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颈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146例临床分析

田皞;王伟;曾亮;周晓;喻建军;李赞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 淋巴瘤, 临床病理,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为该病的诊治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2001 ~2011年诊治的146例原发于头颈部并经病理证实为结外型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根据病检结果及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3年生存率为55%,5年生存率为41%.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理类型生存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型淋巴瘤可发于多个部位,部分位置隐蔽,不易发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及时针刺活检和术中快速病理切片可提高诊断率和患者生存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奥布卡因在电子喉镜下喉部疾病诊治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 分析比较电子喉镜下喉部疾病诊治中奥布卡因和丁卡因的表面麻醉效果.方法 电子喉镜下行喉部疾病诊治患者分别应用奥布卡因和丁卡因行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观察分析患者治疗中配合程度.结果 0.4%盐酸奥布卡因组显效率为91.2%,明显优于1%丁卡因组6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42,P<0.05).结论 奥布卡因应用于电子喉镜下喉部疾病诊治,其麻醉效果好,作用迅速,患者感觉舒适,无痛苦且较为安全.

    作者:钟庄龙;钟纯;邱永亮;杨启明;戴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估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6例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经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RQLQ)、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成人哮喘生存质量量表(AQLQ)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通过对16例病例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经统计学分析,术前RQLQ的平均得分为2.23±0.48,VAS的平均得分7.33±1.15;术后6个月RQLQ的平均得分为0.79±0.43,VAS的平均得分为2.51±1.60;术后12个月RQLQ的平均得分为(0.95±0.47),VAS的平均得分为2.62±1.72;术后24个月RQLQ的平均得分为1.35±0.50,VAS的平均得分为2.79 ±1.73,均低于术前平均得分.AQLQ平均得分术后6个月(4.01±0.60)、12个月(3.85±0.68)及24个月(3.66±0.75)均高于术前(2.91±0.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QLQ、VAS及AQLQ的P值均<0.01).结论 鼻内镜下双侧翼管神经切断术能有效提高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手段.

    作者:谢祚仲;吴学文;李茜;谭国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96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科手术干预的方式和效果.方法 对96例(118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部分合并扁桃体肥大的患儿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96例患儿中行鼓室置管术35例,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49例,腺样体切除加扁桃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12例;术前平均听阈为(42±5)dB,术后1周为(34±4) dB,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12.12,P<0.05);术后1个月为(22±2)dB,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15.27,P<0.01);术后听力明显改善,鼻塞、夜间张口呼吸和打鼾症状明显缓解.结论 对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加鼓室置管术是经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基本术式.

    作者:马静;李正才;郭亚丽;娄凡;林垦;陆涛;张铁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AEG-1介导上皮-间质转化调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

    目的 分析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stroeyte elevated gene-1,AEG-1)可介导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调控头颈鳞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慢病毒介导AEG-1的上调载体上调AEG-1在头颈鳞癌Tu686细胞中的表达,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检测其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同时Western blot检测EMT分子标志物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Tu686细胞中AEG-1表达上调后,细胞划痕愈合率增加,穿过Transwell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明显增多,且Tu686细胞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量显著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AEG-1表达上调可显著提高头颈部鳞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且该侵袭能力的增强可能与AEG-1介导的EMT改变密切相关.

    作者:余长云;刘勇;谭浩蕾;朱刚才;李果;粟忠武;田勇泉;邱元正;张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重组腺病毒Ad-GFP转染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的实验分析

    目的 观察重组腺病毒Ad-GFP转染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的情况.方法 取新生1~5d小鼠的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1d后,加入重组腺病毒Ad-GFP继续培养1d,在荧光显微镜及Confocal显微镜下观察病毒对离体耳蜗基底膜的转染情况.结果 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1d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基底膜贴壁生长良好,外周有新生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出;高倍显微镜下可见耳蜗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等结构.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加入重组腺病毒Ad-GFP继续培养1d后,可见重组腺病毒Ad-GFP能高效转染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及其外周长出的新生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在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上,不仅大上皮嵴细胞区域、小上皮嵴细胞区域的细胞能被高效转染,毛细胞也能被高效转染.结论 重组腺病毒Ad-GFP能高效转染新生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

    作者:马登滨;陈杰;高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聚焦超声在治疗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

    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异性个体接触到致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且还有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活性细胞等参与的鼻腔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已累及全世界人口的15% ~ 25%[1].根据发病特点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现对我科2011 ~2012年收治的41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聚焦超声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明;王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1例鳃裂发育畸形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鳃裂发育畸形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鳃裂瘘管、窦道及囊肿诊治情况,其中第一鳃裂瘘管7例,第二鳃裂瘘管6例、鳃裂窦道及囊肿12例,第三鳃裂瘘管6例.初次手术者16例,复发再次手术者15例.结果 经合理用药,术中熟悉瘘管行走途径,精细解剖,彻底切除瘘管、窦道及囊肿,1例出现面神经下颌缘支不全麻痹;1例出现咽瘘,经换药后痊愈.其中27例随访1年以上,截止目前无1例再次复发.结论 熟悉各型鳃裂畸形的发病机制及颈部解剖,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是治愈该种疾病的关键.

    作者:王军;张正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包头地区130例鼻出血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包头地区鼻出血的原因,做好鼻出血的防治工作.方法 收集130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影响鼻出血的原因,如民族、季节、年龄、是否伴有高血压病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鼻出血与民族无关(P>0.05);与季节关系密切(P<0.05),一年中第2季度鼻出血例数多59例,占45%;年龄<55岁者疗效高于>55岁者(P<0.01);不伴有高血压病者疗效高于伴有高血压病者(P<0.05).结论 鼻出血预后与季节、年龄、高血压病因素有关,与民族无关.

    作者:张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应用水囊型导尿管填塞治疗鼻腔出血

    鼻出血是鼻腔或其周围解剖部位(鼻窦或鼻咽等)出血经鼻腔流出的现象,好发于利特氏区.笔者总结40例应用水囊型导尿管(又称Foley's导尿管)行后鼻孔填塞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名后鼻孔出血患者,其中炎症致鼻腔出血16例,鼻咽癌放疗致鼻咽部出血患者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男组9例,女11例;年龄23~56岁,平均年龄(31.08±2.50)岁.对照组20例,男1 1例,女9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2.16±3.2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全身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韩闯举;王峰;陈虎;朱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刺内听宫穴对庆大霉素致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内听官穴对庆大霉素致聋大鼠听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20只成年大鼠平均分为4组,庆大霉素组每日上午腹腔注射庆大霉素100 mg/kg,连续14d;内听宫组庆大霉素给药方法同庆大霉素组,自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第1天开始,隔日下午进行针刺内听宫穴,共10次;听官组庆大霉素给药方法同庆大霉素组,自腹腔注射庆大霉素第1天开始,隔日下午进行针刺听宫穴,共10次;对照组每日上午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共10次.分析实验前、实验14d及20 d各组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评价各组大鼠听力情况.结果 庆大霉素组的听性脑干反应阈明显高于内听宫组、听宫组及对照组,内听宫组与听宫组听性脑于反应阈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针刺内听宫穴及听宫穴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庆大霉素致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阈,减轻庆大霉素耳毒性,缓解药物对听力的损害作用,是治疗药物性耳聋的有效穴位.

    作者:周萍;张晓彤;陈彦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治疗慢性泪囊炎防止造口狭窄的方法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泪囊炎,避免造口再狭窄的方法.方法 对45例(47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窝处开骨窗至足够大,保留造口周围鼻腔黏膜,局部射频及全身抗生素等药物治疗,促进创面修复,减少瘢痕生成.结果 47眼中治愈40眼,好转5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5.7%.结论 鼻腔泪囊造孔处理得当,可防止泪道再次狭窄,手术成功率提高.

    作者:王炳慧;俞文哲;吴亮;季洁;陈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中额筛区骨瘤的处理

    目的 了解因慢性鼻-鼻窦炎伴/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or without nasal polyps,CRSwNP/CRSsNP)接受ESS的患者中骨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讨论其术中处理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11月~2010年1月因CRSwNP/CRSsNP接受ESS的520例患者中26例患者合并骨瘤的发病情况、术中处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额筛区骨瘤发病率5% (26/520),其中位于额窦和前组筛窦23例;位于后组筛窦3例.骨瘤同时累及颅底7例,累及眶内壁4例.术中经鼻内镜下完整切除骨瘤20例,经鼻内镜下部分切除2例,未处理7例.均未出现眶部、颅内并发症.结论 因CRSwNP/CRSsNP接受ESS的患者中骨瘤并不少见.以单个骨瘤为主、症状不典型且不易与鼻窦炎区分,常在CT检查时发现;额窦和前组筛窦远远多于后组筛窦.大多数骨瘤可以经鼻内镜下完整切除,在保证充分引流前提下可采用经鼻内镜下部分切除或暂不处理.

    作者:葛文彤;李云川;倪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作者稿件学术不端常见问题分析

    目的 了解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采用中国知网文献不端检测系统在线检测作者投稿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并结合本刊特点对相应问题提出对策.方法 收集201 1年9月~2013年1月通过中国知网文献不端检测系统在线检测的作者稿件454篇,所有稿件均为自投稿,通过责任编辑粗筛且符合本刊论文格式的中文稿件.结果 454篇在线检测的论文中复制比>30%共99篇,占21.8%,其中复制比>50% 38篇,占8.37%,高复制比达89.8%; >40%~50% 19篇,占4.2%;>30%~40%42篇,占9.3%;复制比为0的81篇,占17.8%.被检索文章中主要不端行为是伪造数据、东拼西凑、论文低水平重复、参考文献引用不实.通过检测凡复制比>35%以上者本刊均以退稿处理.结论 充分利用文献不端检索系统,凡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一律不予采用;编辑应该提高综合素质,把好学术不端第一关;同时应加大与编委及相关期刊的联络,处罚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提高作者学术的规范意识.

    作者:李惠清;钟礼沙;俞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源性头痛原因分析及内镜下鼻腔结构的重建

    目的 分析鼻源性头痛的原因,探讨内镜下鼻腔结构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鼻源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为轻、中、重度疼痛,分析不同程度头痛患者鼻源性头痛原因;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内镜下行鼻腔结构重建术)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各相关指标.结果 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例数呈现出轻度疼痛组<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36.92 ±4.02) ml、平均手术时间(1.36±0.21)h、术后平均引流量(15.75±1.75)ml、术后平均卧床时间(3.72±0.41)d及远期复发例数(3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鼻源性头痛较为剧烈,内镜下鼻腔结构重建手术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空鼻综合征研究进展

    空鼻综合征(empty nose syndrome,ENS)是一种罕见的由鼻甲过度切除造成的鼻腔宽大伴反常性鼻阻等症状的医源性慢性衰竭性疾病.ENS患者发病前都接受过不同类型的鼻甲手术[1-2],其中下鼻甲切除术后的患者约有20%会发展成ENS[2-4].ENS发病时间不一,可在鼻甲手术后数月到数年[2]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ENS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既往手术史[1,4],缺乏客观的诊断依据.该病属于医源性疾病,一旦发生,患者主观症状严重,治疗困难,所以临床上应加强认识,着力预防,并重视鼻腔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争取及时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刘启珍;陈丽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42例儿童鼾症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儿童鼾症患者42例并随机分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观察组)和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组(对照组),并观察治疗效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HI、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伪膜形成和脱落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能够有效提高儿童鼾症的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阙镇如;黄钦辉;冉骞;蔡继一;张智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石杉碱甲对D-半乳糖诱导老年性聋大鼠听觉功能的影响评估

    目的 通过测试听性脑干反应和复合动作电位评估石杉碱甲对D-半乳糖致老年性聋大鼠听觉功能的改变.方法 出生后3~4W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用5% D-半乳糖(200 mg/kg)行颈背部皮下连续注射8 W制备大鼠老年性聋模型;干预组用5% D-半乳糖(200 mg/kg)和石杉碱甲(0.1 mg/kg)行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空白组作为对照.用药前、后分别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以检测听觉敏感性;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测试耳蜗输出幅度;以成对短声(pair clicks)为时间紧张性刺激,通过各CAP2/CAP2(20 ms)比值与短声间隔的关系函数反映耳蜗时间分辨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下丘衰老细胞.结果 3组动物用药前后ABR阈值无明显改变(P>0.05);和模型组相比,干预组8kHz下80 dBSPL时ABRⅢ波潜伏期、I~V波间期缩短,提示听觉信号从外周到中枢的传入时间减少;以成对短声CAP响应所代表的耳蜗时间分辨力干预组高于模型组,但仍低于对照组;模型组下丘衰老细胞密度高,干预组次之,对照组少.结论 石杉碱甲可以提高D-半乳糖致老年性聋大鼠与言语识别相关的听觉处理能力,为临床寻找改善老年患者听觉功能药物提供实验支持.

    作者:孔德秋;顾健;李聪;阮清伟;敖华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90例临床分析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导致该病发生的因素多为鼻腔鼻窦及邻近部位的局部病变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疾病[1].部分严重的鼻出血可能造成失血性休克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因鼻内镜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清晰的视野,微波操作安全、简便,使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成为重要诊治手段.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0年1月~2012年9月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患者9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勇;毛明荣;朱勇;鲍学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头颈部原发性结外淋巴瘤1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型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为该病的诊治提供经验.方法 选取2001 ~2011年诊治的146例原发于头颈部并经病理证实为结外型淋巴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6例患者根据病检结果及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3年生存率为55%,5年生存率为41%.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理类型生存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型淋巴瘤可发于多个部位,部分位置隐蔽,不易发觉,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及时针刺活检和术中快速病理切片可提高诊断率和患者生存率.

    作者:田皞;王伟;曾亮;周晓;喻建军;李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回顾性分析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在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70例颅底疾病患者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行颅底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腺瘤40例,鞍结节脑膜瘤11例,嗅沟脑膜瘤、脊索瘤、脑脊液鼻漏修补及视神经管减压各3例,颅咽管瘤、齿状突畸形各2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皮样囊肿及鼻咽癌各1例.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切除肿瘤62例,完全切除54例(87.1%),次全切除8例(12.9%);其中3例脑脊液鼻漏修补完全治愈,3例视神经管减压后视力好转,2例齿状突切除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能充分暴露鞍区等颅底结构,有效避免因空间狭窄所引起的操作不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跃飞;冯枫;高大宽;费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