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诊断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1例并文献复习

江杰;闵蕊;谢晓洁;赵迅冉

关键词:
摘要: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颈部肿物3个月就诊.查体:颈部两侧不对称,甲状腺右叶体积增大,触及类圆形肿物,大小约3.5c m ×2.5c m,界清,质中,活动度欠佳;右侧颈部颌下区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超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列为实验组,另选同时期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参照组.所有患者均使用飞利浦IE33超声诊断仪进行扫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LAD、E/A、L V D s、L V P均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脏超声能够直接清晰地观察到患者心脏的内部结构变化以及各生理指标情况,其检查效果显著.

    作者:茅卫卫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7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二尖瓣置换手术,并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结果:27例风湿性心脏患者中,25例患者均进行一次手术便成功.不成功的2例手术患者当中有1例患者二尖瓣环过小因而导致卡瓣,1例患者在心脏复跳之后出现少量瓣的周漏,必须进行再次的周漏修补手术.结论: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以实时的显示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状态等,有助于提高临床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曹云翔;钱大钧;周晓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TGSF检测与CT影像学特征 和临床病理的关系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GSF)与CT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33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实行T G S F及C T影像学检查,观察临床病理与TGSF和CT影像学特征的关系.结果:对本次研究的33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析,TGSH测定值为(73.21±5.21)U/m L,中位肿瘤直径为(5.65±0.32)c m.C T影像学检查密度不均匀患者22例,不规则形态的分叶状患者20例、边缘不清晰模糊的患者18例、钙化患者11例.病理检查显示18例乳头状癌、10例未分化癌、3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C T影像学检查准确率88~96%,灵敏度75~94%,特异度92~100%.结论:临床上显示甲状腺癌临床病理以及C T影像学特征之间具有相应关系,C T影像学检查过程中存在较高特异度、准确度以及灵敏度,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陈江;王均干;杨东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彩超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及联合胎心监护在 预测胎儿宫内缺氧中的价值

    目的:调研彩超检验胎儿脑部中动脉、脐动脉协同胎心监护运用到测算胎儿宫内缺氧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4年3月—2017年7月来本院医治的孕产妇312例,试验组156例即缺氧胎儿,对照组156例孕产妇即正常分娩者,借助彩超检验两组脑部中动脉与脐动脉受阻指数状况与胎心监护成果.结果:试验组MCA内搏动指标、受阻指标、收缩期峰值速率与舒张末期血流速率的比重少于对照组,胎心监护的异常率大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彩超检验胎儿自身的MCA、UA协同胎心监护对测算胎儿宫内缺氧无可或缺,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作者:廖明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后循环缺血研究现状

    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死亡三大原因之一,发病率逐年提高,对社会带来严重负担.后循环缺血包括短暂性缺血发作和脑梗死,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后循环缺血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主要综述后循环缺血研究现状.

    作者:滕佳岐;王娟;郭龙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CT与MRI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研究综述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主要是指在围产期由于宫内缺氧或者是窒息导致脑部发生的缺血缺氧性损害,不仅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同时也是后期致残的重要病因之一.计算机断层扫描(C T)和核磁共振扫描(MRI)均是HIE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能够通过具有不同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对疾病情况进行准确诊断,是选择临床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鉴于此,本文首先对HIE的病因病理进行简述,后重点对CT和MRI以及二者对比及联合应用于HIE诊断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飨读者.

    作者:李玉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video-assistedmini-thoracotomy,VAMT)与常规开胸手术疗效及护理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NSCLC患者82例,均分两组.采用VAMT设为腔镜组,常规开胸为常规组.将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并分析护理.结果: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常规组为9.76%,两组术中清扫淋巴结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NSCLC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疗效相同,VAMT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VAS评分,配合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严中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8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68例患者的下肢静脉分别进行X线造影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确诊率与X线造影的临床确诊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存在反流情况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高达73.33%,而股静脉不存在反流情况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仅为26.67%.结论:超声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北南;胡定祥;张波;范德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小结节的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小结节的价值.方法: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到78例乳腺小结节病灶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BI-RADS在四类以上行超声诊断以及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比较超声诊断与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灵敏度、准确性,并观察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小结节节的诊断情况.结果: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灵敏度、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诊断,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不同病理类型乳腺小结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BI-RADS四类以上乳腺小结节个体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可有效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性.

    作者:李岳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经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建立介入治疗入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建立介入治疗入路的效果.方法:75例患者(男5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18±29.37岁)在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和行介入治疗.其中20行为下肢动脉介入治疗,27例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28例行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操作时间为3±1分钟(范围2~4分钟).1例患者术后出现腹股沟穿刺部位小血肿,无其他穿刺相关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穿刺动脉狭窄闭塞以及动静脉瘘的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股动脉穿刺和建立介入治疗入路安全、有效,可以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常规应用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作者:杨俊文;梁刚柱;张杨;江瑞洲;郭昌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MRI在脊柱肿瘤、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在脊柱肿瘤、结核的鉴别诊断过程中,使用MRI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来我院经过病理诊断确诊为脊柱病变的47例病人,有23人为肿瘤,24人为结核,对病人进行M R I检查.结果:23位肿瘤病人检查结果显示,只有椎体部位病变的有6人;仅仅在附件发病的有2人;椎体、附件都发病的有15人.单个椎体受累的有1人,占比为4.17%;2个椎体受累的有18人,占比为75.00%;3个椎体受累的有3人,占比为12.50%;4个椎体受累的有2人,占比为8.33%.17人检查结果显示为椎间隙狭窄,占比为68.00%;有5人显示为椎间隙狭窄并伴随着部分消失的病变,占比为20.00%;有2人显示为形态正常,但存在信号异常,占比为8.00%;有1人显示为椎间隙消失,占比为4.00%.23位肿瘤病人没有出现脓肿;24位结核病人中有14人出现了脓肿,均为寒性,表现为流注状.T1W 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 I主要表现为高信号.结论:使用M R I检查方法基本能够诊断出病人的发病情况,能够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另外椎间盘不受累一般源自脊柱肿瘤,附件完整和椎间盘、软组织受累则一般源自脊柱结核.

    作者:张俊艳;张延红;张延军;王章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核医学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在移植肾疾病中的 优势评估

    核医学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对移植肾是否存活及其功能的检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移植肾动态显像结合利尿介入试验有助于鉴别移植肾尿路通畅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制定梗阻的治疗方案.在移植肾的术前供体肾功能检测、及术后并发症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析胸腰椎骨折CT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采用C 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骨外科诊治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先后进行X线、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以术中结果为标准,本组患者X线诊断符合率为76.6%(36/47),C T符合率为91.5%(43例),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 T、X线影像学表现和手术病理表现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应用CT的准确率高于常规X线检查,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大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CT诊断甲状腺胸腺样分化癌1例并文献复习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颈部肿物3个月就诊.查体:颈部两侧不对称,甲状腺右叶体积增大,触及类圆形肿物,大小约3.5c m ×2.5c m,界清,质中,活动度欠佳;右侧颈部颌下区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

    作者:江杰;闵蕊;谢晓洁;赵迅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中DR的临床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决定意义,但随着医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影像技术也开始诞生.传统的X线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清晰度、准确度等等.DR影像是数字化的X线摄影,它在清晰度和准确度方面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石明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影响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的护理安全因素与管理

    目的:对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C T检查的1147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 T检查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总结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147例患者中,出现14起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22%,主要是药物外渗、坠床、护理差错等;护士因素、医院因素及患者因素是护理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为确保神经外科患者CT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应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重视护理人员培训,健全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加强患者健康宣教.

    作者:高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MRI与CT检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M R I与C 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10月本院接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100例,对所有入选者均进行M R I和C T检查,同时将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MRI与CT检查法的准确性.结果:MRI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7.0%,明显比CT组的84.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MRI与CT均是比较常见的诊断方法,且两者的优缺点各异,但MRI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准确性明显优于CT,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淦纹;王玲;蔡曙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结合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活检与血清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来我院体检、门诊及住院患者42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及血清P S A检查、高度怀疑前列腺C a,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活检,所有病例活检后均与病理结果对照,全部病理术前常规检查前列腺大小、观察前列腺包膜、内部回声等血供情况,探讨前列腺Ca的声像图特征,凡事常规超声怀疑的均做PSA检查,两者同时异常行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前列腺癌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结节型、弥漫型、结节型伴弥漫型、隐匿型,经病理诊断可见36例患者中前列腺Ca患者20例(55%).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合血清PSA值,对前列腺Ca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仲跻凤;黄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疾病的治疗

    目的:合并糖尿病的毒性甲状腺肿患者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毒性甲状腺肿合并糖尿病伴有内分泌疾病患者55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28例)患者行环磷酰胺联合甲强龙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毒性甲状腺肿合并糖尿病伴有内分泌疾病患者行环磷酰胺联合甲强龙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推荐可在临床上实施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在麻醉科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在麻醉科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麻醉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在麻醉药物管理过程中应用了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对比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应用前(2015年1月—2016年1月)后麻醉药品各项操作时间、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结果:智能麻醉药品管理应用后,药品盘点时间、药品发放时间、药品申领时间均有所下降;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均有所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科麻醉药物管理过程中,借助智能麻醉药品管理系统可有效提升相关工作质量及效率,有利于降低麻醉处方不合格率以及补药差错率,对于麻醉药物安全使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姚立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