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黎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和腹腔镜治疗的结果和临床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异位妊娠患者,并且以数字随机法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过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判定该治疗方式的实际使用价值.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2%,对照组这一数据仅仅只有73.1%;而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只有1例患者出现输卵管炎;对照组中出现了1例盆腔炎,3例输卵管炎和2例子宫内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的3.8%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比传统的保守药物治疗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在今后的相关疾病治疗当中进行推广使用,提升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彭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临床推广管理体系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开展基本中医护理技术的资料和2016年中医护理技术临床推广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后的各项资料进行收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管理体系实施后,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科室、实施项目、年度工作量、年度经济效益、患者满意度、学科论文与科研都有显著升高.结论:在中西医结合医院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推广管理体系,能有效发挥中医专科优势,明显提高服务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促进了中医学科的发展.
作者:赵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患者予以经胸心脏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学诊断后确诊的47例心脏粘液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为单发心脏黏液瘤,其中有左房黏液瘤40例,7例右房粘液瘤,大瘤体投影面积为5.5c m×4.3c m,小瘤体投影面积1.4c m×1.2c m;40例瘤体为椭圆形,7例为分叶状瘤体;瘤体边缘光滑者32例,瘤体边缘毛躁者15例;以手术病理学诊断作为诊断金标准,将其与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经胸心脏超声的诊断率为95.74%,对比无显著意义(χ2=2.10,P>0.05).结论:心脏黏液瘤予以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高,可清晰显示瘤体形态,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对心脏粘液瘤的早期诊断效果确切.
作者:龚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就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作以探讨.方法:依据手术室内是否采取护理路径干预将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06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采取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的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T0、T1、T2时间点H R、M A P、血糖、H E、E、皮质醇水平以评估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两组HR、MAP、血糖、NE、E、皮质醇指标在T1时间点的水平高于T0时间点水平,前述各项指标T2时间点低于T1时间点(P<0.05),前述各项指标水平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激反应通过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能得到有效缓解,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汤纯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脑梗塞患者临床干预中佳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接诊的病患中选取71例急诊脑梗塞患者展开研究,根据入院顺序编号并利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n=35)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综合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顾叶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MRI多期增强扫描在小肝癌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肝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接受多期动态增强CT和MRI检查诊断.结果:MRI病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MRI多期增强扫描能有效显示小肝癌病人的血供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李丙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病例的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确诊,对其进行X线检查与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CT诊断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90%,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70%(P<0.05);X线检查在椎弓根间距增宽、椎体脱位、骨折片突出椎管、附件骨折、椎体压缩以及骨折线上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CT诊断(P<0.05);患者的CT诊断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68%(P<0.05).结论:相对于X线检查,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诊断率更高,具有更好的诊断功能与诊断效果,属于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影像检查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影像科收治的100例影像检查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平均的将其分成每组50人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影像检查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待患者检查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研究,在护理总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0%,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及可比性.结论:在影像检查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将提高患者配合检查的依从性及检查期间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可以确保影像检查的结果不受影响.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影像检查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锦萍;胡兰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磁共振前列腺成像检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行磁共振前列腺检查的150例患者资料,整理和总结护理方法,应用设备为西门子Trio,3.0T超导磁共振,增强对比剂,使用钆喷酸葡胺注射液,注射速度2.0m l/s,注射总量按照0.2m l/k g.结果:150例磁共振前列腺成像患者成功率99%,均能清晰显示前列腺正常结构及可疑病变的血流参数的动态变化.结论:良好的护理准备对磁共振前列腺成像检查的成功尤为重要.
作者:贺姝瑶;程琳;邓丽;郑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单纯肝硬化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超声表现明显不一致,观察组的肝动脉血流量、峰值速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反映肝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浩;杨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癌诊断应用99Tcm-MIBI的诊断效果和准确性.方法:对我院中2015年1月—2016年8月中收治的30例疑似甲状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99Tcm-MIBI、甲状腺彩超、CT诊断三种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对三组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结果:99Tcm-MIBI的诊断方式灵敏度较其他两组更高,并且其特异性更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放射性核素现象对甲状腺癌有良好的检出率,甲状腺彩超检测以及CT检测均有良好的诊断结果,但99Tcm-MIBI诊断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邱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9年—2016年收治的12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标本均用H 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形态特点和免疫组化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8,中位年龄54岁.光镜下肿瘤细胞呈圆形多角形并排列成巢团状、编制状、梁状,异型性明显.部分病例见黑色素沉积.免疫组化标记瘤细胞示HMB-45,S-100,vimentin均阳性.结论: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病理形态复杂,容易误诊漏诊,病理诊断应结合临床、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综合判断,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罗昊;刘艳丽;聂增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耳穴埋豆配合情志护理干预寻常型银屑病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随机的选取66例寻常银屑病伴抑郁症患者参与研究,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并根据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耳穴埋豆和耳穴埋豆+情志护理干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患者.治疗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银屑病伴抑郁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3.55%(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6%,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两组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耳穴埋豆配合情志护理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伴抑郁症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彭丽琴;王华;祁志敏;郭艳君;王海燕;郑树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气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120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以常规护理方式对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干预,以针对性气道护理对观察组60例患者进行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组患者ICU入住时间、每日排排痰量、吸痰次数、吸痰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气道护理方式对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排痰情况,并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丽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不同因素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32例产妇,首先对所有产妇产后42d时盆底功能进行评估,将其依照早期盆底功能复查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两组均有66例产妇.其中正常组产妇均为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无显著不良影响,异常组产妇则均为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异常,研究时需对其异常情况影响因素作深入探究.结果:比较研究数据可知,两组产妇在孕期增加体重、产程及新生儿体重等资料中可见其差异较为明显,且其处理结果均为P<0.05,其中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而在年龄、分娩方式等资料中无明显差异,其处理结果均为P>0.05,可见其中无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产妇极有可能会因体重、产程、新生儿体重等多方因素影响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因此应结合该类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为产妇产后恢复提供更优质的医护质量.
作者:栾琳;杨俊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取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用于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外孕的患者为对象,采取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手段,观察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的契合情况.结果:82例宫外孕患者总共诊断出79例,误诊3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6.3%.结论:宫外孕使用经腹部或者经阴道超声检查的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宫外孕的诊断率.
作者:殷显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损伤CT计分与手术指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60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受到外伤24小时内进行头颅CT扫描和并行CT计分,并得到CT图像计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保守治疗,实验组实施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照CT计分将患者的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重型.轻型<5分,共13例;中型5分~10分,共21例;重型>10分,共36例.中型实验组患者预后重度残疾的死亡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型和重型没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采用颅脑损伤CT计分,可更好的为患者的手术指征提供依据,并实施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王安帮;马小虎;董发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2015年7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疑似肺癌患者,均予以螺旋CT进行诊断检查,将诊断获取到的信息同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螺旋CT肺癌的检出率为81.1%,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均为95.2%,但其螺旋CT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比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谷存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前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而我国直肠癌患者中70%以上位于直肠中下段.由于骨盆解剖结构的限制性,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难度大.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多样化,微创化,手术的安全性问题不断得到关注,而术前骨盆测量的重要性愈显突出.现本文就近年来骨盆测量的各个径线的意义及其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的手术难易程度、环切缘、手术标本的完整程度及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影响作一系统综述.
作者:周洋;程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妊高症产妇,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效果更佳,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5%,观察组为1.8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妊高症产妇护理中可显著提高对血压的控制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对于改善母婴结局和预后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蓓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