
作者:张元峰;刘建生;王剑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188例院前CPR病列的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88例患者中,31例心肺复苏成功,4例心肺脑复苏成功,心肺复苏成功率16.49%,心肺脑复苏成功率2.13%.CPR开始时间越早,除颤时间越早,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结论:良好齐全的急救设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加快CPR及除颤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纯;赵志刚;吴光凤;袁海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合用对紧张性头痛的治疗效果及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的治疗作用.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联合服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照组单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疗程4周,观察头痛程度改变及伴随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2.79%、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总显效率为38.09%,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间总显效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者合用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杨德本;唐万清;许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规律,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科117例急性脑血管病的回顾.结果:痊愈52例(44.4%),好转58例(49.6%),无效4例(3.42%),死亡3例(2.56%).结论:掌握急性脑血管病发病规律,对降低发病率、减少致残率,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谭威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管引流及灌注化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探索其在诊断治疗上价值.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我科对4例恶性心包积液,34例恶性胸腔积液,20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应用微管引流及灌注化疗.结果:恶性浆膜腔积液控制率为81%,灌注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结论:微管引流及灌注方法简便,安全,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莉;陈亚丽;吴伟;赵国庆;李翠;曾华东;杜运河;吴云慧;王晓春;曾云雁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