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左心功能的差异研究

毕睿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 左心功能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检查的高血压性心脏病40例患者、糖尿病性心脏病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另选则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名人员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三组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糖尿病组LVEDD、LVESD、IVST、LVPWT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LVEF和EF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Tei指数高于高血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心脏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性能均出现消退,但糖尿病性心脏病造成的心肌性能收缩比高血压性心脏病更为严重,采用超声心动图能有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后应用的现状

    该文综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对拟手术血管的评价、选择及定位,术后对内瘘流量、流速的测量及各种并发症的检查,综合评价内瘘功能,对不利内瘘功能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对策,以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桂冬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80例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T诊断分析,记录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结果显示,20例患者为肝损伤,所占比例为25.0%,37例患者为胰腺损伤,所占比例为46.25%,23例患者为脾损伤,所占比例为28.75%.80例患者中,发生3例误诊,可得C T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率为96.25%.手术结果检查显示,20例患者为肝损伤,所占比例为25.0%,34例患者为胰腺损伤,所占比例为42.50%,26例患者为脾损伤,所占比例为32.50%.结论:腹部创伤的C 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意见,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汪湘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开放性手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取开放性手术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6月内收治的59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例患者采取肾盂切开取石术,观察组55例患者采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但同时,观察组手术时间为(86.5±19.2)min,对照组为(89.1±20.1)min,两组患者在此项上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能够减少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汉军;单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MR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M R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6月22日—2017年6月22日期间选取45例疑似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M R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检查的漏诊率、敏感性、诊断正确率.结果:MR对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诊断正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4.12%、94.12%、5.88%;M R对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诊断正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5.65%、95.65%、4.35%,其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时,需首先MR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洪新华;王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影像特征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判别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影像特征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141例乳腺肿块患者展开本次研究;对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观察超声检查的特征、形态回声等情况,并分析超声检查的结果和患者肿块的良恶性.结果:本次入选的141例患者共计检出40例恶性肿块、100例良性肿块,1例漏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9.29%.超声可见患者钙化、血流、肿块回声、形态等情况.结论:超声影像特征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判别准确率高达99.29%,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64排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应用64排螺旋C 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狭窄诊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施以64排螺旋C 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64排螺旋C 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要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统计学分析差异后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 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都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能力更好.

    作者:冯谢平;陆仕业;罗燕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T检查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诊断胃癌及癌性胃溃疡方面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与探讨CT检查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诊断胃癌及癌性胃溃疡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患有胃癌以及癌型胃溃疡的患者80例,随后对这80例患者的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这80例采取C T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以及胃镜活检,以胃镜活检的结果为标准,对比C T检查以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结果,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相比于CT检查的检查结果,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于癌型胃溃疡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 T检查;相对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检查结果,C T检查对于癌症的准确率显著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T检查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在诊断胃癌及癌性胃溃疡方面的临床价值各有侧重,在临床检查中,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检查方式.

    作者:楚文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关于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探讨

    目的:分析C 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C T增强扫描患者2635例进行分析,统计对比剂渗漏率,并分析渗漏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2635例C T增强扫描患者共出现10例对比剂渗漏现象,发生率为0.38%.结论: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原因较多,需采用有效措施预防,以减轻患者疼痛,预防渗漏,提升图像质量.

    作者:吴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320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灌注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在诊断鉴别孤立性肺结节中应用320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灌注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实验研究资料选为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纳入的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依据疾病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为恶性结节患者(n=30)、B组为活动性炎症患者(n=10)、C组为良性肿瘤患者(n=10)、D组为慢性炎性结节患者(n=12),均实行320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灌注,比较四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TPF(结节总灌注量)、PF(肺动脉灌注值)、BF(支气管动脉灌注值)、P P I(肺动脉灌注指数).结果:数据显示,A组的恶性结节患者B F对比B组、C组、D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A组的恶性结节患者T P F对比D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A组的恶性结节患者PPI对比B组、C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B组活动性炎症患者PF、PPI对比A组、C组、D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结论:将320排螺旋C T低剂量容积灌注应用于诊断鉴别孤立性肺结节中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潘家琦;李强;马献武;张长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期接受身体检查的妇女40例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确诊准确率.结果:研究组中有38例患者确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确诊率是95.00%;研究组的P S V、E D V指标较参照组的高,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的血流信号弱、血流信号间质粗状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多普勒超声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正确率高,具有较高水平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焦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造影在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将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归为实验组,选择同期35例颈动脉强回声斑块归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总结其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中脂质型11例(22.00%),纤维型16例(32.00%),钙化型17例(34.00%),溃疡型5例(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例(5.71%)、1例(2.86%)、1例(2.86%)、1例(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软板块患者23例(46.00%),硬斑块16例(32.00%),混合斑块11例(22.00%),软斑块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均明显低于硬斑块组、混合板块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确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宫腔镜与B超检查在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疾病应用宫腔镜与B超进行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与B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宫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67%(84/86),高于阴道B超检查诊断准确率(83.72%),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疾病,其诊断准确率可得到大大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王沛;冯爱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左心功能的差异研究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检查的高血压性心脏病40例患者、糖尿病性心脏病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另选则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名人员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三组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糖尿病组LVEDD、LVESD、IVST、LVPWT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LVEF和EF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Tei指数高于高血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心脏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性能均出现消退,但糖尿病性心脏病造成的心肌性能收缩比高血压性心脏病更为严重,采用超声心动图能有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毕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5T磁共振DWI和SWI序列检查在脑梗死伴急性脑微出血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研究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于脑出血以及脑梗死诊断中临床上的价值.借助鑫高益1.5T磁共振成像体系,首先病患展开轴位T1W I、T2W I常规序列扫描实施颅脑部检测,而后进行DWI(1.5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以及SWI(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检查.检测病患病灶周边以及中心SWI以及DWI不同的特征,且检测病灶中心区和周边,展开A D C以及P V检测.急性脑梗死以及脑出血病患的T2W I以及T1W I信号没有显著差别,而SWI序列以及DWI序列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陈祖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展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患者的人数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通过对治疗冠心病方式进行不断研究,提高其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因此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范围越来越大,对冠心病患者来说,体内的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密切关联,有相当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情况,同时在弥漫性血管病中也较多,冠心病其中的病变类型较多且繁复,在手术治疗中的风险比较高,同时对手术人员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郑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螺旋C 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早期肺癌检查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他们的螺旋CT、胸部X射线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并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应用价值分析.比较在早期肺癌诊断中螺旋CT、胸部X射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结果:螺旋C T检查的敏感度为94.20%(65/69),特异性65.52%(19/29),均高于胸部X射线检查敏感,79.71%(55/69),特异性48.28%(14/29),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螺旋CT检查结果肺癌百分比、良性病变百分比97.96%,20.41%与病理检查结果肺癌百分比与良性病变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 T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其有利于提升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为治疗早期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朱洪伟;何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方医院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99例,患者经阴道超声和腹部B超初步确诊.并经临床症状判断以及在手术治疗时进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病理诊断.比较99例阴道超声、腹部B超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94例,诊断符合率94.95%,采用腹部B超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准确率为82例,准确率为82.8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针对3c m的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显著优势,能为临床医治子宫粘膜下肌瘤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佐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R在急诊外伤摄影中的应用及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伤摄影中计算机X射线摄影技术(CR)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并分析其漏诊原因.方法:对医院2014年8月—2016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300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C R诊断,且有明确的治疗结果,评估CR在急诊外伤摄影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发生漏诊的原因.结果:在本组受试者中,胸部骨折、脊柱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鼻骨骨折、肺挫裂伤者分别有148例、78例、96例、56例、41例、19例,经C R检查显示分别有146例、74例、96例、52例、41例、18例胸部骨折、脊柱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鼻骨骨折、肺挫裂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65%(146/148)、94.87%(74/78)、100.00%(96/96)、92.86%(52/56)、100.00%(41/41)、94.74%(18/19);胸部骨折、脊柱骨折、盆骨骨折、肺挫裂伤的漏诊率分别为1.35%、5.13%、7.14%和5.26%.结论:在急诊外伤摄影中CR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对各个部位骨折和脏器损伤情况进行准确诊断,但是仍存在漏诊的情况,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解决对策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也才能确保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丰富的治疗信息.

    作者:王志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彩色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着重于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运用彩色超声诊断的有效性.方法:对40例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根据下肢静脉曲张的有无分组,对其运用彩色超声、常规外科检查与手术病理检查,探讨其彩色超声诊断中的各段静脉内径值、诊断性能指标、诊断结果.结果:两组股总静脉与腘静脉内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瓣膜功能正常患者与对照组深静脉内径差异不显著(P>0.05),但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大小隐静脉内径较对照组增宽,反流时间超出1.0s.彩色超声假阴性、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与准确性分别为5%、92.5%、75%、87.5%、87.5%,明显优于常规外科检查(P<0.05).结论:彩色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诊断率很高,超声表现特征较为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刘宏科;侯安朝;贾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66例肋骨骨折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目的:观察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32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护理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66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6例患者均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66例患者康复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66例患者,且组内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切实强化患者的预后康复水平同时,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罗小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