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斌
目的:分析探讨脑血管性病变患者予以头颈部CTA诊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80例脑血管性病变患者分别接受头颈部CTA诊断和超声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80例患者中有15例为血管畸形,29例为动脉瘤,36例被诊断为动脉狭窄;CTA对于血管畸形和动脉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93.10%,显著高于超声诊断结果(P<0.05),但CTA和超声诊断对于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CTA诊断脑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高,具备推广意义.
作者:曹勇;马镭俊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16例,并对每例患者均进行CT平扫与HRCT联合扫描.应用Mcloud分类法对扫描的影像结果进行分类.结果:16例行影像学检查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中,磨玻璃样影16例(100%),丝网状影13例(81.25%),小圆结节影9例(56.25%),小叶间隔增厚11例(68.75%);多发实变影13例(81.25%),细支气管扩张11例(68.75%),肺气囊5例(31.25%),肺大泡2例(12.50%),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6.25%).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典型特征.通过正确认识该疾病的影像表现,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冉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实施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查找我院ICU 2012年1月—2014年6月158例气管插管患者(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现状及其主要原因,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另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119例气管插管患者(观察组)实施干预,并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资料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对照组:4.43%;观察组:0.84%)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510,P=0.019,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既保证了患者的护理安全,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理,又提高了护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红霞;邓秋燕;方海滨;陈时苏;周丽冰;杨燕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比较彩色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住ICU患者根据患者置管方式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组、颈内静脉穿刺组,统计经超声引导下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置管机械并发症,28天内导管相关性感染及死亡例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28天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21,P=0.000,P=0.035);机械并发症比较及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0 P=0.602).结论:经超声引导颈内静脉较锁骨下静脉置管易于掌握,可作为置管困难患者及初学者的首选,但锁骨下静脉穿刺较颈内静脉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病风险.
作者:孟玉兰;单新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探索相应的对策.方法: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本院消化内科病房接收的40例老年患者,对其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施行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本组40例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与干预前相比明显更高(P<0.05).结论:根据老年消化内科患者护理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毛善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在脊柱创伤中应用低场磁共振(MRI)和CT技术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23例实施CT技术诊断,另选择2016年1月—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脊柱创伤患者11例实施低场磁共振诊断,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例脊柱创伤患者中包含单纯屈曲压缩型8例、爆裂型12例和骨折脱位型3例;11例柱创伤患者中包含椎骨损伤5例,脊髓损伤2例,韧带损伤3例,椎间盘损伤1例.结论:对脊柱创伤患者实施低场磁共振和CT技术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而对于CT技术无法诊断的患者,实施低场磁共振诊断能够进一步明确病理变化及程度,评估软组织、椎间盘等创伤情况.
作者:邵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孕期采取营养干预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筛选出500例孕妇,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成常规组与营养组各2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营养组强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常规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是14.8%,营养组的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是6.4%,营养组显然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是16.4%,营养组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是5.2%,营养组显然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孕期采取营养干预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且可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0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患者且病程在3月内.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V A S)评价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的VAS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1月、3月的VAS评分均降低,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突出所致腰腿痛且病程小于3个月行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好,有适应症的患者可选择早期治疗.
作者:李志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40葡萄胎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于葡萄胎疾病诊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经超声诊断为葡萄胎的40例患者资料,将其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结果相对比,分析超声诊断葡萄胎的准确性.结果:2010年1月—2016年5月我院超声诊断为葡萄胎40,均行清宫术治疗,组织送病理检查,病检结果为完全性葡萄胎30例,部分性葡萄胎6例,侵蚀性葡萄胎2例,绒毛膜癌1例,稽留流产1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5%.结论:超声诊断葡萄胎准确率较高,超声检查可以作为一种关键的随访手段,对于葡萄胎清宫手术或是后期的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疾病复发的可能性,减少患者因疾病带来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总之,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香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特发性视网膜膜病变,既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也是影像学检查经常面对的检查对象.然而,作为一种影像学的检查,其检查结果的判定是基于对视网膜结构的了解.因此,本文结合常见的视网膜膜病变及表现,介绍了目前较为精准的检查方法: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作者:尹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160例心脏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血脂等指标进行测定,同时使用超声心动图(U C G)对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以及心排血量和每搏输出量进行测定.结果:血清尿素水平对心功能分级有一定的影响,血清尿素水平越高,等级越高;同时对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也有影响,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更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结论:血清尿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程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测定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对观察疗效和评估病情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娟;王刚;魏红随;刘兴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病例的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确诊,对其进行X线检查与CT检查,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CT诊断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符合率为90%,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70%(P<0.05);X线检查在椎弓根间距增宽、椎体脱位、骨折片突出椎管、附件骨折、椎体压缩以及骨折线上与手术病理的诊断符合率显著低于CT诊断(P<0.05);患者的CT诊断满意度为98%,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68%(P<0.05).结论:相对于X线检查,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其诊断率更高,具有更好的诊断功能与诊断效果,属于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为了对健康人群进行甲状腺疾病的预防,了解甲状腺疾病在健康体检的人群中的出检率.方法:从我院体检中心获得2015年1月—2015年6月之间进行体检同时进行甲状腺彩超检查的患者共4849例研究对象.其中有4种不同职业和性别、年龄、职业来研究患有甲状腺疾病的出检率,后进行分析得出可能引起甲状腺结节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4849例受检者中,检出甲状腺结节1815例,总检出率37.43%.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40.22%VS 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的男性检出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患有甲状腺结节出检率偏高,得出患病几率与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职业有一定的关联,后笔者建议在健康体检中增加甲状腺彩超检查项目.
作者:巴妍?谢开;帕丽达;张雨;娜迪热?铁列吾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临床护理中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共收治78例慢阻肺患者,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统计分析可知,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并无较大差异(P>0.05),在实施不同护理模式之后,皆有显著改善(P<0.05),在改善幅度上,对照组不及观察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作者:莫冬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诊断中螺旋CT扫描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经术后病理诊断却真的额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均接受螺旋CT扫描诊断,观察患者CT表现及超声诊断结果,并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能够对患者肿瘤大小、密度、形态及肿瘤与临近脏器、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显示;超声诊断结果与螺旋CT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螺旋CT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诊断胰腺癌效果显著,能够清晰显示肿瘤与临近组织关系等,可作为胰腺癌术前诊断的影像学诊断方式推广使用.
作者:张砚满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国家二级医院CT设备运行的成本与效益,为实现医院宏观经济的管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结合国家中、西、东部地区的具体省份,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67家二级医院在过去的五年中的CT设备运行成本和效益为基本资料,在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角度上,明确设备的成本效益问题.结果:通过分析显示,在调查的三个省份中,CT的平均拥有量是(1.7±0.9)台.针对样本医院中的CT设备进行成本的实际运算,会发现在这64家二级医院中,在2010年—2014年间CT的年平均总运行成本是134.9万元、138.2万元、148.7万元、157.2万元、177.1万元,始终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结论:经过分析,国家二级医院的CT设备运行成本经济效益显著,技术效益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作者:吴世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于脑血管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者实施康复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将56例脑血管肢体障碍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病患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病患接受中西结合康复护理,分析护理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病患的Barthel指数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患者肢体功能障碍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病残率,提升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霍玉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在新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促进全民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医学影像学发展新形势下有着不断的推进发展,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内也引进了国外先进医学影像设备,对医生误诊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学影像是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互联网医疗要走完全流程少不了医学影像这一领域上的开掘.事实上,海外已有不少医学影像应用已初见成效,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功先进实例进一步推进医学影像学检查对诊断促进全民健康,更快实现中国健康理念而继续前行.
作者:阳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障碍、方法及技巧知认知的掌握.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12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方法护理,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在实施护理干预的同时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和方法,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74.55%与90.91%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二者相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二者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患者交流时医护人员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与方法才能更好地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同时更好满足患者的多项需求,使护理满意度提升.
作者:王志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更年期脏躁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病历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地西泮片联合谷维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加减口服治疗,并评定两种治疗方式的患者睡眠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状态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早搏和T波低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治疗更年期脏躁型失眠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且有改善心肌供血的可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先晓;张玉飞;陈璐璐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