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敏仪;叶飞;黄桂球
目的 通过对萍乡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性过敏原,绘制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图,为合理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对筛选的325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测定致敏变应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吸人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粉尘螨95.1%、屋尘螨91.1%、蟑螂41.8%、杂草29.8%、干草尘埃12.9%.食入组的阳性变应原以小虾和小麦为主,分别为26.8%、16.6%.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变应性鼻炎病例中,1~2种变应原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96.2%、85.4%、70.5%;而2种以上变应原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依次为3.8%、14.6%、29.5%.结论 在萍乡地区,屋尘螨、粉尘螨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的吸人性变应原,应作为该地区的重点变应原开展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工作;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人群早期防治更为重要.
作者:欧阳韶华;朱丽珍;吴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Ang-1、Ang-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鼻咽癌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Ang-2在鼻咽癌组织及鼻咽部慢性炎症中的表达情况,用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鼻咽癌瘤内及瘤周微淋巴管.分析Ang-1、Ang-2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与微淋巴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ng-1、Ang-2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15% (24/52)、63.5%(33/52),明显高于鼻咽部炎性组织25.0% (3/12)、33.3%(4/12)(P<0.05).Ang-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T分级及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无明显差异;Ang-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T分级及临床分期等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83.9%(26/3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3.3%(7/21)(P<0.01).D2-40标记鼻咽癌微淋巴管阳性表达率达92.31% (48/52),并且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瘤内及瘤周微淋巴管密度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联合Ang-1、Ang-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瘤内及瘤周微淋巴管密度均成正相关.结论 Ang-2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微淋巴管密度可作为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吴平;胡可锦;何剑;米日喀米力;王苏甫;廖玲凤;赵素萍;唐瑶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3) mRN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12例鼻息肉患者和8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下鼻甲黏膜作为对照,使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进行检测,比较息肉和下鼻甲黏膜中的Eotaxin-3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所有鼻息肉及对照组中,均检测到Eotaxin-3 mRNA的表达.鼻息肉及对照组中Eotaxin-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91 ±6.66和1.37±0.48.鼻息肉组中Eotaxin-3的表达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otaxin-3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Eotaxin-3的高表达可能终导致了息肉的形成和生长.
作者:顾兆伟;曹志伟;王韫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头颈部增生性肌炎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对其诊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报道1例发生在胸锁乳突肌中的增生性肌炎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治疗,并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同时对国内外报道的头颈部增生性肌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增生性肌炎是一种发生在骨骼肌中罕见的良性假肉瘤样快速生长疾病.它有独特的病理学表现,受累的肌肉组织中有着大量梭形成纤维细胞和巨大神经节样细胞.单纯局部手术切除后治愈,因为它有自限性或自愈性.随访无复发.结论 增生性肌炎是一种良性病变,病理学检查能够确诊.手术切除即可治愈,因有自愈倾向也可以观察等待.
作者:谢洪;周晓红;昌红;陈奕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经验,探索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0月全麻下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患儿1148例,应用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368例,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吸术切除腺样体肥大677例,0°小儿鼻内镜下经鼻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除腺样体103例.结果90°成人鼻内镜下口腔径路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的368例患儿术后无明显疼痛和出血,基本不影响进食;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吸术切除腺样体的677例患儿中有较明显的疼痛,术后出血7例,占1.03%;0°小儿鼻内镜经鼻腔Medtronic动力系统切除腺样体手术时间长,操作困难,术后需要鼻腔填塞.结论 90 °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e动力系统切吸术和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是很好的微创手术方法,但笔者更倾向于应用等离子消融术.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对89例患者行H-UPPP治疗,摘除双侧扁桃体,切除腭帆间隙脂肪组织,完整保留悬雍垂.结果 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无误呛及进食反流等症状,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UPPP疗效确切,可有效防止腭咽关闭不全等并发症.
作者:徐向前;石孟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教学共享的一项创建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我科从2006年开始实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几年来,我们从课程设置、理论授课和实践见习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总结如下:
作者:王承龙;邱元正;冯永;梅凌云;唐瑶云;蒋卫红;张欣;孙虹;田勇泉;肖健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钬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支撑喉镜下钬激光手术治疗的16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16例患者钬激光术后局部复发3例,通过再次手术或钬激光治疗达到局部控制,1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拒绝手术行放射治疗,局部未控并出现肺转移,后失访.结论 钬激光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安全,损伤少,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对于T2及累及前联合病变存在一定风险及局限性,需要配合术中取切缘行快速切片病理检查,及操作者对钬激光切割深度的掌握来减少肿瘤局部复发,术后应严密随访.
作者:傅敏仪;叶飞;黄桂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CRS)、鼻息肉伴有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对72例伴有支气管哮喘的CRS、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下鼻窦功能性手术(FESS),观察不同麻醉下术中及术后哮喘发作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局麻下30例手术患者中5例术中出现一过性焦虑、呼吸不畅,但无哮喘发作;3例术后轻度哮喘发作;全麻下42例手术患者术中均平稳,4例术后哮喘发作,其中1例哮喘持续状态,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伴有哮喘的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FESS手术是必要、安全的.
作者:戴嵩;贾建平;侯乐;唱德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患者睡眠时,由于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伴有打鼾、白天嗜睡等病症,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形式,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潜在危险性[1].其中口咽是常见的阻塞部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alopa atopharyngoplasty,UPPP)是治疗OSAHS应用广泛的术式,疗效比较确切[2],但是术后容易发生如气道阻塞、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现针对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桑月红;邰旭辉;刘其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3例,确认责任血管,推移并垫入Tfelon棉絮.结果术后疼痛缓解有效率100%,常见责任血管小脑前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及岩静脉.结论 鼻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完整保留神经功能.
作者:郑西启;徐军;梁娜;吴艳红;王敏;庞传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与传统剥离法扁桃体切除术比较,探讨单极电刀电凝模式(以下称凝切法)切除儿童扁桃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需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儿童患者,采用同体异侧对比的方法,按照随机方案一侧扁桃体采用凝切法切除、另一侧采用剥离法切除;分别记录双侧扁桃体的切除时间、止血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观察术中创面损伤、术后白膜生长、咽痛反应等,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凝切法与剥离法的切除时间分别为(6.5±2.6) min和(5.6±2.7) min,两种手术方法切除扁桃体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凝切法的止血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2.8) min、(9.0±4.3)min、(6.0±6.8)ml,剥离法的分别为(7.7±3.9) min、(13.2±5.6) min、(18.9±8.8)ml,两种方法在止血时间、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凝切法治疗儿童扁桃体肥大疗效明显优于剥离法.凝切法侧的肌纤维损伤积分优于剥离法,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916,P=0.00).术后两组白膜生长情况和咽痛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法相比,凝切法的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对组织的损伤轻.单极电刀电凝模式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安全、高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瑜珊;黄轶;周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垂体腺瘤质地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以指导垂体腺瘤质地的术前评估和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手术资料,术前测定患者MRI T2加权像上的瘤体与白质信号比.根据术中所见将肿瘤质地分为质地软(50例)和质地硬(23例)两类.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肿瘤胶原含量,并以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不同质地垂体腺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结果 垂体腺瘤质地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和生长方式无明显关系.质地软与质地硬肿瘤组织中,其白质信号比分别为2.203±0.361和1.068±0.204,胶原含量分别为(8.000±2.475)%、(29.388 ±14.772)%,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8,P<0.05),且胶原含量与信号强度比值呈负相关(r=-0.787,P<0.05);TGF-β1表达量分别为0.62±0.23和0.28±0.4,TIMP1表达量分别为0.53±0.15和0.25±0.17,两者表达均与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781,P<0.05;r=0.46,P<0.05).结论 垂体腺瘤质地变硬的显著病理特征是胶原过度沉积,TGF-β1和TIMP1可能在垂体腺瘤质地变化中起重要作用,MRI T2加权相上的瘤体与白质信号比有助于术前预测垂体腺瘤质地,从而决定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朱权;刘春生;刘振;郝解贺;陈来照;王宏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54岁,因鼻腔出血3d,鼻腭部不适1d于2007年10月3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自小鼻腔无嗅觉,未经治疗,3d前发生间断性鼻腔出血,在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1d前出现鼻腔、腭部不适,稍疼痛,无头痛,发热.专科检查:双侧鼻腔宽大,黏膜萎缩,鼻甲较小,中鼻道及下鼻道少许脓血性分泌,有腐臭味,双侧上颌窦区轻压痛,张口正常,牙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上腭中部软硬交界处水泡状肿胀.螺旋CT示:慢性上颌窦、筛窦炎症.
作者:张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同期联合手术治疗鼻腔多结构异常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同期对鼻腔多结构异常患者87例选择性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下鼻甲成形术、钩突、筛泡切除术等联合治疗.结果 随访半年以上,无手术并发症,治愈76例(87.4%),有效10例(11.5%),无效1例(1.1%),总有效率98.9%.结论 发挥鼻内镜手术微创特点,对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钩突和(或)筛泡的结构异常行同期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作者:陈才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鼻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临床分两型:CRS不伴鼻息肉型、CRS伴鼻息肉型.患者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嗅觉障碍、头部和面部疼痛等,对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导致将近2%的患者前来就诊[1].其发病率很高甚至超过很多慢性病如过敏和哮喘.
作者:高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维喉镜下微创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年10月~2010年10月诊治的102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表面麻醉下经纤维喉镜微创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率为96%,无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复发3例.结论 纤维喉镜调整方向灵活,操作简单,可在门诊手术,费用少.适用于基底细单发声带息肉或不能耐受全麻及声门暴露困难者.但纤维喉钳钳取组织少,钳取质地较硬的声带息肉及小结容易滑脱,而基底宽的较大息肉难以一次切除.
作者:王震;陈伟东;张岩;吕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会厌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由于局部黏膜腺管受阻而致黏液潴留所形成,少数由于先天畸形、外伤、炎症和其他良性肿瘤囊性变所致.其症状因囊肿大小及部位而异,小者多无自觉症状,偶在喉镜下发现.稍大者可出现咽喉部不适、声嘶、咳嗽、咽喉异物感和阻塞感等自觉症状.我院应用电子喉镜技术手术治疗会厌囊肿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庆维;邱书奇;赵海亮;蓝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鼻内镜于90年代应用于鼻腔鼻窦手术,具有微创、精细、患者痛苦小的优点.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可避免损伤窦口鼻道复合体,又体现了内镜手术的优势,笔者运用鼻内镜经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患者17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鑫;张维天;吴涛;顾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与声带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声带息肉患者15例,术后经患者同意行24 h双探头pH监测观察咽喉反流及胃食管反流与声带息肉的关系.结果 15例患者进行监测,咽喉部反流阳性6例(40%),食管反流阳性13例(86.67%),两者均阳性6例(40%).在6例咽喉部反流阳性患者中,5例(83.33%)反流症状数量表阳性,4例(66.67%)反流检查计分阳性;13例食管反流阳性的患者中9例(69.23%)反流症状数量表阳性,11例(84.62%)反流检查计分阳性.结论 上消化道及咽喉反流在声带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胃反流物刺激可能是声带息肉发生的直接病因或是诱因之一.
作者:李丽娜;张延平;周凤书;邓惠严;王戈;毕欣欣;张晓强;张俊伟;赵宇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