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行胃肠镜检查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共100例,现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5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低于观察组,且拔管和苏醒时间较长,取得较低的苏醒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镜检查中,运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缩短苏醒时间,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金宏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患者的人数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通过对治疗冠心病方式进行不断研究,提高其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因此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范围越来越大,对冠心病患者来说,体内的血糖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密切关联,有相当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情况,同时在弥漫性血管病中也较多,冠心病其中的病变类型较多且繁复,在手术治疗中的风险比较高,同时对手术人员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郑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并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共66例,随机分为高频彩超组及C T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超及C T的淋巴结结核的检测阳性率及不同类型的结核的图像表现.结果:高频彩超组的检测阳性率为90.91%,而CT的检测阳性率为87.88%,二者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结核,其超声的图像表现不同.结论:高频彩超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准确性与CT相差不大,可应用于临床筛检,同时根据不同的超声图像分辨出结核的类型,并指示临床给出对应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期接受身体检查的妇女40例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确诊准确率.结果:研究组中有38例患者确证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确诊率是95.00%;研究组的P S V、E D V指标较参照组的高,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检者的血流信号弱、血流信号间质粗状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多普勒超声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正确率高,具有较高水平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焦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32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护理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66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6例患者均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66例患者康复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66例患者,且组内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可切实强化患者的预后康复水平同时,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罗小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该文综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对拟手术血管的评价、选择及定位,术后对内瘘流量、流速的测量及各种并发症的检查,综合评价内瘘功能,对不利内瘘功能的影响因素及时采取对策,以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桂冬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针对甲状腺微小癌,对其二维超声表现及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8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共115个结节),并从该时期入院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随机抽取74例作为对照组(共90个结节).通过Philips与GE系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应用,对两组患者二维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与比较.结果:两组在回声、钙化以及纵横比和血流丰富情况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淋巴结肿大情况上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Ⅰ型、Ⅱ型比例上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在Ⅲ型比例上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在二维超声声像图上多表现出实性低回声、在形态上不规则、在纵横比上大于或等于1、在内部多为微小钙化以及边缘模糊及周边小毛刺,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方面表现为结节较大者血供较丰富、而结节较小者血流不丰富的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红娟;钟磊;王平;王宝月;边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在对膀胱癌进行诊断时选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对其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的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膀胱癌的40例患者,针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查,再分别对其展开增强CT和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增强CT诊断为A组,18F-FDG PETCT显像诊断为B组,对比两组诊断结果和肿瘤淋巴转移情况.结果:B组的诊断正确率及肿瘤淋巴转移准确率均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强C T及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在膀胱癌患者的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但18F-FDG PETCT显像诊断对于肿瘤病灶转移情况的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徐迟峰;段钰;周海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螺旋C 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早期肺癌检查的9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他们的螺旋CT、胸部X射线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并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进行应用价值分析.比较在早期肺癌诊断中螺旋CT、胸部X射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结果:螺旋C T检查的敏感度为94.20%(65/69),特异性65.52%(19/29),均高于胸部X射线检查敏感,79.71%(55/69),特异性48.28%(14/29),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螺旋CT检查结果肺癌百分比、良性病变百分比97.96%,20.41%与病理检查结果肺癌百分比与良性病变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 T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其有利于提升早期肺癌的检出率,为治疗早期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朱洪伟;何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MRI)和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予以CT检查诊断,研究组予以MRI检查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周渗液、胰腺局部增大诊断准确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均低于研究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 R I与C T对急性胰腺炎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与CT相比,MRI诊断准确率更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旨在探究MRI在肺癌伴脑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怀疑肺癌伴脑转移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适用磁共振及增强磁共振进行辅助判断,并与后期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应比较,从而分析MRI在肺癌伴脑转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结果得出,36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肺癌伴脑转移,并且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11例患者为单发性转移病灶,25例为多发性转移病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共检出57个转移病灶,加强磁共振显示其病灶内壁粗糙、壁厚不均20例转移病灶直径在1~3c m之间,16例转移病灶直径大于3c m,并呈现不同程度的水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干预检查肺癌伴脑转移的转段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提高疾病的诊出效率,而且通过增强MRI更详细的反应转移灶的部位、数目及形状变化,充分把握病情,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李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 T后重建技术对气管及支气管肿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10月收治的10例气管及支气管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气管及支气管肿瘤,并在术前进行了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图像利用重建技术处理,分别获得VR、MPVR和CTVE图像.对比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肿瘤形态方面,原始CT图像、VR图像、MPVR图像与CTVE图像的符合率分别为70.0%,80.0%,100%与100%;管壁长轴累及方面符合率分别为80.0%,100%,100%与100%;管腔狭窄程度方面符合率分别为80.0%,100%,100%与100%.结论:多层螺旋C T后重建技术对气管及支气管肿瘤诊断准确率高,可为手术方案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乳腺癌诊断之中医学影像的应用价值,分析医学影像在乳腺癌的诊断效果,望能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1月15日—2017年11月20日在我院进行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例)纳入本次研究,回顾性对40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其和临床手术结果、病理展开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之中,27例患者被诊断为乳腺导管癌,乳腺小叶癌患者共6例,有3例患者被诊断为隐匿性癌,炎性乳腺癌和乳头状癌均为2例.其中11例患者出现胸肌转移,13例患者为腋窝淋巴结转移(8例为单发,5例为多发).在40例宫颈肿瘤之中,统共观察到93个病灶,其中大的病灶为5.5c m×3.8c m×3.7c m,小直径为0.9c m.单发性乳腺癌患者共9例,31例患者为多发性乳腺癌,在多发性乳腺癌之中4例患者在诊断之中发现大病灶周边会环绕着不同直径的小病灶.结论:乳腺癌诊断之中MRI进行诊断,通过分析患者影像,可及早进行明确的诊断,患者可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田露;马立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降低献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2处不同采血点的1000例无偿献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宣教)和观察组(强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献血反应情况并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4%,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降低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反应,且效果显著,因此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戈冬燕;陆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青海40例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常见融合基因的检出情况,为儿童B-ALL诊疗提供临床治疗危险度评估资料.方法:选择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2014-2017年住院的B-ALL患儿共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急性白血病常见43种融合基因检测.用SPSS20.0统计阳性率.结果:40例儿童ALL中,13例检测出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32.4%,其中TEL/AML1阳性4例,检出MLL/ENL1例、ETV6/RUNX1、TCF3/PBX1融合基因各1例.结论:青海40例B-ALL患儿常见融合基因为TEL/AML1、E2A/PBXI和BCR/ABL,其中TEL/AML1、E2A/PBXI融合基因检出率较高.
作者:曹海霞;王辛;马兰;文元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应用64排螺旋C 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3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狭窄诊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0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施以64排螺旋C 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情况.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64排螺旋C 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均要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统计学分析差异后发现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 T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都具有较好的检出率,但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能力更好.
作者:冯谢平;陆仕业;罗燕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 T用于早期肺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0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 T扫描检查,将C 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在多层螺旋C T扫描下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率.结果:90例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 T检查确诊为早期肺癌的共85例,准确率为94.44%,将多层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与病理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例参与检查的患者中,41例患者为周围型肺癌,确诊40例,诊断准确率为97.56%;49例患者为中央型肺癌,确诊39例,诊断准确率为79.59%.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 T在诊断周围型肺癌准确率显著高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层螺旋C T检查下,患者肺部的病变情况可清晰显示,具有较高分辨率,对早期肺癌患者的筛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韦智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神经胶质细胞瘤与脑出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单纯脑出血患者和30例神经胶质细胞瘤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30例单纯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将30例神经胶质细胞瘤卒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的1d内进行颅内C T检查.结果:实验组CBF、CBV、MTT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T值与对照组患者CT值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病灶周围水肿症状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占位明显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有效诊断出神经胶质细胞肿瘤出血的定位,还能提示肿瘤的出血量、血肿状况,为鉴别神经胶质细胞瘤与脑出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肿瘤的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胎儿先心病筛查中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000例产妇进行研究,均接受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000例产妇接受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检查检出15例先心病胎儿,经产后随访确诊为先心病的胎儿有14例,两者符合率为93.33%.结论:在胎儿先心病筛查中应用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检查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杭小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超声声像图分析,提高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尤其对于<10mm的微小病灶进一步明确诊断.方法:应用Mindray DC-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取截石位,经阴道对子宫纵横切面连续扫查,并对病灶加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结果:诊断符合率93.3%,误诊率6.7%,多误诊为宫颈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结论: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过程中易与子宫内膜息肉、宫颈肌瘤、内膜局部增生等混淆,检查过程中结合彩色多普勒分析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史会琴;黄帝;钱晴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