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目的:研究在诊断鉴别孤立性肺结节中应用320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灌注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实验研究资料选为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纳入的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依据疾病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为恶性结节患者(n=30)、B组为活动性炎症患者(n=10)、C组为良性肿瘤患者(n=10)、D组为慢性炎性结节患者(n=12),均实行320排螺旋CT低剂量容积灌注,比较四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TPF(结节总灌注量)、PF(肺动脉灌注值)、BF(支气管动脉灌注值)、P P I(肺动脉灌注指数).结果:数据显示,A组的恶性结节患者B F对比B组、C组、D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A组的恶性结节患者T P F对比D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A组的恶性结节患者PPI对比B组、C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B组活动性炎症患者PF、PPI对比A组、C组、D组,统计学具有显著对比差异(P<0.05).结论:将320排螺旋C T低剂量容积灌注应用于诊断鉴别孤立性肺结节中效果显著,可提升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潘家琦;李强;马献武;张长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研究地佐辛和酒石酸布托啡诺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1月入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需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62例)和布托啡诺组(57例).地佐辛组患者先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进行镇痛诱导,然后予以地佐辛0.01~0.04mg/(kg·h)维持,布托啡诺组患者先缓慢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10μg/kg诱导,然后予以酒石酸布托啡诺10~30μg/(kg·h)维持,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维持镇静.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6、12和24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记录达到理想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记录镇痛镇静期间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用药期间所有患者的M A P、H R及O I均较用药前明显好转(均P<0.05).与布托啡诺组相比,地佐辛组患者达到理想镇静的时间及停药后苏醒的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同时机械通气时间和I C U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均P<0.05).地佐辛组患者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布托啡诺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谵妄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协同作用,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的镇痛镇静治疗方式.
作者:司林杰;邓义军;陈兰平;戴文玲;陈建军;李欣欣;周亮亮;陈平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CT诊断分析,记录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结果显示,20例患者为肝损伤,所占比例为25.0%,37例患者为胰腺损伤,所占比例为46.25%,23例患者为脾损伤,所占比例为28.75%.80例患者中,发生3例误诊,可得C T诊断腹部创伤的准确率为96.25%.手术结果检查显示,20例患者为肝损伤,所占比例为25.0%,34例患者为胰腺损伤,所占比例为42.50%,26例患者为脾损伤,所占比例为32.50%.结论:腹部创伤的C T诊断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意见,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汪湘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慢阻肺患者接受沙参麦冬汤与西药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慢阻肺患者137例,根据其治疗措施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平喘、解痉、抗感染等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沙参麦冬汤治疗,对比2组慢阻肺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其6MW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接受沙参麦冬汤与西药联合治疗,可促进其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彭琪;李金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近两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首先进行多层螺旋C T检查,然后进行腹部X线检查,终通过手术验证肠梗阻情况作为对比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和腹部X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并分析病因.结果:从诊断率情况来看,多层螺旋C T检查诊断出肠梗阻患者94例,诊断符合率为94%,而腹部X线诊断出肠梗阻患者72例,诊断符合率为72%,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远远高出腹部X线诊断符合率,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病因分析上来看,多层螺旋C T相比较腹部X线,能分析出肠梗阻肠粘连、炎症等病因,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梗阻疾病的治疗诊断中,多层螺旋CT相比较腹部X线而言,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并且能够更清楚的分析出肠梗阻的病因.
作者:左明飞;温丽娟;闫文俯;蔡庆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收治的9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的治疗经验,并例举典型病例说明.结果:98例绝大部分只需1次治疗,多治疗3次.其中78例显效占88%;有效7例占8%;无效13例占14%.1年后随访有5例复发,经同法治疗后痊愈.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可恢复肌肉的动态平衡,使其发挥良好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力学平衡作用.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诊时初筛胸痛患者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急诊科分诊中采用心电图筛查前后被分到普通病室的胸痛患者中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急诊科分诊时应用心电图筛查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中分到普通诊室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通过对胸痛患者采取心电图筛查,能减少胸痛患者的分诊失误率,提高胸痛患者的早期抢救率,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李克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将各自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7.06%分别显著高于腹部超声70.59%的准确率以及阴道超声76.47%的准确率(P<0.05);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阴道超声以及腹部超声(P<0.05).结论: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准确率更高,能够为医师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及时判断病情,使宫外孕患者早日进入治疗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王有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扫描诊断面肌痉挛责任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2例面积痉挛患者临床诊断资料,应用超导磁共振仪,借助3D TOF MRA序列、T1_vibe_fs序列、T2_space_iso序列对患者桥小脑区域容积进行扫描,对患者面神经病变情况及同周围血管的关系进行观察,借助多平面重建(M P R)及大密度投影(M I P)进行图像重建.结果:122例面积痉挛患者M T I显示面听神经正常7例,面积神经受累115例.联合使用多模态扫描结果显示出受累区域清晰的影响.结论:针对面积痉挛患者,应用磁共振联合多模态扫描可以诊断出患者面听神经同血管接触、压迫的具体情况,同时还提高面听神经与周围细小血管显示能力,这为临床上应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积痉挛提供重要参考.
作者:刘洪芳;曾文彦;王穗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索M R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6月22日—2017年6月22日期间选取45例疑似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M R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检查的漏诊率、敏感性、诊断正确率.结果:MR对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诊断正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4.12%、94.12%、5.88%;M R对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诊断正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5.65%、95.65%、4.35%,其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时,需首先MR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洪新华;王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疾病应用宫腔镜与B超进行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与B超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宫腔镜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7.67%(84/86),高于阴道B超检查诊断准确率(83.72%),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疾病,其诊断准确率可得到大大提高,意义重大.
作者:王沛;冯爱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具体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与疼痛状况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时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承刚;殷波;韩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作为我国当前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能够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所以说必须要强化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好的发挥出医院的作用.而在当前医院的管理工作当中,药事管理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其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与缺陷,极大的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通过强化对医院药事管理的现状以及改进策略研究,能够更为全面系统的分析目前药事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发挥出医院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当中的作用.
作者:武中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腮腺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将10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50例/组.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舒适护理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腮腺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住院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腮腺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0%)、住院满意度(94.00%)均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0.05).结论:在腮腺肿瘤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有助于护患纠纷的减少,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玲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护理满意度为95.7%,优于对照组的21.7%和82.6%(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干预效果确切可靠,值得推广及运用.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予以MRI、C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取2015年11月8日—2017年7月12日我院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MRI(观察组)、CT(对照组)检查.观察两组病理分期及诊断符合情况.结果:结果可知,病理分期Ⅲ期、Ⅱ期、Ⅰ期所占比例分别为34.55%、30.91%、34.55%,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相比CT检查,MRI应用价值更高,准确性更高,利于疾病下一步治疗及预后观察.
作者:田凤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胰腺癌的螺旋CT诊断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诊断和超声诊断,将螺旋CT扫描诊断结果设为CT组,超声诊断诊断结果设为超声组,观察比较两组检测结果,通过手术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价两组检查肿瘤分期准确率、手术可切除性情况评估情况.结果:CT组检查结果肿瘤分期准确率要远高于超声组(P<0.05);CT组检查结果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均要高于超声组(P<0.05).结论:胰腺癌的螺旋C T诊断价值较高,肿瘤分期准确率较高,其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能有效判断手术可切除性,为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何刚;朱洪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将320排C T全肝灌注成像检查应用在肝硬化患者的微循环改变情况评价中,分析和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9月本院所诊断分析的3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实验组资料,将同时期本院所诊断分析的30例非肝硬化患者纳入参照组资料,320排C T全肝灌注成像均实行于两组患者,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门静脉灌注量数值、肝动脉灌注量数值、肝灌注指数、总肝灌注量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门静脉灌注量数值(66.0±4.5m l·100g-1·min-1)、总肝灌注量数值(13.0±7.2ml·100g-1·min-1)比对参照组患者对应数值(87.2±6.0ml·100g-1·m i n-1)、(18.5±3.0m l·100g-1·m i n-1)更低,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间参比和分析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肝动脉灌注量数值(37.3±5.0ml·100g-1·min-1)、肝灌注指数(0.4±0.2)比对参照组患者对应数值(29.0±4.1ml·100g-1·min-1)、(0.2±0.1)更高,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间参比和分析意义.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微循环改变情况评价中使用320排CT全肝灌注成像检查方法展示更优效果.
作者:李强;潘家琦;马献武;张长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检查的高血压性心脏病40例患者、糖尿病性心脏病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另选则同期行健康体检的40名人员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三组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糖尿病组LVEDD、LVESD、IVST、LVPWT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LVEF和EF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糖尿病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Tei指数高于高血压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心脏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性能均出现消退,但糖尿病性心脏病造成的心肌性能收缩比高血压性心脏病更为严重,采用超声心动图能有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和糖尿病性心脏病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毕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不同阑尾炎手术方案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传统的阑尾炎手术,为对照组,一组采用微创小切口阑尾手术,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96.67%(29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为76.67%(23例),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例),住院时间为(6.7±0.4)d,对照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6例),住院时间为(9.5±1.2)d,两组患者各项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相比,微创小切口阑尾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更易控制,因而优良率更高,可在阑尾炎的治疗中优先推荐使用.
作者:张梅翔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