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霞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采取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处理对身心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接受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接受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前后癌痛评分(NRS)、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汉密尔顿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进行观察与记录,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NR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前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采取规范化癌痛护理模式干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癌痛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微波和利普刀(IEEP)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6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微波治疗和利普刀治疗,观察其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宫颈口粘连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分型和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宫颈口粘连有显著差异(P<0.5).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优于利普刀,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孙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12月,对所有患者经阴道镜进行检查.结果:患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中,均有不同程度宫颈糜烂;从患者的各个年龄层来看,主要集中在28-47岁之间.通过阴道镜检查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阴道镜检查可有效筛查治疗宫颈糜烂,为临床检查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芮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在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治疗效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近期我院ICU收治的29例MODS患者,在执行常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方案时,采用间歇性高容量方式并在治疗期间加强监护行为;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血气、生化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行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转归的总结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21例痊愈出院,好转2例,死亡6例,死亡率20.7%;本组患者治疗后HR、BUN、SCr、K+、pH、PO2、PCO2、HCO-3、PaO2/FiO2等指标的均值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APACHEⅡ评分亦降低(P<0.05).结论:对MODS患者行PHVHF方式治疗并佐以高质量监护,可有效改善MODS预后,对提高救治成功率作用显著.
作者:黄威威;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在我院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工作人员培训,指导相关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器械名称等,配置相关设备,做好回收处理和清洗工作,检查包装器械质量,灭菌合格后送至手术室,进行清点.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医生满意度及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情况等指标.结果: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医生满意度为72.0%.实施后,医生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未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接台等待时间为(18.90±4.53)分钟显著短于未实施前为(26.78±3.54)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器械包合格率,提高医生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冷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取柿石的综合治疗效果和护理结果.方法:对2013年至2016年胃镜下18例取柿石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结果:18例经胃镜下取柿石均成功取出,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结论:经胃镜下取柿石是经济有效安全地方法,配合术前术后精心护理,患者接受程度高,取石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大减少,无不良并发症发生.
作者:方红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小儿紫癜性肾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学龄期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肾功能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护理前,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都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通过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各项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5.00%(2/40),对照组为17.50%(7/40),(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时间和发生率,改善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瑜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2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进行检测,并以1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与之比较.结果:肾衰组的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肾功能衰竭时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增高,建议将其作为临床预测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参考依据.
作者:董敏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的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与对照组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与对照组的血清C肽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在诊断糖尿病方面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的反应糖尿病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邵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方法:收取我院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0月8日直至2017年12月11日,并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8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后的住院时间(15.01±0.24)天、护理干预评分(95.01±1.24)分、症状改善时间(10.15±0.12)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显示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康复.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康复过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了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脑血栓治疗的80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的患者中有18例男性,22例女性,平均年龄在63.87岁,对照组患者的患者中有21例男性,19例女性,平均年龄在62.63岁,常规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的办法,而对照组采用的则是神经内科护理办法,对这两组治疗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通过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发现使用常规护理办法的患者治疗恢复效率为72.57%,而使用神经内科护理办法的患者治疗恢复效率为93.74%,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含义.结论:使用神经内科护理办法能够更好地有助于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恢复.
作者:王秋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出院后仅定期给予随访与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疾病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疾病复诊率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针对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作者:禹伟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临床生化检验在肝脏疾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在接受治疗的48例肝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同期入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4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CHE、AFU、GGT、AFP、BMG、TBA、ALT、AST)以及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情从轻到种的顺序排列时患者的AFU和AFP指标递增,ALT和AST指标递减.结论:在肝脏疾病患者中使用临床生化检验,不仅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而且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西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护理中应用辩证护理手段的临床效果,判定该护理方法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选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根据临床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辩证护理手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绪状态、病情变化情况等数据,根据分析数据判断临床护理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病情恶化情况、情绪状态、心理压力综合评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分析结果差异性符合统计学统一标准.结论:利用辩证护理法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给予临床护理服务,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反馈效果良好,因此判定该方式在临床医学领域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何年云;赵林;李增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国产仿制的厄贝沙坦片和进口的厄贝沙坦片原研药的溶出曲线进行相比,确定其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曲线的相似性.方法:溶出实验采用RC806溶出仪进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溶出介质分别选择为pH值为1.0的盐酸溶液、pH值为4.0的醋酸盐缓冲液、pH值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和蒸馏水,测得溶出曲线之后来考察期相似性.结果:厄贝沙坦片的溶出效果和pH值的相关性很强,在第一种溶出介质中完全溶出,在另外三种溶出介质中,国产仿制品和进口的原研药厄贝沙坦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国产的仿制药和进口的原研药溶出曲线差异较为明显,所以应该有必要监控生产环节的多介质溶出曲线,这样才能够保证生产的仿制药品的稳定性和药效的一致性,并且临床应用时应该多加注意,以免出现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张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探寻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校近1年的耳鼻喉科本科生临床实习,运用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测试,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电话回访,对未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考核测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的结果来有效了解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及接受情况.结果:97.56%的学生对出科考核方式感到满意,92.68%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全面学习临床知识,90.24%的学生认为通过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方法的学习能够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已就业的学生均认为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毕业后迅速适应临床工作.结论: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通过由浅入深的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让学生全面的认识临床,系统地学习掌握临床知识,并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薇;吴丛;李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胆管经口鼻腔转换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一2016年8月在我科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中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或徒手抓取胃管,并对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一次抓取成功率以及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一次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丝套取尿管法一次成功率高,简单易行,耗时较短,患者反应普遍轻,避免口腔黏膜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作者:唐利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回顾性观察健脾益气法对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晚期胰腺癌且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35例,其中有18例运用健脾益气法及对症支持治疗,与17例单纯对症支持治疗组作对照,两者对临床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评价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有效率77.8%,对照组47.06%.生存质量评价,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转,t=6.62(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t=1.095(p>0.05).结论:健脾益气法可以治疗晚期胰腺癌,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宋成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用于婴儿骨科手术的药效学和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全麻骨科手术患儿,年龄1~12月.研究分为两部分:(1)量效关系测定:40例婴儿随机分为L1、L2、L3、L4组,建立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和ED95.(2)肌松时效观察:其余40例随机给予1倍ED95(L5组)、1.5倍ED95(L6组)、2倍ED95(L7组)、3倍ED95(L8组)罗库溴铵,记录插管条件、起效时间、恢复时问、恢复指数.结果:婴儿罗库溴铵ED50为175.14μg/kg,95%可信区问(CI)69.96~533.62μg/kg;ED95为232.31μg/kg,95%CI 90.42~728.62μg/kg.随着罗库溴铵剂量的增大,L6组、L7组、L8组起效时问明显短于L5组(P<0.05或P<0.01),肌颤搐恢复时间明显长于L5组(P
作者:豆启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