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发明;张冬辉
目的:分析并讨论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乳腺癌术后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结果:经过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在癌性疲乏评分方面,研究组要比对照组低出许多;在心理正常情绪、独立生活能力以及社会融入感方面,研究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两项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均成立(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的护理之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癌性疲乏,同时也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C臂下定位行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疼痛科和皮肤科门诊确诊为P H N且在我院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的36例患者.在C臂下定位行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所有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4次为一个疗程,每周一次.对患者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1周、4周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他们进行疗效评估、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显著(P<0.05),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的第1周、第4周时的有效率为83.88%及91.67%,总有效率均为100.00%.结论:C臂下定位行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杜龙焰;邓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影响B超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出血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现选取我院2013年—2016年麦默通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517例,切除病灶共1215个,比较病灶大小、穿刺针道数目与术中术后出血的关系.结果:手术围手术期出血量、出血例数及术后血肿均与肿物直径及穿刺针道数目成正比关系(P>0.05).结论:B超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手术出血量和肿物直径、穿刺针道数目密切相关.
作者:杨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抽取在我院接受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治疗的100例中疾病患者,并且按照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实施平均分组治疗,即50例患者归为观察组,另50例患者纳进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引流方法作为首选医治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选择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医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指数高,此法是值得在四肢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医治中广泛推广使用的理想治疗方案.
作者:李迎利;张凤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与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来我院体检、门诊及住院患者42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血清P S A检查、高度怀疑前列腺C a,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所有病例活检后均与病理结果对照,全部病理术前常规检查前列腺大小、观察前列腺包膜、内部回声等血供情况,探讨前列腺Ca的声像图特征,凡事常规超声怀疑的均做PSA检查,两者同时异常行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前列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结节型、弥漫型、结节型伴弥漫型、隐匿型,经病理诊断可见36例患者中前列腺Ca患者20例(55%).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PSA值,对前列腺Ca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仲跻凤;黄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分析颅内单发不典型转移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对照,提高对颅内不典型转移瘤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单发不典型转移瘤45例的临床资料、CT及MRI图像表现,分析误诊情况.结果:45例不典型转移瘤诊断正确28例,诊断错误17例,诊断符合率62.2%,错误率37.8%.诊断错误17例,分别误诊为肿瘤病变11例(64.7%,11/17)、血管性病变4例(23.5%,4/17)、炎性病变2例(11.8%,2/17).瘤周水肿在诊断正确组、误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单发不典型转移瘤误诊率较高,认识到其不典型CT及MRI表现,可降低误诊率,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江杰;吴莉;李俊;赵雯;韩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颈动脉彩超在健康体检中的价值研究.方法: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613例健康体检者资料,30~40岁分为A组(96例),40-50岁为B组(201例),50~60岁是C组(243例),60~70岁是D组(73例);研究各组颈动脉的彩超结果.结果:颈动脉的斑块出现率A组为1.04%(1/96),B组是8.96%(18/201),C组是9.88%(24/243),D组为27.40%(20/73),D组相对A组出现率更高(P<0.05);各组男病患颈动脉的斑块出现率比女病患更高(P<0.05).结论:颈动脉彩超应用于健康体检中,价值高,可为动脉的粥样硬化诊断提供基础依据.
作者:王秀娟;贺文;李金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C T和磁共振成像影像的诊断特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颅底脊索瘤患者40例为研究组,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30例为对照Ⅰ组,垂体瘤患者16例为对照Ⅱ组.所有对象都给予C 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C T和磁共振成像影像检查结果:颅底的中线骨质受破坏的程度:P>0.01;颅底脊索瘤检查诊断的T2加权信号特性比侵犯颅底鼻咽癌及垂体瘤更为显著,P<0.01.结论:应用CT和磁共振成像影像给予颅底脊索瘤检查诊断,T2加权信号特性显著,应用T2加权对颅底脊索瘤患者术前诊断临床价值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庆华;江建昌;李彦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采用C 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骨外科诊治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先后进行X线、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以术中结果为标准,本组患者X线诊断符合率为76.6%(36/47),C T符合率为91.5%(43例),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 T、X线影像学表现和手术病理表现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应用CT的准确率高于常规X线检查,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大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MSCT对腰椎滑脱行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76例腰椎滑脱内固定术患者的术前术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6例患者共植入螺钉340枚,穿破骨皮质>2m m共36枚,占10.59%.术后完全复位占39.5%;部分复位52.6%;滑脱无变化占7.9%;总有效率92.1%.术前对应椎间孔平均高度12.6mm,术后平均17.7mm,P<0.05,两者有意义.结论:MSCT是评价腰椎滑脱后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后主要检查手段,对临床后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黄发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超声引导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应用传统解剖定位神经刺激仪协助实施麻醉的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另外30例(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哪种麻醉效果显著.结果:经过比较观察,在麻醉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经统计(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比传统方法麻醉更多的优势,阻滞效果好,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均接受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分析结果.结果:20例患儿中病变导致单肺受累的有18例,双肺受累2例;病变局限在1个肺野的有10例,导致2个肺野受累的有9例,导致3个肺野受累的有1例.结论: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准确率较高,能够获得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李守宪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CT影像诊断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价值评估.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患者均进行C T影像扫描和增强扫描,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C T影像诊断出32例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和18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CT影像诊断,能够确定患者的病症类型,且准确率较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期贫血孕妇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320例妊娠期贫血孕妇的资料,对其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和分类,比较不同贫血类型孕妇的指标差异.结果:孕早期及孕中期小细胞贫血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6.61%和75.79%,孕晚期大细胞贫血发生率较高,为6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贫血孕妇的MCV、MCH、MCHC等指标均低于大细胞贫血孕妇,而RBC高于大细胞贫血孕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贫血的发生率较高,应当重视血常规检验,及时发现贫血的类型及程度,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行产前检查的中、晚期孕妇986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检查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样常规超声检查方式,共486例,观察组采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方式,共500例,依据引产或分娩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两种产前超声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胎儿畸形占比3.00%,对照组胎儿畸形占比2.67%;观察组经胎儿系统超声检查检出率2.80%,准确率93.33%,漏诊率6.67%;对照组经常规超声检查,检出率1.65%,准确率61.54%,漏诊率38.46%;经比较,观察组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胎儿畸形筛查中加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提高畸形检出率,诊断价值较高,对改善人口素质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何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脊柱肿瘤、结核的鉴别诊断过程中,使用MRI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我院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脊柱病变的47例病人,有23人为肿瘤,24人为结核,对病人进行M R I检查.结果:23位肿瘤病人检查结果显示,只有椎体部位病变的有6人;仅仅在附件发病的有2人;椎体、附件都发病的有15人.单个椎体受累的有1人,占比为4.17%;2个椎体受累的有18人,占比为75.00%;3个椎体受累的有3人,占比为12.50%;4个椎体受累的有2人,占比为8.33%.17人检查结果显示为椎间隙狭窄,占比为68.00%;有5人显示为椎间隙狭窄并伴随着部分消失的病变,占比为20.00%;有2人显示为形态正常,但存在信号异常,占比为8.00%;有1人显示为椎间隙消失,占比为4.00%.23位肿瘤病人没有出现脓肿;24位结核病人中有14人出现了脓肿,均为寒性,表现为流注状.T1W 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 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结论:使用M R I检查方法基本能够诊断出病人的发病情况,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另外椎间盘不受累一般源自脊柱肿瘤,附件完整和椎间盘、软组织受累则一般源自脊柱结核.
作者:张俊艳;张延红;张延军;王章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28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按照左室重量指数大小,将研究对象划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对各项诊断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临床分析发现Cornell电压指数、Sokolow指数以及Cornell乘积指数等诊断指标的特异性均超过87%,C o r n e l l指数的特异性高,特异性存在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三项指标的敏感性较低,均不足50%,敏感性无差异意义(P>0.05).结论:用心电图诊断左室肥厚,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三项指标的特异性良好,尤其是Cornell电压指数,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白凤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从诊断敏感性和影像学分型入手,对比C T、M R I在H 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2例HI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MRI检查,分析CT、MIR影像结果,进行HI分型.结果:根据C T检查结果,阳性19例(30.65%);M I R检查结果阳性62例(100%),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检测幕下1例(1.61%),MRI检测幕下10例(16.13%);CT检测幕上18例(29.03%),MRI检测幕上52例(83.87%);差异明显.结论:与CT诊断对比,MRI诊断敏感性更高,能够显示不同时期的HI并分型,有利于HI的临床诊治.
作者:徐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炎并发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6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方式进行分组.行胆囊全切除术的43例为A组,行胆囊部分切除术的43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A组更短,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A组更少,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A组更短,B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33%,发生率明显较A组的13.95%低,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显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手术操作便捷快速,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恢复效果好,临床实践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小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补肾健脾疏肝调周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 C O S)的疗效及其超声检查特征.方法:总结近年来中医药对以肾虚痰湿为主要病机的PCOS的诊疗成就,结合超声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卵巢形态学改变与血流动力学信息,予以综述.结果:补肾健脾疏肝调周法论治PCOS确有明显疗效,且治疗前后卵巢超声参数差异显著.结论:补肾健脾疏肝调周应用于PCOS临床前景甚佳,结合现代超声检查有助于指导临床.
作者:王道婧;田力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