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目的:探讨分析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行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FEV1、MMV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会英;张新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脑血管病在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脑血管病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的特点,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在医疗设备迅速发展的当前,磁共振成像常规应用于临床,在诊断脑血管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SWI技术利用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采用完全流速补偿、三维、射频脉冲扰相、高分辨、梯度回波扫描等磁共振成像技术,突出强调出血液代谢产物中的顺磁性物质如脱氧血红蛋白等,对脑血管病特别是微小出血灶更加敏感.本文就SWI扫描方式及其在脑血管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探析.
作者:刘宝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6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而观察采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8.33%)率低于参照组(27.28%),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但可以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军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2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腹部B超诊断,而观察组患者实施阴道B超诊断.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1)观察组超声影像更清晰,且能完整客观、真实地呈现患者病灶情况,而对照组临床诊断图像较为模糊,不能完整再现患者病灶情况,容易导致误诊.(2)研究中44例患者中,行阴道B超诊断率达95.45%,而腹部B超检查患者有72.72%,观察组患者超声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B超诊断,提高了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应在临床上采用与推广.
作者:盛大金;李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阴彩超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7月科室收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先行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对患者行经阴彩超检查,将腹部超声与经阴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经阴彩超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54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囊性畸胎瘤、卵巢单纯囊肿及黏液性囊腺瘤,分别占:33.33%、24.07%及16.67%;经阴彩超检查确诊率为98.15%,高于腹部超声的92.59%(P<0.05).结论:将经阴彩超用于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胜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较对照组72.22%高(P<0.05);两组治疗后1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X线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应用X线诊断的临床资料,对平片及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X线诊断出81例新生儿消化道急性,其中诊断食管闭锁1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5例、先天性膈疝10例、环状胰腺2例、先天性巨结肠42例、先天性肛门闭锁2例.结论:针对新生儿消化道畸形,应用X线检查能够迅速、准确获得诊断结果.
作者:贾志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进行超声诊断检查,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超声诊断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收治6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ARF者26例,CRF者34例.肾脏长度>100mm者29例,80~100m m者5例,<80m m者26例.超声声像图会随病情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肾脏的血流及变化情况,可对肾脏疾病及功能的临床判断有一定的优越性,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依瑶;倪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核磁共振诊断椎管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36例椎管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诊断结果.结果:36例椎管肿瘤患者中,转移瘤6例,星行细胞瘤7例,神经鞘瘤5例,脊膜瘤7例,血管母细胞肿瘤1例,神经纤维瘤3例,脂肪瘤2例,室管膜瘤5例.结论: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核磁共振对软组织对比度与空间分辨率具有显著的优势,可准确定位椎管瘤具体位置、性质,同时还可类别诊断肿瘤,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潘霞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MRI表现特点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50例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50例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对患者病情特点以及影像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MRI检查显示患者合并膝关节病变,其中有8例患者合并胫骨平台以及腓骨头骨折,有8例患者合并股骨踝骨挫伤,有9例患者合并髌软骨、股骨踝胫骨平台骨软骨损伤,有6例患者合并外侧半月板受损,有9例患者合并前交叉韧带受损,有6例患者合并后交叉韧带受损,有6例患者合并外侧副韧带受损,有5例患者合并内侧副韧带受损,有4例患者合并髌韧带受损,有2例患者合并髌外侧支持带受损,有12例患者合并关节腔积液,有9例患者合并髌周滑囊积液,有2例患者合并关节腱鞘囊肿,有2例患者合并小腿浅静脉曲张.结论: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患者MRI表现典型,可作为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临床诊断以及检查方法.
作者:张书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M R表现及分型.方法:对90例下腰部疼痛患者的腰椎M R进行分析,观察腰椎间盘信号的改变.结果:终板退变Ⅰ型30例、Ⅱ型40例、Ⅲ型20例.髓核退变一级40例、二级30例、三级20例.其中有50例终板、髓核均出现退变表现.结论:从腰椎间盘的M R表现上早期发现椎间盘退变,并进行合理、准确的分型,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作者:王国红;高艳;赵雅军;王梅;王存锁;高锦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团注追踪技术在CT上腹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团注追踪技术进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的14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133例患者的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门静脉等显示清晰,5例患者受到门脉高压的影响造成影像显示不够理想,余下2例增强扫描失败.结论:团注追踪技术应用于CT上腹部增强扫描中,可以获取到比较理想的影像资料,能够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中,应用数字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不孕症80例女性患者的诊断治疗.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数字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测的方法,主要观察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性,子宫腔是否存在异常或者畸形情况,然后统计检测结果,对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造影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子宫异常18.75%,其中包括双角子宫2例,单角子宫3例,鞍状子宫5例,宫腔粘连2例,宫内充盈缺损3例.造影结果显示,34例为输卵管双侧通畅,10例为单侧通畅对侧炎症;12例为单侧通畅伴对侧梗阻,单侧炎症伴对侧梗阻9例,双侧炎症患者的人数为8例,剩余的7例为双侧梗阻.半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有25例顺利怀孕,占31.25%.结论: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中,应用数字X射线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在尽可能降低射线对女性生殖腺影响的基础上对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能够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白英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比CT诊断周围型肺癌-腺癌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评价分析CT对周围型肺癌-腺癌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齐齐哈尔某三甲医院收治周围型肺癌-腺癌的患者共82例,患者于术前进行CT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并进行临床分期(CTNM)和术后病理分期(PTNM),比较分析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符合度.结果:CT临床分期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Ⅰ、Ⅱ期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36.4%、63.6%、55.3%;ⅢA期分别为39.1%、60.9%、68.3%;ⅢB期分别为33.3%、66.7%、66.7%.肺门几纵膈淋巴结转移CT检查敏感度80.4%,准确度82.0%,特异度70.9%.结论:胸部CT检查有利于诊断周围性肺癌,因此临床上可以CT检查临床分期作为提供周围型肺癌-腺癌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
作者:王丽;丁岩;周健;孙悦;蔡庆斌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孕期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早孕期超声检查孕妇1120例,追踪其妊娠结局,并详细记录三尖瓣血流频谱、静脉导管血流频谱、鼻骨长度、颈项透明带厚度(NT);并观察胎儿胃泡、四肢、头颅、心脏等结构.依照父母意愿是否终止妊娠异常胎儿,对其余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中孕期,并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1)继续妊娠情况:经早孕期超声筛查后,本组1120例孕妇中46例因严重畸形胎儿选择终止妊娠;本组50例双胎孕妇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胎儿;(2)孕中期超声检查结果分析:本组1120例孕妇中,继续妊娠孕妇1074例,经孕中期超声检查显示60例(5.59%)出现胎儿异常,其中包括:心脏畸形15例,泌尿系统异常12例,面部异常9例,中枢神经异常8例,肢体异常7例,其余异常9例;(3)本组1120例孕妇接受孕早期超声检查显示:异常胎儿80例,检出率7.14%;经孕中期超声检查1074例孕妇显示,异常胎儿60例,检出率5.59%.孕中期超声检出率5.59%与孕早期检出率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1,P>0.05).结论:临床中对严重性、早发性异常胎儿早孕期进行超声检查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早期超声诊断结果并不能取代中孕期超声诊断.
作者:李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硬膜外镇痛泵导管固定中流程再造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实施手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188例,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9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无纺布纱布进行固定,观察组患者结合半透膜敷料和相应的无纺布胶布进行固定治疗,对患者的导管滑脱情况以及患者对镇痛作用的满意度.结果:观察患者进行硬膜外镇痛泵导管固定中应用流程再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导管滑脱情况,观察组的导管滑脱率为4.3%,对照组的导管滑脱率为16.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镇痛作用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的镇痛满意度是87.2%,观察组的镇痛满意度是9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硬膜外镇痛泵导管固定中流程再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导管滑脱,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苏姗姗;王燕燕;隆新冉;高天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煤工尘肺患者应用双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高仟伏X线胸片进行筛查的的效果与特征.方法:2015年7月—2016年5月我院体检的煤矿接尘工人270例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分析对象,并将抽取的270例接尘工人分别应用双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高仟伏摄影X线胸片检查,观察并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效果与特点.结果:通过应用双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高仟伏X线胸片进行筛查,结果显示,选择双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筛查后患者的小阴影(密集度1/1,至少达到一个肺区)、大阴影、空洞检出率分别为100%、17.78%、10.74%明显优于高仟伏胸片检出率,为92.96%、7.41%、3.33%,数据差异性较大.结论:采用双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可显著提高对小阴影的检出率,从而为筛查煤工尘肺提供准确信息,在临床检查中可进行应用.
作者:范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MRI的表现以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例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了MRI检查,探究患者的病理特征和MRI的表现.结果:病灶总计20处,病灶的直径2.1~14.2c m,单侧发病灶10例,单侧多发病灶3例,多侧多发病灶4例.信号强度增强之后,15处病灶显示为肿块样硬化(75%),其中内部均匀强化病灶有11处(73.3%),病灶形态表现为椭圆或者不规则性状的有12处(60%),显示血管造影征的病灶有9处(45%),表现为非肿块样硬化的病灶有3处(15%),非肿块样硬化的病灶中有内部不均匀强化2例(66.7%).结论:患者的MRI检查结果特征性的反映了其内在的病理学基础,MRI检查可以作为一种较为准确的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鉴定和诊断的方法.
作者:张建华;周世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应用X线检查的鉴别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19日—2017年9月2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结节患者40例和肺内肿瘤结节患者40例,均接受X线平片检查和胸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和结节形态情况.结果:结核结节组与肺内肿瘤结节组经X线平片检查结果显示病灶部位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节形态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X线平片检查可初步鉴别诊断结核结节、肺内肿瘤结节,联合胸部CT检查可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提高.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行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患者,共70例,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部彩超检查,观察组给予腔内彩超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8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进行诊断时,利用腔内彩超诊断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制定与预后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