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太赟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的CT表现,以对该病的CT表现进一步认识.方法:对经手术后病理确诊的1例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进行C T表现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9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1年余来诊,C 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左下腹-盆腔内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其内伴点状、条状、块状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内见斑片状明显强化区,以边缘强化为主.病理示肿瘤细胞呈短梭形,核大深染,部分排列密集,部分排列疏松,可见黏液样基质,考虑高分化黏液软骨肉瘤.免疫表型示Vimentin(++)、DOG1(+)、NSE局灶(+)、CD34血管内皮细胞(+)、Ki-67约20%(+),Myoglobin、Actin、Desmin、S-100、CD117、CK-P、Inhibin均为(-).结论:EM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临床及CT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本文通过对本病例CT表现的分析,并与其病理作对照,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杨艳红;李颖;施宏萍;朱星星 刊期: 2018年第24期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至关重要.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要目的是要促进学校办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由片面追求量的扩张向追求质的提高转变.如何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使学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医院学校共同面临的课题.
作者:沈秀明;周进祝;桑玉亭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25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征和M 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儿童后颅窝肿瘤中星形细胞瘤8例、髓母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肿瘤位于小脑半球11例,小脑蚓部6例,第四脑室5例,脑干1例,桥小脑角2例.MRI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的发病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及强化特点,对梗阻性脑积水等间接征象也能较好展示.结论:MRI多参数、多平面成像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正红;梁奕;石敏;杜柏林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临床表现.方法: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研究时间段内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X线、CT及MRI检查,观察其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表现,同时对其诊断准确率实施观察统计.结果:X线、C T、M R I的单一诊断准确率则分别为68.00%、88.00%、96.00%,联合诊断的准确率100.00%显著较高,和其他方式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CT及MRI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检测可及时对患者做出诊断,且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显著较高,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晓锦;贾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讨论彩超评价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选取70例志愿者(身体健康群体)作为本文对照组的观察对象,再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组的观察对象,评判标准:斑块检出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结果、血流动力学.结果:研究组斑块检出率的7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7%,P<0.05.研究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平均流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以及平均流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超的使用可为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的诊断提供有效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巍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M R I与钼靶X线诊断后患者病情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入本院治疗的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此次实验的研究比较,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对患者采取钼靶X线进行诊断,实验组则对患者采取MRI进行诊断.结果:在本次研究干预之后,乳腺癌患者应用钼靶X线的检出率为68.57%,乳腺癌患者应用M R I的检出率为94.29%,M R I诊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诊断的检出率.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实施MRI诊断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检出率,进而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由此可知,MRI诊断的方式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辛本洁;丁波;秦绪开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进行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超选择血管瘤供血动脉插管栓塞治疗,观察治疗前后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术后三个月以及六个月时,所有患者进行复查,给予CT平扫与MR检查,瘤体血供完全消失或者显著减少,其内血供消失,碘油沉积良好,治疗前有临床症状者治疗后缓解或消失.手术之后患者没有出现肝坏死、胆管狭窄以及胆囊坏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患者而言,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相对安全,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玉山;南志宇;王栋;温树伟;畅俊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256排螺旋C 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间我院收治的1424例冠心病患者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以及冠脉造影检查,并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256排螺旋C T冠脉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诊断具有无创性,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1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38例患者均在手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分析核磁共振诊断的应用效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138例疑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经手术有128例患者确诊,128例患者中核磁共振诊断韧带损伤共检出125例,总检出率为97.66%、总漏诊率为2.34%,其中1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检出率为98.46%、2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检出率为95.35%,3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检出率为100.0%.结论: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效果较好,能够较为准确的进行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齐平德;闫吉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C T与M R I诊断盆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疑似盆腔肿瘤患者68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以及联合诊断.结果:联合CT与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M R I、单纯C T诊断准确率(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C T联合M R I对盆腔肿瘤的诊断效果更高,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高度一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英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周围型小肺癌的CT断价值与影像学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本文研究的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有36例.结果:36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中,从形态、位置、边缘、密度、周边征象等方面的CT表现,以及鉴别诊断,呈现出有分叶征、周围血管集中、胸膜凹陷征、边缘毛躁、支气管气像以及有空泡征.结论:在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螺旋高分辨CT有着突出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简永劼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研究HRCT(高分辨率CT)扫描运用于IPF(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摘取我院确诊的98例IPF病患资料,45例行常规CT扫描的病患设对照组,53例行HRCT扫描的病患设研究组,并比对HRCT与常规C T在I P F中的诊断价值.结果:H R C T检出胸膜增厚33.96%、支气管扩张28.30%、小叶间隔性不规则增厚100%、胸膜下线54.71%与及小叶肺气肿94.33%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比对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H R C T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毕春宇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应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放射科接受放射检查的258例受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有129例受检者,对照组应用的是传统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观察组应用的是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管理系统,观察并对比放射科在应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前后的质量控制情况.结果:放射科在应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后质量控制情况要显著优于应用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应用数字化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能够获得显著作用,可明显改善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童;包莉霞;孔维亮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在B超诊断检查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70例.本组7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均行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结合病理诊断及类型分析,与实际确诊结果做进一步对比评估.结果:在B超诊断检查中,直接检出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检出符合率高达90.9%;桥本甲状腺炎2例全部检出,符合率100%;甲状腺腺瘤11例成功检出9例,符合率为81.8%;此外,早期相对难诊断的甲状腺癌2例检出1例.总体来看,70例患者成功检出62例,符合率高达88.6%.结论:将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早期诊断检查,具有显著的良性、恶性识别、分辨价值,且准确率有较大保障.
作者:王延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由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对比组、研究组和试验组,对全部纳入患者心动情况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查.结果:对比组共8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11.94%,研究组共9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8.371%,试验组共5例患者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为33.33%,三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患者二尖瓣瓣膜病变检出率为25%,主动脉瓣膜病检出率为50%,其他病变检出率为25%,研究组检出率分别为22.22%、44.44%、33.33%,试验组检出率分别为20%、80%.所检出22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可见不完全闭合状动脉瓣且呈现线性反流并部分占据左室流出道,4例患者存在喷泉状严重反流现象并完全占据左室流出道.结论: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以及应用价值.
作者:李忠祥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在我院进行了宫颈癌诊断的90例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患者为30例,之后以患者后的病理结果为基准,分析这三类诊断方式在宫颈癌治疗当中的价值.结果:C组经阴道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宫颈癌诊断当中,运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高,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赵爱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C T在诊断与鉴别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均征得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10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均接受真菌培养、C T检查方法及X线检查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结果:经真菌培养可知,10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真菌类型培养成功率达100.00%,以白色假绿酵母菌占比率高(占71.00%);10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占比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比率高(分别占35.00%、30.00%);10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因素以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占比率、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占比率(分别占59.00%、48.00%);C T检查方法的检查阳性率(73.00%)明显高于X线检查方法,χ2值=10.2716,P值=0.0014.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疾病类型以及感染原因多样且复杂,运用在诊断与鉴别过程中应用CT检查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
作者:薛敏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在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阴道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对应时间段内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行阴道超声检查,并在检查后按照其结果对患者实施相关诊治,分析该检查方式在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阴道超声对57例患者做出准确诊断,其诊断准确率为95.00%,此检查方式可见患者的异位妊娠详细形态,对妇科临床治疗指导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在异位妊娠治疗中,应用阴道超声检查的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含;韩奎敬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检查(M R I)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应用情况和意义.方法:甄选自2016年2月—2018年2月前来我院诊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200位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对象,都采用C T和M R I进行检查,用手术病例作为诊断的依据,对患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M R I在临床实践中的检出率为100.00%,C T的检出率则为78.92,M R I明显优于C T的检测方式,并且差异值P<0.05,则证明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对于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准确率和检出率具有绝对领先地位,能够为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作者:周朝理 刊期: 2018年第24期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动图检查在肥厚性心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肥厚性心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行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动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室间隔肥厚梗阻的室速、房颤发生率明显提高,Q T间隔延长,且有8例发生晕厥,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动态心动图检查在肥厚性心肌患者的检查过程中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房情况,降低误诊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宗国 刊期: 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