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卿;窦荣花;王雯;苏富存
目的:观察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均给予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愈合率100.0%;愈合时间(4.6±0.8)个月;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3.0%;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良共30例,优良率90.9%.结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时,有利于使患者部位尽早康复,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友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受伤机制在头部外伤急诊CT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头部受伤患者进行分析,共有278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对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受伤机制.将这278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有139例患者,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CT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医务人员还了解患者的受伤过程,对照组的患者中,医务人员仅仅对他们的CT结果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头部外伤患者的受伤机制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CT的诊断结果分析,可以使诊断的精确度进一步提升.
作者:杨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对创伤性湿肺行以胸部X线和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创伤性湿肺患者,所选患者均分别接受胸部X线和螺旋C T检查,对胸部X线影像学资料、螺旋C 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经过胸部X线和螺旋CT检查发现,两种检查方式在液气胸检出率、片状密影检出率、斑点及斑点影检出率、局部肺野呈毛玻璃样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胸部X线检查的类圆形密影检出率、跨叶跨段分布检出率、肋骨骨折检出率均高于螺旋C T(P<0.05),螺旋C T检查伤侧肺纹理增粗模糊检出率高于胸部X线(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湿肺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以作为首选筛查方式.螺旋CT在病变性质、部位、程度等方面的诊断优于胸部X线,临床中应以患者病情需要为依据对检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使诊断符合率提升,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韦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应用64排螺旋C 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狭窄诊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施以64排螺旋C 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64排螺旋C 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要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统计学分析差异后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 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都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能力更好.
作者:冯谢平;陆仕业;罗燕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1月入院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进行封堵术治疗,手术后3d、3个月及术后1年再次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在食道超声心动图下顺利完成封堵手术,手术后未出现与封堵器相关的并发症.患者手术后心电图监测均未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患者各心腔大小正常,封堵器位置正常、牢固,未见残余分流,未见瓣膜异常活动.手术后3d、3个月及术后1年再次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并发症.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术中效果理想,能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将320排C T全肝灌注成像检查应用在肝硬化患者的微循环改变情况评价中,分析和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9月本院所诊断分析的3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实验组资料,将同时期本院所诊断分析的30例非肝硬化患者纳入参照组资料,320排C T全肝灌注成像均实行于两组患者,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门静脉灌注量数值、肝动脉灌注量数值、肝灌注指数、总肝灌注量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门静脉灌注量数值(66.0±4.5m l·100g-1·min-1)、总肝灌注量数值(13.0±7.2ml·100g-1·min-1)比对参照组患者对应数值(87.2±6.0ml·100g-1·m i n-1)、(18.5±3.0m l·100g-1·m i n-1)更低,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间参比和分析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肝动脉灌注量数值(37.3±5.0ml·100g-1·min-1)、肝灌注指数(0.4±0.2)比对参照组患者对应数值(29.0±4.1ml·100g-1·min-1)、(0.2±0.1)更高,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间参比和分析意义.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微循环改变情况评价中使用320排CT全肝灌注成像检查方法展示更优效果.
作者:李强;潘家琦;马献武;张长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5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与实验组(n=25),对照组予以电刀切除扁桃体,实验组予以低温等离子技术切除扁桃体,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与实验组相比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与其相比明显较多,术后疼痛评分与其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技术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
作者:牛雷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该文综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对拟手术血管的评价、选择及定位,术后对内瘘流量、流速的测量及各种并发症的检查,综合评价内瘘功能,对不利内瘘功能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对策,以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桂冬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具体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与疼痛状况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时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承刚;殷波;韩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众所周知,肿瘤在发展成恶性后,转移到全身的各处,是很容易的,与其他的相比,骨骼提供血液很丰富,因此易发生转移的是骨骼,且是在早期转移.有一些癌症很容易血行转移到骨骼(继发性恶性骨肿瘤),其中特别是乳腺癌,前列腺癌与肺癌,是在众多患者中常见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之一,并且发生的概率也是很高的,据统计几乎是原发骨肿瘤的35~4O倍.骨转移瘤不仅仅会带来难以承受的疼痛,甚至还会减低病人的生存质量,以一定的手段治疗骨转移,就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而且具有很大临床意义.而没有痛苦,灵敏度高是ECT全身骨显像的一种显见的优点,它属于功能性显像,低费用,对骨肿瘤及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较之其它影像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前3~6个月[1].
作者:董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子峰流速仪在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在自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均采用电子峰流速仪监测,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应用和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根据数据分析,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F E V1、F V C和P E F在前后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应用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7%,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峰流速仪在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疗效,在全面护理的基础上,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肺功能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包春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比较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在婴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诊断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和心力衰竭,52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无心力衰竭,60例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无肺炎心力衰竭,检测其BNP、LVEF、cTnI值,分析三组婴儿的BNP、LVEF、cTnI的诊断价值.结果:先心并肺炎心衰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并肺炎心衰组LVEF低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并肺炎心衰组c T n I水平高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组间对照中先心并肺炎心衰组BNP、LVEF、cTnI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NP、LVEF、cTnI在婴儿左向右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中,可作为心衰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源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消渴康颗粒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以随机分配法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进行治疗.对治疗期间FPG(空腹血糖)和2hPG(餐后2h血糖)与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及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等四项指标,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等相关情况予以检测与记录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虽发生不良反应,但症状在停药后均消失.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73.3%,实验组为9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与消渴康颗粒联合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作者:王炼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检查的高血压性心脏病40例患者、糖尿病性心脏病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另选则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名人员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三组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糖尿病组LVEDD、LVESD、IVST、LVPWT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LVEF和EF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Tei指数高于高血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心脏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性能均出现消退,但糖尿病性心脏病造成的心肌性能收缩比高血压性心脏病更为严重,采用超声心动图能有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毕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比较,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和病理学确诊检查,观察和比较核磁共振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诊断特点.结果:31例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31例患者中有14例小肝癌患者,17例患者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其二者核磁共振的特点为,小肝癌患者造影剂峰值时间和肝脏动脉灌注指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检查效果显著,诊断率高,能够有效地鉴别小肝癌,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治疗的措施的把控,提高患者治愈空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祥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法应用于乙肝携带者抗结核中对预防肝损害的效果.方法:在乙肝携带并肺结核患者中择69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联合治疗组(35例)和单药治疗组(34例),两组治疗方案分别为水飞蓟宾联合替比夫定治疗和单纯水飞蓟宾治疗;其中入组患者均在2HRES/7HR方案化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探究两组体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肝损害、肝功能异常的发生概率方面,单纯治疗组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在HBV-DNA的变化方面,联合治疗组比单纯治疗组低(P<0.05);在A S T和A L T的变化方面,单纯治疗组比联合治疗组高(P<0.05).结论:在乙肝携带者抗结核的治疗中应用替比夫定,可阻止HBV-DNA的复制,预防肝功能异常及肝损伤等并发症.
作者:魏宏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共66例,随机分为高频彩超组及C T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超及C T的淋巴结结核的检测阳性率及不同类型的结核的图像表现.结果:高频彩超组的检测阳性率为90.91%,而CT的检测阳性率为87.88%,二者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结核,其超声的图像表现不同.结论:高频彩超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准确性与CT相差不大,可应用于临床筛检,同时根据不同的超声图像分辨出结核的类型,并指示临床给出对应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均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神经的连续性,神经鞘膜的完整性、神经内部回声性质、病灶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与周围肌腱和组织的关系,将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25例创伤性损伤病变,15例肿瘤性损伤病变(11例良性神经鞘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周围神经损伤部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占:40.00%、40.00%和22.50%;神经锐性神经病变者超声下表神经断裂,断裂部位神经未能连接,中断部位超声下表示神经局部增粗,低回声,边界相对清晰,内部结构紊乱.对于神经钝性损伤者高频超声下损伤部位神经明显增粗,神经外模糊或不清;对于卡压性损伤高频超声下表现为神经内部低回声,卡压部位神经明显增粗,外膜回声得到明显的增强;结论:高频超声用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颜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乳腺癌诊断之中医学影像的应用价值,分析医学影像在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望能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1月15日—2017年11月2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例)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对40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其和临床手术结果、病理展开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之中,27例患者被诊断为乳腺导管癌,乳腺小叶癌患者共6例,有3例患者被诊断为隐匿性癌,炎性乳腺癌和乳头状癌均为2例.其中11例患者出现胸肌转移,13例患者为腋窝淋巴结转移(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在40例宫颈肿瘤之中,统共观察到93个病灶,其中大的病灶为5.5c m×3.8c m×3.7c m,小直径为0.9c m.单发性乳腺癌患者共9例,31例患者为多发性乳腺癌,在多发性乳腺癌之中4例患者在诊断之中发现大病灶周边会环绕着不同直径的小病灶.结论:乳腺癌诊断之中MRI进行诊断,通过分析患者影像,可及早进行明确的诊断,患者可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田露;马立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TI-RADS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采取超声TI-RADS诊断.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果:本组研究入选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超声T I-R A D S诊断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达到了77.78%、100.00%、96.00%.结论:采用超声T I-R A D S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着较高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断诊疗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唐为慷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