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黛力新联合多虑平治疗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研究

文敏

关键词:黛力新, 多虑平, 心血管疾病焦虑抑郁症, 联合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多虑平治疗心血管焦虑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焦虑抑郁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联合多虑平进行治疗,观察组41例服用黛力新联合多虑平进行治疗,以一个月为治疗周期,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两种给药方案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基本控制20.0%,显效27.5%,有效27.5%,治疗组分别为38.0%,25%,27%没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治疗一个月后睡眠障碍、迟滞、绝望感三种因子的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多虑平治疗心血管焦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肺癌化疗病人便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肺癌化疗病人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90例肺癌化疗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护理)与干预组(便秘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便秘发生率(4.4%)显著低于对照组(20%),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5%),差异经比较,P<0.05.结论:对肺癌病人在化疗的同时辅助于便秘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便秘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临床意义较大.

    作者:谢露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45例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顽固呃逆患者90例,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施行常规治疗方案+针灸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1、3、7d呃逆症状评分分别为(4.99±1.06)分、(3.11±0.82)分、(0.69±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8±1.54)分、(4.90±1.15)分、(2.25±0.70)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经由针灸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爽;郑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心脏病介入治疗数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行介入疗法治疗的心脏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5例采用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x2=3.686,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时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穴位敷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中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疗法联合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茶碱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联合治疗方法,观察比较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47/49)高于对照组81.63%(40/4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与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与FEV1/FV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中,穴位敷贴法、穴位注射法联合应用下,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史新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及护理.方法:对20例疑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采用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检查,行病理活检确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配合严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20例患者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后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并取得了护理体会.结论: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结核性腹膜炎非常有效的诊断方法,术前严密准备.术中娴熟的配合以及术后精心护理是完成经自然腔道腹腔内镜检查的重要措施.

    作者:林兰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血库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血库在2016年7月在采血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搜集以往的临床资料,分析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对应用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血库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献血者不良情况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低于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前,而献血者对血库护理的满意度高持续质量改进前,P<0.05.结论:在血库采血护理中实施持续护理改进能够降低采血风险事件,提高采血质量和献血者对采血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洪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2-2017/2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护理,对照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的应用在肝硬化腹水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中有着突出效果,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护理应用和推广.

    作者:田娟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均伴发妊高症,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在产后出现大出血,临床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24小时出血量,并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人中的应用120例

    目的:探讨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舒适组,各120例.传统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舒适组行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舒适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8例(6.67%)显著低于传统组20例(16.67%),舒适组的护理满意度114例(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92例(76.67%),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行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鲁梦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后静脉炎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易引起输液后静脉炎的形成,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静脉留置针拔针后静脉炎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郭瑜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实现病案首页网络化管理录入探讨实践思考

    21世纪必将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资源将更加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着医院档案向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本文就医院病案首页网络化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这种管理方式对医院病案首页网络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实践性.

    作者:王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对癌变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此类人群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30例自愿接受心理干预,并且能够配合治疗的患者,作为选择组,对她们进行心理干预,定期接受心理辅导;其余51例符合乳腺癌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比较乳腺癌的发生率与病理变化.结果:临床分期分析显示,选择组与对照组Ⅱa及Ⅲc期比较,发生率明显较多(P<0.05),肿瘤发生率、分期、肿瘤大小、是否接受心理干预是影响肿瘤发生率的因素.结论:高危人群中文化程度高、体重指数高、长期精神压抑、性格内向、患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者内在联系密切,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发生率,影响患者病理变化进程.

    作者:张思义;胡长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两种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微波和利普刀(IEEP)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6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微波治疗和利普刀治疗,观察其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宫颈口粘连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分型和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宫颈口粘连有显著差异(P<0.5).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优于利普刀,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孙晓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心血管患者的影响价值评估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于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影响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心血管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经护理后可观察到,观察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心血管疾病的认知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造瘘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肠癌患者术后造瘘口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门诊收治的300例肠癌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造瘘口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造瘘口采用全程优质护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造瘘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造瘘口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癌造瘘患者进行优质全程护理,能明显降低造瘘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何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临床路径在焦虑障碍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将护理临床路径运用在焦虑障碍患者健康教育中,并研究和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0例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焦虑障碍患者来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治疗方案为结合护理临床路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常规健康教育.并比较和评价两组健康教育的成果.结果:从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和知晓率方面评价,实验组的效果比对照组的好,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焦虑障碍患者运用护理临床路径来进行健康教育是可行、科学的,值得在临床治疗上广泛运用.

    作者:荣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双胎妊娠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一例

    双胎妊娠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危重病,患者可因继发性凝血功能异常出现产后出血而致死亡.笔者回顾性分析双胎妊娠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1例的入院治疗前全过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黄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62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利培酮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帕利哌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显著,且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采取帕利哌酮治疗的患者效果更为明显,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温琳;胡义蕊;潘惟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配合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作用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措施配合门诊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及作用,为检查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将2016年10月-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流程给予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总结患者在检查前后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患者检查前后的SpO2、DBP、SBP、HR等生命体征指标,结果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在检查后生命体征变化不大;200例患者中仅有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结论:护理措施用于配合无痛胃肠镜检查,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痛苦,并且能够积极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菊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治疗进展

    运动并发症是帕金森病(PD)后期常见的、棘手的临床问题,是晚期PD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运动并发症主要包括症状波动及异动症两种,其发生与年龄、性别、病程及左旋多巴的应用等有关,且常合并存在,临床治疗前首先要识别运动并发症的类型,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作者:马艳茹;龚瑞;任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