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萍
目的:总结并归纳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治疗,具体比较两组踝关节功能与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与疼痛状况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时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手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承刚;殷波;韩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术前行CT检查对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预测意义.方法:将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小肝癌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前均实行C T检查,观察对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预测的意义.结果:病理组织学微血管侵犯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为肿瘤边缘不光滑因子.边缘不光滑肿瘤敏感性为65.5%[95%可信区间C I50.3~78.4%,83.8%(95%C I69.1%~93.8%)],特异性为83.2%(95%C I69.8%~91.8%),阳性预测率为69.2(95%C I60.6%~82.7%).结论:小肝癌患者手术前实行C T检查,可明确肿瘤边缘不光滑为微血管侵犯的高危影响因子.
作者:丁士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将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归为实验组,选择同期35例颈动脉强回声斑块归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总结其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中脂质型11例(22.00%),纤维型16例(32.00%),钙化型17例(34.00%),溃疡型5例(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例(5.71%)、1例(2.86%)、1例(2.86%)、1例(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内,软板块患者23例(46.00%),硬斑块16例(32.00%),混合斑块11例(22.00%),软斑块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平均渡越时间均明显低于硬斑块组、混合板块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确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 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f G G O者临床资料,现按照患者终疾病性质,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以及对照组25例,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中,以斑片样为主要轮廓类型、病灶边缘全部模糊,对照组直径多集中在1.0~2.9cm之间,胸膜无明显改变者较多,其次为胸膜增厚,无胸膜凹陷者.而观察组为源性和分叶型,病灶边缘以光整为多,其次为毛刺样和毛糙样,观察组病灶直径多集中在3.0c m以上,以胸膜凹陷为主要改变,其次为胸膜增厚,对照组一般为I型密度,观察组为II型密度,III型其次.观察组存在支气管充气征,经比较分析证实,P<0.05.经相关性分析证实,fGGO多层螺旋CT征象和病灶性质为正相关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中,准确度较高,有助于判定结节性质,提升诊断精准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秀平;耿园园;冯长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行彩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疑似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回顾一般临床资料后,所有患者均行彩超诊断,以DSA技术诊断结果为准,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对比彩超和DSA的诊断情况、检出率,两种种技术的检出率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可采用彩超检查,诊断价值较好,适合推广.
作者:霍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将320排C T全肝灌注成像检查应用在肝硬化患者的微循环改变情况评价中,分析和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9月本院所诊断分析的30例肝硬化患者纳入实验组资料,将同时期本院所诊断分析的30例非肝硬化患者纳入参照组资料,320排C T全肝灌注成像均实行于两组患者,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的门静脉灌注量数值、肝动脉灌注量数值、肝灌注指数、总肝灌注量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门静脉灌注量数值(66.0±4.5m l·100g-1·min-1)、总肝灌注量数值(13.0±7.2ml·100g-1·min-1)比对参照组患者对应数值(87.2±6.0ml·100g-1·m i n-1)、(18.5±3.0m l·100g-1·m i n-1)更低,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间参比和分析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肝动脉灌注量数值(37.3±5.0ml·100g-1·min-1)、肝灌注指数(0.4±0.2)比对参照组患者对应数值(29.0±4.1ml·100g-1·min-1)、(0.2±0.1)更高,P<0.05,呈现统计学数据间参比和分析意义.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微循环改变情况评价中使用320排CT全肝灌注成像检查方法展示更优效果.
作者:李强;潘家琦;马献武;张长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4月我方医院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99例,患者经阴道超声和腹部B超初步确诊.并经临床症状判断以及在手术治疗时进行剖腹探查或腹腔镜病理诊断.比较99例阴道超声、腹部B超以及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94例,诊断符合率94.95%,采用腹部B超诊断子宫粘膜下肌瘤准确率为82例,准确率为82.8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针对3c m的子宫粘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显著优势,能为临床医治子宫粘膜下肌瘤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佐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手术室应用常规护理模式,随机选取3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手术室应用全程人文关怀,随机选取30例在我院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全程人文关怀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评分≤2.5的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有差异,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人文关怀,应用效果显著,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主要是对三维彩超在产科诊断特别是胎儿畸形和胎盘病变中诊断应用进行探讨.方法:主要通过三维彩超进行胎儿畸形等方面诊断分析,通过图像存储后三维重建,以住院案例进行实例分析,将诊断结果与产后结果比较.结果:实施三维彩超诊断,形象直观、准确率高,可进行切面和方位随意显示,能提供准确的胎儿畸形信息.特别是在胎儿内脏、面部、肢体畸形以及脐带绕颈等问题诊断上,具备较强的优势.结论:三维彩超在胎儿畸形等产科诊断中应用准确性高,实用价值较强.
作者:杨凤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联合使用丝裂霉素(低浓度)、小梁切除术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低浓度)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24h平均眼压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36.6%,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3%、16.6%,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低浓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眼压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临床以及影像特点.方法:对自2011年10月—2016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初次治疗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随机选择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双侧先后或者同时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22例患者单侧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2例患者接受抗水肿联合激素治疗,其余24例患者没有接受特殊治疗.全部26例患者中,1例T1患者,其他均为T3、T4患者,随访结果显示5例为2型患者.23例患者存在明确的影像学变化结果,经定期影像检查发现3例患者病灶持续发展,患者原病灶为T4,其余20例病情稳定或者有所缓解,其中,2例患者随访影像表现变化不明显,18例患者影像随访显示患者病情明显缓解.结论:相较于常规放疗,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患者较早出现颞叶损伤,但是没有典型临床症状,而且影像表现程度较为轻微且存在自愈倾向,鼻咽癌调强放疗能够对患者颞叶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宋毅;姜桂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颈位主动脉弓诊断中超声心动图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2017年9月2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主动脉弓及胸降主动脉重建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颈位主动脉弓患者,110例患者均在术前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6.94%,误诊3例,两者之间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应用在颈位主动脉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万静;余小琴;张利;吕娟;王英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对创伤性湿肺行以胸部X线和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创伤性湿肺患者,所选患者均分别接受胸部X线和螺旋C T检查,对胸部X线影像学资料、螺旋C 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经过胸部X线和螺旋CT检查发现,两种检查方式在液气胸检出率、片状密影检出率、斑点及斑点影检出率、局部肺野呈毛玻璃样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胸部X线检查的类圆形密影检出率、跨叶跨段分布检出率、肋骨骨折检出率均高于螺旋C T(P<0.05),螺旋C T检查伤侧肺纹理增粗模糊检出率高于胸部X线(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湿肺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以作为首选筛查方式.螺旋CT在病变性质、部位、程度等方面的诊断优于胸部X线,临床中应以患者病情需要为依据对检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使诊断符合率提升,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韦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与羊水穿刺结果情况,以此来观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重要性,提高优生率.方法:随机选取孕期在14~21周的高龄孕妇3220例,采集孕妇的3m l的静脉血,随后采取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孕妇进行筛查,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筛查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于产妇的切割值1/380以下者进行羊水穿刺检查,进行核型研究与分析.结果:在这3220高龄孕妇筛查中,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有99例,占3.1%,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患者进行羊水穿刺的有86例,占86.9%,其中检测出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有3例,占3.5%,不正常的孕妇均经过脐带血穿刺检查发现,没有一例孕妇误诊,所有的孕妇均采取终止妊娠处理.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患者未进行羊水穿刺的有13例,占13.1%,随后对这13例患者进行随访,有1例患者的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占7.7%,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阴性的3121例患者中,随访2998例,占96.1%,有1例患者的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占0.03%,未进行随访123例,占3.9%.结论:对于唐氏综合征筛查呈阳性高龄患者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可以有效地降低胎儿缺陷率,提高优生优育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盛日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胎儿先心病筛查中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000例产妇进行研究,均接受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000例产妇接受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检查检出15例先心病胎儿,经产后随访确诊为先心病的胎儿有14例,两者符合率为93.33%.结论:在胎儿先心病筛查中应用超声心脏五腔心切面检查准确性高,操作简单,价值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杭小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腹横肌平面在超声引导下的阻滞镇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40例腹沟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时间点来划分,分为两组,A组为在麻醉之前,行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为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然后观察之后4、6、8、12、24、48小时的镇痛效果.结果:A组14例患者在行腹横肌平面阻滞之后与另一侧对比,被阻滞的一侧患者痛觉明显降低,这种感觉会持续8h,B组26例患者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后V A 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不超过1分,而且患者在8h、12h、24h这三个时间段运动时的V A S的评分明显比静息状态高出许多(P<0.05).结论:行腹沟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两种方法都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作者:茅尚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在预测稽留流产术后宫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我院行稽留流产术的84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两组患者均行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分析宫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1人出现盆腔感染问题,感染率为2.38%,对照组有6人出现盆腔感染,感染率为14.29%,组间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稽留流产术患者经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可预测术后宫腔粘连情况,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方道昶;李文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比较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在婴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诊断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和心力衰竭,52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无心力衰竭,60例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无肺炎心力衰竭,检测其BNP、LVEF、cTnI值,分析三组婴儿的BNP、LVEF、cTnI的诊断价值.结果:先心并肺炎心衰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并肺炎心衰组LVEF低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并肺炎心衰组c T n I水平高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组间对照中先心并肺炎心衰组BNP、LVEF、cTnI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NP、LVEF、cTnI在婴儿左向右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中,可作为心衰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源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关节镜与C形臂X线机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择84例2016年2月—2017年5月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关节镜与C形臂X线机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康复效果;内固定术时间、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出院时间;术后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的出现率.并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疼痛水平、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内固定术时间、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出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的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关节疼痛水平、关节功能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关节疼痛水平、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与C形臂X线机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确切,可加速手术进程和出院,促进骨折高质量愈合,减少不良事件和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继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培阳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影像学特点,进而改善对该病诊断水准.方法:收治经检查确认为NTM肺病的患者48例,肺结核患者60例,并搜集其影像学资料,进而对比分析其病变部位和影像学特点.结果:肺结核病在中叶、舌段的检出率明显低于NTM肺病(P<0.05);而NTM肺病组支气管变大,嵌塞检出率明显比肺结核组高出很多(P<0.05);肺结核组小叶腺泡结节、中心性结节检出率比N T M肺病组高(P<0.05).结论:N T M肺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色,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姜浩芝;林吉征;张鑫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