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强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video-assistedmini-thoracotomy,VAMT)与常规开胸手术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NSCLC患者82例,均分两组.采用VAMT设为腔镜组,常规开胸为常规组.将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并分析护理.结果: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常规组为9.76%,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SCLC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同,VAMT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VAS评分,配合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严中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选择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干预8周后,采用SSPI量表及SQL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S S P I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 Q L S分量表评分及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与常规护理效果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孟令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肾穿刺活检术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将2017年1—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肾穿刺活检术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手术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前1h 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配合率为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76.32%(P<0.05);腰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肾周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手术配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卫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疏肝调周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 C O S)的疗效及其超声检查特征.方法: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以肾虚痰湿为主要病机的PCOS的诊疗成就,结合超声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卵巢形态学改变与血流动力学信息,予以综述.结果:补肾健脾疏肝调周法论治PCOS确有明显疗效,且治疗前后卵巢超声参数差异显著.结论:补肾健脾疏肝调周应用于PCOS临床前景甚佳,结合现代超声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
作者:王道婧;田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在肛周脓肿诊断中浅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与超声检查结果,以手术结果为准,探讨肛周脓肿诊断中浅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浅表高频超声的确诊率低于浅表高频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而漏诊率多于浅表高频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浅表高频超声、浅表高频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两种临床诊断方式对不同类型肛周脓肿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单一应用浅表高频超声,浅表高频联合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周脓肿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诊断价值更优.
作者:孙桂明;赵舒南;孙心悦;郝磊;王维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疾病诊断中应用双源CT(DSCT)双能量扫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肝脏肿瘤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双源C T双能量扫描诊断,双能量多期扫描后生成序列图像3个,分别为80k V、140k V、120k V加权图像,利用Dual Energy软件处理,选择普通平扫(TNE)与虚拟平扫(VNC)图像处理.观察与记录TNE与VNC检查肝脏、脾脏、肌肉、腹主动脉的CT值,记录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估),以及不同肝脏肿瘤患者的门静脉期、动脉期、实质期碘浓度与碘比值,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TNE与VNC检查肝脏、脾脏、肌肉、腹主动脉的CT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VNC较TNE在DLP上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血管瘤患者门静脉期、动脉期、实质期碘浓度与碘比值高,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 T(D S C T)虚拟平扫能大大降低患者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双源CT对肝脏肿瘤疾病诊断价值.
作者:吴镭;赵林伟;陈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替格瑞洛结合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实施酸氢氯吡格雷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的联合治疗,实验组实施替格瑞洛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采用替格瑞洛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匡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 R I)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 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我院经手术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3例,以手术确诊为金标准,分别采用MRI与CT进行诊断,对比2种方法检出率及AO分型符合率.结果:MRI检出率96.46%明显高于CT的87.61%(P<0.05);MRI与C T检查方法在B1型、B2型、B3型符合率上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M R I在C1型、C2型、C3型检查符合率显著高于C T(P<0.05),M R I在C1型、C2型、C3型检查符合率与手术确诊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M R I相比CT可更准确地诊断胫骨平台骨折,且能够更准确对疾病进行分型.
作者:宋继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前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比较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辅助方法.ART常用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一些衍生技术,适用于男性精子生成障碍、输卵管功能受损及其他治疗方法不成功的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为EMS的常用药物之一,GnRH-a联合ART治疗可改善免疫力并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进而提高受孕率.
作者:杨静;朱亮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68例患者的下肢静脉分别进行X线造影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确诊率与X线造影的临床确诊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存在反流情况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高达73.33%,而股静脉不存在反流情况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仅为26.67%.结论: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北南;胡定祥;张波;范德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临床中右心房肿瘤并不多见,右心房血栓则更加少见.所以临床中需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对右心房血栓进行准确诊断,并和其他右心房肿瘤进行鉴别,进而对下一步治疗手段进行确认.本文选择我院收治溶栓治疗后确诊的右心房血栓患者2例,对其声像图表现进行研究,并对其与其他右心房肿瘤鉴别点进行分析.
作者:孔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对M R I与C 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由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胫骨平台骨折诊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CT、MRI检查,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MRI在骨折部位、骨缺损、骨折移位、骨折粉碎显示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两种检查方式不同骨折分型检出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骨折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分型符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应用M R I与C T诊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MRI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X线片、C T与超声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线片、C T与超声分别对患者做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肠梗阻16例、小肠梗阻44例.其中X线片诊断符合率68.3%,超声诊断符合率91.7%,CT诊断符合率98.3%;超声与CT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X线片(P<0.05).结论:C T诊断肠梗阻准确率高于超声及X线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应优先选用.
作者:魏有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的临床处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1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cctomy,LC)中意外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诊断、处理以及预后加以观测.结果:术中发现11例和术后发现10例中的仅8例进行胆囊癌根治手术,其中仅16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均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其T N M分期为:1期16例、2期5例.对21例患者进行术后6个月随访,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接受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均生存,且生存质量相对较好.结论: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需要警惕意外胆囊癌的发生,而在发现后,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检测,准确的辨别其分期,采取合理的策略来进行治疗,对于早期胆囊癌患者,可以采用根治术,其LC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存活率较高.
作者:陶发明;张冬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在麻醉科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麻醉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麻醉药物管理过程中应用了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对比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应用前(2015年1月—2016年1月)后麻醉药品各项操作时间、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结果:智能麻醉药品管理应用后,药品盘点时间、药品发放时间、药品申领时间均有所下降;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均有所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科麻醉药物管理过程中,借助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可有效提升相关工作质量及效率,有利于降低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对于麻醉药物安全使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姚立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及对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实际调查.结果:规范化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可采取构建管理网络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落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依法执业、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规范化管理、加强放射性场所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受检者及陪检者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的管理的措施实现.结论: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漏洞和弊端,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作者:窦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100例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手段,将这100例患者实施平均分组,即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首选治疗方案为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于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安全指数高,此法值得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医治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彦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分析妇科肿瘤超声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收集笔者经治的80例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统计超声诊断妇科肿瘤及其良恶性肿瘤的例数和诊断符合率,不同组别诊断符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88.75%,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90.77%,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0.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瘤病变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有利于早期诊断妇科肿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手段,为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妇科肿瘤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马玉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运用到对以反流、发音受损为关键病因的后段喉炎患者施以治疗期间的成效.方法:抽选2014年5月—2017年5月来本院医治的以反流、发音受损为关键病因的后段喉炎患者84例并分为三组,组一28例施以康复新液加以治疗,组二28例施以奥美拉唑实施治疗,组三28例施以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并比较调研三组患者经过护理前后的RSI、RFS、V-RQOL一类指数状况等.结果:比较表明了,组一经过治疗过后的RSI、RFS、V-RQOL一类指数状况都好于组二、组三同时P<0.05.结论:康复新液运用到对以反流、发音受损为关键病因的后段喉炎患者施以治疗期间具备极为明显的成效,值得医学领域的大力推行及应用.
作者:解亚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在静脉配置中心配制化疗药物的过程中,所有的化疗药物物品都需要进行小心处理,减少溅洒、溢出情况的出现.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此种情况的绝不发生,因此,加强对化疗药物溢出的防范及应急处理则显得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静脉配制中心化疗药物溢出的成因分析为主要切入点,阐述静脉配制中心化疗药物配制的环境要求,并重点探讨静脉配制中心化疗药物溢出的防范处理方法.
作者:金珠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