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伟
纵观医学影像学发展历史,现代影像学沿着X线学——放射学——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路线发展.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制造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该行业的迅速发展也要归结于新的设备、技术产生以及应用.特别是近几年,现代医学影像学开始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医学影像学已经成为医疗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此外,作为一种科研手段,现代医学影像还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来.因此,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现代医学影像的发展和应用依赖于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新的技术、设备的发掘推动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作者:祝蕾;朱坤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0例,并将这些患者纳入试验组,同时在同一时间段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70例健康人群纳入健康组.对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比较心肌梗死三项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射血分数较健康组的指标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均较健康组的指标高,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梗死的诊断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其结果显示的效果及临床诊断参考信息的价值显著优于传统心电图检查,且同时具有无痛性、无创性、时间短、准确率高等特点.
作者:赵国婵;李宏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应用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患者10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磁共振诊断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诊断:(1)直接征象:下胫腓韧带远侧束增厚4例、部分撕裂2例、距腓前韧带完全撕裂6例、下胫腓关节前方及踝关节前外侧沟内组织影增厚9例.(2)间接征象:皮下软组织肿胀5例、骨软骨损伤5例、局部脂肪间隙模糊不清6例、前外侧沟内积液增多8例.结论:踝关节前外侧撞击综合征应用磁共振诊断效果显著,既能明确其发生原因以及病变程度,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姜兴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CT扫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CT心脏成像是心脏及冠脉疾病诊断的一种理想手段.本文详细探讨CT心脏成像技术的空间及时间分辨率、低剂量辐射、心电门控等技术方面,概述其冠脉病变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灌注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作者:孙加会;尹韦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士工作效能感及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8月参与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40位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40位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20位和对照组20位,实验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对照组则依照传统管理模式.采用工作效能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等评价指标对两组护士的工作效能和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20位护士在工作效能感和心理状态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改善手术室护士工作效能感以及缓解护士不良情绪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张伟萍;成春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良性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3例良性卵巢囊性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彩超、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93.15%)高于彩超(8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单纯性囊肿或伴出血、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卵泡膜黄素囊肿或伴出血、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多见.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较准确诊断出良性卵巢囊性肿瘤情况,有助于卵巢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鉴别,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宁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电子支气管镜灌洗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抗感染、止血、补液等治疗,实验组额外采用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4%;对照组中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7.77%;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
作者:苏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建湖人民医院影像科2014年10月—2017年3月接收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高频彩超进行检查,再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高频超声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是78.18,低于CT的94.18%,P<0.05;(2)超声对水肿型、蜂窝织炎性、坏疽性的确诊率依次70.00%、53.33%、65.00%,低于CT的85.00%、93.33%、100.00%,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积极采取CT检查,检出率较高,同时能够明确疾病类型,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兵;吴胜文;祁汉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MRI表现特点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50例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50例患者均实施MRI检查,对患者病情特点以及影像学情况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MRI检查显示患者合并膝关节病变,其中有8例患者合并胫骨平台以及腓骨头骨折,有8例患者合并股骨踝骨挫伤,有9例患者合并髌软骨、股骨踝胫骨平台骨软骨损伤,有6例患者合并外侧半月板受损,有9例患者合并前交叉韧带受损,有6例患者合并后交叉韧带受损,有6例患者合并外侧副韧带受损,有5例患者合并内侧副韧带受损,有4例患者合并髌韧带受损,有2例患者合并髌外侧支持带受损,有12例患者合并关节腔积液,有9例患者合并髌周滑囊积液,有2例患者合并关节腱鞘囊肿,有2例患者合并小腿浅静脉曲张.结论:移位的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患者MRI表现典型,可作为内侧半月板桶柄状撕裂的临床诊断以及检查方法.
作者:张书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在老年COPD并发肺心病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治疗的70例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值分别为45.87±3.89mmHg和85.31±6.87mmH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54.29%,观察组为88.57%,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明显改善老年COPD合并肺心病的气血指标,有效率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军;王敏彪;张长文;杨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对自发性脑出血在微创手术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案例为本院在2012年—2017年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在奇偶数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使用常规的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手段之后,从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患者为96%,对照组为80%,两组患者在这一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微创手术的治疗方式,能够实现患者病情发展的稳定控制,从而大程度上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段文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脑梗塞诊断中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在2014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共收治了60例急性脑梗塞,经患者同意常规进行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检查以及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对应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临床证实确诊为急性脑梗塞,采用DWI诊断符合率为100.0%,而采用常规MRI扫描,SE序列T1WI、T2WI及FLAIR的符合率为75.0%,在诊断准确率方面,DWI明显高于MRI常规的诊断准确率,差异较为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独立生活能力量表指数(BI)评分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WI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对于高度怀疑急性脑梗塞患者可采用DWI实施诊断,便于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秀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CT与核磁共振(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从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CT扫描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结果为检出16例患者为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80%,MRI诊断结果为19例患者股骨头坏死,检出率为9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RI诊断准确率更高,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成像更具优势,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指导,值得在临床中积极应用.
作者:王和平;孙吉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行CT和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6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手术探查结果来分析术前X线诊断和CT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临床诊断分析后可知,CT检查对患者肠梗阻部位诊断的确诊率达91.3%,显著高于X线片的80.4%;CT诊断法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确诊率为91.3%,显著高于X线片的78.3%,各指标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X线诊断,CT在肠梗阻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更高,具体表现在对肠梗阻部位及确诊率更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曹奔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细胞肾癌鉴别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的的效果.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16例肾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为乳头状肾细胞癌,9例患者为嫌色细胞肾癌,全部患者都采取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诊断效果.结果:将两种肾癌病人ACT值进行比较,比较发现数值差距比较大,在进行基本对比后发现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皮髓质期乳头状细胞癌I型ACT值是(26.41±8.13)Hu,乳头状细胞癌Ⅱ型是(35.52±8.57)Hu,数值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比较显示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细胞肾癌鉴别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清楚了解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值得应用.
作者:孙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检查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10例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研究组)和同期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人1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超声特征,和正常人比较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例超声相关指标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左室心尖部心肌厚度更厚、左室心尖部/后部心肌厚度比值更高、收缩末期左室心尖部心腔面积更小、心尖部心肌增厚率更低、左房内径更长、E/A更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呈现出系列指标异常,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准确率亦较高,通过早诊断早治疗可达到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
作者:郑学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典型颅脑损伤患者的CT表现.方法:取材于近两年(2015—2017年)来我院治疗不典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数量为22例,查阅选取患者在我院的治疗资料,统计其中不典型颅脑损伤的类型、CT表现以及诊断结果.结果:CT表现分析结果显示不典型颅脑损伤的主要类型为少量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以及颅骨线样骨折等,CT检查结果显示其中3例患者为颅骨线样骨折,所占比例为13.64%,7例患者为少量硬膜下血肿,所占比例为31.82%,4例患者为硬膜外血肿,所占比例为18.18%,脑挫伤患者数量为2例,所占比例为9.09%,3例患者为脑水肿,所占比例为13.64%,3例患者为硬膜下积液,所占比例为13.64%,本次检测中7例患者经过多次检查后方确诊,1例患者在首次诊断中被漏诊,再次接受CT检查被确诊,存在2例患者使用MRI进行检查并被确诊.结论:CT检查应用到不典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多次诊断或者使用MRI进行检查方能确诊,在CT检查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医师也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才能提高CT检查的准确性.
作者:李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技术对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本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中医护理技术.结果:观察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部术后应用中医护理技术,对优化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有重要作用,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孙妮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使用磁共振胆管成像的诊断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10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对其实施常规CT诊断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相比CT诊断,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确诊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临床诊断时,通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取得更佳的效果,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吉德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中,应用数字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不孕症80例女性患者的诊断治疗.对所有患者均应用数字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测的方法,主要观察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性,子宫腔是否存在异常或者畸形情况,然后统计检测结果,对诊断技术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造影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子宫异常18.75%,其中包括双角子宫2例,单角子宫3例,鞍状子宫5例,宫腔粘连2例,宫内充盈缺损3例.造影结果显示,34例为输卵管双侧通畅,10例为单侧通畅对侧炎症;12例为单侧通畅伴对侧梗阻,单侧炎症伴对侧梗阻9例,双侧炎症患者的人数为8例,剩余的7例为双侧梗阻.半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有25例顺利怀孕,占31.25%.结论:在女性不孕症的诊断中,应用数字X射线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可在尽可能降低射线对女性生殖腺影响的基础上对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能够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白英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