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李彤
本文通过对网球肘采用奇正青鹏膏剂外敷配合按摩和关节止痛膏二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的观察,揭示了网球肘的产生机理,对网球肘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郑福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血管生成与脑膜瘤的临床病理恶性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脑膜瘤中人原始造血细胞(CD34)的表达,计数脑膜瘤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应用统计学分析MVD与脑膜瘤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42例脑膜瘤组织中Ⅰ级脑膜瘤MVD为(20.05+2.02),Ⅱ级脑膜瘤MVD为(31.45±4.02),Ⅲ级脑膜瘤MVD为(39.23±5.7),方差分析F=39.63,P<0.01,三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脑膜瘤临床病理分级越高,其MVD越大,MVD可能成为预测脑膜瘤生物学行为,判断预后,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作者:罗勇;林少华;陈信康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体位改变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手术护理质量.方法:对57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分别记录麻醉前、俯卧位后10 min、30 min、1 h、以及术毕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57例病人在俯卧位后10 min、30 min,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都有较明显的变化.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维持患者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平稳,能减少并发症,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徐荣铭;蒋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纳入80例耳鸣、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为1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22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江;周家璇;尹文艳;刘勇;纳荣芳;谭凌翔;秦琼;昊敏曼;张玲;杨世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预见性差、来势凶猛、起因复杂、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我院是富源县唯一的二甲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是我县及周边地区危重病急救中心,急诊量达5万人次/年,承担着本地区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任务,在重大突发事件急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梁小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胃癌时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之一.我国是胃癌较高发地区,每年新确诊的胃癌患者大约有30万人.由于胃癌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只有部分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即使经过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其5 a生存率也只有30%左右.绝大多数患者死于胃癌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因此,化疗特别是联合化疗仍然是目前治疗胃癌的重要方法.
作者:李琼芬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杜冷丁镇痛与杜冷丁合并异丙嗪镇痛效果.方法:将我科术后210例病人随机分成杜冷丁组(对照组,n=105)和杜冷丁合并异丙嗪组(治疗组,n=105)两组,比较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术后镇痛杜冷丁合并异丙嚷镇痛优于单用杜冷丁镇痛.
作者:晏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对雷贝拉唑在大白兔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为联合用药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方法:6只大白兔先行十二指肠插管,插管处为幽门下10 cm处,导管经皮下隧道固定于背部皮下.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药浓度,行药代动力学分析.每种给药方式结束后均予以1w的清洗期.给药取血时间点为0min、1min、3min、6min、10min、15min、30min、45min、1h、1.5 h,每点取血2 mL.结果:各组间药动学参数AUC(0-∞)(mg/k)h,T1/2z(h),Tmax(h),CLz(L/h/kg)及Cmax(mg/L)经统计分析处理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合用及雷贝拉唑与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合用时药代动力学参数与雷贝拉唑单用时无明显差异性,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合用及雷贝拉唑与左氧氟沙星合用时AUC(0-∞)(mg/L)h虽较单用雷贝拉唑时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他药动学参数亦无明显变化.结论:在雷贝拉唑与抗生素联合用于Hp根除治疗时抗生素对雷贝拉唑药代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表明抗生素对雷贝拉唑药效学可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步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源后由IgE介导的以炎症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为开端的、有免疫活性细胞和促炎细胞以及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作者:张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和阿托品眼药水在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散瞳验光的效果.方法:80例屈光不正患者,随机分为Ⅰ组(5~10岁)和Ⅱ组(11~20岁),每组各40例,80根,对两组患者均行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和阿托品散瞳后,比较2种药物散瞳验光的结果.结果:5~10岁屈光不正青少年远视占多数,11~20岁则以近视多见.Ⅰ组患者采用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散瞳后验光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采用这2种药物散瞳验光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对于5~10岁屈光不正患者散瞳验光较准确;复方托品酰胺是11~20岁屈光不正患者散瞳验光的理想药物,对这类患者可以先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如果效果不满意再改用阿托品.
作者:何炯;罗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使人们在身体、精神、社会环境和社会交际等方面都处于健康完美的状态,这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目前,有些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的发病情况已得到控制,有的已基本消灭,但也有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病疾、伤寒病和近年来的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都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甚至是高危因素.
作者:武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治疗方法,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方法:本文回顾了34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对显微手术组和非显微手术组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微手术组在治愈率、伤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在熟悉掌握显微解剖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肿瘤的手术全切率,并减少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晓滨;李德康;胡泽军;吴珂;杨安强;邓世强;张孙富;陈俊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均分为两组,Ⅰ组40例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Ⅱ组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两组皆控制麻醉平面达T7,水平,监测并记录BP、SpO2、ECG、HR,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效果,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1-D),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和脊神经阻滞上界平面时间比EA组少(P<0.01),CSEA组I-D短于EA组(P<0.01),CSEA组麻醉阻滞效果优于EA组,两组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EA结合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迅速、阻滞完善、对循环呼吸影响少、母婴安全的优点,是一种适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
作者:肖忠;陈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颈椎平片体位在影像检查中的应用,提高对颈椎病影像认识.方法:介绍以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为主的各种体位的检查在颈椎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颈椎正位片可了解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变化、骨折等;侧位片显示1~7颈椎椎体序列、棘突及其间隙、颈部软组织;前后斜位片显示颈椎椎弓根及远离胶片一侧椎间孔的影像,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问孔.结论:颈椎平片是经济、实惠的检查方法.只要合理运用,可以较准确的诊断疾病临床效果良好,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影像依据.可以尽早发现、早治疗疾病.
作者:陆锋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病原因为患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从而导致患者在睡眠期间呼吸受阻甚至呼吸暂停,引起缺氧,在人群中其发病率高,我院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检查、PSG监测及治疗工作,在引进了先进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式后,使手术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OSAHS患者术后护理中,鼓励患者及早进食已成为患者伤口快速愈合的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汪晓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拴在人工流产术中对减轻痛疼及减少手术副反应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9 w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共3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90例.观察组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针0.5 mg并直肠用双氯芬酸钠拴50 mg,对照组不用.结果:观察组在人流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宫口也易于松弛,人流综合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人流术中采用双氯芬酸钠拴直肠用药,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手术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素萍;忽艳丽;尹青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慢性咽炎的中医辩证论治方法和辩证施护措施,以期取得较好疗效.方法:从慢性咽炎的病因病理分析、寒热虚实辩证、遁方用药和辩证施护措施等方面总结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辩证使用半夏散及汤加减配合辩证调护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满意.结论:慢性咽炎不能全部从火从热治,辨证从寒治施以半夏散及汤效著.
作者:段享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其病因甚多,这里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我们医院从2005年10月-2009年10月间共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现报道如下.
作者:凌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上颌平面导板打开咬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3例前牙深覆颌达Ⅱ度及以上的患者,使用直丝弓矫正器配合前牙平面导板联合进行治疗.结果:与单纯直丝弓矫治器相比,上颌平面导板能有效的打开深覆颌,且打开咬合的时间短.打开咬合主要靠磨牙的增高和前牙的压低,改善面下1/3的高度.结论:上颌平面导板配合直丝弓矫治深覆颌是一种快速有效打开咬合的好方法.并能有效的增加前下面部垂直高度,改善面型.
作者:张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正确的抢救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患者,积极有效的各项抢救措施及细致周到的护理,可明显的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结果:迅速阻断毒物的再吸收,快速补液以利毒物排出,及早达到阿托品化,预防肺水肿、脑水肿、做好病情观察及护理,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早期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是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关键.
作者: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