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菊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出院后仅定期给予随访与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疾病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疾病复诊率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心脏病介入治疗数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行介入疗法治疗的心脏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5例采用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x2=3.686,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时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比观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12-2016.12期间收治的90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具体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弓根椎体植骨术,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s角、Worter指数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81.4±10.7)%、后凸Cobbs角(8.7±1.1)°、Worter指数(0.4±0.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伤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腰椎骨折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提高术后伤椎稳定性,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恒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孕产妇分娩情况选用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影响.方法:将在我选择在我院妇科进行分娩的孕妇中选取6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31例.对照组孕妇在围生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在卫生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经过护理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的满意效果达到80.6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满意率效果达到100.00%,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分娩情况实施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广泛推广意义.
作者:熊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200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服和外治中药.3个月为一疗程,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自觉症状评分及肌电图的改变进行临床疗效评判.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自觉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肌电图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低于实验组7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有效提高单一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锦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凝血检验项目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中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行凝血检验患者共21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研究存放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标本溶血情况对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结果:不同存放时间对PT检出值无明显影响(P>0.05);存放2h、4h下TT以及FIB检出值显著下降,APTT检出值显著升高(P<0.05).不同离心时间对TT、FIB检出值无明显影响(P>0.05);离心10min、15min下PT以及APTT检出值显著升高(P<0.05).溶血标本PT、FIB、以及APTT检出值均显著升高,TT检出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标本存放时间、离心时间以及标本溶血情况等,上述因素必须引起临床检验人员的重视,规范检验操作要求,以提高检验准确率,降低上述因素对检验数值的不良影响.
作者:梅宗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方法:以我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8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界限,比较2013年8月~2016年7月(实施前)、2013年8月~2016年7月(实施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并运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测评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护理风险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6%、89.78%.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风险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2.83%和98.74%,均与实施前有显著差异(χ2分别为5.163、7.916,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中国论文网.
作者:兰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溃疡合并出血通过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依据药物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运用奥美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数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上,观察组为84%,对照组为56%,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血时间上,观察组(6.13±1.05)d显著少于对照组(9.34±2.16)d,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出血通过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加快止血速度,提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物质依赖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接收30例物质依赖状态患者进行护理,对物质依赖患者护理前后进行护理满意度以及物质依赖度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物质依赖度均比护理前有了提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物质依赖状态患者的治疗较为缓慢,护理人员在对他们进行护理的时候应该耐心细致,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采用相应的合适护理方式,降低患者的物质依赖性.
作者:张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盆底肌康复治疗联合凯格尔锻炼对子宫轻度脱垂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本院治疗的36例子宫轻度脱垂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18例/组.一组进行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对照组),一组在盆底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凯格尔锻炼(观察组).比较两组大阴道内压、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轻度脱垂患者治疗后大阴道内压(77.54±21.25)mmH2O高于对照组,盆底肌收缩持续时间(9.69±2.84)s较对照组更长(p<0.05).结论:盆底肌康复治疗与凯格尔锻炼联合应用在子宫轻度脱垂患者中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陈鹏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护理安全工作是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体现,关系到患者的安全诊疗及医院的良好形象.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人数多,手术患者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较多,科室要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化的保障护理安全质量.本文主要对神经外科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得到安全的护理服务,提高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文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救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检验,留取晨起尿液5mL,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观察组则实施生化检验,统计两组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诊断正确率为95%,对照组糖尿病诊断正确率为85%,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GLU、TG、HbAlc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应用价值要高于空腹血糖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操作简单,检验出结果的速度快,且诊断正确率高,为糖尿病诊断和后期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支小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手段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因骨质疏松症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老年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症变化情况,并且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方式进行研究数据的统计.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前疼痛症状和疾病变化情况对比结果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疼痛症状和疾病变化情况有很大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次实验研究具有可参考性.结论:骨质疏松症在临床研究领域并定义为一种常见骨科疾病,老年人是此类疾病高发人群.骨质疏松症不仅会使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指标有所下降,影响正常生活,而且会使老年长期处于疼痛困扰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以临床护理干预为出发点,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刘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康复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吸峰流速(PEF)、6分钟步行距离及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四项指标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FEV1、PEF、FEV1与FVC与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社区康复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讨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和相应护理.方法:随机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待产的产妇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研讨,每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持续胎心监护,对照组接受多普勒诊断仪测定胎心音,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状况和新生儿状况,如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孕妇宫内窘迫漏诊率,研究组5%低于对照组1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研究组(8.3±0.2)分高于对照组(5.1±0.3)分,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孕妇待产时给予持续胎心监护,可提升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以免发生新生儿窒息症状,且整个分娩和待产中,各医护人员需细心观察产妇产程,耐心给予相应护理,让产妇感受到舒适而温暖.
作者:谭小翠;郑威;马小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为了探讨对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与处理,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与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一些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诊急救,我们可以知道,为了提高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存活率,对病人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并发炎症的出现,插管治疗是提高失血性休克病人治愈率的关键.本文根据治疗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重要性,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如何处理失血性休克病人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吴明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中随机抽取出90例患者进行护理(参与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根据患者的自愿性将90名患者分成45例一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三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对照组)、91.11%(观察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三个月后的复发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两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8.89%(观察组)、15.56%(对照组).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胡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针对析现代护理在分泌性中耳炎围术期听力护理中的应用效进行分析.方法:对这66例患者都要进行鼓膜置管术治疗,对照组的33例患者在围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常规的护理方式包括进行手术的相关准备以及配合,还要向患者交代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术前以及术后的听力测量护理和健康宣传也必不可少.观察组则需要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采用相待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术前护理以及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结果:观察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重建率为99.93%,而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重建率为84.84%,对比观察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理念以及护理模式和护理内容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3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他们的围术期的听力护理中实行现代护理,发现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这种现代的护理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围术期应用对于患者听力重建有积极的影响,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种代的护理方式值得广泛的推广运用.
作者:胡敏;李华娟;王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均伴发妊高症,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在产后出现大出血,临床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24小时出血量,并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急危重症患者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常被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各类休克以及心脏骤停等疾病的急诊救治,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职业安全性与输血安全性,本文从穿刺针设计原则、材料质量和留置针类型等角度出发,对急诊患者输液中安全型留置针的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
作者:朱玉吉 刊期: 2017年第10期