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步斌
麻木病症系临床常见病,属中医痹症范畴.临床治疗该病方法不一,疗效各异,但大都不甚理想.笔者二十多年来,从肝脾理论钍刺治疗该病1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8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痊愈17例,死亡1例,治愈率达94%.结论:该术式对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有确切的疗效,且手术操作简单、手术适应证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作者:胡志刚;韩辉;李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右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插管至双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出血原因、部位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插管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0~110 min,平均(47.8±5.2)min.术后随访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创伤小,疗效肯定,是难治性产后出血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
作者:周冠琼;杨青梅;王昊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6例给抗生素、吸氧、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滴参芎注射液治疗,连续用药10~15 d.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血气及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高于对照组(73.9%).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下降、PaO2上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FIB下降、APTT延长、PaCO2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症状、体征、血气、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能起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彭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纳入80例耳鸣、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疗程为1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22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3例,好转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鸣耳聋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江;周家璇;尹文艳;刘勇;纳荣芳;谭凌翔;秦琼;昊敏曼;张玲;杨世珍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上,由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多数发达国家居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之首.我国的疾病谱已经发生变化,心血管疾病占据了死亡原因的前列,这其中AMI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存在患者年龄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做为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高的一种急危重症,如何为病人争取及时治疗时间的重要性越来越明确.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得的急救过程中,护理工作应该如何及时有效,能为病人提供高效护理,就能为病人赢得更多的治疗时间,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盘美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原发灶摄取和清除99mTc-MIBI的能力与其发生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80例甲状腺癌患者行99mTc-MIBI双十相甲状腺局部静态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分别计算MIBI早期,延迟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及洗脱率.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远处转移组(31例)和无远处转移组(49例),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远处转移组MIBI早期,延迟T/N和洗脱率分别为(2.92±0.97)%, (1.99±0.99)%和(34±5.91)%;无远处转移组分别为(1.74±0.78)%, (1.97±0.86)%和(13±4.21)%,远处转移组MIBI早期和T/N和洗脱率均高于无远处转移组(P<0.05),两组间MIBI延迟上T/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MIBI显像早期和T、N及洗脱率与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关系密切,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作者:侯振山;张勇;申勇萌;苏桂香;李静静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努力使人们在身体、精神、社会环境和社会交际等方面都处于健康完美的状态,这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目前,有些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的发病情况已得到控制,有的已基本消灭,但也有不少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病疾、伤寒病和近年来的性病、艾滋病、结核病都是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甚至是高危因素.
作者:武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及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总结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69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结果:治疗优良率达93.6%.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琦;陈忠民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关节消痛合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关节消痛合剂20 mL/次,3次/d,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600 mg/次,2次/日,总疗程12 W.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 W,运用WOMAC量表进行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积分均明显下降,不同时间点的测量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患者的WOMAC疼痛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8),治疗组的积分高于对照组.单独效应上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积分在治疗后第2、4周显著低于治疗组(P=0.032、P=0.035),而在治疗12 W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3).两组患者的僵硬积分及功能积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141、P=0.089).两种药物的时间及分组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均为消化道不良反应,对照组还出现两例肝功能异常.结论:关节消痛合剂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均有良好疗效,远期疗效与布洛芬缓释胶囊相当,且在安全性上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关节消痛合剂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叶卫国;麦海棠;叶沛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血氨水平及肝性脑病(HE)发病的相关性,探讨根除HP对血氨水平和HE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152例肝硬化发生肝性脑病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HP感染率、血氨水平.结果:发生HE的肝硬化患者中HP阳性率为64.48%(98/152例),HP阴性率为35.52%(54/152例),HP阳性和HP阴性肝硬化患者H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48%比35.52%,P<0.01):HP阳性患者的血氨水平(86.4±68.5)μ moL/L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32.5±42.3)μ moL/L,P<0.01.结论:HP感染可加重肝硬化高氨血症,促成HE发作,根除HP有助于治疗和预防肝硬化HE发生.
作者:孟桂霞;王立蓉;赵巍;张斌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临床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2005年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3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a总体生存率为78.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临床分期、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分期、深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类型与宫颈癌预后密切相关,在患者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达到RO切除.
作者:吴绮霞;邝绮慈;梁欣 刊期: 2010年第06期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用香丹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中小量脑出血36例,并与单用西医综合治疗的3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绍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11月部分出院患者病例106份.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涉及6大类34个品种抗菌药物,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仍然存在给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当的问题,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刘玉;敖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慢性贫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测控彻底或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西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窦会东;董昱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及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50例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13岁,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青霉素、病毒唑、维生素C、辅酶A)30 d,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及参麦注射液治疗30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和心肌酶恢复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曾慧勤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Galectin-3和Smad4在大肠癌发病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探讨大肠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Galectin-3和Smad4在20例大肠正常黏膜、33例腺瘤及5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各组间率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结果:①免疫组化显示,Galectin-3和Smad4在大肠正常黏膜组、腺瘤组及大肠癌组均有表达.Galectin-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腺瘤组织(X2=31.24,P=0.000);低分化大肠癌Galectin-3的表达比中-高分化大肠癌表达明显增高(X2=6.199 P=-0.012);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比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表达明显增高(X2=10.479,P=0.001);②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及腺瘤组织(X2=9.916,P=0.007);低分化大肠癌Smad4的表达比中-高分化大肠癌表达明显缺失(X2=13.077,P=0.000);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比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表达明显缺失(X2=7.707,P=0.006);③Galectin-3和Smad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Galectin-3和Smad4可能是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转移的标记,当大肠癌组织中同时出现Galectin-3强表达和Smad4缺失时,提示预后不良.两者同时检测对判断大肠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潜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许斌;佟敏;姜彦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间歇给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颗粒,5~10 mg/kg,空腹顿服,每天1次,连用3 d,停用4 d,第2周重复上述用法、用量.治疗组阿奇霉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0.5~1 mL/(kg·d)加入10%葡萄糖液30 mL冲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7 d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间歇给药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树坚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比较杜冷丁镇痛与杜冷丁合并异丙嗪镇痛效果.方法:将我科术后210例病人随机分成杜冷丁组(对照组,n=105)和杜冷丁合并异丙嗪组(治疗组,n=105)两组,比较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于术后镇痛杜冷丁合并异丙嚷镇痛优于单用杜冷丁镇痛.
作者:晏咏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期间收治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发病原因.结果: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住院分娩人数的8%,以输卵管妊娠为主;异位妊娠相关因素包括妇科炎性反应、多次孕产、盆腔手术、宫内节育器等.结论:异位妊娠患者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也不典型,容易被忽略,异位妊娠一旦破裂或流产病情急剧加重,出现腹腔内出血时,若不能及时诊断并积极抢救,可因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医务工作者应该严格掌握宫腔及盆腔手术的适应证及操作规程,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及正确诊断率,降低异位妊娠的死亡率.
作者:商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