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玲;张丽君
目的探讨慢性咽炎的病因,临床观察维生素A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应用维生素A治疗528例病人为治疗组,应用综合治疗137例病人为对照组,随访1年,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337例显效,170例有效,21例无效,有效率为96.0%.对照组28例显效,91例有效,18例无效,有效率86.9%.结论维生素A缺乏是慢性咽炎重要的致病因素,应用维生素A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作者:肖章建;吴松林;张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4种手术方式治疗舌根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1999年间49例舌根癌,采用4种手术方式治疗,即切除下颌骨升支和/或部分体部的经咽侧入路;保留下颌骨经咽侧入路;切开下颌骨入路;保留下颌骨缘的改良下颌骨部分切除入路.38例舌根缺损采用6种不同的皮瓣或肌皮瓣一期修复.结果49例舌根癌病人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1%,32.796.手术入路各组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6种皮瓣或肌皮瓣修复以薄皮瓣及舌瓣术后功能恢复好;有颈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为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持下颌骨的连续性,舌根缺损宜用较薄肌皮瓣组织修复;对N0舌根癌病人施行颈廓清术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赞;赵素萍;陈杰;瞿吉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实施鼻中隔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在0°和30°鼻内镜引导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中应用经18号麻醉穿刺针改制的吸引器头边吸引分泌物边剥离黏骨膜.结果62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全部得到矫正,效果良好,无一例鼻中隔穿孔.结论应用鼻内镜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并且用麻醉穿刺针改制的吸引器具有吸引及剥离的双重作用,简便、安全、疗效肯定.
作者:薛柯凡;范崇盛;李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应用0.5~16 kHz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和扩展高频测听对顺铂耳毒性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24例应用顺铂进行初次化疗的妇科肿瘤病人于化疗前后分别进行0.5~16 kHzDPOAE、常频纯音测听及扩展高频测听检查,比较DPOAE和常频纯音测听、扩展高频测听的结果.结果顺铂化疗后扩展高频区纯音听阈升高,DPOAE在3 kHz、4 kHz处及扩展高频区下降明显.结论常频DPOAE较常频纯音测听更敏感,和扩展高频测听检查一样均可用于顺铂耳毒性的监测.扩展高频DPOAE可能比常频DPOAE更敏感.DPOAE与纯音听阈可能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病人对顺铂的易感性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低.
作者:韩军;倪道凤;李奉蓉;赵翠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的微创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鼻内镜对50例不同类型的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病人进行微创外科治疗,并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有效率达100%,术后并发鼻中隔血肿1例.50例病人鼻中隔全部居中,基本平直,鼻部及面部无发育异常;症状消失者48例,好转2例.结论鼻中隔偏曲微创外科治疗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不影响青少年鼻部及面部发育,特别适用于青少年鼻中隔偏曲病人.
作者:曹小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65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摘除术的麻醉体会,分析和讨论两者的关系.方法按入院时是否合并喉源性呼吸困难分成A、B两组,A组为无喉阻塞组,B组为喉阻塞组,总结两组病儿手术的麻醉体会.结果A组术中出现发绀、缺氧、喉痉挛及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小儿喉乳头状瘤摘除术麻醉风险大,合并喉阻塞者尤甚,麻醉处理应谨慎.
作者:张海萍;蔡宏伟;李远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儿童鼻窦炎由于主诉不明确,往往不被人重视.我科自1999~2001年共收治了儿童鼻窦炎56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穆俊晌;郑淑珍;丁秀萍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科于1998年3月~2001年6月在鼻内镜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口术3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平;诸峰;罗曼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1991~2000年收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人352例,全部病例均行乳突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分析并发迷路瘘管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2例中并发迷路瘘管19例,均有主观听力下降及眩晕史,12例瘘管试验阳性,19例均获治愈.结论迷路瘘管可靠的诊断方法是手术探查,对迷路瘘管区的处理应清除病灶,肌膜修复.
作者:毛明荣;鲍学礼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我科自1995~2000年对103例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病人,给予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冬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修补方法.方法分析本科收治的6例经颅修补的脑脊液鼻漏,采用带蒂骨膜瓣翻转缝合及EC胶严密封闭漏口.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脑脊液漏均停止.通过4个月~2年随访,仅有1例术后3个月轻微复发,保守治疗自愈.结论该方法取材方便,抗感染能力强,一次手术成功率高.尤其适应于额窦后壁、筛窦顶部骨折或缺损所致的脑脊液鼻漏.
作者:李爱军;张振兴;王道奎;曹培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病人女,42岁,因左鼻反复流清水样液4年于2001年12月1日入院.门诊行左鼻漏出液检查示:葡萄糖3.7 mmol/L.鼻窦CT:左侧近鸡冠处筛骨水平板见小缺损,其下对应处鼻顶见一乳头状软组织影垂下,筛窦内未见液平面、软组织影.
作者:关志华;陈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放射治疗前后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和肿瘤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139例首诊的NPC病人为NPC组,45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无显著差异.NPC病人根据肿瘤有无复发转移又分为两组,均予以60Co γ射线外照射DT 68~80 Gy,分别检测放疗前和放疗后(36个月内)及对照组的NK细胞活性及IL-2水平,观察肿瘤复发转移的情况.结果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0~30个月内NK细胞活性及IL-2水平动态观察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至放疗30个月后NK细胞活性及IL-2水平恢复近正常水平.肿瘤复发转移者其NK细胞活性及IL-2水平明显低于无复发转移者(P<0.05).30个月内肿瘤复发转移率为85.7%(60/70).结论NPC病人免疫功能状况与肿瘤复发转移关系密切.动态观察和评价NK细胞活性及IL-2水平对判断NPC是否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袁君;章正;肖健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中窝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17例颅中窝血管瘤型脑膜瘤病人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放射治疗.结果 SimpsonⅡ级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电凝皱缩1例.随访6个月~15年,2例复发.结论术前脑血管造影是必要的;颞下经颧弓入路视野开阔,便于处理肿瘤基底和增生骨质;术后放射治疗可减少复发.
作者:宋涛;朱树干;刘仍利;宫杰;张爱军;李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但存在一定的缺陷,我科使用电离子开窗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进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改良支撑管在喉外伤和喉气管狭窄中减少并发症及喉气管裂开次数的作用.方法经各种不同方式行喉气管重建术,术中全部放入改良硅橡胶支撑管治疗急性严重喉气管外伤23例及慢性喉气管狭窄8例.结果31例全部成功拔管,治愈率为100%.无呼吸道阻塞及严重误吸等并发症发生.6例第2次拔管者均是在第1次拔管时,同期经声门再次置入改良支撑管后治愈,避免了再次喉气管裂开术.结论改良支撑管在预防和治疗喉气管狭窄中具有能保证呼吸道畅通,减少喉气管裂开术次数等优势.但拔管前不能发声是其缺点.
作者:周顺华;刘贤安;陈伟;李其钧;刘复平;刘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NIM)对5-羟色胺(5-HT)诱发的耳蜗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方法22只豚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圆窗膜置放0.5%的5-HT,B组先于颈静脉输入0.5μg@kg-1@min-1剂量的NIM15 min,再于圆窗膜处置放0.5%的5-HT,同时继续输入该剂量的NIM.以激光多普勒流量仪测量耳蜗血流量(CBF)的变化.以压力传感器监测平均颈动脉血压(MABP)的变化.CBF信号和MABP信号同步输入计算机进行记录,供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A组5-HT的运用使CBF出现了瞬时迅速下降和持续平稳下降两个时期的变化.B组NIM的运用使5-HT导致的耳蜗血流量的两个时期的下降分别得到了67.4%的抑制和完全的抑制.结论NIM能有效地改善5-HT导致的耳蜗微循环障碍,增加耳蜗血流量.
作者:罗志强;孔维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对3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鼻黏膜组织中NGF的含量进行检测,以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组织中NGF的含量为(6.03±1.53)ng/g湿重(n=30),明显高于对照组鼻黏膜组织中NGF的含量(3.43±1.19)ng/g湿重(n=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GF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谢志海;赵素萍;王承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0例儿童OSAHS的发病原因和机理,并以随机抽取的4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不伴鼾症的慢性扁桃体炎病人作对照.结果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是儿童OSAHS的主要发病原因,不存在悬雍垂和软腭的松弛和肥厚.发病组的生长发育明显迟缓于对照组,因而与肥胖无联系.结论儿童OSAHS的发病原因和机理不同于成人,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不适合于儿童OSAHS.
作者:潘黎明;陈明媛;余延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笔者用微波热凝术冶疗鼻中隔前下血管网区出血150例,疗效佳,报告如下.
作者:刘飞;史保轩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