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某医疗机构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了超生仪器检测诊断.结果:在本次的检测中,130例患者中有128例患者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但存性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54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26例.本次检测的准确率为98.46%,误诊率1.54%.误诊的患者2例,其中1例患者误诊为盆腔炎患者,1例误诊为乙状结肠性癌侵犯.结论:超生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度,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辉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9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彩超和心电图检查,计算两种方法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出率.结果: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出率为78.89%,心电图的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出率为56.67%,心脏彩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运用彩超技术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有着更高的检出率,并且可以尽早确诊,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张琛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铜仁市产前筛查中心开展中孕期Ⅱ级产前系统超声筛查技术联合胎儿大血管畸形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在铜仁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中孕期Ⅱ级产前超声系统筛查及胎儿大血管畸形筛查,对畸形胎儿转诊至产前诊断中心或引产后病检.分析铜仁地区胎儿畸形类型及检出率.结果:产前超声筛查3781例胎儿中,胎儿畸形共115例,畸形发生率3.0%(115/3781),其中Ⅱ级产前系统超声筛查检出率73.9%(85/115).胎儿畸形中,心脏畸形占所有畸形中43.5%(50/115),产前筛查出胎儿心脏畸形96%(48/50):四腔心切面检出率41.6%(17/50);心脏大血管畸形检出率58.4%(28/50),四腔心切面联合心脏大血管畸形超声筛查心脏畸形检出率96%(48/50).Ⅱ级产前系统超声筛查联合心脏大血管畸形筛查(即左右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及三血管气管)筛查出胎儿畸形111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从73.9%显著提高到96.5%.结论:推广中孕期Ⅱ级产前系统超声筛查技术联合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超声筛查,有利于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张仁铁;李昭琴;廖秋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试探究C T应用于肺结核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选取46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同时接受C 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C 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CT诊断的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CT检查发现结核病灶周围存在的阴影呈现出点状、片状以及条索状,通过与病理检查结果实施对比后发现,C 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5.65,与病理检查结果诊断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T检查诊断肺结核疾病,可获取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李玉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治的120例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阿普唑仑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曲唑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结论:采用曲唑酮治疗抑郁症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而且安全可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志武;刘世红;姜珺;李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予以MRI、C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取2015年11月8日—2017年7月12日我院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MRI(观察组)、CT(对照组)检查.观察两组病理分期及诊断符合情况.结果:结果可知,病理分期Ⅲ期、Ⅱ期、Ⅰ期所占比例分别为34.55%、30.91%、34.55%,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相比CT检查,MRI应用价值更高,准确性更高,利于疾病下一步治疗及预后观察.
作者:田凤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术前行CT检查对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预测意义.方法:将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小肝癌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前均实行C T检查,观察对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预测的意义.结果:病理组织学微血管侵犯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为肿瘤边缘不光滑因子.边缘不光滑肿瘤敏感性为65.5%[95%可信区间C I50.3~78.4%,83.8%(95%C I69.1%~93.8%)],特异性为83.2%(95%C I69.8%~91.8%),阳性预测率为69.2(95%C I60.6%~82.7%).结论:小肝癌患者手术前实行C T检查,可明确肿瘤边缘不光滑为微血管侵犯的高危影响因子.
作者:丁士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临床以及影像特点.方法:对自2011年10月—2016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初次治疗且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随机选择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双侧先后或者同时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22例患者单侧发生放射性颞叶损伤.2例患者接受抗水肿联合激素治疗,其余24例患者没有接受特殊治疗.全部26例患者中,1例T1患者,其他均为T3、T4患者,随访结果显示5例为2型患者.23例患者存在明确的影像学变化结果,经定期影像检查发现3例患者病灶持续发展,患者原病灶为T4,其余20例病情稳定或者有所缓解,其中,2例患者随访影像表现变化不明显,18例患者影像随访显示患者病情明显缓解.结论:相较于常规放疗,鼻咽癌调强放疗后患者较早出现颞叶损伤,但是没有典型临床症状,而且影像表现程度较为轻微且存在自愈倾向,鼻咽癌调强放疗能够对患者颞叶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宋毅;姜桂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记录MRI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各种损伤的MRI影像学特征.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准,评估MRI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结果: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与关节镜检查结果相同.结论:对于膝关节损伤患者可给予MRI进行检查,其分辨率高,可多方位清晰呈现骨骼病变,诊断确诊率高,且无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耿翠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CT与MRI用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纳为参研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行C T诊断)与研究组(行M R I诊断).经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诊断硬膜囊受压、脊髓变形等征象的效果优于常规组,而常规组诊断椎间盘积气与钙化等征象的效果优于研究组,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C T及M R 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均有一定优势,建议在实际诊断中合理使用,必要时联合诊断,可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避免发生误诊及漏诊情况.
作者:江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近些年来,传染病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身体素质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传染病预防工作因其复杂多变加大了工作难度,需要不断对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因此在公共卫生管理中更应加强对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管理力度.本文旨在通过多方面对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管理,对提高人民群众传染病防范意识、缩减传染病传播范围等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新蓉;张祎;张小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与羊水穿刺结果情况,以此来观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重要性,提高优生率.方法:随机选取孕期在14~21周的高龄孕妇3220例,采集孕妇的3m l的静脉血,随后采取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对孕妇进行筛查,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筛查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同时对于产妇的切割值1/380以下者进行羊水穿刺检查,进行核型研究与分析.结果:在这3220高龄孕妇筛查中,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有99例,占3.1%,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患者进行羊水穿刺的有86例,占86.9%,其中检测出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有3例,占3.5%,不正常的孕妇均经过脐带血穿刺检查发现,没有一例孕妇误诊,所有的孕妇均采取终止妊娠处理.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阳性的患者未进行羊水穿刺的有13例,占13.1%,随后对这13例患者进行随访,有1例患者的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占7.7%,在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显示阴性的3121例患者中,随访2998例,占96.1%,有1例患者的胎儿患有21-三体综合征,占0.03%,未进行随访123例,占3.9%.结论:对于唐氏综合征筛查呈阳性高龄患者进行羊水穿刺检查,可以有效地降低胎儿缺陷率,提高优生优育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盛日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 T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f G G O者临床资料,现按照患者终疾病性质,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以及对照组25例,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中,以斑片样为主要轮廓类型、病灶边缘全部模糊,对照组直径多集中在1.0~2.9cm之间,胸膜无明显改变者较多,其次为胸膜增厚,无胸膜凹陷者.而观察组为源性和分叶型,病灶边缘以光整为多,其次为毛刺样和毛糙样,观察组病灶直径多集中在3.0c m以上,以胸膜凹陷为主要改变,其次为胸膜增厚,对照组一般为I型密度,观察组为II型密度,III型其次.观察组存在支气管充气征,经比较分析证实,P<0.05.经相关性分析证实,fGGO多层螺旋CT征象和病灶性质为正相关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中,准确度较高,有助于判定结节性质,提升诊断精准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秀平;耿园园;冯长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腹横肌平面在超声引导下的阻滞镇痛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月的40例腹沟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时间点来划分,分为两组,A组为在麻醉之前,行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为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然后观察之后4、6、8、12、24、48小时的镇痛效果.结果:A组14例患者在行腹横肌平面阻滞之后与另一侧对比,被阻滞的一侧患者痛觉明显降低,这种感觉会持续8h,B组26例患者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后V A 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不超过1分,而且患者在8h、12h、24h这三个时间段运动时的V A S的评分明显比静息状态高出许多(P<0.05).结论:行腹沟股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两种方法都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作者:茅尚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利用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多序列进行胎盘植入及前置胎盘,能清楚显示胎盘内部及毗邻结构的情况,获得直观可靠的形态学依据,对胎盘植入有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及MR资料,包括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者12例,总结分析其MRI影像学特征.结论:利用核磁共振对胎盘植入及前置胎盘或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影像学客观依据,有助于减少和预防胎盘异常植入,提升了诊断及治疗的准确率,避免了边缘性前置胎盘疾病的漏误诊及治疗定位困难等缺陷.
作者:李文军;武方明;周善善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方法在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口群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50例颈动脉血管狭窄及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所有入选对象均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总结归纳其颈动脉血管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50例患者中,36例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轻度狭窄,123例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中度狭窄,79例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重度狭窄,12例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完全闭塞.60岁以上患者群体中的颈动脉血管组织重度狭窄事件的发生可能性36.02%(58/161)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群体23.60%(21/89).结论:颈动脉狭窄及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疾病类型具备多样性,年龄高于60岁,罹患冠心病或者是下肢动脉血管组织疾病,是临床中诱导患者发生颈动脉血管组织狭窄性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医师加以关注.
作者:陈曙光;肖明星;孙灵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医师处方是门诊医疗活动中重要的医疗文书,是医师与药师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唯一纽带,是医生开给病人用药的凭据,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同时处方在一定程度上映像出基层医院用药水平、医疗质量兼具有法律效力.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和探析门诊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性,将我们基层医院一月来门诊西药处方进行分析研究,细化管理跟踪到位,的确能有效提升基层医院处方质量.
作者:余小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作为我国当前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能够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所以说必须要强化医院的管理工作,更好的发挥出医院的作用.而在当前医院的管理工作当中,药事管理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其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与缺陷,极大的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通过强化对医院药事管理的现状以及改进策略研究,能够更为全面系统的分析目前药事管理当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医院药事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发挥出医院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当中的作用.
作者:武中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X线气钡双重造影与C T诊断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经胃镜取活组织病理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均行CT与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比较诊断效果.结果:X线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符合率为51.56%,CT为84.38%,患者食管壁不光整,食管与肺动脉、心包、气管、主动脉组织结构不清34例(53.13%),淋巴结肿大30例(46.88%),7例转移.结论:C T在诊断食管癌方面作用突出,而X线气钡双重造影又是此病的常用诊断方法,若二者联合,可显著提升诊断价值.
作者:岳良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比较B型钠尿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在婴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8例诊断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和心力衰竭,52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无心力衰竭,60例为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无肺炎心力衰竭,检测其BNP、LVEF、cTnI值,分析三组婴儿的BNP、LVEF、cTnI的诊断价值.结果:先心并肺炎心衰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并肺炎心衰组LVEF低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先心并肺炎心衰组c T n I水平高于先心并肺炎无心衰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组间对照中先心并肺炎心衰组BNP、LVEF、cTnI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NP、LVEF、cTnI在婴儿左向右先天性心脏病并肺炎中,可作为心衰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源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