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成形术130例

刘锋;周水淼;彭瑜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外科学, 内镜术, 鼻中隔成形术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成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0例深在和高位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采用同侧弧形切口,粘骨膜下局限性切除偏曲部位.结果该法术野清晰,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结论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鼻中隔偏曲对鼻窦引流影响的深入研究,鼻中隔手术的适应证在扩大,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附2300例总结)

    微波的热效应可使组织内升温,达到凝固、止血、消炎、止痛的目的,藉此原理我们将微波用于治疗多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莉;李玲香;彭诗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围手术期应用的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范围、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997年1月~2000年7月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期间,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704例中26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象异常15例、血压升高5例、两者兼而有之2例、消化道出血2例、结核病灶扩散2例.结论术前详询病史、完善检查、严格适应证、规范用药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解军;谢民强;黄郁林;许庚;李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附30例报告)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因、诊断注意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30例患者均作鼻窦CT扫描并接受上颌窦根治术,彻底清除病灶,扩大中鼻道引流,8例同时行筛窦开放术,9例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部分病例术后配合抗真菌药物冲洗上颌窦.结果术后病理报告均见真菌菌丝.随访6个月至10年,无复发.结论鼻窦引流不畅是引起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原因,诊断中应注意与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上颌窦恶性肿瘤区别,CT有重要诊断价值,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作者:鲍学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成人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主动和被动开放功能.方法以正-负压平衡试验法,检测34耳外伤性鼓膜穿孔和57耳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后的咽鼓管功能.结果外伤性鼓膜穿孔耳的咽鼓管开放压分布在175~400kPa间,正压平衡试验时,经3次吞咽全部受检耳外耳道压力都降至所加压力的一半以下;负压平衡试验时,全部受检耳外耳道压力都有部分恢复.在57耳分泌性中耳炎耳中,咽鼓管开放压超过400kPa的11耳;正压平衡试验时,23耳不能恢复到压负荷的一半水平;负压平衡试验时,45耳经3次以上吞咽,外耳道鼓室压基本无变化.结论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咽鼓管功能,以负压平衡试验障碍为主,表现为主动开放功能不良.

    作者:唐安洲;周永;李杰恩;谭颂华;黄东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Hunt综合征(附24例报告)

    目的探讨Hunt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近10年来收治的24例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中面瘫22例,治疗后17例完全恢复,5例伴有前庭症状者恢复较慢,且为不完全恢复.结论 Hunt综合征确诊后宜早期扩张血管、抗病毒及大剂量激素治疗.

    作者:毛明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内听道内的面神经鞘膜瘤2例

    目的探讨原发于内听道内的面神经鞘膜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本文报道了2例原发于内听道内的面神经鞘膜瘤,并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鉴别诊断进行了描述.结果 2例内听道内的面神经鞘膜瘤,分别用迷路径路、颅中窝径路进行肿瘤彻底切除,其中1例行术中面神经改道吻合,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内听道内面神经鞘膜瘤在诊断上MRI检查是必要的.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以迷路径路、颅中窝径路或枕下径路为主.

    作者:吕春雷;吴皓;李兆基;马超武;张素勤;朱明;孙广滨;周水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显微外科治疗枕骨大孔区肿瘤

    目的探讨枕骨大孔区肿瘤的合理手术入路,进一步提高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全组手术均在显微外科条件下完成.其中14例取枕下正中入路切除,8例取枕下远外侧入路切除.结果本组全切除肿瘤18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讨论由于位置深在,解剖结构重要、复杂,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切除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性质选用枕下正中入路或枕下远外侧入路.枕下远外侧入路更适合于枕骨大孔区前方和前外侧方肿瘤的显微手术.

    作者:杨卫忠;梁日生;曾涛;石松生;林于峰;何曦;陈建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成形术130例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局限性鼻中隔成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30例深在和高位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在鼻内镜引导下,采用同侧弧形切口,粘骨膜下局限性切除偏曲部位.结果该法术野清晰,手术操作顺利,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少.结论随着鼻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鼻中隔偏曲对鼻窦引流影响的深入研究,鼻中隔手术的适应证在扩大,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刘锋;周水淼;彭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鼻咽癌组织细胞死亡受体DR4和DR5 mRNA的表达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组织细胞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 DR)DR4和DR5 mRNA的表达.方法从NPC癌组织提取的细胞总RNA逆转录生成第一条cDNA链后,再用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经电泳、溴乙锭染色后,分析DR4和DR5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20例NPC癌组织有12例可检测到DR4 mRNA 的表达,表达阳性率为60%.而所有20例NPC癌组织均可检测到DR5 mRNA的表达.8例非NPC鼻咽组织也都可检测到DR5 mRNA的表达,但未能检测到DR4 mRNA的表达.结论 DR4受体mRNA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之间表达不同,而DR5受体mRNA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之间的表达无差别,提示DR4和DR5死亡受体在NPC癌组织与非NPC鼻咽组织可能起着不同的作用.

    作者:王光平;王行炜;王承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目的提高对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9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采用枕下正中入路、枕下远外侧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 结论合理选择手术入路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和脑神经保护率,枕下远外侧入路是切除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有效手术入路之一.

    作者:陈刚;陈坚;王仲伟;郭孝龙;李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管切开98例临床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急救手术,我科自1988~1998年间行气管切开9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自强;唐培俊;陈福虎;张颖绯;朱才新;陈辉;张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

    自1999年2月~2000年8月,本科对3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患者,在鼻内镜下,利用微波热凝原理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彬;伍淑文;刘维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貌似听神经瘤的神经纤维瘤病1例

    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较为常见,但以双侧听神经瘤的症状与体征为主要表现却很少见.我们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苏辐;尹金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突发喉痉挛窒息救治体会

    1988~1999年我科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685例,其中发生喉痉挛窒息13例,抢救成功12例,死亡1例.为总结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海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中颅窝径路内听道的相关结构和手术定位

    目的简述了经中颅窝径路内听道的定位方法.方法参阅相关文献作综述性报道.结果经中颅窝径路内听道手术径路的定位方法,国外较为传统的有5种,国内有2种新的定位方法.结论在精细复杂的内听道手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定位内听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合新;钟世镇;许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食管特殊金属异物2例报告

    食管异物尤其是某些尖锐的危险性异物,可致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现报告2例食管特殊金属异物.

    作者:孙斌;汪立;王建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Nd:YAG激光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发病率高,约占全身血管瘤的50%以上,以海绵状血管瘤居多.我科从1995年起应用Nd:YAG激光治疗本病36例,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刘志辉;时意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并视神经损伤的有效疗法.方法经鼻内镜进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4例中有3例术后视力增进;其中1例术后2个月由术前的光感增进至1.0.结论一旦确诊为视神经管骨折应尽早手术,经鼻内镜手术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作者:孙树岩;于平;罗晶;于博;宋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p53、MDM2对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p53、MDM2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7例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p53、MDM2表达.结果①NPC初诊及复发组p53、MDM2阳性表达率与鼻咽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NPC复发组与初诊组比较,MDM2单阳与MDM2、p53联合表达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癌活检标本印片检测p53、MDM2,具有诊断、预测复发等临床意义;p53、MDM2的相互作用在鼻咽癌的复发中可能起着调控作用.

    作者:冯雪萍;肖健云;王承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原发于上颌窦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例原发于上颌窦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①MFH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轮辐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的背景中多种细胞成分并存,瘤细胞异型性明显;②病情发展快,临床表现为面部肿痛,肿瘤体积大,术前无转移;③1例接受鼻侧切开术,术后4个月局部复发并发现肝脏转移;1例行上颌骨次全切除术加放疗,术后1年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3年局部复发.结论原发于上颌窦的MFH是一种罕见病,有特征性的病理表现,临床表现多样性,病情发展快,治疗上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并联合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术后易于复发及转移,预后差.

    作者:华小阳;高起学;甄宏韬;崔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