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超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霍丽娜

关键词:彩超, 下肢动脉, 闭塞性疾病,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行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疑似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回顾一般临床资料后,所有患者均行彩超诊断,以DSA技术诊断结果为准,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对比彩超和DSA的诊断情况、检出率,两种种技术的检出率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可采用彩超检查,诊断价值较好,适合推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某医疗机构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了超生仪器检测诊断.结果:在本次的检测中,130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但存性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6例.本次检测的准确率为98.46%,误诊率1.54%.误诊的患者2例,其中1例患者误诊为盆腔炎患者,1例误诊为乙状结肠性癌侵犯.结论:超生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度,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辉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腔镜及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中宫腔镜及B超的应用效果.方法:63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分别实施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并与手术病理情况进行比较,统计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63例患者分别实施B超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并与手术病理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并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可得宫腔镜检查中62例患者均符合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B超检查,(98.41%V S77.78%,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断中宫腔镜及B超均能够获得一定的诊断效果,但宫腔镜的诊断符合率更高,是一种更为准确的诊断方式.

    作者:吴沿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患者的人数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通过对治疗冠心病方式进行不断研究,提高其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因此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范围越来越大,对冠心病患者来说,体内的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密切关联,有相当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情况,同时在弥漫性血管病中也较多,冠心病其中的病变类型较多且繁复,在手术治疗中的风险比较高,同时对手术人员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郑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沙参麦冬汤联合西药治疗慢阻肺的效果评定

    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接受沙参麦冬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慢阻肺患者137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平喘、解痉、抗感染等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沙参麦冬汤治疗,对比2组慢阻肺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其6MW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接受沙参麦冬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可促进其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彭琪;李金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性分析与评定

    目的:探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有效性.方法:抽取80例2016年1月—2016年10月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试验组进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癌治疗转归;手术时间、手术创伤情况、手术后住院康复时间;再次手术情况、复发情况、术后短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甲状腺癌治疗转归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情况、手术后住院康复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再次手术情况、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而术后短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可获得良好确切效果,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减少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容易对甲状旁腺功能造成暂时和永久损害,需仔细操作.

    作者:刘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的应用护理

    目的:分析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的应用护理.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6年1—12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2例危重患者,按照急救过程中采取的不同输液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应用外周通道输液,观察组应用骨髓腔输液,同时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输液通道建成时间与抢救时血压回升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31.3%,观察组为12.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1.3%,观察组为93.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的应用效果显著,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可明显缩短输液通道建成时间与抢救时血压回升时间,且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曹凤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鞍旁海绵状血管瘤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鞍旁海绵状血管瘤10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MRI扩散加权成像(DWI).T1WI/T1FLAIR序列病灶相对于脑白质呈低信号,T2WI/FRFSE序列呈高信号,T2FLAIR序列呈显著高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呈显著均匀强化和不均匀进行性强化.10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均有脑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结论:MRI检查可以对鞍旁海绵状血管瘤做出明确诊断,对临床手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5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与实验组(n=25),对照组予以电刀切除扁桃体,实验组予以低温等离子技术切除扁桃体,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与实验组相比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与其相比明显较多,术后疼痛评分与其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

    作者:牛雷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复合栓塞介入治疗在不可手术型晚期肝癌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颗粒与明胶海绵颗粒分别应用在不可手术型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找到介入治疗中的适当的栓塞物.确保晚期肝癌病人可以取得佳获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法:选择在我介入放射科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将患者按应用不同栓塞药物治疗分两组.A组(对照组)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B组(实验组)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通过随访,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增强CT检查结果联合甲胎蛋白(AFP)指标应用新的Mrecist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病人的肝功能情况综合判断疗效及是否需要二次手术.结果:于设定的观察指标,所有结果分析均提示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优于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结论:应用聚乙烯醇(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的效果优于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更加安全的应用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延长二次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潘昕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健康孕妇左心功能的评价

    目的: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aionsl echocardiography,RT-3DE)研究健康孕妇左心功能.方法:将82例孕妇按孕周不同分为早孕、中孕、晚孕三组,以正常未孕孕龄妇女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房大容积(maximal left atrial volume,LAVmax)、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心率(heart rate,HR),结果中晚孕组LAVmax、LVED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差异显著(P<0.01),而LVESV、HR仅晚孕组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于孕中、晚期略有升高,但较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3DE可准确评估健康孕妇左心功能.

    作者:雷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进行吧比较分析.方法:科学应用资料分析、统计、回顾形式研究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阶段,我院总共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病人共110例,把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当成研究对象,两个组中各包括病人55例.两组患者具体治疗方式和思路不同,对照组运用传统措施,另一组病人采取椎间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终比较两个组别的实际效果,统计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微创手术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十分值得在了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文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常规二维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性质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常规二维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乳腺外科收治的疑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此78例患者实施常规二维超声及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单独观察常规二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与病理学结果的差异,且观察二者联合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常规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96.55%,特异度为35.00%;准确性为80.77%,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统计差异显著,(P<0.05),其特异度、准确性均偏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96.77%,特异度为43.75%;准确性为85.90%,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特异度仍偏低.而常规二维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恶性的敏感度为98.52%,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96.15%,其与病理学检查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诊断可以提高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结论:针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性质的诊断,对患者实施常规二维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价值更高,利于临床治疗进行参考.

    作者:冯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持续负压引流(VSD)对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中药物释放的影响

    目的:研究持续负压引流(VSD)对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中药物释放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将实验动物做后正中切口,剥离脊柱两侧肌肉,显露椎体,制备好的万古霉素骨水泥抗生素链珠置入,对照组切口缝合后使用常规引流袋引流,实验组使用V S D持续负压引流,术后12、24、36、48h,3、4、5d定时检测引流液和尿液中万古霉素浓度.结果:实验组引流液中药物浓度术后较对照组高,实验组尿液中药物浓度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负压引流(VSD)能促进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中药物释放.VSD对周围组织对药物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朱海涛;朱余龙;丁德刚;王水;李润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目的:分析C 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C T增强扫描患者2635例进行分析,统计对比剂渗漏率,并分析渗漏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2635例C T增强扫描患者共出现10例对比剂渗漏现象,发生率为0.38%.结论: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较多,需采用有效措施预防,以减轻患者疼痛,预防渗漏,提升图像质量.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颈位主动脉弓诊断中超声心动图的价值评估

    目的:研究颈位主动脉弓诊断中超声心动图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9月2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弓及胸降主动脉重建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颈位主动脉弓患者,110例患者均在术前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6.94%,误诊3例,两者之间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应用在颈位主动脉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静;余小琴;张利;吕娟;王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46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观察患者影像检查结果.结果:C T检查患者累及鼻窦黏膜,并呈现明显增厚现象,6例出现斑点状钙化,受累窦壁骨质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严重破坏有13例,形成较大的缺损.MRI诊断显示患者病灶侵犯眼眶、海绵窦、颞下窝及翼腭窝、脑实质;MRI表现:T1WI表现为等信号和均匀低信号,T2W I表现为均匀高信号和低信号.结论: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在C T和M R I诊断中,表现特征明显,常规MRI联合CT可对本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郭德强;刘飞;张雷;王增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观察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均给予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愈合率100.0%;愈合时间(4.6±0.8)个月;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3.0%;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良共30例,优良率90.9%.结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时,有利于使患者部位尽早康复,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友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T诊断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CT诊断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对我市2016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共369例,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随机应用D R组和C T组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两组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人数和比例.结果: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人数156例,C T三维重建组筛查出患者151例,占96.79%,其中结节人数137例,占90.72%,包块型人数14例,占9.27%;传统DR胸片筛查出患者124例,占79.49%,其中结节人数114例,占91.94%,包块型数10例,占8.06%.C T表现为粟粒性病变缺乏临床症状、肺炎实变型、磨玻璃密度阴影、气管支气管结核、结节或肿块、纵隔淋巴结结核等表现为主.结论:CT诊断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确切,能较为完善的鉴别出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具体人数,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并对病灶内部供血状况、病灶周围组织供血状况的检查结果明确,其影像表现的典型特征,对临床诊疗提供了可行性借鉴.

    作者:谢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腹部超声在孕龄测定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孕龄测定中的应用.方法:将自2017年4月—2017年12月来我院检查的健康早孕孕妇共25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常规物理、生化检查,确定为正常宫内孕.孕妇需适当充盈膀胱.应用Aloka-1000和Aloka-1400超声诊断仪,调整频率为3.5~5MHz,经腹部进行多切面扫查.测量孕囊面积、CRL、BPD、HC以FL等指标.结果:251例孕妇均接受了腹部B超检查,其孕囊面积、CRL、BPD、HC以FL等测量值与实际孕龄均有密切相关性,其中有239例孕妇预测孕龄与停经史相符,准确率为95.22%.结论:腹部B超能够准确有效的测定孕龄,为临床医师、孕妇及其家属提供可靠资料,且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无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晓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2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临床以及影像特点.方法:对自2011年10月—2016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初次治疗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随机选择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双侧先后或者同时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22例患者单侧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2例患者接受抗水肿联合激素治疗,其余24例患者没有接受特殊治疗.全部26例患者中,1例T1患者,其他均为T3、T4患者,随访结果显示5例为2型患者.23例患者存在明确的影像学变化结果,经定期影像检查发现3例患者病灶持续发展,患者原病灶为T4,其余20例病情稳定或者有所缓解,其中,2例患者随访影像表现变化不明显,18例患者影像随访显示患者病情明显缓解.结论:相较于常规放疗,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患者较早出现颞叶损伤,但是没有典型临床症状,而且影像表现程度较为轻微且存在自愈倾向,鼻咽癌调强放疗能够对患者颞叶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宋毅;姜桂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