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研究

李守宪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数字X线胸片, 影像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均接受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分析结果.结果:20例患儿中病变导致单肺受累的有18例,双肺受累2例;病变局限在1个肺野的有10例,导致2个肺野受累的有9例,导致3个肺野受累的有1例.结论:数字X线胸片影像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准确率较高,能够获得明显的影像学特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测脂肪肝患者与血脂水平的临床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脂肪肝患者与血脂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筛选近几年我院住院患者体检血脂异常者78例为患者组,行超声检查是否有脂肪肝,并依照检查结果将调查对象划分为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另选择体检血脂正常者98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体检者均行空腹血糖和空腹超声检查.结果:78例血脂异常者中共检出脂肪肝者59例(75.64%),无脂肪肝者19例(24.36%),健康对照组检出脂肪肝11例(11.22%),血脂异常者脂肪肝检出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脂肪肝组TC、TG、LDL-C检测值均明显较非脂肪肝组、健康对照组高(P<0.05),HDL-C检测值明显较非脂肪肝组、健康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检查与血脂异常状况有机结合有利于鉴别诊断脂肪肝.

    作者:谭继男;黄莹;潘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实施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实施病理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8例、6例、5例以及7例,诊断率为86.67%;观察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内膜增生分别为10例、7例、5例以及8例,诊断率为100.00%.观察组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绝经阴道出血诊断中采取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胎盘植入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胎盘植入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52例胎盘植入孕妇,对其开展经腹部超声诊断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1)胎盘植入主要存在以下3种超声表现:胎盘和子宫肌层缺乏明显界限、胎盘增厚、胎盘实质内腔隙性血流,患者表现多的是胎盘和子宫肌层缺乏明显界限.(2)相对于非前壁胎盘,产科超声的前壁胎盘的检出率更高(P<0.05).相对于未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前超声的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检出率更高(P<0.05).(3)相对于未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和行子宫全切术率更高(P<0.05).结论:胎盘植入表现出多样的超声特征,临床中需进一步提升诊断水平;超声能够更好的诊断前壁与中央型前置胎盘,可依据通过超声检查确定的前置胎盘类型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赵小瑜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及对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实际调查.结果:规范化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工作,可采取构建管理网络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落实严格执行有关制度依法执业、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规范化管理、加强放射性场所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受检者及陪检者规范化管理、加强对放射性医疗废物的管理的措施实现.结论: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漏洞和弊端,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作者:窦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C臂下定位行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臂下定位行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疼痛科和皮肤科门诊确诊为P H N且在我院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的36例患者.在C臂下定位行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所有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4次为一个疗程,每周一次.对患者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1周、4周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他们进行疗效评估、治疗效果及治疗并发症情况.结果:每次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显著(P<0.05),在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的第1周、第4周时的有效率为83.88%及91.67%,总有效率均为100.00%.结论:C臂下定位行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病痛,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杜龙焰;邓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128层螺旋CT及斑块分析软件对鉴别冠脉斑块成分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128层螺旋C T及斑块分析软件对鉴别冠脉斑块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撷取我院收治的198例冠心病患者,撷取时间是2015年8月—2017年8月,根据患者疾病的类型,分观察组(n=99稳定型心绞痛)和对照组(n=99急性冠脉综合征).均予以128层螺旋CT扫描.并采取冠脉斑块彩色编码分析软件分析冠脉斑块的成分.结果:两组的斑块类型以及斑块成分比较,差异突出,P<0.05.结论:128层螺旋C T联合斑块分析软件可有效的对冠脉的斑块成分做出分析,诊断出斑块的稳定性,预测患者是否存在急性冠状动脉的风险事件.

    作者:李祥峰;马晓妮;梁晓峰;任倩;贺晓柯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两种碘对比剂在冠脉造影应用中的有效性评价及其对 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两种碘对比剂在冠脉造影应用中的有效性评价及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使用低渗碘普罗胺注射液;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使用等渗碘克沙醇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显像优者24例,良者8例,优良率为76.2%(32/42),对照组显像优者21例,良者9例,优良率为71.4%(30/42),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观察组患者尿酸、尿素氮水平均高于冠脉造影前(均P<0.05),对照组患者尿素氮水平高于冠脉造影前(P<0.05);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观察组尿酸、尿素氮、肌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渗碘普罗胺注射液在显影质量上与等渗碘克沙醇注射液相比并无差异,两种对比剂在肾损伤方面,低渗碘普罗胺注射液与等渗碘克沙醇注射液相比并无严重的肾损害,值得在临推广使用.

    作者:崔志慧;段青松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

    目的:对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治疗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21例自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治疗的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纳入选择范围,对患者的超声诊断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纳入选择范围的21例患者心电图和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心电图均可见显著特征,主要临床症状为肌小梁多发过度隆起,结构表现为网状纵横交错且小梁间可见不同程度的深陷间隙.结论: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心肌致密化不全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及早发现患者病情,对于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命,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颅底脊索瘤的CT和磁共振成像影像的诊断特性 和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C T和磁共振成像影像的诊断特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颅底脊索瘤患者40例为研究组,侵犯颅底鼻咽癌患者30例为对照Ⅰ组,垂体瘤患者16例为对照Ⅱ组.所有对象都给予C 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C T和磁共振成像影像检查结果:颅底的中线骨质受破坏的程度:P>0.01;颅底脊索瘤检查诊断的T2加权信号特性比侵犯颅底鼻咽癌及垂体瘤更为显著,P<0.01.结论:应用CT和磁共振成像影像给予颅底脊索瘤检查诊断,T2加权信号特性显著,应用T2加权对颅底脊索瘤患者术前诊断临床价值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庆华;江建昌;李彦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的应用

    目的:为更好地解决盆底器官脱垂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就现阶段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方法:随着医学检查手段的进步发展,盆底器官脱垂(P O P)的发病机制受到更多关注.以超声等为主导的各种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结果:在多种盆底影像学技术中,盆底超声和盆底三维超声能快速、准确地提供盆底器官脱垂的影像信息.结论:盆底超声和盆底三维超声对获取POP的完善信息,在临床上帮助医师更准确、全面地了解POP病理机制和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王道婧;田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和高仟伏胸部DR在临床肺癌 筛选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和高仟伏胸部DR在临床肺癌筛选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肺癌检查的100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100例患者进行低剂量螺旋C T扫描检查、高仟伏胸部D R检查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低剂量螺旋C T扫描检查和高仟伏胸部D R检查对肺部结节性病灶和<10m m的非钙化小结节的检出率以及转移情况.结果:对于肺部结节性病灶,低剂量螺旋C T扫描的检出率为98.00%(98/100),远高于高仟伏胸部DR的79.00%(7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10mm的非钙化小结节,低剂量螺旋C T扫描的检出率为95.00%(95/100),与病理检查的97.00%(97/100)无明显差异(P>0.05),且远高于高仟伏胸部D R的67.00%(67/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检查的6例肺转移癌患者为金标准,低剂量螺旋C T扫描与高仟伏胸部D R的结果均与病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高仟伏胸部D R相比,低剂量螺旋C T扫描对肺部结节性病灶和<10m m的非钙化小结节的检出率有明显优势;但在病变是否发生转移方面二者诊断结果相似.临床上可结合两种检查对疑似肺癌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CT诊断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1例并文献复习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颈部肿物3个月就诊.查体:颈部两侧不对称,甲状腺右叶体积增大,触及类圆形肿物,大小约3.5c m ×2.5c m,界清,质中,活动度欠佳;右侧颈部颌下区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作者:江杰;闵蕊;谢晓洁;赵迅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手术体位常见并发症及护理预防性措施

    对手术体位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制定相关预防性护理措施,改善手术体位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曾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替格瑞洛结合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目的:替格瑞洛结合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实施酸氢氯吡格雷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的联合治疗,实验组实施替格瑞洛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采用替格瑞洛和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匡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G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对肝性脑病早期患者 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G 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对肝性脑病早期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9例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均经临床证实,均行G 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C 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G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的诊断准确率94.87%(37/39)高于CT检查74.36%(29/39),漏诊率5.13%(2/39)低于C T检查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G E1.5T磁共振常规扫描诊断肝性脑病早期患者,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情况,为临床及时制定有效防治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乳腺癌腋窝逆向淋巴显影技术的研究进展

    目前,乳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手术依然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措施,然而上臂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处理后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并发症.腋窝逆向淋巴显影(A R M)技术旨在行腋窝淋巴清扫(A L N D)或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时通过对上臂回流的淋巴结进行显影和保护,其目的在于降低患者术后上臂淋巴水肿的发生.本文对旨在对ARM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作者:彭阳;刘胜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规范化操作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检查的280例受检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检查时检测医师要指导患者采取标准的CC位和MLO位,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规范化操作,检查完成之后观察DR图像的达标情况,分析达标图像中受检者在采取不同检测体位时的表现.结果:本次研究所抽取的280例患者的D R图像中,达标的D R图像一共有277例,监测的达标率为98.9%,在所有达标的DR图像中,受检者采取CC位接受检查时,DR图像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患者的乳腺纤体和病变的部位以及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形态等,受检者采取MLO位时,DR图像能够清晰的反映出患者的胸大肌、腋下淋巴结以及腋下腺体等组织.结论:在使用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规范数字乳腺钼靶X线摄影设备的操作技术、患者的受检体位以及检测医师的临床操作流程等能够显著提高DR影像的质量,降低患者的漏诊或者误诊几率,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X线、CT与超声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X线片、C T与超声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X线片、C T与超声分别对患者做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肠梗阻16例、小肠梗阻44例.其中X线片诊断符合率68.3%,超声诊断符合率91.7%,CT诊断符合率98.3%;超声与CT检查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高于X线片(P<0.05).结论:C T诊断肠梗阻准确率高于超声及X线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应优先选用.

    作者:魏有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超声检查技术在多囊卵巢综合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在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接诊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作为A组,另外选取8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B组,两组均进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将A组患者分为A1和A2两个组,每组各40例,A1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治疗并监测,A2组患者根据超声监测结果进行指导性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A组患者的左右两侧卵巢体积及卵泡个数均明显高于B组,而A组患者的卵泡直径均明显小于B组.A1、A2两组患者经过根据超声监测结果进行指导性治疗,A1组患者的周期妊娠例数为3例,周期妊娠率为7.50%;排卵正常例数为17例,排卵正常率为42.5%.A2组患者的周期妊娠例数为13例,周期妊娠率为32.5%;排卵正常例数为21例,排卵正常率为52.5%;A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A1组.在治疗诱发排卵过程中A1组患者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1例,发生率为27.5%;明显高于A2组的3例(7.50%).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清楚提示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的卵巢体积、卵泡个数及卵泡直径,为准确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技术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对治疗进行指导,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任晓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中DR的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但随着医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影像技术也开始诞生.传统的X线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清晰度、准确度等等.DR影像是数字化的X线摄影,它在清晰度和准确度方面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明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