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淑静
目的:评估在胆源性胰腺炎(biliogenic chronic pancreatitis)的诊断中超声诊断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取88例疑似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分别给予超声检查诊断和C T检查诊断,对两种检查诊断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88例疑似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超声检出80例,准确率为90.00%,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检查诊断中,超声检查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与CT检查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8例中,胆囊体积增大占65.90%,胆囊壁厚度>3m m者占70.45%,伴有胆囊壁毛糙模糊占10.22%,胆囊内可见强回声占26.13%;胰腺超声图像表现:弥漫性胰腺肿大占67.04%,胰腺实质减低占65.90,主胰管扩张占35.22% 结论:超声诊断结合胰腺超声声像图综合分析,能够提高胰腺炎阳性率的诊断,简便且无创痛,对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建议选择使用.
作者:刘爱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外科收治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析患者30例,按照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入路组(27例)、双侧入路组(1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注入骨水泥量以及疼痛缓解率、恢复椎体高度以及渗漏率.结果:单侧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双侧入路明显缩短(P<0.05);单侧入路组患者注入骨水泥量明显低于双侧入路组(P<0.05);两组患者在疼痛缓解率、恢复椎体高度以及渗漏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双侧手术入路,选择单侧入路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较为理想的入路方式.
作者:邵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士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8月参与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40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40位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20位和对照组20位,实验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对照组则依照传统管理模式.采用工作效能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等评价指标对两组护士的工作效能和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20位护士在工作效能感和心理状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士工作效能感以及缓解护士不良情绪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张伟萍;成春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本文报道了一例1糖尿病青少年患者使用利拉鲁肽的个案.观察其用药前后的体重、胰岛素使用量、血糖控制情况.同时系统性回顾国内外利拉鲁肽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结果显示利拉鲁肽治疗7个月后,患儿体重无明显变化,胰岛素用量及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回顾现有文献,国内外已有在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中使用的相关报道,但尚待样本量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其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王立;苏喆;赏月;张琴;张龙江;齐鸿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我院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腮腺基底细胞瘤患者10例,分析CT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使用CT诊断后取得较好效果.可发现病灶呈现类圆形或浅分叶,边界较为光整和清晰,直径低于2cm.其CT值约为38~53HU.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静脉期和动脉期强化幅度较为接近.其中有2例薄壁环形轻度强化,6例强化不均匀、出现囊变.2例强化均匀.结论:通过使用CT诊断的方法,能够对腮腺基底细胞瘤患者起到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张琦;陈玲;郭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技术对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本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中医护理技术.结果:观察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术后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优化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重要作用,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孙妮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纵膈淋巴瘤和结节病患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方法.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诊断确诊的纵膈淋巴瘤和结节病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CT和MRI影像学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差异显著(P<0.05).两种疾病在MRI诊断后均有不同表现,纵膈淋巴瘤肿大淋巴结和肿块呈现等T1长T2信号.而结节病肿大淋巴结呈稍短T1信号等T2或稍长T2信号.结论:在对纵膈淋巴瘤和结节病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需按照其影像学特征进行鉴别诊断,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叶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阴彩超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7月科室收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先行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对患者行经阴彩超检查,将腹部超声与经阴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经阴彩超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54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囊性畸胎瘤、卵巢单纯囊肿及黏液性囊腺瘤,分别占:33.33%、24.07%及16.67%;经阴彩超检查确诊率为98.15%,高于腹部超声的92.59%(P<0.05).结论:将经阴彩超用于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胜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团注追踪技术在CT上腹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团注追踪技术进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14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133例患者的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门静脉等显示清晰,5例患者受到门脉高压的影响造成影像显示不够理想,余下2例增强扫描失败.结论:团注追踪技术应用于CT上腹部增强扫描中,可以获取到比较理想的影像资料,能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降低扫描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在64排螺旋CT诊断老年人主动脉夹层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人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患者收集时间顺序分成A、B、C、D四组,各20人,给予每组不同的扫描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比较4组的图像结果及CT值.结果:A组的CT值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C组的CT值与D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四组之间电压降低后图像质量评价比较差异不显著,A组的辐射剂量与B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辐射剂量分别高于与C组和D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低扫描管电压及对比剂用量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64排螺旋CT对老年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要求,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奚永强;王丽;刘成瑞;蔡庆斌;李宏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中,应用数字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不孕症80例女性患者的诊断治疗.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数字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测的方法,主要观察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性,子宫腔是否存在异常或者畸形情况,然后统计检测结果,对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造影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子宫异常18.75%,其中包括双角子宫2例,单角子宫3例,鞍状子宫5例,宫腔粘连2例,宫内充盈缺损3例.造影结果显示,34例为输卵管双侧通畅,10例为单侧通畅对侧炎症;12例为单侧通畅伴对侧梗阻,单侧炎症伴对侧梗阻9例,双侧炎症患者的人数为8例,剩余的7例为双侧梗阻.半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有25例顺利怀孕,占31.25%.结论: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中,应用数字X射线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在尽可能降低射线对女性生殖腺影响的基础上对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能够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白英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腹泻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及出院健康教育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我科室接收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接收时间为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将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一般组,两组分别包含25例患儿,对实验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对家属进行出院健康教育,一般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止泻时间、退烧时间、满意度以及复发比例.结果:实验组患儿住院时间、止泻时间、退烧时间复发比例均低于一般组,家属满意度比一般组高16.0%,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相对比,综合护理干预明显缩短了患儿康复时间,提升了家属满意度,出院健康教育可有效避免患儿疾病的复发,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雪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CT心周脂肪及心外膜脂肪体积测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以往4年我院放射科接收的174例CAS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组,阴性组(60例)为测定阴性者,阳性组(114例)为测定阳性者,观察两组心周及心外膜CAS阳性、阴性脂肪体积及冠脉狭窄程度变化.结果:阴性组患者心周及心外膜脂肪体积指数显著低于阳性组(P<0.05);心周及心外膜脂肪体积各冠心病狭窄程度评估各程度指数同期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AS患者心周脂肪体积变化与心外膜变化可影响疾病的发展,指数越高CAS狭窄程度越严重,运用价值显著.
作者:任燕;吴军;钱伟伟;杨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纵观医学影像学发展历史,现代影像学沿着X线学——放射学——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路线发展.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制造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该行业的迅速发展也要归结于新的设备、技术产生以及应用.特别是近几年,现代医学影像学开始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医疗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此外,作为一种科研手段,现代医学影像还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来.因此,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代医学影像的发展和应用依赖于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新的技术、设备的发掘推动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作者:祝蕾;朱坤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诊断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方医院收治均经病灶检查确诊的63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对63例患者给予灰阶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两种方式分别检查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度、特异度.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准确度、特异度明显优于灰阶超声(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突出,相比于灰阶超声检查准确度、特异度更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有利于甲状腺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的区分,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女性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应用,为后的临床诊断提供方法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照,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患者进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31例患者的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图像特征边缘不清晰、低回声、回声不均匀以及后方声衰减等;按照血流等级进行分析0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数分别为4例,7例,11例,10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进行诊断分析,可以明显的显示肿块的情况,根据血流特征以及肿块情况等可以较准确的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开展使用.
作者:王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胎儿肾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对胎儿宫内窘迫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检查的28周到40周的7868例有完整资料的参加常规检查的晚孕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以28周至33周+6天和34周后同一胎儿间隔检查时间大于2周以上做纵向对比观察其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值,了解随孕周变化肾动脉的血流参数改变;以34周后是否有宫内缺氧分为研究组175例及对照组7693例,作横向对比观察其肾动脉血流参数.结果:28周至33周+6天胎儿肾动脉血流平均阻力指数0.746,34周至40周平均阻力指数0.825,宫内缺氧组平均阻力指数0.883.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孕周的增大而增大,胎儿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值增大,胎儿肾动脉阻力指数可以预测胎儿宫内缺氧.
作者:石恒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肘关节隐匿性骨折应用X线检查法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3月本院接诊且首次X线检查未发现骨折的肘外伤患儿共273例,其中明确诊断的患儿有230例,对其X线资料与骨质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以是否有隐匿性骨折为分组依据,将230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54例有隐匿性骨折,对照组176例无骨折.经综合分析后,对两组的X线征象作出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骨皮质丘状突起率(62.96%)、皮质凹陷征象率(12.96%)、脂肪垫征阳性率(100.0%)、肱骨前线阳性率(51.85%)和骨小梁中断率(55.56%)均明显比对照组(0.0%、0.0%、50.57%、0.0%、0.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肘关节隐匿性骨折患儿来说,其X线征象比较突出,通过对患儿的X线征象进行深入分析,能有效提高其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金辉;张虎;陈立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硬膜外镇痛泵导管固定中流程再造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实施手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188例,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9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无纺布纱布进行固定,观察组患者结合半透膜敷料和相应的无纺布胶布进行固定治疗,对患者的导管滑脱情况以及患者对镇痛作用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患者进行硬膜外镇痛泵导管固定中应用流程再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导管滑脱情况,观察组的导管滑脱率为4.3%,对照组的导管滑脱率为1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镇痛作用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的镇痛满意度是87.2%,观察组的镇痛满意度是9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硬膜外镇痛泵导管固定中流程再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导管滑脱,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姗姗;王燕燕;隆新冉;高天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前CT扫描技术已被临床广泛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医生提供了丰富可靠的诊断信息,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然而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需要不断的对CT扫描技术进行优化,如此才能确保扫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将通过对在我院进行胸外伤CT扫描与X线扫描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探讨CT扫描技术的优化.
作者:赵志江;郑鹏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