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陈萍

关键词:小针刀, 腕管综合征,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收治的9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的治疗经验,并例举典型病例说明.结果:98例绝大部分只需1次治疗,多治疗3次.其中78例显效占88%;有效7例占8%;无效13例占14%.1年后随访有5例复发,经同法治疗后痊愈.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可恢复肌肉的动态平衡,使其发挥良好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力学平衡作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应用64排螺旋C 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狭窄诊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施以64排螺旋C 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64排螺旋C 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要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统计学分析差异后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 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都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能力更好.

    作者:冯谢平;陆仕业;罗燕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某医疗机构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了超生仪器检测诊断.结果:在本次的检测中,130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但存性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6例.本次检测的准确率为98.46%,误诊率1.54%.误诊的患者2例,其中1例患者误诊为盆腔炎患者,1例误诊为乙状结肠性癌侵犯.结论:超生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度,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辉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甲状腺微小癌的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研究

    目的:针对甲状腺微小癌,对其二维超声表现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8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共115个结节),并从该时期入院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作为对照组(共90个结节).通过Philips与GE系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应用,对两组患者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与比较.结果:两组在回声、钙化以及纵横比和血流丰富情况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淋巴结肿大情况上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Ⅰ型、Ⅱ型比例上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在Ⅲ型比例上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二维超声声像图上多表现出实性低回声、在形态上不规则、在纵横比上大于或等于1、在内部多为微小钙化以及边缘模糊及周边小毛刺,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方面表现为结节较大者血供较丰富、而结节较小者血流不丰富的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红娟;钟磊;王平;王宝月;边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诊科护士分诊时初筛胸痛患者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诊时初筛胸痛患者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急诊科分诊中采用心电图筛查前后被分到普通病室的胸痛患者中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急诊科分诊时应用心电图筛查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中分到普通诊室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过程中通过对胸痛患者采取心电图筛查,能减少胸痛患者的分诊失误率,提高胸痛患者的早期抢救率,适于广泛推广.

    作者:李克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 T诊断临床分析.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治疗不典型肺结核患者51例纳入本次研究,对患者X线及CT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1例患者中,肺炎实变型15例,占29.41%.有12例为肺部肿块结节型,占23.53%.有13例患者表现为栗性病变型,占25.49%.11例患者表现为肺门及淋巴结增大,占21.56%.但由于一些患者初次诊断影像并不十分清晰,因此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判断,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强化扫描才能对其确诊.结论:对不典型肺结核行CT诊断时,由于影像较为复杂,很容易出现错误判断的情况,导致误诊.有时需要对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体检查才能去确诊,方便患者进一步接受治疗.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彩超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行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疑似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回顾一般临床资料后,所有患者均行彩超诊断,以DSA技术诊断结果为准,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对比彩超和DSA的诊断情况、检出率,两种种技术的检出率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可采用彩超检查,诊断价值较好,适合推广.

    作者:霍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观察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3例,均给予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创面均Ⅰ期愈合,愈合率100.0%;愈合时间(4.6±0.8)个月;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3.0%;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良共30例,优良率90.9%.结论:单纯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应用后外侧倒L形入路3.5mm 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时,有利于使患者部位尽早康复,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友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比MRI(3.0T)、螺旋CT(16层)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在进展期胃癌术前T分期中,应用MRI(3.0T)、螺旋C T(16层)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10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手术实施前均对患者实施MRI(3.0T)、螺旋CT(16层)检查;完成检查后对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并对全部患者进行实验室病理学分析,统计MRI和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螺旋CT可不同程度观察到患者的病灶情况,终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72.0%,M R I诊断准确率为79.0%,M R I的准确率略高,但组间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结论:M R I对于进展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略高于螺旋CT,因此临床可酌情选择应用.

    作者:王兴林;陈华平;张福洲;李兵;杨汉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影像特征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判别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影像特征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141例乳腺肿块患者展开本次研究;对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观察超声检查的特征、形态回声等情况,并分析超声检查的结果和患者肿块的良恶性.结果:本次入选的141例患者共计检出40例恶性肿块、100例良性肿块,1例漏诊,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9.29%.超声可见患者钙化、血流、肿块回声、形态等情况.结论:超声影像特征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判别准确率高达99.29%,因此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张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预测稽留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在预测稽留流产术后宫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行稽留流产术的8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两组患者均行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分析宫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1人出现盆腔感染问题,感染率为2.38%,对照组有6人出现盆腔感染,感染率为14.29%,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稽留流产术患者经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预测术后宫腔粘连情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方道昶;李文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T应用于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1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C T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C T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相关特点,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筛选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C T在诊断恶性淋巴瘤上其特异性为45.45%,敏感性为62.50%;51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C T检查发现,淋巴结肿大者41例,占80.39%;肿大的淋巴结的特点为,呈普遍均匀强化的有31例、占60.78%,普遍均匀强化伴小灶性坏死有17例、占37.25%,淋巴结肿大呈融合状9例、占17.65%;淋巴结肿大但不融合者43例、占84.31%.结论:C T在常规的恶性淋巴瘤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价格合适,应用较为普遍,适合临床更好的推广.

    作者:郭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CT诊断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CT诊断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对我市2016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共369例,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随机应用D R组和C T组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两组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人数和比例.结果:临床病理学结果显示,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人数156例,C T三维重建组筛查出患者151例,占96.79%,其中结节人数137例,占90.72%,包块型人数14例,占9.27%;传统DR胸片筛查出患者124例,占79.49%,其中结节人数114例,占91.94%,包块型数10例,占8.06%.C T表现为粟粒性病变缺乏临床症状、肺炎实变型、磨玻璃密度阴影、气管支气管结核、结节或肿块、纵隔淋巴结结核等表现为主.结论:CT诊断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确切,能较为完善的鉴别出结节或包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的具体人数,具有较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并对病灶内部供血状况、病灶周围组织供血状况的检查结果明确,其影像表现的典型特征,对临床诊疗提供了可行性借鉴.

    作者:谢翠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并归纳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具体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与疼痛状况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时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承刚;殷波;韩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地佐辛与布托啡诺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地佐辛和酒石酸布托啡诺分别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1月入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ICU需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119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62例)和布托啡诺组(57例).地佐辛组患者先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进行镇痛诱导,然后予以地佐辛0.01~0.04mg/(kg·h)维持,布托啡诺组患者先缓慢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10μg/kg诱导,然后予以酒石酸布托啡诺10~30μg/(kg·h)维持,同时两组患者均给予右美托咪定0.2~0.7μg/(kg·h)维持镇静.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6、12和24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评分和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记录达到理想镇静所需的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记录镇痛镇静期间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谵妄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用药期间所有患者的M A P、H R及O I均较用药前明显好转(均P<0.05).与布托啡诺组相比,地佐辛组患者达到理想镇静的时间及停药后苏醒的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同时机械通气时间和I C U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均P<0.05).地佐辛组患者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布托啡诺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和谵妄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具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协同作用,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安全有效的镇痛镇静治疗方式.

    作者:司林杰;邓义军;陈兰平;戴文玲;陈建军;李欣欣;周亮亮;陈平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 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f G G O者临床资料,现按照患者终疾病性质,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以及对照组25例,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中,以斑片样为主要轮廓类型、病灶边缘全部模糊,对照组直径多集中在1.0~2.9cm之间,胸膜无明显改变者较多,其次为胸膜增厚,无胸膜凹陷者.而观察组为源性和分叶型,病灶边缘以光整为多,其次为毛刺样和毛糙样,观察组病灶直径多集中在3.0c m以上,以胸膜凹陷为主要改变,其次为胸膜增厚,对照组一般为I型密度,观察组为II型密度,III型其次.观察组存在支气管充气征,经比较分析证实,P<0.05.经相关性分析证实,fGGO多层螺旋CT征象和病灶性质为正相关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中,准确度较高,有助于判定结节性质,提升诊断精准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秀平;耿园园;冯长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MR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M R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价值性.方法:在2015年6月22日—2017年6月22日期间选取45例疑似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M R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检查的漏诊率、敏感性、诊断正确率.结果:MR对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诊断正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4.12%、94.12%、5.88%;M R对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诊断正确率、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95.65%、95.65%、4.35%,其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诊断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时,需首先MR检查,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作者:洪新华;王玉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笔者收治的9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的治疗经验,并例举典型病例说明.结果:98例绝大部分只需1次治疗,多治疗3次.其中78例显效占88%;有效7例占8%;无效13例占14%.1年后随访有5例复发,经同法治疗后痊愈.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可恢复肌肉的动态平衡,使其发挥良好的功能状态,从而达到力学平衡作用.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1月入院治疗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进行封堵术治疗,手术后3d、3个月及术后1年再次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在食道超声心动图下顺利完成封堵手术,手术后未出现与封堵器相关的并发症.患者手术后心电图监测均未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患者各心腔大小正常,封堵器位置正常、牢固,未见残余分流,未见瓣膜异常活动.手术后3d、3个月及术后1年再次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患者恢复良好,未见并发症.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封堵术中效果理想,能指导临床治疗,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取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均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神经的连续性,神经鞘膜的完整性、神经内部回声性质、病灶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与周围肌腱和组织的关系,将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25例创伤性损伤病变,15例肿瘤性损伤病变(11例良性神经鞘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神经纤维瘤).周围神经损伤部位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分别占:40.00%、40.00%和22.50%;神经锐性神经病变者超声下表神经断裂,断裂部位神经未能连接,中断部位超声下表示神经局部增粗,低回声,边界相对清晰,内部结构紊乱.对于神经钝性损伤者高频超声下损伤部位神经明显增粗,神经外模糊或不清;对于卡压性损伤高频超声下表现为神经内部低回声,卡压部位神经明显增粗,外膜回声得到明显的增强;结论:高频超声用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颜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将各自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7.06%分别显著高于腹部超声70.59%的准确率以及阴道超声76.47%的准确率(P<0.05);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胎心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阴道超声以及腹部超声(P<0.05).结论: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宫外孕准确率更高,能够为医师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及时判断病情,使宫外孕患者早日进入治疗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王有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