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托咪脂、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在3岁以下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戴峥;杨忠昆

关键词: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 幼儿眼科, 麻醉
摘要: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瑞芬太尼用于3岁以下小儿眼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3岁以下小儿眼科手术110例,诱导为:咪达唑仑(力月西)0.1 mg/kg、依托咪酯(福尔利)0.2~0.3 mg/kg、瑞芬太尼1~2 μg/kg、阿曲库胺1~2 mg/kg.麻醉维持:泵入依托咪酯20~25μg/(kg·min),瑞芬太尼0.2~0.3μg/(kg·min),并间断辅吸七氟醚;观察记录患儿入室后诱导前、插管时、术中30 min、术毕各时点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拔管时间,麻醉术中及复苏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全组患儿各点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停药后很快苏醒,清醒时间(7.8±3) min,清醒期出现躁动12例,恶心呕吐13例.结论:依托咪脂、瑞芬太尼复合全麻用于3岁以下小儿眼科手术安全、有效.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麦冬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研究麦冬总皂苷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麦冬皂苷D为对照品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在大吸收波长395 nm下测定含量.结果:在0.103~0.360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为1.60%.结论:该方法简易,重现性良好,可作为麦冬总皂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许敏;高英;李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院前急救中影响心肺脑复苏效果的因素

    心肺脑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的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1].心脏骤停是临床上常见的危急症,为心脏急症中严重的情况.50%以上发生在院前,且多在症状发生后2 h内死亡.因此,院前心肺复苏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陈立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胸腰椎骨折前路重建手术的近期并发症

    随着建筑和交通运输等现代化工业的蓬勃发展,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飞速提高.外伤所致的脊柱骨折,因解剖关系,多发生在胸腰段,严重者导致脊柱失稳,脊髓神经根受压甚至断裂损伤.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病人,重建脊柱的稳定性以及脊髓神经减压是手术的主要目的.在生物力学上,作用于脊柱的力有80%~85%分配到前柱[1].徐小雄[2]等对比胸腰段骨折前、后路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认为前路手术远期疗效更佳.前路手术能实现前柱的骨性融合并重建脊柱前柱的高度纠正畸形,日益受到脊柱外科专家的推崇.然而,胸腰椎的前路减压与融合固定术仅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虽然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已经获得公认,但对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仍使一些医师裹足不前,近年胸腰椎骨折前路重建手术研究有所增加,然其近期并发症报道不多.

    作者:吕志平;杨峻;许争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性咽炎合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急性咽炎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金银花、鱼腥草、牛蒡子、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有效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色谱特征明显,易于区别;制剂中绿原酸在0.0485~9.70μg线性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0%,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等实验RSD均小于3%.结论:本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急性咽炎合剂的质量.

    作者:张林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30例探讨

    目的:讨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决定.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结果: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由于害怕子宫破裂,选择再次剖宫产,是不适宜的.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应给予其阴道充分试产的机会.

    作者:郑萍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体会

    目的:通过对病人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他们了解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及意义,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制定规范化护理程序(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指导).结果:使病人的护理更系统化、更规范化.结论:保证手术的顺利和安全,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孙凤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阑尾切除术中阑尾动脉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探讨阑尾切除术中阑尾动脉出血的处理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4月6例阑尾动脉出血及处理情况.结果:总体处理顺利,但动脉出血明显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手术风险.结论:阑尾切除术中动脉出血的预防远重于治疗;对术中造成动脉出血的情况,正确处理是关键,切勿盲目钳夹.

    作者:凤利锋;李斌;李占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网络药房将走向何方

    探讨网络药房的现状和监管机制.提出建立国内各相关部门协调监管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实行网络药房认证机制、加强网络药房舆论宣传等一系列监管方法.提高合法网络药房公信度,保障社会公众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程龙;孟锐;王丽娟;张国睿;杜思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折管的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中外导管发生折管的措施.方法:将儿科住院输液治疗患儿226例分为对照组(115例)和观察组(111例).对照组使用未经处理的留置针及采用常用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进行穿刺,观察组使用经密闭冷冻10分钟的留置针及采用改进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进行穿刺.在两组留置针中各随机抽取25根对其外导管表面采样作细菌培养.结果: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进针效果、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25例样本培养标本均无菌生长.结论:使用经密闭冷冻过的留置针及采用改进的穿刺进针角度、送管方法可有效预防小儿静脉留置针在夏季使用中折管现象的发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干燥密闭冷冻10分钟不会造成污染.

    作者:余艳芳;杨敏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静脉留置针接针及拔针方法改进后应用效果的探讨

    目的;通过改进留置针接针及拔针方法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方便临床治疗工作.方法:观察两组病人用不同的接针及拔针方法保留留置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留置时间长.结论:明显提高了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海英;安玉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阴道纵隔成形术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临床分析

    目的:阴道纵隔成形术治疗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脱垂.方法:2002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对12例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脱垂行阴道纵隔成形术,分析临床疗效,随访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临近脏器损伤,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排气早,恢复快.术后1、3、6、12个月随访,无一例会阴体膨出.结论:对年老体弱,无性生活要求的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脱垂施行阴道纵隔成行术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石三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颈丛阻滞中应用

    目的:观察比较0.35%、0.5%罗哌卡因、0.25%布比卡因在颈丛阻滞中的使用效果,总结三者特性及安全性,辩析三者效果的异同.方法:6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0.35%罗哌卡因组(20例)、0.5% 罗哌卡因组(20例)与0.25%布比卡因组(20例) ,观察三组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反应.结果:三组药物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罗哌卡因相对0.25%罗哌卡因、0.25%布比卡因术后镇痛效果更佳.0.35%、0.5%罗哌卡因组的镇痛持续时间短于布比卡因组( P <0.05),循环系统并发症少于布比卡因组( P<0.05).结论:二种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与布比卡因相比镇痛效应相当,并发症少且恢复快,是安全、可行的,但0.5% 罗哌卡因相对0.35%罗哌卡因术后镇痛效果更佳,且不增加其副作用.

    作者:邓书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探讨影响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采用自1998年8月~2009年8月以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8例患者.根据Merle D'Aubigne和Salvati-Wilson两种髋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患者下地负重行走的时间.结果:随访时间3~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4(2.6±0.6)个月.下地负重行走时间l~4(2.6±0.9)个月.1例出现髋内翻,未出现骨折处感染、继发骨折、螺钉穿出股骨头和钢板断裂病例.按Merle 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6例,良86例,中6例,优良率94.4%;按Salvati-Wilson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5例,良88例,中5例,优良率95.4%.结论:内固定安置正确,注意对股骨小转子复位和内侧结构的重建,适当延迟下地时间,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邱维胜;于留钱;尤传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微管无痛人流术38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管无痛人流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妇女中,停经35~45 d要求终止妊娠,B超确诊,自愿采用微管人流术,无禁忌证的385例患者,对其进行微管无痛人流术.结果:385例受术者中,感觉良好无疼痛196例,微痛187例,中度疼痛2例,疼痛难忍者无.流产效果:完全流产380例,显效流产3例,无效流产2例.结论:微管人流术管腔直径小,无需扩宫,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可使终止妊娠的时间较传统方法提前1~2 w,提早地解除了女性朋友的烦恼,深受广大妇女特别是年轻女性的欢迎.值得推广.

    作者:阎莹;郭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部控制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目的:控制门诊医院感染,提高门诊医疗护理质量.方法:抽查2007年~2009年门诊诊断室医务人员的手、听诊器、血压计袖带、使用中的75%酒精与门诊重点科室医务人员的手、物品表面、无菌物品、空气、使用中的戊二醛进行细菌学培养.结果:门诊诊断室医务人员的手、听诊器、75%酒精监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压计袖带监测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门诊重点科室:门诊手术室、门诊口腔科医务人员的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物品表面、空气监测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菌物品、戊二醛监测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在门诊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复杂条件下的胆囊切除以及相关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探讨复杂条件下的胆囊结石以及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10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9例都有慢性胆囊炎表现,其中胆囊癌4例,胆囊腺瘤1例,胆囊胆固醇息肉17例,胆囊结石87例,胆囊纤维化缩小14例.结论:胆囊切除标本中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见,胆囊肿瘤少见.胆囊底部体部结石81%,颈部12%,胆囊管7%,9%合并肝胆管结石.根治性切除4例.随访资料显示术后恢复良好97.4%

    作者:章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及实用性比较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6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66例予奥曲肽治疗,60例垂体后叶素治疗,止血后剂量逐减,继续用药3 d.结果:奥曲肽组显效率57.6%,总有效率87.9%;垂体后叶素组显效率26.7%,总有效率56.7%;平均止血时间奥曲肽组为(7.32±2.68)h,垂体后叶素组为(14.78±4.56)h,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的有效率分别30.3%,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曲肽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间短,不良反应少,是内科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首选药物,但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两组有效率无差异也提示基层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价格低廉的垂体后叶素作为替代品.

    作者:赖永威;李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WEF系列轻型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探讨WEF系列轻型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作者:汤世斌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过程中护患双方有效沟通的意义与启示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中如何有效进行护患沟通, 促进双方交流, 规避医疗纠纷,分析护患沟通带给护理人员的启示与促进意义.方法:通过明确护患关系的各自任务与特点,观察分析主题影响因素,阐述护患沟通的方法与技巧,以深刻刻画和理解护患沟通对护患关系的影响,以实践分析和实施成果为源,诠释护患沟通对于护理人员的重要意义及作用.结果:在护理过程中,通过护患沟通的改善与科学理解,使患者缓和、平静的配合护理工作,从主观和客观双方面接受治疗与康复过程及现实.同时,通过护患沟通的操作与设计以及探讨、构思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知识积累欲望,促进良好职业态度的培养.结论:充分、融洽、科学的护患沟通, 促进了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促进治疗与康复过程的有效性,提高了医护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和学习积累能力,对于做好护理工作和构建和谐护理工作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玲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血栓心脉宁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血栓心脉宁片加拜阿司匹灵,对照组应用拜阿司匹灵,疗程28 d;同时2组静脉输注舒血宁20 mL.采用神经功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3±10.5)分,治疗28 d后为(11.2±4.3)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9.3±3.4)分( P<0.01);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22.7±10.1),治疗28 d后为(15.2±4.1)分;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4.3±3.4)分( 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多改善(5.3±2.4)分( 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加拜阿司匹灵片优于单纯应用拜阿司匹灵片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

    作者:杨青兰;谷艳;周萍萍;刘峰;刘正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