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梅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予以CT检查诊断,研究组予以MRI检查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周渗液、胰腺局部增大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 R I与C T对急性胰腺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与CT相比,MRI诊断准确率更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主要是对三维彩超在产科诊断特别是胎儿畸形和胎盘病变中诊断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主要通过三维彩超进行胎儿畸形等方面诊断分析,通过图像存储后三维重建,以住院案例进行实例分析,将诊断结果与产后结果比较.结果:实施三维彩超诊断,形象直观、准确率高,可进行切面和方位随意显示,能提供准确的胎儿畸形信息.特别是在胎儿内脏、面部、肢体畸形以及脐带绕颈等问题诊断上,具备较强的优势.结论:三维彩超在胎儿畸形等产科诊断中应用准确性高,实用价值较强.
作者:杨凤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螺旋C 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早期肺癌检查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他们的螺旋CT、胸部X射线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并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应用价值分析.比较在早期肺癌诊断中螺旋CT、胸部X射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结果:螺旋C T检查的敏感度为94.20%(65/69),特异性65.52%(19/29),均高于胸部X射线检查敏感,79.71%(55/69),特异性48.28%(14/29),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螺旋CT检查结果肺癌百分比、良性病变百分比97.96%,20.41%与病理检查结果肺癌百分比与良性病变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 T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其有利于提升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为治疗早期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朱洪伟;何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共66例,随机分为高频彩超组及C T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超及C T的淋巴结结核的检测阳性率及不同类型的结核的图像表现.结果:高频彩超组的检测阳性率为90.91%,而CT的检测阳性率为87.88%,二者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结核,其超声的图像表现不同.结论:高频彩超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准确性与CT相差不大,可应用于临床筛检,同时根据不同的超声图像分辨出结核的类型,并指示临床给出对应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接受沙参麦冬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慢阻肺患者137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平喘、解痉、抗感染等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沙参麦冬汤治疗,对比2组慢阻肺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其6MW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接受沙参麦冬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可促进其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彭琪;李金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应用超声技术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血管耦联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对比分析其心脏-血管耦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e/a、E/e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同时E a、E d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技术可监测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血管耦联情况,便于及时反映患者病情状态,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施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随迁老人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剖析影响要素,讨论团体心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老年抑郁量表(G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潍坊市仓南社区312名随迁老人进行调查;通过数据分析,讨论焦虑抑郁的影响要素;将轻度焦虑、轻度抑郁的随迁老人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集体心理教育,干预组进行集体心理教育和团体心理干预,干预8周.对干预前后SAS及G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符合标准随迁老人302名,其中轻度焦虑56名,轻度抑郁46名;主要影响要素为家庭角色转变、生活习惯改变、子女忽视、人际交往匮乏、家庭关系满意度、医疗保障、性别及生活来源;轻度焦虑、抑郁随迁老人干预后干预组SAS及GDS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迁老人焦虑抑郁发生率较常模增高,团体心理干预能明显减少随迁老人焦虑抑郁.
作者:于晓娜;刘春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手术室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随机选取3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手术室应用全程人文关怀,随机选取3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评分≤2.5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人文关怀,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与消渴康颗粒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以随机分配法平均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进行治疗.对治疗期间FPG(空腹血糖)和2hPG(餐后2h血糖)与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及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等四项指标,临床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等相关情况予以检测与记录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虽发生不良反应,但症状在停药后均消失.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73.3%,实验组为9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与消渴康颗粒联合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作者:王炼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将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归为实验组,选择同期35例颈动脉强回声斑块归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总结其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中脂质型11例(22.00%),纤维型16例(32.00%),钙化型17例(34.00%),溃疡型5例(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例(5.71%)、1例(2.86%)、1例(2.86%)、1例(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软板块患者23例(46.00%),硬斑块16例(32.00%),混合斑块11例(22.00%),软斑块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均明显低于硬斑块组、混合板块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确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乳腺癌诊断之中医学影像的应用价值,分析医学影像在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望能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1月15日—2017年11月2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例)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对40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其和临床手术结果、病理展开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之中,27例患者被诊断为乳腺导管癌,乳腺小叶癌患者共6例,有3例患者被诊断为隐匿性癌,炎性乳腺癌和乳头状癌均为2例.其中11例患者出现胸肌转移,13例患者为腋窝淋巴结转移(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在40例宫颈肿瘤之中,统共观察到93个病灶,其中大的病灶为5.5c m×3.8c m×3.7c m,小直径为0.9c m.单发性乳腺癌患者共9例,31例患者为多发性乳腺癌,在多发性乳腺癌之中4例患者在诊断之中发现大病灶周边会环绕着不同直径的小病灶.结论:乳腺癌诊断之中MRI进行诊断,通过分析患者影像,可及早进行明确的诊断,患者可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田露;马立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析乳腺超声应用于妇女健康体检中的意义,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8月31日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女性300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乳腺超声检查.观察超声对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3000名女性乳腺超声检出乳腺疾病950例,检出率为33.33%,病理学证实乳腺疾病1070例,检出率为35.67%,统计学分析后,两种检查方法乳腺疾病总检出率和疾病类型检出情况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乳腺超声应用于妇女健康体检中,可为临床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任维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均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神经的连续性,神经鞘膜的完整性、神经内部回声性质、病灶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与周围肌腱和组织的关系,将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25例创伤性损伤病变,15例肿瘤性损伤病变(11例良性神经鞘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周围神经损伤部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占:40.00%、40.00%和22.50%;神经锐性神经病变者超声下表神经断裂,断裂部位神经未能连接,中断部位超声下表示神经局部增粗,低回声,边界相对清晰,内部结构紊乱.对于神经钝性损伤者高频超声下损伤部位神经明显增粗,神经外模糊或不清;对于卡压性损伤高频超声下表现为神经内部低回声,卡压部位神经明显增粗,外膜回声得到明显的增强;结论:高频超声用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颜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在我院儿童呼吸内科收治的患儿108例展开调查,同时基于随机数表进行分组,两组均包含54例患儿.其中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方法,而基于以上基础,研究组则配合PDCA循环管理,后统计各组患儿护理质量事件问题发生概率,并且统计各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计算护理治疗满意率,且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质量问题发生概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比护理满意率方面,研究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一般护理干预而言,P D C A循环管理对于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提升具有显著的影响力,特别是可以有效降低护理质量问题发生概率,保证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马尹梅;李红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联合使用丝裂霉素(低浓度)、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低浓度)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24h平均眼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36.6%,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3%、16.6%,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低浓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眼压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外伤摄影中计算机X射线摄影技术(CR)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并分析其漏诊原因.方法:对医院2014年8月—2016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300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C R诊断,且有明确的治疗结果,评估CR在急诊外伤摄影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发生漏诊的原因.结果:在本组受试者中,胸部骨折、脊柱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鼻骨骨折、肺挫裂伤者分别有148例、78例、96例、56例、41例、19例,经C R检查显示分别有146例、74例、96例、52例、41例、18例胸部骨折、脊柱骨折、四肢骨折、盆骨骨折、鼻骨骨折、肺挫裂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65%(146/148)、94.87%(74/78)、100.00%(96/96)、92.86%(52/56)、100.00%(41/41)、94.74%(18/19);胸部骨折、脊柱骨折、盆骨骨折、肺挫裂伤的漏诊率分别为1.35%、5.13%、7.14%和5.26%.结论:在急诊外伤摄影中CR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对各个部位骨折和脏器损伤情况进行准确诊断,但是仍存在漏诊的情况,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解决对策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也才能确保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丰富的治疗信息.
作者:王志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方医院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99例,患者经阴道超声和腹部B超初步确诊.并经临床症状判断以及在手术治疗时进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病理诊断.比较99例阴道超声、腹部B超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94例,诊断符合率94.95%,采用腹部B超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准确率为82例,准确率为82.8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针对3c m的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显著优势,能为临床医治子宫粘膜下肌瘤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佐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TI-RADS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采取超声TI-RADS诊断.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TI-RADS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结果:本组研究入选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超声T I-R A D S诊断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达到了77.78%、100.00%、96.00%.结论:采用超声T I-R A D S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着较高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断诊疗方案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唐为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的鉴别诊断比较,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和病理学确诊检查,观察和比较核磁共振在肝硬化再生结节和小肝癌中诊断特点.结果:31例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发现,31例患者中有14例小肝癌患者,17例患者为肝硬化再生结节,其二者核磁共振的特点为,小肝癌患者造影剂峰值时间和肝脏动脉灌注指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肝硬化再生结节检查效果显著,诊断率高,能够有效地鉴别小肝癌,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治疗的措施的把控,提高患者治愈空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祥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培阳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影像学特点,进而改善对该病诊断水准.方法:收治经检查确认为NTM肺病的患者48例,肺结核患者60例,并搜集其影像学资料,进而对比分析其病变部位和影像学特点.结果:肺结核病在中叶、舌段的检出率明显低于NTM肺病(P<0.05);而NTM肺病组支气管变大,嵌塞检出率明显比肺结核组高出很多(P<0.05);肺结核组小叶腺泡结节、中心性结节检出率比N T M肺病组高(P<0.05).结论:N T M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色,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姜浩芝;林吉征;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