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全;段金兰;王先苹
通过对医院放射科现有业务的微改造,建立自助式的胶片和报告打印系统,解决传统模式下放射科分发报告与胶片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少病人取片等待时间.本文主要放射科自助胶片打印系统在本院的改造过程与应用效果,重点讨论自助打印系统如何通过对现有系统及流程的微改造以适应现业务流程的过程.
作者:孙薇;徐向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PS)的MRI影像学特点,分析其对CPS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CPS早孕患者41例,术前均行盆腔3.0TMRI和超声检查,观察其MRI和超声影像学特点,比较MRI和超声诊断CPS的特异度、准确度.结果:41例CPS患者中,超声正确诊断39例,诊断错误2例,正确率为95.12%;诊断正确39例均显示疤痕位于子宫下段前壁,妊娠囊位于疤痕处;超声表现为单纯孕囊型33,呈较均匀无回声团,其中28例见胚芽,20例见原始心管搏动,10例见卵黄囊;6例表现为混合包块型,呈混合回声团,并有不规则液性暗区.MRI均诊断正确,正确率为100%;41例MRI均能清晰显示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前壁疤痕处,并清楚显示疤痕处子宫肌层厚度及妊娠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36例表现为单纯孕囊型呈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囊内可见等T1稍长T2胚芽,其余5例囊内见小斑片状长T1短T2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呈较明显环状强化;囊内除1例胚芽强化外,其余囊内均无强化;5例表现为混合包块型呈等、短、长T1及T2混杂信号,孕囊附着处周围见流空血管环绕;增强扫描包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以孕囊附着处强化更明显.结论:MRI诊断CPS的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超声,能够更清楚地显示子宫疤痕及妊娠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妊娠囊附着周围的血供情况,为临床早期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可靠的信息.
作者:赵沁萍;丁可;黄建宁;黄瑞岁;陈炯;王大成;刘满荣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核磁共振(MRI)检查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经关节镜检查及手术证实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共62例,均采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实施MRI检查,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符合率,进一步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的MRI影像学特征.结果:MRI检查关节腔积液者18例、半月板损伤者15例、骨质改变者14例、韧带损伤者12例,诊断膝关节损伤病例共59例,与关节镜检查的符合率为95.2%(P>0.05).结论: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膝关节及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可为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及运用.
作者:李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对MR在肛瘘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各种序列对肛瘘病变显示的不同特点及信号分析,各种检查方法如高分辨率扫描、脂肪抑制、增强扫描等的应用对肛瘘病变及内口、外口的显示作用,论证MR在肛瘘这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艳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肠三维CT成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行小肠三维CT成像检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精细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扫描图像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肠三维CT成像检查患者中应用具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智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采用MRI诊断的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63例脊柱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与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结果:(1)早期诊断:MRI检查时脊椎及附件骨质或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椎管侵犯、韧带扩散、硬膜脓肿、脊膜强化、钙化检出率较CT检出率更高,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影像学表现:MRI检查时T1WI呈中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并可见椎管受侵脊髓损伤,病情严重患者椎体呈现出楔形变且嵌入,且T1WI呈现低中信号,T2WI仍为高信号.CT检查时椎体边缘毛糙,并可见病变区椎骨呈现圆形或不规则性的骨质缺损.结论:针对脊柱结核可采用MRI检查诊断,影像学表现较为明显,且临床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启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对康复的指导.方法:31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均接受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收集并对比相关资料.结果:(1)心尖部心肌厚度等,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2)左室舒张末径等,两组相当(P>0.05);(3)Rv5+Sv1波幅等,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有助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并指导早期的康复治疗,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王冰;李玲;车菲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资料,共40例采取B型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依据手术结果评价准确率.结果:4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重复穿刺,其中B型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5.00%、敏感性为96.77%,特异性为90.00%.结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采用B型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敏感性,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但需要注意该种方法也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出现失误率,需做好防范处理.
作者:张明;于涛;张新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诊断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卵巢肿瘤病变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良恶性诊断准确率.结果:MRI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良恶性诊断准确率略高于超声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超声在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相当,临床可将两种方法结合进行诊断及鉴别,以为疾病早期确诊和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胡华全;段金兰;王先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彩超诊断的临床诊断效果,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以我院接收的治疗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患者的彩超诊断准确率较高,影像学特点鲜明.其中,下极积液所占比例较高;肾积水程度14.36±0.78mm,结石直径8.68±1.3mm;结石部位:上、中、下段分别20例、8例、12例;疼痛指数7.45±1.14分.结论:彩超在急性输尿管结石伴发肾周积液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准确诊断结石以及肾周积液,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娜;刘永玲;肖春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胸部CT检查中不同防护方法对性腺部位三射线的防护效果.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对照分析78例胸部CT检查儿童,其中常规组39例行覆盖式铅片防护,研究组39例行全包裹式铅片防护.结果:研究组体表剂量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包裹式铅片防护具有确切的效果,可有效防护扫描野之外的散射线,还可以降低其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谭福前;朱旭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和对比CT和MRI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已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50例,再选取同期收治的脑梗死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准确率.结果:CT和MRI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准确率分别为28%和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行磁共振动脉成像检查显示基底动脉A型40条、B型3条、C型3条,A型合并B型改变2条、无异常2条.结论:MRI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冬青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CT及临床触诊对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收治治疗的6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均进行CT和临床触诊检查,将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报告来比较,分析二者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比临床触诊更高,此外,其在判断肿瘤以及淋巴结浸润情况特异性更好,准确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CT检查对于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具有更大的价值,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长金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腕关节损伤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腕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一的MSCT、MRI及MSCT联合MRI诊断,比较3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联合组的诊断率显著高于MSCT组、MRI组,组间所表现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骨折、关节脱位检出率想象比,联合组依然高于MSCT组、MRI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腕关节损伤选择MSCT联合MRI诊断的方式可获得可靠的诊断结果,具有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慧楠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就急诊腹部CT对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剖腹探查方式诊断,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急诊腹部CT检查诊断,分别就两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诊断时间、失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0.00%,差异显著(P<0.05);另外,在诊断时间以及失血量比较上,观察组患者(0)ml、(26.03±1.04)min同样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48.26±2.01)ml、(59.97±2.05)min,差异显著(P<0.05);后,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此可见,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临床诊断中,尽管急诊腹部CT临床诊断率较低于剖腹探查,但其在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剖腹探查诊断,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伟;于澜;王刚;李志明;周晓明;高远翔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医学影像学是当今医学检查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对于肝癌的检测来说也是如此,使肝癌手术诊疗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使用影像学进行医学检查的手段都存在优缺点,因此,将其进行结合,配合临床表现等,有助于进行肝癌的诊断,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医学影像学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海宾 刊期: 2019年第04期
探讨手及膝关节畸形者X线佳投照位置.对RA终末期患者行X线后前位双手同照和前后位左右手分别投照、或不同方位投照比较,后者关节间隙得以正确显示.膝关节伸不直者及膝内翻者行前后位投照和后前位左右膝分别投照的图像进行比较,后者优于前者.
作者:杨本华;闫文涛;胡万鑫;张刘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塞的CT检查与诊断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月接收的78例早期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不同诊断方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9例患者,对照组行超声检查,观察组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94.87%,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76.92%,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脑梗塞行CT诊断具有显著诊断作用,能够获得较高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分析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35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核磁共振扫描诊断,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总结核磁共振诊断符合率.结果:(1)35例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者经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外髁骨软骨骨折28例(共36处)、髌骨软骨骨折7例(共12处),其中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者4例、合并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者3例.(2)35例患者共48处骨折均经手术证实,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核磁共振对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诊断符合率为100.00%.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外伤性骨软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极高,可清楚显示骨软骨骨折的具体部位、程度、游离骨块、合并损伤等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朱天龙;王雅祥;张荣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评价TACE联合RFA治疗进展期肝癌的疗效.方法:收集83例进展期肝癌患者资料,分为联合组41例,行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42例,仅接受TACE.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并发症、客观有效率及生存率差异.结果:联合组术后1个月客观有效率(82.93%)明显高于对照组(61.90%)(P<0.05).联合组1、2、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RFA对进展期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朱楠;张甜甜;周光亚;陈维仕;黄志新;周春泽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